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和我說,她家寶寶現在1歲了,孩子在家表現出很強的音樂天賦,寶寶一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所以鄰居很想知道如何培養開發寶寶音樂智能。
1歲多的寶寶,開始學習說話、走路,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也更多一些。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一些節奏鮮明、短小活潑的樂曲,媽媽們可以幫助寶寶隨音樂合拍地做拍手、招手、擺手、點頭等動作,然後逐步增加踏腳、走步等動作。
0~3歲寶寶的音樂活動,是人生最早的音樂活動,不僅是發展寶寶的音樂素質和能力的需要,也是發展寶寶的智力才能、陶冶性情和品格的需要。
01、開發寶寶的音樂才能
如何開發寶寶的音樂才能?其實爸爸媽媽可以把每天必須和孩子一起做的瑣事,唱給孩子聽,或者用孩子最熟悉的旋律唱出他的名字;還可以把家裡的鍋和木勺,讓孩子自己敲打出節奏來,自己「作曲」。
讓音樂成為開發孩子智能的好幫手,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是幾位家長開發寶寶音樂智能的經驗,感興趣的爸媽可以參考一下。
琦琦媽:我家孩子出生時視力弱,我從小握著我女兒的小手隨著音樂一起舞動,一邊唱歌,一邊讓她摸這摸那,認識自己的小腳趾、小胳膊等等。
俊俊媽:我家兒子開口說話比較遲,我和他爸爸經常和孩子一起唱他熟悉的兒歌,因為這是學習新詞的好方法。然而對於孩子寶寶來說,唱一首押韻和重複的兒歌,比說話更容易接受。
心心媽:我家孩子聽聲音的分辨能力弱,我們平時在家說得很清楚的單詞,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那麼我和她爸爸要經常自編自唱,並鼓勵寶寶跟自己一起打節拍。
孩子都是兒歌和繞口令的愛好者,他們喜歡唱歌,喜歡節奏,喜歡念朗朗上口的兒歌,有時候他們走路做事都愛合著自己發明的節奏。
02、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歌曲
媽媽們給孩子選擇適合孩子歌唱的歌曲,主要指適合寶寶理解、感受、演唱和表達的歌曲。
比如能感受到情緒情感、能反映孩子生活和孩子能理解的事物的歌曲。
因為歌曲的選擇直接關係到孩子歌唱能力和興趣的發展,對於好歌,孩子會曲不離口。
媽媽們在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歌曲,注意歌曲的篇幅要短小,節奏要簡單、定調要適合寶寶的歌唱能力,並且歌詞要簡練、上口、易懂、有趣味,旋律優美、能表達寶寶的情緒情感。
播放歌曲時,媽媽可以要求孩子按歌詞內容合拍地做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因為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手腳協調、合拍地做動作。
03、和孩子玩音樂智能開發小遊戲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媽媽會問,有沒有音樂智能開發小遊戲推薦,因為玩遊戲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玩的,大家別著急,下面為大家推薦2個我和女兒經常玩的「音樂智能開發小遊戲」。我家女兒可喜歡了,有興趣的媽媽們,平時在家可以經常和寶寶一起玩一玩。
①小小的演奏家
適合月齡: 1~1.5歲的寶寶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音樂節奏感,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
遊戲過程:媽媽先敲幾下「小鼓」然後讓寶寶模仿,或者反過來,寶寶敲幾下「小鼓」媽媽再模仿。從而培養寶寶敲「小鼓」的興趣。
然後就進入媽媽敲幾下, 寶寶也必須敲幾下的階段,反過來。寶寶敲幾下,媽媽也必須敲幾下,誰模仿錯了就刮誰的鼻子。
②扭腰踏出小舞步
適合月齡: 2~3歲的寶寶
遊戲目的:讓寶寶學會跟著節奏跳舞。
遊戲過程:媽媽先教寶寶基本動作,如扭扭腰、踏踏腳、轉個圈等,寶寶熟練後, 就能隨著音樂旋律節拍跳出以上動作。
寄語:讓寶寶了解音樂,享受音樂。這不僅有助於寶寶的語言學習,也可以產生一種令他終生受益的思維連結,讓寶寶的才能在音樂中得以良好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