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祖國培養的物理天才,曾表示學成回國,如今卻入籍成美國人

2020-09-03 千史記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無國界」。可話雖如此,面臨國家斥巨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卻在哈佛大學畢業後選擇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一事,依然引起了無數網友及社會各界的熱議。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一個培養天才的地方,有人讚揚他的因材施教,也有人在詬病他的揠苗助長。然而,無論褒貶其中走出的一些天才們,還是引起了世人的關注,1983年出生的尹希就是其中的一員。


尹希九歲半入讀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12歲便以572分被中科大九六級少年班錄取,他是那一屆年齡最小的一名大學生。2001年讀完五年制本科的尹希,拿著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前往攻讀物理學博士,並在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

可此時的哈佛卻犯了難,這種天才自然是捨不得讓他就這樣走掉的。哈佛打破了三百年的老規矩,向尹希拋出了橄欖枝,允許他留下繼續進行物理學研究。2015年,哈佛大學物理系誕生了,年僅31歲的正教授尹希。


其實,我國花大量心血資金培養出的人才,最終卻是深情留不住為別人做嫁衣,已經不是一兩次了。從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1997年高考恢復後,到2018年的40多年間,留學「鑲金」的人有585.71萬人之多,其中有432.32萬人成功完成了學業,365.14萬人選擇回到「原產地」,而剩下超過七十萬人選擇留在「出口國」。

這七十多萬人中,大多都是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這對我國造成的價值流失顯而易見。而紐約時報給出的數據更是扎心,竟有92%留美博士不想回國。那麼,如此巨大的人才流失,真像是外國網友所說的,因為我國教育質量不行嗎?


第一,全球教育前五名國家排名依次如下:芬蘭、韓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我國的確是榜上無名,教育質量也有待加強。可如果我國教育質量太差,怎會培養出如此多的學霸高分考取國外留學呢?可見外國網友們太以偏概全了。

第二,人文教育體制相當欠缺,「應試教育制度」的確能夠促進公平競爭;可帶來的弊端也很嚴峻,它使學生成績成為了,學校評判學生和教師優劣的第一標準。還形成了學生、家長、學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惡性捆綁。


造成的「畸形產物」有兩個:其一,強化分數、弱化了道德素質;所謂人才,必須是德才兼備才算完整。而德育的核心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俗稱三觀正。知恩圖報,不虛榮、不拜金、不崇洋媚外等,都是人才必不可少的品質。脫離了德育教育的學生,只是有才無德的「分數收割機」。


其二,導致青少年一代理想視野狹窄;由於唯高分是圖,唯好文憑才有用的盲目升學心理,導致學校、家長思想越來越狹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家長只教育孩子為了學歷,職稱和金錢而奮鬥,「精忠報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思想境界愈發減少。學生們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自己的聖賢書,學成之後自然不會懂得「大我」,反而為了「小我」而紛紛投向國外留學發展,「樂不思國」。

客觀方面:第一,人才體系的建立和鞏固不夠完善;舉個典型例子,很多「海龜歸」回到中國,可相關企業卻留不住。他們在入職前允以對方豐厚稿酬,可「海龜」們入職後,以各種理由缺斤少兩不兌現承諾。


學校方面:引進「海龜版教書匠」後,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比如,科研獎金大打折扣,學術研究拉幫結派,論資排輩。資歷老的固步自封,「海龜」新人難以嶄露頭角。「尹希」們認為國外評選教授是由專業的委員會,通過審核其研究工作是否真的有效可行,而不會像我國有時候看的並不是學術研究價值,而是看「人際關係」。

第二,現實「收入方面」;縱然我國對於留住優秀留學生越來越重視,給的待遇也相對提高。可留學生們用一生辛勤汗水完成的工作事業,收入卻在很多城市買房依然困難。加之國外求賢的高薪誘惑,自然是「擇木而棲」。


第三,潛在的「惡性循環」;由於留不住人才我國教育質量提高比較緩慢,想要有頂尖的學術造詣,只能去國外「鍍金」。由於見識了更為完善的科研環境和人文學習環境,「中國芯」們漸漸喪失愛國主義情懷。

而國外為什麼能夠,吸引我國不少留學生駐足呢?首先,國外擁有的相對自由的學術交流氛圍。其次,提供的薪酬待遇也比國內高很多。最關鍵的是,美國還拋出綠卡誘惑,尤其是博士生可以加速拿到綠卡。


