問卷調查很多人都做過,但是,到底怎樣才能設計一份好的調查問卷呢?
本文將從方法到工具,幫你優化你的問卷調查,全文知識點如下:
一、自填式還是訪問式問卷?
調查問卷有兩類:
一種是自填式問卷, 即「發/郵寄/在線發送」給被調查者,由被調查者自己填寫;
另一種稱為訪問式問卷,即按照問卷向被調查者提問,調查員根據回答進行填寫。
這兩類的問卷在設計程序、設計原則、內容與結構等方面相似,只是在設計與使用方法上有區別。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市場調查廣泛應用自填式,訪問式則被學術研究偏好使用。
二、一份好的問卷應該具備的結構
1、封面信:
封面信作為問卷開頭,至關重要——能否讓被調查者接受調查並認真地填寫問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封面信的質量。語言要簡明、中肯,篇幅宜小不宜大,兩三百字最好。
第一,介紹「我是誰」。調查者身份信息不能過於簡潔,儘量顯得具體正式,減少被調查對象的戒備和疑慮。
第二,闡述調查內容,即「調查什麼」。用一兩句話概括地、籠統地指出其 內容的大致範圍就行了。
第三,表明調查目的。儘量說清調查能夠帶來的實際意義,給對象營造一種「填問卷=做好事」的感覺。
第四,說明調查對象的選取方法和對調查結果保密的措施。此舉目的在於進一步消除被調查對象疑慮,最後在信的結尾處,一定要真誠地感謝被調查者的合作與幫助等。
2、指導語:
用來指導被調查者填答問卷的各種解釋和說明,可以理解為「問卷的使用說明」。
3、問題:
從形式上,可分為開放式與封閉式。
開放式問題 ,即簡答題,只提出問題,但不為回答者提供具體答案,由回答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填答的問題。優點是允許回答者充分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所得信息豐富生動。缺點是信息難以統計分析,填答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還可能產生一些無用信息。
封閉式問題,即選擇題,既提出問題,也給出若干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優點是填答方便,省時省力,資料易於作統計分析。缺點是資料失去了自發性和表現力,回答中的一些偏誤也不易發現。
根據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的不同特點,研究人員常常把他們用於不同的調查中。比如在探索性調查中,常常用開放式問題構成的問卷;而在大規模的正式調查中,比如市場調研,則主要採用以封閉式問題構成的問卷。
關於問題數量及深淺度設置:
一般來說,問題不宜太多,問卷不宜太長,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鐘以內完成為宜,也不要超過30分鐘,問卷太長往往會引起厭倦、畏難情緒,影響填答的質量和回收率。
4、編碼
適用於大型社會調查,專業度高。
三、調查問卷的設計流程是什麼?
完整的過程:前期準備→推理假設→確定選題→圍繞假設確定問題→預調研→修改並正式發放問卷→數據處理與分析
拎一下流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1、探索性工作
要設計一份調查問卷,第一步工作並不是馬上動手去列出調查的問題,而是要先做一定的探索性工作。即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況,以便對各種問題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可以圍繞所要調查的問題,自然地、隨便地與各種對象交談,並留心觀察他們的特徵、行為和態度。
通過交談,常常可以避免在設計問卷時出現許多含糊的 問題,也可以避免設計出不符合客觀實際的答案來。
2、初稿設計
設計問卷初稿的具體做法有兩種,一是卡片法,二是框圖法。
卡片法:
第一步:根據探索性工作所得到的印象和認識,把每一個問題寫在一張卡片上。第二步:根據卡片上問題的主要內容,將卡片分成若干堆,即把詢問相同事物的問題卡片放在一起。第三步:在每一堆中,按合適的詢問順序將卡片前後排序。第四步:根據問卷整體的邏輯結構排出各堆的前後順序,使卡片聯成一個整體。第五步:從回答者閱讀和填答問題是否方便、是否會形成心理壓力等角度,反覆檢查問題前後順序及連貫性,對不當之處逐一調整和補充。最後:把調整好的問題卡片依次寫到紙上,形成問卷初稿。
框圖法:
第一步:根據研究假設和所需資料的內容,在紙上畫出整個問卷的各個部分及前後順序的框圖。第二步:具體地寫出每一個部分中的問題及答案,並安排好這些問題相互間的順序。第三步:根據回答者閱讀和填寫問卷是否方便等方面,對所有問題進行檢查、調整和補充。最後:將調整 的結果重新抄在另一張紙上,形成問卷初稿。
兩者區別是:卡片法的思路從下到上、從分到總,框圖法的思路從上到下、從總到分。
3、預調研/試調查
這一步在問卷設計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對於大型調查來說更是不能不做。具體方法有兩種:
1)客觀檢驗法:採取非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一個小樣本,用這些問卷初稿對他們進行調查。最後認真檢查和分析試調查的結果,從中發現問題和缺陷並進行修改。主要檢查和分析問卷的:回收率、有效回收率、填寫錯誤、填寫不完全。
2)主觀評價法:將初稿送給該研究領域的專家、研究人員以及典型的被調查者,請他們直接閱讀和分析問卷初稿,並根據他們的經驗和認識對問卷進行評論,指出不妥之處。
4、問捲髮放及數據處理工具
問捲髮放有兩種方式:
面對面發放:適用於樣本量500以下的中小型問卷調研,考驗調查員的「搭訕」能力,碰一鼻子灰是常有的事;
在線發行/郵寄發行:適用於大型問卷調研,對在線發行來說,工具的選取對發行回收率、有效回收率有極大的影響。比如在我若干次在線搜集的經驗裡,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工具使用卡頓、平臺數據已丟失、工具功能不夠用……不是撞東牆就是撞西牆。
試錯之後,對不同使用場景的不同工具也有所心得:
1)一般型、中小型調查:excel、簡道雲就足以應對數據搜集、處理與分析需求;例如,問卷調研(可點擊查看),適合在線搜集,頁面簡潔,圖表分析較為多樣且操作簡單,缺點是無法應對複雜性調研需求。教程可參考:新手入門
2)複雜型、大型調查:由於數據分析的複雜性,設計單變量、多變量、回歸、方差等數據分析需求,建議使用SPSS進行大型處理分析,缺點是上手較難。教程可參考:經典教材
總 結
一份問卷從設計到發放、回收、分析,將面臨無數讓你狗血淋頭的挫折,而大部分挫折都是在你開始發問卷了、開始分析數據了才突然發現……所以,切記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