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的力量有多強大?
古有「愚公移山」,「鐵棒磨成針」的佳話,現有國際頂尖鋼琴師郎朗,堅持練琴38年,成就幸福生活的例子。
這是網友提供的郎朗的練琴作息時間表:
早晨 5:45起床,練1小時琴,
7:00上學,中午回家吃飯15分鐘,練琴45分鐘,
放學後,練2小時琴,
然後吃晚飯,有機會看動畫片,晚飯後,練2小時琴,
然後做作業。
這是平常,每天練習近6個小時,都是在課外時間進行的,一到節假日和寒暑假,加倍練習,時間幾乎全部被鋼琴佔據!
每天這麼大強度的練習,一堅持就是38年。如今的郎朗已是國際大師,不管多忙,仍堅持每天練琴2小時。
再來看看我們周圍,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都是在自己的行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堅持了很多年的。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只要我們堅持做一件事,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可為什麼有很多人堅持不下去呢?
因為沒有碰到一個讓你堅持下去的好父母,好老師?不管什麼原因,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培養堅持的好品質吧!
一,首先,要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行動目標。
郎朗2歲半的時候看《貓和老鼠》,跟著哼裡面的音樂。不久後,其父親發現:郎朗居然在自家鋼琴前彈出了這首曲子,欣喜若狂之餘,他經過觀察,認定了自己的兒子是個音樂天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便幫兒子尋找專業的老師,陪兒子參與各種兒童鋼琴比賽;甚至在兒子9歲時,辭掉了公務員的鐵飯碗,帶著郎朗去北京拜師學藝。
如果他像很多普通的父親一樣,發現孩子的天賦後只是暗自高興,不設立目標,不行動,恐怕我們就聽不到如此美妙的鋼琴曲了。
二,做好鼓勵和鞭策工作,督促孩子堅持下去。
孩子在行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因為難以克服,他們可能會想到放棄,這個時候,我們要不斷地鼓勵他們,幫忙他們克服困難。
如郎朗的父親,會經常誇他是音樂天才,帶他參加鋼琴比賽,這都是很好的激勵孩子堅持下去的辦法。
三,起到提醒作用。
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各種新奇、刺激的事物無抵抗力,可能一不小心,注意力就被吸引走了,從而選擇放棄;
還有時候,可能其他人不贊同孩子正在做的事,孩子認同了,想要放棄,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想方設法,使孩子的注意力回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千萬不放棄。
郎朗跟父親,在北京求學時曾碰到過一個女老師,認為郎朗不適合學鋼琴,並把他說得一無是處,郎朗與父親發生大矛盾,郎朗曾3個月沒有觸碰鋼琴,直到父親軟言求和,他才繼續開始練琴。
四,注意方式,寓教於樂。
孩子天性喜歡玩和遊戲,在孩子堅持的過程中,想辦法多給孩子製造快樂,讓他體會到堅持帶來的樂趣,從而快樂的堅持下去。
郎朗的父親帶他參加比賽,獲獎後,站在舞臺中央的他,肯定體會到了平日練習的意義,也會激勵他更加努力地練習!
堅持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幫助孩子養成堅持的良好習慣,他會受益終身!
關於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堅持下去的好習慣?你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