然而2020年相關疫情波及世界各地後,大量海外人士紛紛踏上回國的行程。其中也不乏一些平常崇洋媚外,對祖國各種嫌棄的華僑留學生,以及海外務工人員。留學生畢業後何去何從,雖無可厚非。但還是希望未來我國可以少一些「尹希」,多些「錢學森」「鄧稼先」。

相關焦點

  • 曾立誓要報效祖國,重金培養的中國物理天才,如今卻加入美國國籍
    中國重點培養的物理天才,赴美留學立志報效祖國,如今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教授誰曾想這位花重金培養的中國物理天才畢業後,竟選擇加入美國國籍,並成為哈佛教授。後來有一次尹希收到國內母校邀請他做暑假課程演講,這次短暫的回國,有記者提問,怎麼不回國發展,尹希回復稱:科學無國界。
  • 那些祖國斥資培養的天才神童,立誓說學成報效祖國,轉頭卻入美籍
    文‖霖霖霏霏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吳玉章中國曾出現過多次留學熱潮,有的人不忘初心,學成後回國報效祖國,而有的人卻加入他國國籍,留在了國外。一、「清華天才」林燁,中國百姓出錢供他讀書,卻為美國製造飛彈對付祖國,年老想回國,無顏面人民。名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但是,卻有那麼一個人,公費留學學成後,盡出所學,為美國造飛彈。
  • 物理天才尹希入籍美國,從未打算回國發展?後來他這樣解釋
    大家好,我是老曹前一段時間關於物理天才少年尹希,加入美國國籍一事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論。這個曾經說科學無國界的人,這個曾經讓多數人羨慕的天才,又一次將科學與科學家有無國界的話題再次推向大眾視野。,父母都是中國地質大學的高材生,或許是父母的基因太強大,尹希從小就表現的與眾不同,當那些七八歲孩子還在玩泥巴的時候他自己卻在學微積分,92年上小學二年級的尹希有一天回家跟爸爸說小學課本知識全學完了,而且自己路過初中部看到老師在講物理題,開始產生濃厚興趣,或許這也奠定了今後成為物理天才的開始吧。
  • 中國培養的物理天才,加入美國國籍,表示暫不回國,原因?
    看完整篇報導也沒有看明白這90多名科研人員到底為何辭職,反而成了所長的個人報導。讓人看後不知所云。還有被人們經常提起的曾回國,但是又出走的顏寧,許晨陽等。他們都曾回國效力,但是後來又回到美國。顏寧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許晨陽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數學家。當前人才流失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曾是中國物理神童,後入美籍成終身教授,並表示從未計劃回國
    而近幾年來中國的各方面水平都已經發展的非常先進,不過距離「世界第一大國」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國也在逐漸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並鼓勵學生們出國留學,希望學成之後能夠報效祖國,然而現實卻很殘酷,據調查顯示每年中國人才流失量都非常巨大,很多天才、神童出國留學後都會選擇留在國外發展。
  • 24歲物理天才,婉拒美國邀請,「我是中國人,學成後要回國的」
    提到留學生,尤其是國外名校的留學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都是「給他人做嫁衣」。雖然這些年,海歸學子為祖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在一些人的眼裡,依然是「在國外混不下去了」的存在。年輕的留學生回國,有人說是出國鍍金,沒真本事的。年紀大的科學家回國,又有人說是回國養老的。
  • 中國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籍,成哈佛終身教授,曾言科學沒有國界
    看著自己的孩子如此努力,但是也不會在23歲就能獲得哈佛的博士學位呀,所以,只要他自己做出努力,沒有遺憾就好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高斯、愛因斯坦、牛頓這類人的。只是中國巨資培養的天才尹希還是加入了美國籍,曾說「從未打算回國發展」,並言說「科學是沒有國界的」。
  • 當年國家重點培養,出國前立誓報效祖國,如今娶洋人媳婦入美籍
    1949年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錢學森的耳朵當中時,錢學森當即決定放棄美國所謂的&34;立刻做出回國的決定。當時的新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但是卻遭到了美國政府的阻擋,經過了六年時間的周旋,錢學森終於踏上了回國的旅程。歸國後,回到中國研究原子彈,在極度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一直研究到成功。
  • 天才神童莊小威:祖國傾力培養,學成後她卻直接加入美籍
    為了促進本國的科學發展,中國從1872年派遣了近代第一批留學生,這些留學後學成回國後,大都成為了所學領域的佼佼者,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留學大國,每年都會有不少的優秀學子前往國外深造。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邊是留學生一去不回。
  • 我國培養的物理學天才,曾承諾要回國效力,如今早已加入美國國籍
    祖國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越來越多的人才逐漸湧入知識的海洋,只為在汲取足夠的能力後報效祖國。在小小少年還在幼年時,卻都有了為祖國而努力奮發的精神,實在是讓人驚嘆。儘管如此,也還是有著不少的爭議,在學成後的少年的選擇上。一部分少年選擇歸國報效祖國,另一部分少年則選擇遠留他鄉,繼續自己的生活。那麼這兩種不同的態度,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
