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責任心,多半是家庭教育有問題,家長要讓孩子承擔責任

2020-08-25 十月育兒小日記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東東爸爸最近又胖揍了兒子一頓。當天,東東爸爸在客廳裡看電視,等到他看完電視回到書房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書被撕壞了,不用想便也知道這是淘氣的東東幹的。於是東東爸爸來到客廳質問正在玩遊戲的東東「我書房裡的書是誰撕壞的?」東東聽後頭也沒回地表示「不是我撕壞的,應該是家裡的咪咪,我剛才還看見它從你的書房裡出來呢!」

孩子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是很明顯這是孩子在撒謊。東東爸爸對此有些生氣「如果你承認,爸爸就原諒你,不然爸爸可就真的生氣了!」聽到爸爸這樣說東東還是一口咬定是貓咪,真的是實力甩鍋。看到兒子如此堅持推卸責任,東東爸爸很是生氣。

一、缺乏責任心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1.遇事逃避責任

當孩子缺乏責任心的時候,孩子的身上很容易表現出逃避責任的行為表達。孩子們習慣把問題的原因推卸到其他因素上,而不願意承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的。日常生活中,缺少責任心的孩子更容易做出誣賴他人的行為。

2.習慣以自我感受為中心

孩子缺少責任心時會更加注重自我感受,感到辛苦便想要去讓他人代勞。孩子更加注重自我感受而忽視了自己是否給他人帶來了負擔和麻煩。孩子習慣以自我感受為中心,缺乏推己及人的責任感。

3.遇事容易半途而廢

孩子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時更加會容易放棄,半途而廢的情況也更為常見。沒有責任心的支持,孩子的行為上缺少責任感,更加不懂得堅持,也容易向問題和挫折作出妥協。

二、孩子缺乏責任心,說明家庭教育有問題

在高速上警察對車輛進行檢查,在查到一名廂貨司機的時候,警察發現這名司機的神情緊張、舉止怪異。於是警察進行了深度詢問,最後發現這名司機無法提供駕駛證以及身份證。

通過調取相關信息,警察發現司機是未成年人。當警察想要對其進行處罰時,一起和兒子駕車出行的父親則替兒子辯解道「他還是個孩子,求你不要處罰得太重。」

1. 父母過度保護

當父母對於孩子的生活幹預度較高,對於孩子的保護過多的時候,孩子身上很難會表現出有責任心的一面。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孩子習慣讓父母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孩子們習慣了父母的庇護,更加容易習得不負責任的為人處事方式。

2. 父母的表達無意間教會了孩子「甩鍋」

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們開始為孩子的錯誤行為找藉口。比如說孩子不小心碰到了頭,父母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就會責怪孩子碰到的桌子,聲稱是因為桌子「不聽話」這才坑碰到孩子的。這種父母幫忙甩鍋的教育理念顯然為孩子傳遞了逃避責任的認知概念。

3. 父母的教育過於嚴格

父母的管教較為嚴格時,孩子會很害怕失敗,孩子放大了失敗的恐懼,更加無法正視自身的行為表現。父母的嚴格教育方式讓孩子不敢去主動面對問題背後的後果,孩子更希望通過逃避、推諉的方式來應對。

在父母教育中,有必要對孩子的責任心培養給予一定的重視和關注,把孩子培養成有責任感的人才能夠讓孩子更有擔當,更加能夠實現自我提升。

三、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

在傍晚,一名寶媽帶著3歲的兒子來到了警局。當天,寶媽在廚房做飯,而閒著無聊的孩子居然把媽媽放在陽臺的空玻璃瓶從陽臺上扔了下去。當孩子天真地拉著媽媽看的時候,寶媽這才意識到孩子闖禍了。

於是寶媽趕緊帶著孩子拿上掃把去樓下打掃破碎的玻璃。在檢查後寶媽擔心有路人受傷,於是趕緊去警局詢問有無受傷報警的情況。民警表示並沒有人報案,對於寶媽有擔當的教育態度也給予了表揚,同時也提醒了小寶寶高空拋物的危險。

1.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當孩子發現有父母替自己承擔責任後,孩子的行為就會比較隨意,孩子內心的責任感也會相對薄弱。家長們有必要引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心中的責任意識得到強化。

2. 父母為孩子做好日常的言行示範

在父母教育中,培養孩子身上的責任心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當父母們懂得約束自身言行並且勇於承擔責任時,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自身的行為表達會更加的規範,更加懂得勇敢去面對後果。

