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音樂的孩子學不壞,但你給寶寶選對音樂了嗎?

2020-08-28 細腰時尚

前兩天有一個剛當媽的同學和我哭訴職場媽媽帶娃多不容易。從孩子出生不到三個月她就銷假上班,每天又是背奶又是加班,和孩子他爸在同一公司,但卻經常結伴出差。到如今寶寶快兩周歲,大多數時間還是由爺爺奶奶帶。

但是老一輩帶娃總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孩子缺少科學正確的引導就是其中之一。「周末回家和孩子玩,居然聽見他含糊不清地唱著類似狼愛上羊的抖音神曲,奶奶還誇孩子學得快,聽兩遍就會了,我突然覺得被當頭一棒,又感覺束手無策」。

關於這類的情況,我想說:聽音樂是沒錯的,只是大部分網紅歌曲並不適合孩子。在網際網路大環境之下,流傳的音樂作品多且雜,需要家長篩選才能傳遞給孩子。選擇優質的音樂內容,配合科學的啟蒙教育,是有助於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的。

1. 音樂能發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幼兒時期是形象思維佔主導,再由簡單的形體想像逐步向創造力想像發展。比如聽到一段很活潑的旋律,孩子就可以想像成是小鹿在林間奔跑,形成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 音樂能發展孩子的聽覺和記憶

孩子是通過聽覺獲取信息的。在接收不同的音樂旋律之後,逐漸學會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達音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不斷鞏固記憶,孩子的聽覺和記憶也會得到加強和提升

3. 音樂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音樂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還能夠促進孩子身心的和諧發展。一首好聽的兒歌、詩歌其實就是在講述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孩子在跟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音樂對寶寶的好處不言而喻,但音樂也有旋律好壞、編曲優劣、歌詞雅俗、意蘊深淺之分。好的音樂能夠打動人心,陶冶情操,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美,網上熱傳的抖音神曲、口水歌卻無法起到這樣的作用。

家長應該選擇什麼樣的

音樂類型給孩子聽呢?

◆民族音樂

民族音樂往往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異,其豐富多變的音樂風格和形式,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好奇心和注意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對於音樂的興趣。

◆經典音樂

經典音樂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大多在於其旋律的巧妙,可以讓孩子保持內心的平靜,引領孩子進入一種欣賞的狀態。而且多聽古典音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起孩子的創作思維,並從中受到藝術的薰陶

◆互動音樂

互動音樂是最富有童真童趣的類型,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與他們進行交流,孩子之所以喜歡聽一些童謠之類的音樂,就是因為歌曲簡單可重複的歌詞和曲調易於跟唱,讓孩子有更強的參與感,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互動能力。

了解適合孩子收聽的音樂種類只是第一步,大部分家長的疑惑在於如何去哪裡尋找對應的歌曲,再考慮到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適合的音樂類型也不同,難免覺得頭疼。

說到這裡,我就要推薦給家長們一個無比優秀的親子聽歌神器,不僅有多樣化的兒童音樂內容,還能夠科學啟蒙孩子的音樂天賦—— 它就是QQ音樂9.0版本全面升級的「親子專區」。

你們只要打開QQ音樂9.0新版本,從分類專區- 「親子專區」點擊跳轉,就可以開啟專屬於孩子的音樂世界。

家長們可以在親子專區中,直接選擇兒歌、動畫主題、啟蒙音樂劇等等,陪著孩子一起欣賞。幫家長們省掉了不少搜索、篩選信息上的麻煩。

親子專區上豐富的音樂種類,確實讓人愛不釋手。不過我覺得「安撫哄睡」才是親子專區的終極大招,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一到晚上就倍兒精神,越夜越清醒。「安撫哄睡」主打的是安靜舒緩的純音樂,即使是平時調皮搗蛋的孩子,聽到平緩的曲調也能安靜下來,快速進入夢鄉。

布拉姆斯搖籃曲Classical Artists - 快樂寶寶古典樂之世界搖籃曲

至於哄孩子睡覺的另一大難題——睡前故事,它也能輕鬆搞定。不但有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經典故事,還有不少現代原創睡前故事,有趣生動的故事情節,讓孩子的睡前時光也變得溫馨、愉快。

按時睡覺快樂啟蒙屋 - 幼兒好習慣故事

其實孟媽最早開始使用QQ音樂的親子專區,還是因為被其中的「親子模式」吸引。它從孕期開始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匹配出不同內容的音樂主題包,真正實現了用音樂陪伴孩子長大。

孕期多以胎教音樂為主,用來舒緩媽媽們緊張的心情、調節孩子的狀態;而0-6個月的新生兒寶寶,多為自然純音樂、國內外經典音樂,循序漸進地建立寶寶的音樂興趣。

音樂是用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美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一聽到音樂就會不由自主的跟著音樂的節奏律動,在感受音樂的過程當中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近QQ音樂還開展了「給孩子寫首歌」的兒歌音樂活動,聯合音樂人、明星歌手以及創作達人,為孩子們創作契合天性的優質兒歌作品,共同為孩子們打造屬於他們的音樂。期待在這個活動中,能湧現出一些真正優質的兒童歌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或許現代家長因為工作等原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甄選音樂,與孩子一起感受其中魅力。但是如果你也想「快準狠」的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聆聽的歌曲,讓孩子從小就在優質的音樂陪伴下成長,就快點打開QQ音樂,在親子專區和孩子一起暢遊音樂的海洋。