  • 天才少年曹原,棄美國籍回國,他說「綠卡算什麼,我是中國人」
    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是離不開人才的付出,我國建設了很多的一流大學來大力的培養人才,像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年培養出的人才不在少數。但有很多人才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到國外發展,但隨著我國學術氛圍的不斷強化,也有不少人才在學有所成後,回歸祖國,95後天才曹原就是其中一個。
  • 我國花巨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公派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再亂也不回國
    我國花巨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公派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再亂也不回國天才,是指人擁有一定的天賦,在某一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天才的創造性思維能夠長盛不衰,有很強的持續性,這是一般智力高超的必然表現。在我國有一個叫尹希的物理天才,他在眾人的注視下成長,登上了學術的巔峰。
  • 中國曾經的物理「天才」,考上哈佛後成為終身教授,但至今仍未回國
    天才,是哪個時代都備受關注,也備受爭議的話題。什麼樣的人物才會被稱之為天才?有的人說高智商,有的人說高情商,有的人說要兩者兼備,還要非常聰明,有學歷,獲得國際上某一領域的認可。以前,我國就一個非常出名的天才,他說要留學歸來報效祖國,但是最終卻留在了美國發展,至今沒有回國,還把自己的國籍改成了美國,一直網友們對他爭議不斷。這個人就是尹希。尹希是一個最不像天才的天才。
  • 物理天才尹希放棄回國,擔任哈佛終身教授,如今現狀怎麼樣了?
    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出國也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出國深造人們都可以理解,學成歸國投入工作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有一位物理天才,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選擇出國留學,學成後卻沒打算回國。到底是為什麼讓他選擇呆在異國他鄉,而不回到故土?
  • 天才少女莊小威:祖國大力培養,學成後她卻直接加入美籍
    如今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留學大國,每年都會有不少的優秀學子前往國外深造,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國家費盡心思培養這些學生出國的初衷是希望他們可以學成之後報效祖國,可有關數據統計,中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和北大,這些學子去國外留學後選擇回國的不到20%,很多人都留在了國外,甚至加入了外國的公民。
  • 「北大天才少女」田曉菲、黃思路,為什麼全部嫁給了美國人?
    北京大學清華是我國最高的學府,其中的天才更是不計其數,在這些人中龍鳳中,不少都會選擇留學出國更加深造,回來建設我們的祖國。▲「威爾遜總統號」回國的留美學者本應是好事的,給了優秀的學子更高的學府選擇,卻有些學子並不會選擇學成歸國。
  • 北大2位天才美少女,都曾堅稱學成報國,卻最終全部嫁給了美國人
    說到清華北大的高材生給人的感覺十分的神秘和高大上,曾經網絡不發達的時候,對於清華北大的學生很多人一直充滿了好奇感但是我們卻很難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而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各大小視頻平臺的興起,可以看到時不時有一些清華北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記錄曝光在公眾面前。
  • 物理「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籍回國,卻遭中科大教授質疑炒作
    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擅長籠絡人才的美國自然也動了心,曾給出優渥的條件,力邀曹原加入美國國籍,試圖留下曹原為美國的科技領域效力。
  • 當年祖國傾力培養的神童莊小威,留學後入籍美國,如今怎麼樣了?
    她帶領團隊研究發現的抗瘧藥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人類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需要指出的是,屠呦呦之所以能取得這舉世矚目的成就,除了她和團隊自身努力之外,更離不開祖國當初花費大量資源和精力對他們進行培養,他們最終用豐碩成果來回報祖國。只不過「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子淵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人才,在祖國悉心培養之後,卻選擇移民美國一去不復返。
  • 中科大物理天才入美籍拒回國,成哈佛最年輕教授,直言科學無國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中科大少年班,作為天才神童的聚集地,這裡可以說是中國學術精英的發源地。能進入這裡的學生可以說是萬裡挑一,而能從這裡畢業的,未來也註定不會普通。中科大少年班設立之初就是為了給國家培養一批專注於科學技術領域的高端人才。但從結果來看,並沒有很好的貫徹這個目的,很多學生都備受爭議,尹希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