3. 激發孩子行為中的責任感

當孩子做了一件非常有責任心的事情時,父母們要懂得對此及時地給予表揚,這樣孩子身上有責任心的行為就會被強化。父母也要找到激發孩子身上責任感的契機,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承擔責任的成就感。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遇事有擔當,不會輕易推卸責任的人,這才是父母教育的成功。擁有責任心的孩子更加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更加懂得堅持。大家對於孩子身上的責任心培養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十月育兒小日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孩子缺乏責任心?家長從以下4個方面培養,孩子變得有擔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會抱怨自己家孩子做事沒有章法,磨磨蹭蹭,遇到問題也不想著如何去解決,反而推卸給別人,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沒有責任心的體現。那麼,孩子缺乏責任心怎麼辦呢?四歲的萌萌還算聽話,可讓家長操心的事也不少。每次家裡來小朋友玩耍的時候,萌萌總是把玩具倒在地上和朋友一起玩,但是玩完後從來也不去收拾,最後還是媽媽幫他收拾好。
  • 孩子缺乏責任心怎麼辦?睿智燈塔教你3招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缺乏責任感怎麼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有這樣一類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肯承認錯誤,要是被家長指出來,就會為自己辯解,把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前段時間和睿智燈塔的一位徐媽媽聊天,她也曾向我諮詢過這個問題。她說她的兒子亮亮什麼都好,就是缺乏責任心。有一次,樓上的小朋友峰峰來家裡玩。
  • 責任大於能力,培養孩子責任心,讓孩子有擔當
    我記得曾經在一本書看過這麼一段話:「能力不足,責任可補,責任不夠,能力無法補,能力有限,責任無限!」「責任心」是一個人的一種道德素質能力的體現。孩子越來越大以後,我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假如將來孩子,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也把這一切歸咎於我們父母身上,那不是要怨恨我們一輩子?在這個小故事中,正是因為媽媽從小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影響了孩子的一些錯誤認識。習慣遇事找藉口,養成了不願意承擔責任的習慣。
  • 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和家長有直接關係,做好3點讓孩子責任心變強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是這樣的人,不希望孩子總是推卸責任,如果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和家長有著直接的關係,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教育專家劉珅宏指出,責任心是孩子必備的品質,智慧的父母,會先教孩子責任與擔當。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而不是推卸責任。
  • 孩子經常撒謊甩鍋,推卸責任?這是沒有責任心的表現,父母要重視
    孩子同樣是人,也會出現逃避責任的行為。逃避自己的責任是懦夫才會做的事情,我們只有做好孩子的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才能夠讓孩子承擔起自己應當肩負的責任。有的孩子為了避免最後要承擔的後果與責任,所以在發生錯誤的時候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要麼顧左右而言他,要麼避重就輕。
  • 家長為什麼要培養孩子?孩子會有獨立性
    因為男寶和女孩的思維方式不同、大腦發育速度不同,並且未來在家庭中承擔的責任也是不同,如果教育方式不得當,把男寶養成了好吃懶做、毫無主見的人,那以後找老婆都是問題,更別說指望男寶有出息了,可是大多數家長都不知道,怎麼樣可以正確培養男孩女孩,特別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家裡把所有關愛、物質都給了兒子,就是希望他能有出息,結果養出的兒子反而不盡人意,什麼壞毛病都佔盡了
  • 孩子缺乏責任心,該如何培養?5個方法,培養他們責任意識
    其實孩子變得自私冷漠,與家庭教育相關,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1、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因此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質都有父母的影子。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一個有責任感、勇於擔當的人。那我們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就要具有高效的執行力,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孩子能從我們身上感受到積極向上、勇於進取的氣息,他們也會變成那樣的人。
  • 家庭教育:如何改掉孩子任性易怒,缺乏擔當和時間觀念的壞習慣?
    在孩子6歲前,孩子可能會存在某些性格上的缺陷,比如任性易怒,沒有自控能力,缺乏時間觀念以及沒有責任心和擔當,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幫助孩子改掉這些缺點,那麼在孩子以後人生漫長的成長曆程中,這些缺點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在家中承擔一點責任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責任心,就應該表揚他、鼓勵他:「這花草真漂亮,多虧你常常澆水。你是個負責的好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有責任心,她都會記著別人對她的看法。你要讓她意識到自己是負責的,是值得信賴的。孩子大一點時,家長可以讓他擔負更大的責任,培養他的能力,讓他更加信心十足。
  • 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是父母的重要責任,教養是孩子的人生名片
