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越來越多的人才逐漸湧入知識的海洋,只為在汲取足夠的能力後報效祖國。在小小少年還在幼年時,卻都有了為祖國而努力奮發的精神,實在是讓人驚嘆。儘管如此,也還是有著不少的爭議,在學成後的少年的選擇上。一部分少年選擇歸國報效祖國,另一部分少年則選擇遠留他鄉,繼續自己的生活。那麼這兩種不同的態度,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其實早知道,科學無國界,只要是為了繼續攻克未知的領域,無論身處何方,他的努力都值得所有人為之驕傲。
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著不少學業完成沒有歸國的少年受到了大眾輿論的攻擊,在2010年的一天,一則消息「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哈佛大學一句話新聞,告知世人32歲的尹希已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裔教授。刷爆了網絡平臺。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這個消息的誕生,打破了哈佛的規則。
第一個是成為了最年輕的華裔教授,第二點則就是,他打破了美國哈佛不允許該校博士繼續留校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先例。要知道哈佛為了留任住尹希,開出了這個條件,在以往,可從沒有任何一個博士留校進行博士後研究啊!不僅如此,哈佛的教授們提起尹希來時,也是一種欣賞鼓勵的態度,我們不僅不得想,尹希到底是誰?他經歷了什麼?他有多麼優秀?
但隨著他打破了哈佛的規則,這條新聞的出現也打出了大眾對他的好奇。要知道他可是以華人身份出現在新聞中,還是如此正面的消息,大家肯定對他很是好奇,但知道他學成並未歸國,而是加入美國籍留校哈佛,大眾對他的感官很是不好。可是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科學不應該是沒有國界的麼?世界是一體的,人類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是一體的。對於我們更為重要的是,科學的進步。科學不應該有國界,它存在於世界每一個地點。尹希選擇歸國,我們歡迎,他不歸國,我們也不失望,科學的進步,才是我們更應該重視的。
尹希從小出生在湖北株洲,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母親都是比較優秀的大學畢業的。可能是家庭氛圍的原因,尹希從小就對學習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家裡人因為都是高知識分子,了解學習需要自主性,沒有逼迫著他學習。給小尹希安排了合理的校外活動跟著知識學習。
小尹希雖然喜歡玩耍,但更多的時候,總是喜歡蹲在家裡看著父母的書。在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就發現尹希看著自己的大學微積分。這一舉動震驚了父母,雖然這個時候尹希已經有了小神童的名聲,但是父母不認為他真的能看懂微積分,還以為他是好高騖遠,嚴厲的批評了他。
小尹希也開始更加的注重基礎知識,隨著年歲的增長,小尹希也不出意外的,成為了遠近皆知的神童。他對於知識的汲取總是快著普通的學生一步,因為這個,他進行了跳級。屏氣的在1996年9月6日,當時才12歲的小尹希就成功考取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這個消息一度被人民日報報導過,大家都對這小神童十分好奇,要知道他當時才12歲啊!就進去了大學。而我們的12歲,好像才小學畢業。隨著尹希考取了大學,他成功成為了當時全校最小的學生。很多比他大的學生,但是跟他同年級的大哥哥都喜歡繞路來看看這個小神童,因為他的年紀比較小,很多大的學長同學都會照顧著他。用現在來說,小尹希完全就是個團寵啊!
尹希沒有辜負大眾的期望,在進入了大學後成績也是非常優秀。完全跟的上知識,年年得到重點獎學金,老師們都很喜歡他。但是在當時,很多少年班的學生畢業後都去了國外進修可以想到尹希也不例外,他的家庭完全負擔的起他。因為尹希的異常優秀,中科大希望他可以留校,繼續進行學業研究。
可是尹希的目標是研究方向是理論物理中的分支弦理論,在國內的這一學科沒有國外優秀,尹希最終選擇了出國,並於2006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在美國留學的尹希,同樣綻放了光芒,因為自己的天分受到了廣為的關注。就連哈佛大學都想讓他繼續呆在學校深造。在尹希畢業後,大眾對於他的去留也是十分在意,也有著新聞來採訪他之後的道路跟著想法。
尹希也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他沒有考慮過會去其他的學校或者歸國。因為他認為自己如果要回國,那麼他可能要帶一個團隊回國。因為現在的他歸國可能不能得到很多關於他專業理論知識的建議和點撥,美國在這方面的確強於我們國家。在尹希眼中,他只想認真的探求知識,所以可能更會呆在良友多的哈佛大學。
對於尹希來說,他更為看重的是自己在於科學領域上的探究,他更想要在一個優勢更加明顯的,這方面知識更為權威的地方學習。而美國在當時,物理分支領域更加成熟,他自然比較傾向於此。對於他來說,科學的知識是廣闊的,是值得他付出遠離異國的代價的。
在之後,尹希也在美國成了家,娶了一個溫柔的女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當年的神童也已經變成了一個堅強的大人。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了。
知識是沒有國界的,文化也是沒有國界的,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道路上,大家一視同仁。我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和著不同的信仰。但是對於科學來說,我們都是一樣的。在探索未知領域的時候,大家還可以一起合作,一起團結,組成一個完美的團隊,攻克難題,揭開世界未發掘的寶藏。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鼓勵行動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