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菜雖是「假羊肉」,但在衡陽人心裡,勝似真羊肉!【假羊肉=荷折片=紅薯粉皮】
做法:準備外婆家荷折片,用水泡發(趕時間的可以用溫水),幹黃花菜泡發。
準備煮好的豬頭肉(家裡沒有的用拆骨肉或者豬小腿肉也行),切成片。
起鍋燒菜籽油,至冒煙,下入豬頭肉,炒出油,加入蒜米,姜米,指天椒,幹黃辣椒粉,炒香,再加入筒子骨湯(高湯也行,實在沒有就放開水),調味,加入鹽,雞精,十三香,花椒粉,燒開,倒入泡好的荷折片,黃花菜,大火燒至荷折片煮透,入味,然後加入少許生抽,撒上香菜,淋幾滴香油!
一碗上好的「假羊肉」就做好了,而且必須是熱辣滾燙的吃下去,荷折綿薄爽滑,豬頭肉軟綿綿又勁道實足,連湯都是透著一股羊肉味!
我外婆就是做「假羊肉」的行家裡手。家裡的紅薯粉汁調得極稀,攤出的荷折皮薄如蠶翼。豬頭肉切得厚實,辣椒粉舂得細碎。燒出來油光水亮,讓人胃口大開,滿滿的家的味道!
無論家宴還是酒席,「假羊肉」通常以粗瓷大缽盛裝上桌,份量往往極多,這時就當仁不讓,裝上一碗飯,筷子夾起「哧溜」從喉嚨一直滑進肚裡。這可是技術活,沒練過的可夾不起噢,或許正是此緣故,渣江人提這道菜,往往省略「湯」字,爽利稱之為「假羊肉」。一口滾熱厚實的湯下去,無論是遠歸人,還是異鄉客,都會發覺有一種安妥,從腸胃一直擴散到五臟六腑,四肢百脈的毛孔也隨之被一一打開。硬是要吃到滿頭大汗,辣到「呼哧呼哧」,咂嘴扇風滿地找水,才算過足了癮。
現在身在異鄉,也希望把這道菜分享給大家!想要做好,重點就是一個,就當在燒羊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