    從孩子的言行舉止當中,就可以反映出來父母的素養,以及家庭教育的品質,如果一個孩子被別人認為缺乏教養,這不僅僅是對這個孩子的厭煩,而是對孩子身後的父母和家庭的反感,這樣不是天生的,是從小受到家庭氛圍的影響,以及父母教育的薰陶,而最終形成的,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這是父母對孩子極大的責任。
  • 家長替孩子承擔責任,不利於他們心理成長,3招培養責任意識
    導語:責任這個東西是每個人都有的不僅僅只是孩子的錯誤就讓家長承擔。在生活當中,我也經常看見這樣的問題。在小區的公園裡面,很多小朋友都會聚在一起玩耍。有時會因為一點小問題而互相打鬥在一起。但是到最後我看到了不是孩子去承擔錯誤,而是家長去替他們承擔了這個錯誤。家長們這樣挺孩子承擔錯誤,只會讓他們錯上加錯。
  • 孩子沒有責任心到底是誰的問題?
    孩子沒有責任心是誰的問題 從根源上來說,孩子沒有責任心往往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在父母的責罵中,孩子關注更多的不是自己的行為,而是父母的情緒。這樣的方式往往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相信自己有擔負責任的能力。2.無奈地收拾殘局。有時面對孩子耍賴,父母變得心軟,或者看到孩子總做不到自己期望的結果,就開始降低對孩子的要求,自己代辦,這種消極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遇到需要負責任時就會耍賴,或者失去自信,不願自己負責。
  • 建立孩子的六種人格之(三)——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種具有責任感的心態,責任心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責任心是一種遵守規範、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孩子責任心不強主要表現有哪些呢?如:說做不一,我行我素;固執偏狹,自私,不敢擔當責任,缺乏創造精神,缺乏團隊精神。。。。。。等等。如何幫孩子建立他的責任心呢?1、有自尊心是孩子有責任心的基礎。(我在「建立孩子的六種人格之一」專題講過了)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別人,才有責任心。責任心的缺失來自自尊心的缺失,很難想像一個被長期漠視的人有很強的責任心,所以教育首先是讓人有自尊。
  • 想培養孩子責任心,父母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讓孩子敢於擔當
    究竟什麼是責任心?孩子缺乏責任心會帶來什麼影響與後果呢?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這就是孩子缺乏責任心的表現之一,不主動承擔自己作為一個學生應該擔起的責任,而一味地逃避和貪圖享樂,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樣的孩子未來將自食其果。
  • 責任心的缺失,家長別用粗心當作悲劇的藉口
    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又怎麼會捨得不陪孩子一起玩呢?又怎麼會不知道涉水的危險,把孩子獨自置身於危險當中呢?又怎麼會不教育孩子安全知識,保護自己呢?很多源於疏忽大意,馬虎粗心的意外事故,不應該成為悲劇的藉口,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安全防範知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真的要時時刻刻灌輸給孩子,讓孩子不但要牢記,還要身體力行做到。
  •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孩子長大後能夠在社會上收穫事業成功和家庭美滿最重要的人格品質。責任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是做一個優秀的人所必要的。因此,家長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也是家長都需要重視的責任。責任是一種動力,責任也是一種希望。
  • 孩子不負責任,也許是自我意識不夠,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馬先生聽了孩子的話之後感覺到很氣憤,為什麼孩子連承擔責任的心都沒有呢?其實生活中關於這樣的事情還是有很多的,有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想去負責的。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很好奇,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負責呢?
  • 孩子缺乏責任感?巧用三個辦法,讓娃成為敢於承擔的「小勇士」
    在這裡,家長可以先行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缺乏責任感的話,會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和壞處,然後通過這樣的清晰,及時改變孩子的缺點。缺乏責任感有哪些壞處?壞處三:無法獨立生活一個沒有責任意識的人,即使以後離開父母自己生活,也會因為責任感缺失的關係而無法一個人生活。這是因為父母陪伴在旁邊的時候,有什麼問題有父母幫忙承擔,然而自己一個人生活的話,那麼出了什麼事情則要由自己承擔。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責任心,教育孩子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好處和方法
    >上完廁所不衝水,東西掉地上不撿一點家務不做,答應的事總辦不到犯了錯誤,死不承認還找理由狡辯……以上都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如果孩子存在上述情況,做家長的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了。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放心,老師省心,更容易在學習和生活中贏得主動,收穫成功。1、孩子上心,家長放心,老師省心。有責任感的孩子對自我有要求,學習更上心,做事更用心,遇事認真對待、不搪塞推諉,犯錯主動承擔、勇於改過。
  • 【家庭教育雲課堂】如何讓孩子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一)
    懷柔區婦聯家庭教育課堂來嘍快來一起繼續學習吧家長朋友們,您知道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孩子慢慢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掌握這項技能呢快來一起學習吧!第二部分·第六期(一)如何讓孩子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