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虎頭蛇尾?郎朗父親教你,學會4招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2020-12-25 米媽育兒傳

堅持的力量有多強大?

古有「愚公移山」,「鐵棒磨成針」的佳話,現有國際頂尖鋼琴師郎朗,堅持練琴38年,成就幸福生活的例子。

這是網友提供的郎朗的練琴作息時間表:

早晨 5:45起床,練1小時琴,

7:00上學,中午回家吃飯15分鐘,練琴45分鐘,

放學後,練2小時琴,

然後吃晚飯,有機會看動畫片,晚飯後,練2小時琴,

然後做作業。

這是平常,每天練習近6個小時,都是在課外時間進行的,一到節假日和寒暑假,加倍練習,時間幾乎全部被鋼琴佔據!

每天這麼大強度的練習,一堅持就是38年。如今的郎朗已是國際大師,不管多忙,仍堅持每天練琴2小時。

再來看看我們周圍,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都是在自己的行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堅持了很多年的。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只要我們堅持做一件事,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可為什麼有很多人堅持不下去呢?

因為沒有碰到一個讓你堅持下去的好父母,好老師?不管什麼原因,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培養堅持的好品質吧!

一,首先,要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行動目標。

郎朗2歲半的時候看《貓和老鼠》,跟著哼裡面的音樂。不久後,其父親發現:郎朗居然在自家鋼琴前彈出了這首曲子,欣喜若狂之餘,他經過觀察,認定了自己的兒子是個音樂天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便幫兒子尋找專業的老師,陪兒子參與各種兒童鋼琴比賽;甚至在兒子9歲時,辭掉了公務員的鐵飯碗,帶著郎朗去北京拜師學藝。

如果他像很多普通的父親一樣,發現孩子的天賦後只是暗自高興,不設立目標,不行動,恐怕我們就聽不到如此美妙的鋼琴曲了。

二,做好鼓勵和鞭策工作,督促孩子堅持下去。

孩子在行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因為難以克服,他們可能會想到放棄,這個時候,我們要不斷地鼓勵他們,幫忙他們克服困難。

如郎朗的父親,會經常誇他是音樂天才,帶他參加鋼琴比賽,這都是很好的激勵孩子堅持下去的辦法。

三,起到提醒作用。

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各種新奇、刺激的事物無抵抗力,可能一不小心,注意力就被吸引走了,從而選擇放棄;

還有時候,可能其他人不贊同孩子正在做的事,孩子認同了,想要放棄,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想方設法,使孩子的注意力回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千萬不放棄。

郎朗跟父親,在北京求學時曾碰到過一個女老師,認為郎朗不適合學鋼琴,並把他說得一無是處,郎朗與父親發生大矛盾,郎朗曾3個月沒有觸碰鋼琴,直到父親軟言求和,他才繼續開始練琴。

四,注意方式,寓教於樂。

孩子天性喜歡玩和遊戲,在孩子堅持的過程中,想辦法多給孩子製造快樂,讓他體會到堅持帶來的樂趣,從而快樂的堅持下去。

郎朗的父親帶他參加比賽,獲獎後,站在舞臺中央的他,肯定體會到了平日練習的意義,也會激勵他更加努力地練習!

堅持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幫助孩子養成堅持的良好習慣,他會受益終身!

