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能夠陶冶孩子性情,如何從小培養寶寶音樂智能?3點經驗分享

2020-10-11 琦想媽媽

鄰居和我說,她家寶寶現在1歲了,孩子在家表現出很強的音樂天賦,寶寶一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所以鄰居很想知道如何培養開發寶寶音樂智能。

1歲多的寶寶,開始學習說話、走路,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也更多一些。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一些節奏鮮明、短小活潑的樂曲,媽媽們可以幫助寶寶隨音樂合拍地做拍手、招手、擺手、點頭等動作,然後逐步增加踏腳、走步等動作。

0~3歲寶寶的音樂活動,是人生最早的音樂活動,不僅是發展寶寶的音樂素質和能力的需要,也是發展寶寶的智力才能、陶冶性情和品格的需要。

那麼父母怎麼培養開發孩子音樂智能?

01、開發寶寶的音樂才能

如何開發寶寶的音樂才能?其實爸爸媽媽可以把每天必須和孩子一起做的瑣事,唱給孩子聽,或者用孩子最熟悉的旋律唱出他的名字;還可以把家裡的鍋和木勺,讓孩子自己敲打出節奏來,自己「作曲」。

讓音樂成為開發孩子智能的好幫手,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是幾位家長開發寶寶音樂智能的經驗,感興趣的爸媽可以參考一下。

琦琦媽:我家孩子出生時視力弱,我從小握著我女兒的小手隨著音樂一起舞動,一邊唱歌,一邊讓她摸這摸那,認識自己的小腳趾、小胳膊等等。

俊俊媽:我家兒子開口說話比較遲,我和他爸爸經常和孩子一起唱他熟悉的兒歌,因為這是學習新詞的好方法。然而對於孩子寶寶來說,唱一首押韻和重複的兒歌,比說話更容易接受。

心心媽:我家孩子聽聲音的分辨能力弱,我們平時在家說得很清楚的單詞,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那麼我和她爸爸要經常自編自唱,並鼓勵寶寶跟自己一起打節拍。

孩子都是兒歌和繞口令的愛好者,他們喜歡唱歌,喜歡節奏,喜歡念朗朗上口的兒歌,有時候他們走路做事都愛合著自己發明的節奏。

02、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歌曲

媽媽們給孩子選擇適合孩子歌唱的歌曲,主要指適合寶寶理解、感受、演唱和表達的歌曲。

比如能感受到情緒情感、能反映孩子生活和孩子能理解的事物的歌曲。

因為歌曲的選擇直接關係到孩子歌唱能力和興趣的發展,對於好歌,孩子會曲不離口。

媽媽們在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歌曲,注意歌曲的篇幅要短小,節奏要簡單、定調要適合寶寶的歌唱能力,並且歌詞要簡練、上口、易懂、有趣味,旋律優美、能表達寶寶的情緒情感。

播放歌曲時,媽媽可以要求孩子按歌詞內容合拍地做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因為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手腳協調、合拍地做動作。

03、和孩子玩音樂智能開發小遊戲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媽媽會問,有沒有音樂智能開發小遊戲推薦,因為玩遊戲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玩的,大家別著急,下面為大家推薦2個我和女兒經常玩的「音樂智能開發小遊戲」。我家女兒可喜歡了,有興趣的媽媽們,平時在家可以經常和寶寶一起玩一玩。

小小的演奏家

適合月齡: 1~1.5歲的寶寶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音樂節奏感,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

