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 | 孩子學琴沒動力?郎朗父親都推薦的音樂喜劇拯救你

2020-11-06 杭州文化消費

聽說,每個學鋼琴的寶寶小時候都有一段和父母鬥智鬥勇卻屢敗屢戰的血淚史!

周董說當年練琴時,媽媽會拿著藤條在一旁督促;朱一龍曾自曝「一練琴我就肚子疼」逃避練琴直到上課出來被一頓打,打完了背著書包再去上課。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練琴娃,

同一個媽媽!

▲娃練琴的幾種狀態,你中槍了嗎!

父母想把子女培養成第二個郎朗的壯志雄心無可厚非!但在長期練琴的枯燥和壓力之下苦口婆心談什麼積極的心態、理解音樂、先思考後練琴都顯得空空無力……

是不是想要找到一個理想的圓夢導師?

想像中,TA既能深入淺出地分享音樂知識,又能讓小朋友適時平衡練琴的枯燥讓他重新認識音樂和樂器的靈魂!

由我們來幫你完成這個夢想吧!

圓夢的TA即將空降杭城!

TA就是

鋼琴表演藝術家 侯樂天

正是郎朗老師身邊的這一位!

他專業,他淵博

機智又靈氣

榮登CCTV《出彩中國人》,受邀CCTV元宵晚會、江蘇衛視春節晚會、浙江衛視《喜劇總動員》、湖北衛視《我為喜劇狂》等大型節目;

近期更是在湖南衛視《叮咚上線!老師好》中擔任音樂知識分享官,成為節目中首位誕生的#終極四強#分享官,並由「知識發起人」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親自授獎!

他也曾參加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孟京輝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等大型演出;

受娛樂圈大咖蔡明、潘長江、高群書、喬杉、秦昊、李連杰、撒貝寧等稱讚;更有音樂才子高曉松、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之父郎國任的背書推薦~

他就是音樂奇才,青年鋼琴表演藝術家,中國音樂喜劇創始人侯樂天

他單純,他快樂

沒有任何添加劑

就像莫扎特的音樂一樣。

音樂知識很高深?

音樂知識也可以很有趣!

侯樂天的《音樂喜劇》

也許是古典音樂最輕鬆的打開方式

比如說:日本傳統民俗音樂,以5聲音階的都節調式和琉球調式創作為主。這樣的音樂知識在書本上讀到總覺得似懂非懂。

但唯獨侯樂天能用一種最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琴的孩子、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小白家長甚至千千萬萬的吃瓜群眾都能秒懂中日音樂的差異。

視頻來源於侯樂天工作室(B站唯一官方發布版)

他說:

日本 國土面積小而人口擁擠

他們的音樂 以小調居多

「大二度」換成「小二度」

一曲大家耳熟能詳的《瀏陽河》

就帶上了濃濃的櫻花味


氣氛突然「昭和」

彈幕:前方核能預警!

曲高不再和寡 嚴肅間糅幽默

\\全家都能歡聚一堂的喜劇音樂會//

在侯樂天音樂喜劇《鋼琴不是吹的》中,既充滿滑稽幽默的爆笑橋段,又不失精湛的技藝、迷人的音樂。

鋼琴師需要 互相打鬥才能把樂曲演完?

小提琴手會被鋼琴師的 猝然變調 弄得頭昏腦漲??

標點符號 居然也可以 發出聲音 ???!

莫扎特是如何 倒彈如流 ??!

就在這些看似胡鬧的情節中,古典的莫扎特、貝多芬、巴赫、舒曼與現代的爵士藍調等音樂都被輕鬆地演繹出來。

不論您是帶著3歲的孩子,還是攙著88歲的老人,喜劇的氛圍是全年齡段共享的。

樂器像朋友的陪伴

既要共度枯燥無聊的時光

關鍵時刻又能一起玩er起來

來看音樂喜劇,僅僅是為了收穫一場演出的快樂嗎?