關於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堅持下去的好習慣?你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3方法讓孩子做事情有韌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容易把孩子的這種行為叫做虎頭蛇尾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情虎頭蛇尾的害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虎頭蛇尾」的做事方式,只會把孩子拉進失敗的旋渦。而一個做事有始有終的孩子,才會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進而憑藉不斷的努力走向成功。
  •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麼辦?學會這四招,孩子肯定有進步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麼辦?學會這四招,孩子肯定有進步!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很是頭痛,學會這四招,孩子的進步可以看得見!經常聽到有些「勤快」爸媽對孩子說:「別的事情你都不用做,好好學習就行。」有時候他們甚至會把書本翻好、鉛筆擺好,等著孩子來做作業。孩子做完作業起身就走,留給爸媽收拾書包。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會表現出「拖延症」的現象,因為他認為那些事不是他的責任。
  •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卓越人才?5條建議給你方向
    而且,莫扎特一直到20歲出頭才創作出他的第一部傑作,莫扎特不僅靠自己15年的艱苦訓練的積累,也與父親一流的指導密不可分。也就是說,孩子的卓越才能,實際上是通過後天的訓練獲得的,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或者老師,會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莫扎特的父親,就充當了教練的作用。
  • 不想讓孩子當「軟柿子」,家長要教給孩子這4招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是一種優秀美好的品格。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講原則和底線的,太過「老實」,就容易被欺負,而且孩子被欺負慣了,往往步入社會和職場後也是如此,很難成功。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被欺負,被人當作軟柿子捏,教孩子學會這4招,一生受益。
  • 三十六計教你教育出優秀孩子
    孩子優秀只是因為教育方法更優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常因為孩子進步緩慢而著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給孩子戴上「腦子笨」、「性格難以改變」之類的帽子,或者自認為學識淺、水平低,不會教育孩子。實際上,只要方法妥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但是,有很多父母並不認為孩子的好壞跟家庭有重要的關係,因為這些家長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做什麼都對,教育孩子那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教不好不能管家長。這些家長把「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都忘記了,還何談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呢。
  • 做不成什麼大事,做事虎頭蛇尾的4個星座
    1點星座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出色地工作能力,令人佩服地領導才能,高智慧高智商等等,有可能每個人勝出的優勢各有不同,但是絕對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堅持力!如果做事情虎頭蛇尾不能夠堅持下去,怎麼能夠走到終點,摘取勝利的果實呢。
  • 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到底有多省心?4招教你培養一個獨立的好孩子
    隨著學業越來越難,自律性弱的孩子,成績會逐漸下滑;而自律的孩子,遲早是優秀的。家長可以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呢?1、孩子3歲後,就可以培養自律性很多家長會說,孩子還小,沒必要這麼早培養自律性。其實孩子3-6歲,是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
  • 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五位博士的父親蔡笑晚表示:要有這4種習慣
    培養出一位博士,自然是身為父母的一大驕傲。要知道,在中國,家裡能出博士的恐怕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可有一位父親,卻一連培養出了五位博士,他就是被譽為「人才魔術師」的蔡笑晚。讓人稱奇的是,他的六個子女,五個擁有博士學位,剩下的一個也擁有碩士學位,可謂滿門學霸,正因如此,蔡笑晚也被人稱為「人才魔術師」,意思就是他可以像變戲法一樣把孩子「變」成人才。
  • 寫作訓練:由《我和郎朗30年》我和郎朗30年說開去
    郎朗的父親在《我和郎朗30年》這本書中,講述了郎朗從一個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長為超一流的鋼琴家的故事,介紹了培養郎朗成功的秘訣,其中一條是:讓孩子成長得快一些、更快一些。這引起了家長們的熱議。家長甲說: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培養孩子確實要儘早、趕快,要儘可能地早學、多學。
  • 培養出五位博士的父親:想要孩子優秀,有必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
    提到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成績上,大家可是沒少花心思,有這樣一個爸爸,他把自己父親的身份,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在自己的這份「教育事業」上自己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果,自己的六個孩子,培養出了五個博士,一個碩士。他就是蔡笑晚。
  • 如何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孩子?
    優秀的父母,都是懂得引導孩子健康發展的。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指出: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再次是解放,培養他們自主的能力,使他們「成一個獨立的人」。魯迅先生的這一套做父親的理論,雖然只是談及父親,但同樣適用於媽媽這個角色。一般媽媽對孩子的發展成長影響很大,這個小盲童就是有了一位永遠支持她的好媽媽,才能出彩。
  • 父母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自律,這3招幫你get重點
    看看我們身邊的優秀人才,不管是哪一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自律,他們可以嚴格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時間,用精神控制肉體,按時高效的完成任務,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將他們變成個各個行業的頂尖人物。
  • 郎朗與父親:生死邊緣,愛恨交織
    父親郎國任是部隊文工團二胡演奏員,轉業後分到公安局。郎朗恩師—瀋陽音樂學院朱雅芬教授對他說:這孩子是塊好苗子,別浪費了,送去北京吧。聞言,郎國任毫不猶豫地辭掉鐵飯碗,對老婆周秀蘭說:以後得指望你養活我們父子了。
  • 怎樣的父親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我們在和父親的長期互動中,會在心理上勾畫出一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心理父親。無論遇到什麼事,就算父親不在,孩子也會呼喚出「心理父親」,按照父親以往態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所以,即使父親不在身邊,這個心理父親都會一直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我們,這就是父親在孩子心裡的「固有印象」。可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必不可少。
  • 三十六計教出好孩子,優秀的教育方法讓孩子更優秀
    孩子優秀只是因為教育方法更優秀。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常因為孩子進步緩慢而著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給孩子戴上「腦子笨」、「性格難以改變」之類的帽子,或者自認為學識淺、水平低,不會教育孩子。實際上,只要方法妥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郎朗現在的成功,離不開他多年來的勤奮和堅持,也離不開父親的嚴格要求和「逼迫」。在電影《郎朗的歌》裡,郎朗回憶了學琴的艱辛和受到的挫折,起初他也打過退堂鼓,也曾對父親充滿怨恨。在父親的「逼迫」下,郎朗最終走出了陰影,繼續求學,並在後來獲得巨大的成功,成為了我們現在熟知的鋼琴王子郎朗。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女兒從小開始學鋼琴,7歲時獲得「溫哥華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8歲時就考了鋼琴10級。他太太覺得女兒在鋼琴上有天賦,想培養成鋼琴家,於是大幅增加了孩子的練琴時間。
  •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作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優秀。但是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自律且善於督促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因為每個自覺的孩子都是父母從小嚴格監督的結果!有時候,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 優秀的孩子,都是被「逼」出來的!但是,家長只懂「狠心」還不夠
    導讀:優秀的孩子,都是被「逼」出來的!但是,家長只懂「狠心」還不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優秀的孩子,都是被「逼」出來的!但是,家長只懂「狠心」還不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Gymbo育兒】做事是妥妥噹噹還是虎頭蛇尾,要看孩子的「秩序感」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做事有板有眼,有始有終,把自己照料得妥妥噹噹;而有的孩子卻丟三拉四,虎頭蛇尾,總要父母跟在後面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