相關焦點

  • 都說愛音樂的孩子學不壞,但你給寶寶選對音樂了嗎?
    前兩天有一個剛當媽的同學和我哭訴職場麻麻帶娃多不容易。從孩子出生不到三個月她就銷假上班,每天又是背奶又是加班,和孩子他爸在同一公司,但卻經常結伴出差。到如今寶寶快兩周歲,大多數時間還是由爺爺奶奶帶。但是老一輩帶娃總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孩子缺少科學正確的引導就是其中之一。
  • 學音樂和不學音樂的孩子有什麼差別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在學習音樂,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是在家長的逼迫下學習。而音樂學習不是一個短期的學習行為,想要學有所成,勢必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勤學苦練。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學習音樂除了讓孩子掌握一技之長,還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實際上,學習音樂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種影響會伴隨孩子一生。與不學音樂的孩子相比,學習音樂的孩更優秀、有格調。
  • 痴迷於音樂的孩子
    懷著寶寶四個月的時候,愛人說胎教有好處,於是買了很多的世界名曲和輕音樂,什麼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天鵝湖》,莫扎特的《小夜曲》,蕭邦的《第七號圓舞曲》,還有中國的小提琴曲《化蝶》等等,而且每天都要督促我聽,自己還在想有其母必有其女,我都不愛音樂,寶寶聽那些會有多大作用?剛開始真什麼反應,越發感覺到我預感的正確性。
  • 孩子不喜歡學音樂?原來音樂是要這樣聽的
    家長朋友們都喜歡給孩子培養些音樂細胞,可是光讓孩子每天枯燥地彈琴、練指法、練哈農拜耳就等於學音樂了嗎?並非如此。對於藝術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學技術」的階段,如果不提高孩子對審美的品位,不提高孩子對樂感的培養,那麼無論孩子練琴多少年,考多少級,也只是一個「琴匠」而已。
  • 如果不為了考級、走特長,孩子還有必要學音樂嗎?
    在樂器選擇上,我覺得選擇權更多也是在家長,而不是看孩子喜不喜歡。無論學什麼,孩子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重複性的練習。當然,也不要感覺哪個最簡單,就讓孩子學哪個。任何樂器,包括口琴,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這取決於在某個樂器上,你對孩子達到什麼樣成就的期待。
  • 6歲前是開發孩子音樂天賦的最佳時期,你家寶寶的音樂啟蒙做對沒
    大多數「星二代」們都是滿滿技能加身,尤其都愛培養孩子學習各種樂器。這是為什麼呢?曾經被問及關於讓女兒學音樂的原因時,田亮回答:「學一種樂器,不為學的多麼優秀,只為孤獨時給自己一種力量!」(2)0-1歲:這個時期的音樂教育活動,主要是聽音樂。在家裡,爸爸媽媽可以選擇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薰陶和感染孩子,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孩子的心情狀態等,選放一些不同風格、不同情緒的音樂,豐富孩子的感受。
  • 音樂啟蒙=學樂器?可以從「玩音樂」開始
    自從袁隆平爺爺「小提琴家身份被曝光」後,玩博君發現原來各路「大神」年少時期就開始對音樂有著蜜汁喜愛,比如6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的愛因斯坦、在大北京「炫技圈粉」的普京大大……那麼怎麼給孩子音樂啟蒙呢?寶寶音樂啟蒙黃金期到底是幾歲?音樂啟蒙就一定讓孩子上手學樂器嗎?家長們馬上提出一系列令人撓頭的問題,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 學小提琴真的很貴嗎?還是說在你心裡沒給音樂留地位?
    也因此,收到一些家長詢問關於「學小提琴很貴吧?」這類問題。人們常說:「學藝術得大投入,音樂最燒錢。」 的確,就拿我們學小提琴的來說,一般一節課45分鐘-1小時。課費100-400不等,這還算正常價位的。像我本人小時候在音樂學院教授那裡學過幾年琴,一節課的課費基本在500-1000元。
  •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在學音樂?
    如果你只是單純學樂器用以自娛,當然可以不用在乎這些;但如果你學的是音樂,你能說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嗎? 二、請活用你的音樂基礎訓練音樂班至今仍被大多數家長當成是讓孩子走上音樂之路的養成訓練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樂班有相當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
  • 寶寶一聽音樂就開始搖擺,是因為孩子特別有音樂天賦嗎?
