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12月12日下午,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群星閃耀、嘉賓雲集,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金鵬短片導演扶持計劃發布典禮在此舉行。現場絢麗的高科技舞臺,融入全息投影等舞臺技術,呈現了一場以「光」為線索的精彩發布典禮。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效果圖。
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廣播電視局支持,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深圳廣電集團承辦的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性的短片節。短片節入選深圳城市文化菜單和深圳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成為向行業輸送優秀人才、影視創意項目、新科技成果的國際化平臺。
圖為短片節最高獎項「金鵬最佳短片」頒獎現場。
2018年9月,光明區揭牌成立,承載著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歷史使命。光明區作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光明杯40年·我在」短視頻單元頒獎活動現場。
光明區要加快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先行啟動區,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不可或缺。光明區正通過構建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提升城區文化凝聚力,不斷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全力打造深圳北部文化高地,用文化的力量託舉「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宏偉目標實現。
彰顯「國際範」
吸引120個國家和地區6842部短片參賽
「金鵬短片導演扶持計劃」是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一項重要的短片競賽活動,旨在鼓勵國內外優秀新媒體短片創作,發現和扶持影視創作人才,孵化優質影視創意項目,搭建國際化的專業交流平臺,促進新媒體短片文化發展。
據介紹,本屆「金鵬短片導演扶持計劃」設主競賽單元、全國大學生視頻創意大賽單元、「戰疫」主題全球短片徵集活動、「光明杯40年·我在」短視頻創作活動和「2020『音』響」主題原創音樂徵集活動,5個單元25個扶持項目,扶持獎金逾100萬元。
本屆短片節共收到120個國家和地區6842部參賽短片,相比去年增加1834部,參賽作品數量首次突破6000部,短片節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評選工作自10月份啟動,經過海選、初評和終評選出入選作品。
本屆金鵬短片導演扶持計劃主競賽單元入選名單在發布典禮現場盛大揭曉,中國導演劉鎧齊憑藉《澡堂鼓手》一舉斬獲短片節最高獎「金鵬最佳短片」。同時,金鵬最佳動畫短片、最佳紀實短片、最佳劇情短片、最佳大學生短片獲獎名單相繼揭曉。
此外,發布典禮相繼公布了2020特別主題活動入選名單。包括「光明杯40年·我在」短視頻單元、「2020『音』響」主題音樂徵集活動、「戰疫」主題全球短片徵集活動等主題活動獎項名單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典禮上,光明區本土有3部原創短片獲獎,光明區文明辦提交的短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片友善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片敬業篇》,以及光明區融媒體中心喻強團隊提交的短片《幸福光明守護者》經評選委員會評選,獲得「光明杯40年·我在」短視頻創作活動「拍光明」原創短視頻大賽二等獎。
注重頂層設計
構建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通過此次發布典禮的舉辦,光明文化藝術中心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光明文化藝術中心是光明區文化新地標,預計年底將全面投入使用。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作為深圳北部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綜合文化藝術場館,集「文化、演藝、展覽、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是光明科學城的重要公共配套設施和文化地標,將打造成為深圳北部城市文化會客廳和市民藝術休閒聚集地。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的加快建設,是光明區全力推進大型文體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據悉,光明區還有多個大型文體設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一標段(足球公園)預計2020年底完工。深圳書城光明城已確定選址於光明中心區。玉塘文體中心、上村文體中心和群眾體育中心等新建或改造提升項目施工已進入倒計時。科學城文化中心、科學城體育中心、光僑遊泳中心等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立項。
今年以來,光明區全面修改完善《光明區公共文體設施布局規劃(2021-2025)》,重新編制《光明區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試行)》,謀劃了一批特色文化街區建設項目,初步形成「9+4+3+N」系列文體旅遊項目。通過頂層設計,力爭打造大小結合、多路徑保障的「十分鐘文化圈」「十分鐘健身圈」。
光明區整合區內文化資源與場地資源,努力建設一批「小而美、小而精,有特色、有效益」的小區、公園、碧道書吧與公共圖書館。2020年已建成明心園書吧、中大書吧,正加快推進花海書吧、華強書吧建設。
光明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初具雛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漸完備。目前,光明區已完成6個街道、31個社區綜合性文化建設,實現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同時,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初步建立,啟動24小時自助書香亭二期項目建設,新增書香亭布點15處,形成「1個總館+6個分館+19個社區服務點+5個企業合作館+66個書香亭」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全區閱讀服務覆蓋更加全面;文化館已建成「1個區總館+1個直屬分館+6個街道分館+7個社區示範點」的總分館服務模式,文化活動穩定輸出。
培育文化精品
文體項目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2013年在光明區舉辦草地嘉年華活動,到2016年全面落戶光明,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已成為光明區以及深圳市廣大市民喜聞樂見的一項重要盛會,也是光明區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
作為國家級文化品牌,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將進一步做好「國字號」文章,並助力提升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深圳文化領域先行示範作用,引領和推動網絡新媒體產業發展,構築人才匯聚和資源整合的廣闊平臺,加快形成深圳以及大灣區特色鮮明的國際短片新高地。
除了短片節之外,光明區還有一大批文體品牌活動廣受關注。2019深圳光明小鎮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在2020年獲評「中國田徑協會銅牌賽事」「自然生態特色賽事」稱號。2020深圳光明小鎮歡樂田園微型馬拉松邀請體操世界冠軍李小鵬領跑,借力名人「光環效應」擴大宣傳影響力,吸引了來自運動、科技、金融、商學院等全國各界精英200餘人齊聚光明。與廣東省青少年訓練競賽中心合作引進廣東省唯一認可的官方青少年網球排名賽——廣東省青少年網球排名賽,366名青少年運動員的參賽規模創下新紀錄。對標「世界一流科學城」發展定位,科技體育賽事活動從車輛模型科技競賽到無人機精英賽,豐富了科技體育賽事活動新內涵,拓展了新版圖。
今年文博會期間,光明區展團以「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打造都市文旅休閒目的地」為核心定位,突出「文化+科技+旅遊」主題,打造了3D沉浸式、情景化的虛擬展廳,並邀請區內13家企業參展,全面展示光明區科技、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等各方面發展新面貌,虛擬展廳訪問人數達1237人次。
此外,光明區群眾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市民業餘生活日益豐富。2020年開展文體活動3200餘場(其中區舉辦文化活動1000餘場、體育活動1500餘場,街道舉辦各類文體活動700餘場),22.5萬人次參與,文體活動供給更加豐富。
審讀:孫世建 蔣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