比之直觀的音樂知識,現場感受到侯樂天用輕鬆歡脫的方式演奏音樂的氛圍,er起鋼琴來不亦樂乎的音樂態度可能更是孩子難以忘懷的人生財富。

在《樂隊的夏天》節目中,歐陽娜娜稱自己會把樂器當成自己的朋友或者是伴侶,這樣才能更好的與樂器交流,彈奏出更好的旋律。

36個黑鍵,52個白鍵。黑白的基調之下,「樂器之王」鋼琴似乎總少了些許親切之感。可在侯樂天的音樂喜劇裡,鋼琴和其他樂器都完全沒有冷冰冰的距離感,反而被玩的不亦樂乎。

也許只有當我們將冷冰冰的樂器當成陪伴你的朋友,才能在無數枯燥練琴時光的積累之下,培養出朋友般的默契。

學會傾聽彼此的「聲音」,與樂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關鍵時刻就能一起嗨玩er起來,就像侯樂天老師那樣!!

表演藝術家介紹

ARTISTS INTRODUCTION

侯樂天

鋼琴表演藝術家,中國音樂喜劇創始人

12歲自學鋼琴,15歲舉辦個人鋼琴演奏會,16歲師從鋼琴家指揮家滕矢初學習。

受音樂喜劇創始人丹麥鋼琴家維克特·博爾格Victor Borge的影響於2010年4月創作侯樂天《音樂喜劇》,同年12月23日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首演,開創了鋼琴表演的新領域,成為中國第一位成功將音樂與喜劇完美結合的鋼琴家。

馮爽

雙簧管表演藝術家

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方恆健老師

2010年出演孟京輝音樂劇場《出發·喜馬拉雅》

擔任歌劇《葉普根尼·奧涅金》在國家大劇院和廣州大劇院演出時的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

演出購票

TICKETS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選座購票 ☟

演出票價:360/260/160元

適合年齡:全年齡段

演出時長:約90分鐘


#福利時間#

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到朋友圈並截圖發給我們

我們將選取1位小夥伴

送出2張

10月30日(周五) 19:30

《鋼琴不是吹的》演出門票

公布時間:

2020年10月21日(周三)10:00

我們將直接在評論區通知中獎用戶

留言活動接受舉報

如發現抄襲者

直接取消之後所有福利參與資格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杭州文化消費所有

內容來源:西溪天堂藝術中心

即刻關注 不錯過任何一件文化新鮮事

聯繫我們 | wechat:一波 15988866382

本公眾號內容最終解釋權歸杭州文化消費所有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虎頭蛇尾?郎朗父親教你,學會4招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再來看看我們周圍,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都是在自己的行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堅持了很多年的。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只要我們堅持做一件事,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可為什麼有很多人堅持不下去呢?因為沒有碰到一個讓你堅持下去的好父母,好老師?
  • 郎朗心痛憶往事:沒給鋼琴老師送紅包,她差點毀了我一生
    每次父親帶郎朗來學琴時,郎朗總要先對朱老師的婆婆說「對不起,打擾了」,然後才開始練琴。 很多次,郎朗含淚問父親:「爸,我越來越沒自信了,也許我根本就不該學鋼琴。」郎國任說:「兒子,我始終相信你是鋼琴天才,老師態度不好,你就乖點懂事點,彈好了哄她高興。」
  • 郎朗與父親:生死邊緣,愛恨交織
    郎朗3歲開始學鋼琴,5歲時獲得東三省少年兒童鋼琴比賽冠軍,並舉辦了第一場個人演奏會。自此,參加鋼琴比賽,拿第二名就是失敗。父親郎國任是部隊文工團二胡演奏員,轉業後分到公安局。郎朗恩師—瀋陽音樂學院朱雅芬教授對他說:這孩子是塊好苗子,別浪費了,送去北京吧。聞言,郎國任毫不猶豫地辭掉鐵飯碗,對老婆周秀蘭說:以後得指望你養活我們父子了。說完,拎上行李,帶著9歲的郎朗開始北漂生涯。
  • 郎朗淚奔:成名後,我絕不讓父母再流淚
    為此,父母沒少流淚。郎朗成名後,依然讓父母流淚,這是為何?011990年春天,8歲的郎朗成了一名小北漂。就在這年3月,父親郎國任辭去瀋陽市公安局的工作,帶著他來北京學鋼琴。當時郎國任剛30出頭,就與妻子常年分居,的確有些殘忍。郎國任在北京陪讀,妻子周秀蘭在老家瀋陽上班,負責掙錢維持家庭的一切開支。
  • 郎朗即將當爸,曾經歷痛苦童年,對孩子學鋼琴問題他有自己的想法
    若是兩人的孩子不接觸音樂也是不可能的,而大家也覺得他們的孩子要是也能學習鋼琴,才會不浪費了郎朗和吉娜的好基因。 確實,對於學琴的問題,郎朗是有自己想法並持肯定態度的。
  • 學琴,最後進步最快的,都是開始進度最慢的!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孩子們在學琴的時候,家長不免有這樣的困惑: 「別人家孩子跟我家孩子一起開始學琴,到現在已經5級了,我家孩子的進度怎麼那麼慢呢?究竟是孩子天賦差還是老師在故意拖課時賺錢?
  • 孩子適不適合學琴?鋼琴老師不會告訴你的幾個事實!
    你的孩子適合學鋼琴嗎?這可能是你見過的最好分析!每一個想送孩子學習鋼琴的家長,在最開始抉擇時,通常有著各種各樣的疑慮。對他們來說,好像每一個學琴的孩子都非得表現出像莫扎特那樣的天賦,才適合進入音樂的大門。像孩子的手部條件好不好,對音樂的節奏感準不準什麼的,都是家長們急切想知道的。但要某些鋼琴老師來說,家長與其深究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琴,還不如用其他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學好鋼琴,如合理利用在線音樂教育的方式將學琴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裡等。
  • 你的孩子有學鋼琴的天賦嗎?有鋼琴天賦的孩子身上都有這幾個特徵
    在鋼琴練習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天賦的孩子樂感比較好,對鋼琴的領悟程度要明顯比較好,認五線譜也比別人要快一點。天賦在學琴過程中可以決定的是學習速度的快慢,和學習最終的深度,但並不影響是否可以開始學琴!所以也別因為片面的覺得孩子沒有學琴天賦就阻斷了孩子學習的路。
  • 郎朗曾因彈不好琴被開除,小學同學的一封信成就了他!
    郎朗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世界級的鋼琴大師,多次在國際上斬獲大獎,2017年更是獲得「亞洲新歌榜年度盛典音樂視頻傑出貢獻獎」以及「商業星巔峰人物年度音樂人獎」。郎朗出生在一個充滿音樂氛圍的家庭,從小就對音樂感興趣,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天才郎朗也有過一段不被認可的過往,曾經因為彈不好琴而被老師開除,在《熟悉的味道》第三季郎朗說起這一段還是感慨萬千。當時自己才9歲,從外地調過來學琴,老師教了他半年,但因為郎朗實在彈不好就把他開除了。
  • 你鋼琴幾級?郎朗:「我沒級!」
    學琴的孩子,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大概就是:「你鋼琴幾級?」郎朗也不例外。近期他在一檔採訪中被問到鋼琴等級,他笑著說:「我沒級!」社會上很多人對鋼琴不熟悉,一般上來就問:「你幾級?」實際上,考級指的是業餘考級,專業是不分級別的。