    1那麼寶寶喜歡聽音樂就一定代表著寶寶樂感好嗎?,而且還能夠幫孩子增強聽力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識性信息。 好處一:寶寶聽到節奏感強的音樂,會不由自主地搖頭擺尾,是因為當娃聽到音樂後,相應的腦區就會被激活。 而想要做出拍手,扭屁屁等一系列動作,都需要大腦協調聽到聲音,感知到的節奏,配合身體運動才能完成。
  • 學音樂路上的「陷阱」,你躲過去了嗎?
    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相信很多孩子都是充滿興趣的。鋼琴家鮑蕙蕎曾表示:90%的孩子都不愛學琴原本只是幾行充滿「自嘲」意味的文字,沒想到「詐」出了很多網友的留言,令人唏噓不已:「小時候覺得學音樂苦放棄了,現在真想回去跟自己說,成年人世界的規則你還不懂,堅持學一定有好處的!」
  • 我家孩子喜歡音樂,但不打算走藝術路,有必要花時間學音樂嗎?」頂級音樂學院院長告訴你
    如今,很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音樂教育,為的是從小培養孩子,使其贏得人生發展的先機,但也不乏有些家長對於「要不要培養孩子學音樂」這個問題存在疑惑。接觸音樂行業這麼長時間以來,時常在後臺看到一些家長的留言,最近有一位家長的困惑引發了我的思考,留言的大致內容是「我家孩子喜歡音樂,但日後不打算走藝術路,有必要花時間學音樂嗎?」
  • 風靡世界的鈴木音樂教學法:用學母語的方法學音樂~
    上周看到一位美國媽媽講給她的兩個孩子採用鈴木音樂學習法的感想,非常值得借鑑。想給孩子將來學習樂器的家長們看過來!0-5歲是語言也是音樂的敏感期,採用鈴木學習法,用學母語的方式快樂學音樂,現在就開始培養音樂的耳朵吧~
  • 解析寶寶的音樂敏感期
    音樂把我制服了  我6個月大了,一天我午睡醒來,沒看到媽媽在身旁,我就小嘴一撇哭了。  爸爸怎麼安慰我,都止不住我的哭泣。他學媽媽抱我的樣子抱起我、搖搖我,想讓我停止哭泣,可是我不上當;他要講故事給我聽、要拿玩具打發我,可是我就是不吃這一套。爸爸沒轍了。
  • 福利 | 孩子學琴沒動力?郎朗父親都推薦的音樂喜劇拯救你
    聽說,每個學鋼琴的寶寶小時候都有一段和父母也許是古典音樂最輕鬆的打開方式比如說:日本傳統民俗音樂,以5聲音階的都節調式和琉球調式創作為主。這樣的音樂知識在書本上讀到總覺得似懂非懂。但唯獨侯樂天能用一種最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琴的孩子、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小白家長甚至千千萬萬的吃瓜群眾都能秒懂中日音樂的差異。
  • 如何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父母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音樂
    女兒每晚聽著小姐姐的練琴聲,很羨慕地說:「媽媽,我也要學習音器,音樂太美妙動聽了!」我笑著對女兒說:「媽媽小時候,特別想學古箏,但條件不允許,一直沒有機會學習。不如媽媽給你報古箏興趣班,我們一起學習,好嗎?」女兒興奮地說:「太好了,我們一起學習,比賽看看誰學得快,學得好!」看到女兒這麼有興趣,我當天就給她報了古箏興趣班,陪她一起學習。
  • 都快2020年了,這些話就別再對音樂生說了吧
    音樂生一直或多或少地承受了各種誤解和偏見,但其實,學音樂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還有不到100天2019年就要過完了,新的一年快要到來,下面這些話可別再對學音樂的孩子說了!▉ 你學習不好才學音樂的吧?此種吐槽非常頻繁的經常在家長/老師/同學/愛管閒事的親戚嘴邊,即使已經是21世紀社會全面發展的時代,仍然有很多人總是將學音樂視為荒廢時間,不務正業。在他們眼中音樂/美術/體育這些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學科,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讓他們能改變這種觀念,但是必須說,學習音樂真的一點都不容易,一點也不比學文化課容易好嗎!
  • 不懂音樂的家長怎麼給孩子音樂啟蒙
    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學習音樂的好處與必要性,但學音樂究竟學什麼呢?0-6歲的孩子是送培訓機構音樂啟蒙,還是在家音樂啟蒙呢?本文將從以下六個問題解答家長關於孩子音樂啟蒙的疑問:①學音樂學什麼?②學音樂有哪些作用?
  • 你家寶寶喜歡隨著音樂節奏搖擺嗎?普通家庭可以這樣做音樂啟蒙
    聽著音樂、跟著搖擺,這其實是大腦裡的「感覺運動整合」在發揮作用。當寶寶聽到音樂後,相應的腦區就會被激活,會自動對聽到的聲音進行頻率、節奏和音色的加工。而要能夠做出動作,比如說拍手、扭動等等,就需要大腦協調聽到的聲音、感知到的節奏和身體運動,才能完成。
  • 音樂和你未出生的孩子
    音樂和你未出生的孩子 音樂影響胎兒發育嗎?沒有人確切知道。播放音樂能讓我的寶寶更聰明嗎?沒有研究支持這樣的觀點,即當你的寶寶在子宮裡時播放音樂會讓她更聰明。你可能聽說過,接觸音樂會讓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在數學方面都更聰明,但這些研究關注的是年齡較大的孩子,而不是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