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斥重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尹希,卻在哈佛大學畢業後選擇加入美籍,成為哈佛教授,
在物理神童尹希引起爭議的同時,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浮現了出來,我們為什麼沒能留住這個人才?
尹希的童年已經遠遠超出了「領居家孩子」這個概念,5歲個背唐詩三百首,8歲開始自學微積分和量子力學,9歲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僅用3年時間完成了別人6年的初高中課程,在別人玩泥巴的時候,他都已經在看大學物理課本了。
當他後來考入比清華北大更難進的中科大時,才只有12歲,這也是他第一次以中國神童的身份,出現在中國的各大媒體上,在中科大的5年裡,尹希照樣是出類拔萃,尤其是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更是展現出了國人的天分。
為了追求更好的科研環境,尹希決定出國繼續深造,中科院得知後,非常迅速地就選擇地給予支持,給他提供了公費留學的機會,尹希留學申請的文書一經發出,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多所頂級大學,紛紛向他跑來了橄欖枝,整個美國的名校都在搶奪他這個物理神童。經過再三地權衡,尹希看中了哈佛物理系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質量,決定去那攻讀他的物理學博士,很快他就順利地拿下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可此時的哈佛卻犯了難:這種天才難道就這樣讓他走掉了嗎?
哈佛自建校以來就立下校規,本校博士不得在校繼續博士後研究,但或許是真的太欣賞尹希了,哈佛竟然親手打破了這300年的老規矩。希望他能留下來,也正是那個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尹希早在哈佛留學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如今37歲的尹希,成了哈佛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教授,也是被國際物理學屆最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
為什麼留在美國?尹希回答過自己為什麼選擇留在美國,他說,我很享受和同事合作的狀態,這裡有一流的物理學家,如果有不明白的事,走到隔壁辦公室討論就好了。這對於科研來說,尤為重要。——這條理由很短,但我認為,原因遠不止表面上這麼簡單。因為尹希並不是第一個我們沒有能留住的人才啊。
你知道嗎?現在為美國生產晶片的定價專家中,前六名的精英,全是中國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赴美留學後,選擇了留在了那裡。
所以還是那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斥巨資培養的人才,卻總是留不住呢?或許是收入的問題,很多科學家窮其一生,致力於科研卻得不到相應的薪水,或許是學術氛圍,饒毅教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說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有一個奇怪的規則:做好的研究,不如和一些人搞好關係重要,學校裡論資排輩,學術造假,學風浮躁等問題,其實一直都在。這讓真正潛心研究學術的人,少之又少。
誠然,尹希選擇了他國,但他也確實曾說過,如果我回國,不能自己回來,而是要一個組的物理學家一起回來。我們當然可以希望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能如期而至,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改變現狀,讓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能偶留住未來成千上萬個尹希。
華為任正非曾經說過,未來的世界是科技競爭,人才才是根本,而這條路才是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