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但出門在外的打工人訂回家機票、高鐵票的心早已蠢蠢欲動。對於有著一口 " 家鄉胃 " 的吃貨們來說,他們心心念念的是家裡熟悉的飯菜,而鹹香麻辣的醃肉、臘腸等風藏肉品,更是以最純正的 " 家鄉味 " 徵服一眾遊子。
1 月 7 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天貓風藏肉品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 CBNData《報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報告),基於 CBNData 消費大數據,分析風藏肉品市場的增長概況與消費者畫像,並總結出口味多元化、傳統好風味、網紅新浪潮、新生代營養、健康主旋律五大消費趨勢關鍵詞。
對於 TA 而言
風藏肉就是舌尖上的美味
根據 CBNData《報告》顯示,風藏肉品市場在近三年來高速增長,2020 年更是實現翻倍式增長,具有東方風味的臘腸和源自西方的烤腸是市場最核心的品類。同時,風藏肉的消費熱度在去年一整年都持續堅挺,風藏肉已然成為全季型的美食。
在消費人群上,CBNData《報告》發現,女性消費者的消費佔比與增速都顯著高於男性;就代際而言,80 前是風藏肉品的消費主力,而 95 後人群則表現出了較強的消費潛力;就城市地域而言,一二線城市人群是市場的主要消費力量,四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增速較為領先。
選購風藏肉品," 好吃 " 是第一要義,此外消費者還會關注商品規格、肥瘦、性價比等因素。
口味多元化
川味,廣式,你最 Pick 哪一個?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腊味風藏肉品也有各種不同的口味。根據 CBNData《報告》顯示,煙燻風味在近兩年增長迅猛,超越香甜風味,成為了最熱門的口味。
產地上,四川、廣東、浙江、湖南四大產區的腊味消費貢獻近八成。其中,麻辣的四川腊味增速最高,極具發展潛力。主打川式風味的腊味品牌" 楊大爺 "、湘式口感的" 唐人神 "就吸引了一批重口味愛好者。廣東是腊味第二大產區,也是腊味消費人數最多的省份,他們除了地道的廣式腊味,對於四川、湖南產區的腊味也充滿了消費熱情。
傳統好風味
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對很多人來說,吃腊味時品嘗的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種記憶。那些經典的老字號,就承載著消費者們特別的情感,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城市的名片。CBNData《報告》數據也顯示,老字號腊味風藏肉品近年來消費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 年消費增速大幅提升。同時各代際的消費增速也都較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老字號的消費行列中來,如廣式" 皇上皇 "、浙江" 金字 "等老字號憑藉對 " 童年的味道 " 的傳承重新煥發出品牌活力。
春節送禮是傳統老字號常見的消費場景,老字號腊味一季度的消費集中度較高," 廣州酒家 "具有悠久的歷史,成為眾多家庭送禮、聚餐的青睞之選。除了過年聚餐的腊味禮盒,老字號品牌也在探索新興的花式消費場景,比如火鍋、燒烤等。
網紅新浪潮
創新網紅味帶來零食化發展
老字號自有傳統口味的魅力加持,而在社交媒體的助推下,諸多新奇口味也打動了愛嘗鮮的年輕消費者。CBNData《報告》數據顯示,天貓網紅風藏肉品的消費增速遠高於整體,爆漿腸、東北腸、糯米腸、小龍蝦味腸等產品為風藏肉品市場帶來了更多新意與趣味。
新生代營養
西式美味俘獲年輕胃
CBNData《報告》還發現,西式風藏肉品以遠超整體的消費增速,成為市場十分亮眼的版塊。90、95 後的新生代爸媽擁有較強的西式風藏肉品消費潛力。烤腸無疑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品類,且在過去一年領銜其他品類增長。
健康主旋律
擺脫 " 高鹽高脂高熱量 " 印象
對於醃肉、臘腸等風藏肉品而言,過去我們常常需要克制自己不能多吃,因為過多的鹽分、亞硝酸鹽,給我們的健康帶來許多負擔。而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強化,無澱粉、無添加劑、低脂、少鹽的腊味逐漸發展起來,CBNData《報告》顯示,健康風藏肉品的消費佔比在近三年來顯著提升。精緻媽媽、新銳白領和 Z 世代對於健康的風藏肉品有更強烈的消費偏好。
此外,純肉風藏肉品的消費增速也遙遙領先,肉質的優質程度和含肉量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以" 柏慧"精製肉腸和" 雄豐 "地道腸為例,兩個品牌以純肉烹製為賣點,提升了風藏肉品的品質與口感,迎合了當前消費者對無添加健康飲食的需求。
在風藏肉品的消費之中,地域間風味的差異、傳統與新式的較量、西式美味的加入與健康化概念的興起,不僅讓這一充滿年味兒的食品市場不斷擴容發展,也為其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力量,使其迸發出更長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