遊戲過程:媽媽先敲幾下「小鼓」然後讓寶寶模仿,或者反過來,寶寶敲幾下「小鼓」媽媽再模仿。從而培養寶寶敲「小鼓」的興趣。

然後就進入媽媽敲幾下, 寶寶也必須敲幾下的階段,反過來。寶寶敲幾下,媽媽也必須敲幾下,誰模仿錯了就刮誰的鼻子。

扭腰踏出小舞步

適合月齡: 2~3歲的寶寶

遊戲目的:讓寶寶學會跟著節奏跳舞。

遊戲過程:媽媽先教寶寶基本動作,如扭扭腰、踏踏腳、轉個圈等,寶寶熟練後, 就能隨著音樂旋律節拍跳出以上動作。

寄語:讓寶寶了解音樂,享受音樂。這不僅有助於寶寶的語言學習,也可以產生一種令他終生受益的思維連結,讓寶寶的才能在音樂中得以良好的開發。

相關焦點

  • 給孩子進行「音樂教育」,不只是陶冶情操,更有想不到的好處
    從古至今,音樂的發展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不僅在曲調上逐步具有現代的特點,在演奏樂器上也有著令人感嘆的巨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只為溫飽發愁,而是把關注點放在更高的層面——精神層面的追求上。很多家庭現在很重視對孩子音樂細胞的培養,甚至一些父母從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進行胎教音樂的薰陶。
  • 培養寶貝的音樂細胞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很多孩子一開始很喜歡彈琴,後來就厭惡了,因為他們從中得到的不是性情的陶冶和愉快的情緒,而是由父母嘮叨和吵罵而引起的焦慮、煩躁、單調、無奈甚至失望和厭惡。東東學習音樂的故事東東四歲,媽媽給她報了一個幼兒電子琴興趣班,孩子在班級跟著老師練琴還挺配合,但是回到家就不喜歡彈琴了。這怎麼辦呢?
  • 零基礎的父母,要如何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收下這音樂啟蒙指南
    音樂更是成為了許多家庭的學習擴展首選,然而卻有許多家長會擔憂一個這樣的問題:都說藝術細胞很重要,那麼自己本身沒有對音樂一竅不通,該如何培養孩子學習音樂呢?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在以後擁有更多競爭機會,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樂。
  • 從小培養孩子音樂天賦 6款兒童電子琴推薦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所有家長們的期待,都想讓孩子從小感受藝術氣息的薰陶,給孩子啟蒙的教育。但是又擔心孩子三分鐘的熱度,家長又沒有足夠多的樂理知識,使學習進入瓶頸期。不如給孩子一款音樂啟蒙的電子琴,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培養寶寶的音樂興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1、貝芬樂兒童電子琴針對大部分的小孩體形設計尺寸,避免孩子因為長時間的彎腰而造成的駝背。針對3-8歲的孩子的音樂啟蒙興趣設計的0基礎音樂培養,戴耳機播放功能,安靜不饒人,可邊彈邊唱的麥克風,讓孩子邊學邊玩。
  • 如何與孩子共享音樂
    文芳老師在聞是教育QQ課堂上跟大家一起分享「如何與孩子共享音樂」。藝術教育一直都是家長們比較推崇的教育。一方面家長會希望孩子通過學習提高孩子的創造力,陶冶孩子的性情,另一方面家長會希望孩子通過學習藝術能有一技之長。如何讓孩子快樂的學習成為了很多家長在某個時期的難題。QQ課堂上,文老師和我們一起分享了她的經驗,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吧!孩子天然就懂得和音樂連接。
  • 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
    臺灣作家汪培珽曾經寫過一本關於英語學習的親子暢銷書,書名就叫《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如果借用到音樂啟蒙教育上,那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這是一個再精準不過的說法。  因此,在嬰幼兒階段,我們主要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增進孩子的音樂感知能力。    聆聽美妙的聲音,辨別聲音差異  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只有讓孩子多聽音樂,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樂感。其實不盡然,生活中一切美妙的聲音,都可以稱作廣義上的「樂聲」。
  • 如何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父母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音樂
    著名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說過: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必要條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學習音錯覺,讓他們在音樂的天地裡翱翔。孩子能夠對音樂產生興趣,這不僅有助於開發他的想像力,還有可能激發他的音樂細胞。
  • 寶寶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別錯過培養音樂神童的時期
    也許很多媽媽都會想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能有出眾的天賦和表現吧,例如音樂上、表演上、學習上等等。但是這種天賦能力除了需要30%的天生,更多的是靠後天70%的培養教育。就拿音樂來舉例,大部分的寶寶從小都會對音樂特別敏感,聽到音樂就不自覺地手舞足蹈,家長們應怎么正確看待?
  • 陶冶古典情操,這15首古典音樂孩子們最喜歡!
    >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更是非常有益。研究表明,受過音樂教育的兒童其智力水平,明顯高於未受過音樂教育的兒童。在音樂的範疇內,應當多給孩子聽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似乎離我們遙遠,有些高深莫測。不要緊,慢慢地培養樂感,不是為了裝優雅格調,而是融入到生命裡。這是一種生活美學和生活哲學。
  • 著名音樂家劉雪楓:不懂音樂的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愛上古典音樂
