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此為《道德經》中的一章描述的是「道」的產生運行規律。「道」同「道理」「道德」「理性」。「道」生於天地混沌未開之前,處於孤寂獨立廣闊覆蓋的狀態。獨立且有規律的周而復始地運行這,成為天下萬物包括天地的母親。
「道」即同於母,則人只是其子而已。若違背與「道」,則同走禽無異。
「無道」之人即為不按道理辦事之人,沒有道德之深,缺乏理性之人,這樣的人剩下的只有行走的肉體罷了!同走禽幾乎無異,只為滿足肉體的飽食私慾而已。
在任何時期,任何歲月裡,都不缺乏這種「無道」之人,此人被稱為中國霍金式天才,生於80後長在陽光下,祖國重金培養,卻入美國國籍,一去不復返的天才尹希。
01、尹希天賦異稟,不是成功的充要條件。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神童詩》。
這首寺出自宋代王安石之手,是對天賦異稟的少年天才「神童」的描寫,其中「少小須勤奮」強調的就是後天的培養的重要性。而歷史上的這位「神童」,最後因缺失後天的培養而隕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而「神童」尹希則與之完全相反,他出生在一個和平的歲月裡,背靠強大的祖國才實現了這樣的學習夢想成才之路。
「神童」尹希83年生於湖南省株洲市一知識分子家庭。
在5歲時就能背唐詩300首,8歲時自學微積分和量子力學。93年9歲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96年高考,12歲的尹希以572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01年不到18歲的尹希,完成了中科大的本科學業。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是尹希在讀大學本科期間,他攻讀的是量子引力的黑洞熵,以及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
由於尹希所涉足的領域同物理學家霍金的研究方向大體一致,且尹希還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所以中科大對於這位「神童」的培養是竭盡全力,想盡一切辦法滿足他的需求。
尹希在本科畢業後,想獲得更好的學習科研環境,就向中科大提出了留美學習的要求。
當校放接到尹希的申請後,全校給予他全力支持,最後以公費留學的方式為他申請到美國哈佛的物理學專業。
解析:
1、「神童」尹希自身天賦異稟也很努力,這只是成功的條件之一。
2、任何成功者都離不開努力,這一點尹希並不特殊。
3、尹希努力天賦異稟並不一定可以成功。如果不是尹希出身在了一個和平且重視教育的國度,他不會取得如此結果。
4、從尹希一路成長的經歷可以反應出,祖國的教育體系滿足了各類人才需求,在培養的過程中都是集中力量給於最好的條件。
5、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假如尹希出生在美國,尹希就一定會得到比他在國內更好的教育嗎?我看未必,在一個金錢至上的國度裡,就尹希的出身條件來看,他未必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教育。
02、「道」乃母,「無道」則無母。知識不等於文化,沒文則很難化解自身肉體的欲望,這就是「無文化」同於「無道」。
尹希在進去哈佛學習後,在06年,尹希順利獲得了博士學位。08年24歲的尹希博士受聘擔任物理系助理教授。
2015年9月晉升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同時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了一句話的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如今則成為哈佛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而這其中最特別的是「神童」尹希選擇了「美國國籍」,他真的成了一位美國人。
在物理學中的特殊領域有巨大影響力的世界級物理學家尹希,最終選擇留在美國效力。
關於為什麼要留在美國?尹希曾經有過這樣的回答:
我很享受和同事合作的狀態,這裡有一流的物理學家,如果有不明白的事,走到隔壁辦公室討論就好了。這對於科研來說,尤為重要。
還有另一段採訪是關於回國和國籍相關問題時,他這樣回答:
美國教育給孩子更多選擇,中國教育沒有……太多天賦被埋沒了,說到科學,科學是沒有國界的。
其實在更早以前尹希還這樣說過:
如果我回國,不能自己一個人回來,而是要一個組的物理學家,一起回來。
早有先輩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中國航天之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那建國之處,祖國貧瘠困難時,毅然決然選擇一人歸國效力。
試問!錢學森他老人家思考過待遇問題嗎?思考過要帶團隊歸國嗎?怕過沒人交流嗎?
他真的沒有思考過也沒有怕過,因為他背後站著的是三萬萬億同胞,可交流的是數不盡的華夏英才。
其實很多的選擇歸根到底都是「道」的踐行,用理性思維戰勝肉體的私慾,心靈的拷問。
解讀:
1、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只是認識客觀規律的一種常識而已。
2、文化則是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一種「道」的修養。文化認同至關重要,同根同源,要有文化自信。
3、「道」是盡力排除肉體的欲望,用理性的思維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就涉及到對心靈深處的拷問。
4、拷問心靈,人要懂得感恩,包括自己的父母,祖國。同理都是「道」的子女,就要用「道」的標準來回饋自己的父母祖國。
5、有「道」之人必定受到社會人民的獎勵回饋,錢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而已。更重要的是那種人民對你民族氣節骨氣和身後名的肯定。
6、「道」周而復始,今天尹希的選擇,註定明天的結局。「道」不會缺失只會遲到,因為「道」生生不息周而復始。
03、一個扎心的現實問題
「道」的實現需要實際物質的支撐,而人身為「道」的實際踐行者。
換個角度來說,只有在滿足了肉體的基本物質需求後,人們才有可能踐行「道」。
現實情況是祖國已經日益強大,對於基本的物質需求的保障是沒有任何障礙的。
而尹希在今天做出這樣的選擇,無論他有何種說法,說到底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一:收入問題,就是「錢」。凡事成大事者,不能說全部淡泊名利,卻也不能為「錢」是命。根據實際情況獲得相應報酬,不能過度放縱自己肉體的私慾。
原因二:科研團隊氛圍問題。任何事物都在探索中進步,有一定的缺點並不為奇,看待事物要有正確的觀念。
04、小結
「道」是根本,若背「道」而馳,則越走越遠,必有因果。尹希的「道」同人民的「道」離心離德,註定「無道」之人「無道」可走。
祖國有實力也有能力培養更多的錢學森,我們今後更不會稀缺尹希這樣的天才,將來的「神童」必定心中有「道」,這是祖國強盛的必須。
朋友們!你們認為這樣的人將來會怎樣呢?
聲明: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