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希,一個長得很像歌手許巍的物理學天才,他在理論物理學上的造詣,已經登堂入室,嘆為觀止,被譽為下一個霍金。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世出的天才,卻在赴美讀書後加入了美國籍,娶了美國夫人,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有人曾問他,為什麼不回國?他淡淡地說:科學沒有國界。
1983年12月3日,尹希出生於湖南省郴州市,一出生他就顯得與眾不同,說話快、走路快,記東西更快,人們不約而同地發現:這是一個神童。
1993年,8歲的尹希順利考入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實驗班,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班裡全是不同尋常的兒童。把這些神童集合起來教育,就是為了讓他們擺脫一般課業的束縛,超越式地釋放他們的智力。
即便這個班裡每個孩子都聰慧異常,尹希還是顯得出類拔萃,所有人都對他寄予厚望。
1996年,尹希12歲,如果按正常的教育順序,小學生應當在這個年紀升入初中,然而尹希卻以572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即便是少年班,他也是最小的那一個。
年齡小不代表能力弱,尹希在上大學期間,門門課都很亮眼,基本都保持在90分以上,要知道中科大的考試出了名的嚴苛,能在這裡拿90可不是容易的事。
就在尹希攻讀大學課程的時候,萬裡之外的美國人注意到了這個中國天才。
尹希的生平,讓我想起了美國的天才哲學家索爾·克裡普克,他和尹希一樣,從小就對世界有著極深的洞察力,16歲寫出一篇震撼哲學界的論文,人們都認為這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論文,後來克裡普克也被哈佛大學收入囊中。
尹希和克裡普克一樣,熱愛自己的專業,在學術領域叱吒風雲,反而對現實生活不太敏感,雖然尹希表達過「科學沒有國界」的觀點,但選擇美國國籍,可能不是他孜孜以求的結果,而是順勢而為,自然而然發生的事件。
如果真是這樣,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自己留不住中國的優秀人才?
培養人才、重視人才,給人才發揮的平臺,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人才說到底也是普通人,需要提供給他們體面的生活,足夠的尊重,受人敬仰的社會地位,最重要的一點,主管部門拋棄自大傲慢的態度。哈佛大學可以為了一個中國人打破300年的慣例,我們為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