  • 新福州人曹澈和郎朗亦友亦師的音樂故事
    發小23年後重逢福州曹澈出生於音樂世家,三歲多時開始跟隨父親學琴,四歲時被父親帶到瀋陽音樂學院教授朱雅芬處學琴,和郎朗成為「師兄弟」。三年後,郎朗被父親送到北京念書學琴,曹澈與郎朗這對發小也從此分開。「當時我剛成為專業指揮沒多久,要指揮郎朗的演出,內心很緊張,溫柔敏感的郎朗看出了我的不安,給了我很多鼓勵。」曹澈回憶,「他是一個非常陽光自信的人,不僅音樂有感染力,人格也十分有魅力。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個指揮會拒絕和郎朗配合。」將近兩小時的演出大獲成功,也讓曹澈從此成為郎朗的「御用指揮」。
  • 你認為孩子學音樂的最佳年齡是幾歲?
    第20封信 |孩子學音樂的最佳年齡是幾歲?依目前國內的鋼琴教育現狀,4歲是一個比較適中的音樂啟蒙的年齡。當然,依據孩子的具體狀況,家長還可以自行調整。我本人是4歲開始學琴的,客觀來說,我既贊成3歲開始學習也贊成6歲開始,因為3~6歲是既是孩子聽力發育最好的時期,也是最能培養良好的手指機能的年齡段。我們可以借鑑國外學習音樂的例子,借鑑他們先上幾節集體大課,再開始上一對一小課的經驗。7歲開始肯定是偏晚的,因為這時孩子的手已經基本發育完善。
  • 郎朗與小葉子音樂教育聯合,助力鋼琴教育普及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這番話,再度引起了人們對於「鋼琴到底要怎麼學」的思考,「棍棒教育」下的練琴痛苦,讓家長和孩子與學琴的初衷漸行漸遠。如何讓孩子能在學琴的過程中保持興趣,熱愛音樂,讓音樂成為孩子一生的陪伴,是值得家長和音樂教育從業者思考的問題。
  • 《幸福三重奏》郎朗感謝「狼爸」: 孩子說不想學了,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朋友讓他好好學,孩子還學著大人的語氣振振有詞地回嘴:「我的興趣不在這一塊,對感興趣的事我才能學好。」 朋友再問:「要不說說你的興趣在哪些科目?」,孩子又說不上來。朋友一直奉行的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擔心逼孩子會讓他失去學習的樂趣和探索的好奇,若隨他去又怕會造成基礎知識和常識的不足,感到十分為難。
  • 讓這位鋼琴神童告訴你,學琴四年進步可以有多大!
    「孩子學多久琴可以考級?」「如果想要走音樂專業,需要學多少年?」下面這位小女孩告訴你,「只要」每天練琴4個小時:學琴10個月,就能完整彈奏6級曲目;學琴不到2年,就可以熟練演奏連音樂學院鋼琴系學生都害怕練習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 郎朗父親陪讀式的教育太嚴厲,兒子甚至用惡魔來稱呼他
    當然郎朗最著名的兩段戀情分別是劉亦菲和鞏新亮了,只不過一段是人家沒看上他,另外一段是他沒看上女方,只不過畢竟有父親制定出來的這麼奇葩的結婚標準,分手也是必然的。其實朗朗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還真要感謝自己的父親。要不是父親傾其所有去培養郎朗,估計以他的長相和家室,根本不可能找到這麼好的媳婦的!
  • 吉娜回憶起兒時學琴經歷痛哭!父母的做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果讓你對10歲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這是《妻子4》中的一個環節,沒想到吉娜突然崩潰大哭。儘管如此,她依然想對小時候的自己說,「辛苦沒關係,一定要堅持,聽父母話的,好好練琴」讓鏡頭外的郎朗也深有感觸。前陣子,有網友整理了多多8年來的學琴視頻。一提起明星的孩子,總有人不服,但看了視頻你就會發現,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孩子在學琴路上要克服的困難,多多一樣都不少地經歷過。差別在於,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但能堅持8年的卻少之又少。
  • 郎朗教琴:樂趣第一,苦練第二
    最近,郎朗針對零基礎的琴童,編寫了一套《郎朗鋼琴啟蒙教程》(3冊),而他本人也變身卡通人物,手把手教小朋友彈起了琴。出教材的原因,緣於郎朗以前開講座的經歷。雖然每次講座效果都不錯,但他總感覺缺乏系統,「我旋風一樣講完,大家轉身就忘了,還是沒達到成效。」於是他想到了「落地」,而落地就得有教材,要分一二三課,系統性地教大家怎麼練琴。
  • 為了練琴,8年不讓與母親見面,婚姻由父親做主,郎朗真的成功嗎
    郎朗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爺爺是音樂教師,後來由於歷史原因轉職成了工人。父親郎國任立志成為一個二胡演奏家,但最終因為文革耽誤了入學年齡,父親的音樂夢就此被擱淺。初次展露天賦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郎朗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郎朗的一堂音樂大師課
    1月4日下午,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郎朗的音樂大師課開講。這是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自開幕以來的第一場大師課。很多家長帶著孩子早早地來到了劇院,還沒開始,觀眾席已坐滿了懷揣夢想的琴童和家長們,還有許多古典音樂愛好者和郎朗樂迷。郎朗走進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