    本文看點:音樂陪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它對陶冶情操、提升審美都非常重要。可是,在充斥著各類幼兒音樂培訓班的現在,其實有好些用心良苦的家長,反而給孩子帶錯了方向,抹殺了孩子對於藝術的興趣。
  • 0-6歲的孩子如何培養記憶力?教你簡單3招,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
    0-6歲的孩子如何培養記憶力?教你簡單4招,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相信每個家長都清楚記憶力的重要性,人若是沒有記憶那麼人類的發展將會停止。父母要從小要給孩子提供更豐富的環境,比如帶他們出門旅遊、認識顏色、多跟孩子交流等等,特別是親子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過程中孩子能夠將這些都記在腦海中,每天晚上家長堅持跟孩子回憶今天發生的事情,可以加深他們的記憶力,從而會形成永久性記憶。
  • 如何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父母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音樂
    文 | 小書蟲媽媽 每天傍晚六點,隔壁家小女孩練琴聲準時響起,從開始簡單的音符到整首曲,小女孩彈得越來越好了。女兒每晚聽著小姐姐的練琴聲,很羨慕地說:「媽媽,我也要學習音器,音樂太美妙動聽了!」
  • 音樂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如何啟蒙?這幾點至關重要
    無論孩子是不是音樂天才,資質如何,他都能夠從音樂裡獲得很好的成長價值。」——遊妍麗資深兒童音樂教育專家你知道嗎?但其實,從小給孩子做音樂啟蒙,對大腦發育和能力培養都是有好處的。♪音樂啟蒙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我們一直說,3歲前的早教,是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感知覺,也就是多聽,多看,多摸,來發展孩子的視聽嗅味觸覺。從而刺激孩子大腦神經元,促進腦發育。
  • 都說愛音樂的孩子學不壞,但你給寶寶選對音樂了嗎?
    在這個過程中,還能不斷鞏固記憶,孩子的聽覺和記憶也會得到加強和提升。 3. 音樂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音樂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還能夠促進孩子身心的和諧發展。好的音樂能夠打動人心,陶冶情操,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美,網上熱傳的抖音神曲、口水歌卻無法起到這樣的作用。
  • 都說愛音樂的孩子學不壞,但你給寶寶選對音樂了嗎?
    比如聽到一段很活潑的旋律,孩子就可以想像成是小鹿在林間奔跑,形成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2.音樂能發展孩子的聽覺和記憶孩子是通過聽覺獲取信息的。在接收不同的音樂旋律之後,逐漸學會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達音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不斷鞏固記憶,孩子的聽覺和記憶也會得到加強和提升。3.音樂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 學齡前孩子如何學音樂?《小豬佩奇》給家長們分享3個小妙招
    很多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精通1、2種樂器,一方面是希望孩子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是覺得會點樂器回頭有機會可以展示。當然還有更現實的考慮,如果能考個十級,再得過幾個獎項,可能回頭上大學或是申請國外名校都用得上。就這樣,很多家長都加入了學習樂器的大軍。
  • 唱歌、放音樂可以培養寶寶的音樂智能
    在人的一生中,音樂始終貫穿之中。喝酒時有喝酒的歌,結婚時有婚禮的歌曲,播種有播種的歌曲,哄寶寶睡覺時有《搖籃曲》。可以說音樂與人的關係非常密切,並且按智力理論認為,音樂智力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出現最早的。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基本要素是節奏、旋律、音色及曲式的整體結構等,它通過有組織的聲音材料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
  • 生活 | 如何與孩子共享音樂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如何與孩子共享音樂眾多家長都會推崇藝術教育,一方面家長會希望通過學習藝術提高孩子的創造力,陶冶孩子的性情;另一方面家長會希望通過學習藝術讓孩子能有一技之長。我們暫時不說一些專業知識的學習,讓孩子學習藝術並不是為了要培養他們成為藝術家。
  • 音樂教育也要分齡,了解這4點,提高寶寶全面發展
    今天來給大家聊聊對於寶寶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可謂是適合全齡寶寶的早教方式,但其實在寶寶智力發展方面,音樂教育的作用也應該受到區分。分齡段教育能幫助寶寶如何培養音樂素養?2—3歲系列:情知開發、閱讀興趣、生活習慣這一階段其實是前一階段的延伸和鞏固,這時候寶寶聽到音樂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此時你要特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給他聽的音樂可以是節奏性比較強的,這樣更能引起寶寶對音樂的興趣。
  • 6歲前是開發孩子音樂天賦的最佳時期,你家寶寶的音樂啟蒙做對沒
    大多數「星二代」們都是滿滿技能加身,尤其都愛培養孩子學習各種樂器。這是為什麼呢?曾經被問及關於讓女兒學音樂的原因時,田亮回答:「學一種樂器,不為學的多麼優秀,只為孤獨時給自己一種力量!」黃磊曾分享他經驗:孩子在3-10歲,是接受知識較佳的時期,也是打基礎的時候,審美教育和德智體的教育是一樣重要的,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懂得音樂與藝術的魅力,讓孩子去發現這些東西的美麗之處,這就是用審美養心。明星們對孩子藝術素養和基礎的重視,已經開始結出驚豔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