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為何沒有回國效力?
興趣對一個孩子的學業進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應試教育還是存在的,那這在很大一部分上,對那些有著不同想法的孩子,卻有著制約性的發展。而今天的主人公尹希卻突破了這樣的概念,在12歲就憑藉著自己在理科方面的興趣,考入中科大,並在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教授,那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
他1983年出生於北京,彼時他的父母都是很有學識的人,均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而在這般家庭的影響下,從小他就在數學、物理方面,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彼時和他同齡的孩子,還都在父母的懷抱裡撒嬌,他已經默默學會了唐詩三百首。
上小學時,完成基本課業後,別的小孩都在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遊戲,而尹希已經用業餘時間讀完了整個小學課本,除此之外,那時尹希就已經開始鑽研初中方面的物理題,有一次他的父親在給她檢查作業時,意外的發現他的練習本上,有初中的物理題,父親便問他是怎麼學會的,他說是高年級在上課的時候,他旁聽來的。
在父母看到他在這方面的天賦後,覺得要著重培養一下, 於是就給他報了各種各樣和物理有關的班。那在他9歲的時候就考入了北京八中實驗班,這個班級課程的難度相當於高中生,而尹希還是這個班差不多最小的學生,可是在學習能力上,卻是絲毫不輸於別人。
而且那時更有趣的是,尹希上課從來不做筆記,因此她的母親還被老師叫來開家長會,可在經過一番詢問後,才得知,原來他只是沒有做筆記而已,但所有的知識,他已經記在腦子裡了,為了充分說明他有好好聽課,甚至拿來紙和筆,讓他把習題的思路解一遍,不過很快他就完成了,並且非常正確,因此老師和他的母親也便就放心了。
因此在經過3年的學習後,12歲時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屆時他還是班裡面最小的學生。到了大學他還是沒有鬆懈自己,而是每天都積極的出現在圖書室和教室,在幾年的大學生涯裡,他每個學科完成的都很好,並且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
在這樣的學業完成後,他又一次要面臨選擇,是在國內繼續深造,還是要加入留學的浪潮中,最後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出國,而他憑藉自己在學科上獨特的優勢,獲得了多家大學的邀請,並表示會提供全額獎學金,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學位。
在哈佛他仍然是班級裡面年紀最小的孩子,在學科上仍然研究的是物理理論,可他還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拿到博士學位,而且還獲得了哈佛2萬多美元的獎學金,時年他才23歲。
雖然那時的哈佛是不允許博士生留校繼續進行博士後工作的,但尹希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哈佛還是打破了的規律,讓他留校繼續進行研究,並在次年被聘請為哈佛物理系助理教授。
在這裡他將授課和自己的學術研究,處理的恰到好處,屆時他主要開始研究弦理論,並對這一理論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還獲得了美國斯隆研究獎,收穫頗豐。
而在尹希31歲那年,他再次被哈佛大學提任為教授,那時他不僅是華人在哈佛最年輕的教授,並且還是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教授,這樣的殊榮真的是令人羨慕。
曾幾何時,他也有過學成後要報效祖國的想法,但慢慢的這一想法也被拋在了腦後,而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他說:
暫時還不想回國,因為這裡有頂尖的物理學家,出辦公室就能交流。而如果回國的話,他不會是一個人回,而是要帶領一個物理學小組。
因此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對自己的未來設下限定。那到現在又過去了很多年,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
據悉,現在的尹希不僅在物理領域有了更大的光彩,而且在哈佛還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室。而除了事業上的成功外,還有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妻子是一位美國女性,長的非常漂亮。
現在的尹希可以說是人生的大贏家,但還是希望未來他能有更多的突破。同時也希望他能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物理科研作出更大的貢獻,添磚加瓦。
而從尹希的成長來看,確實是興趣為他帶來很大的優勢,但同時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每一個家長都要因材施教,不要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