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憑自己實力考上985、211的那些學霸們,如今很多都已經是中學生、小學生的家長了,他們比其他家長更加迷信課外輔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認識一個學生家長,她自己是985、211畢業的本科和碩士,而且是從條件非常艱苦的山區考上的大學,當年自己的學習成績在整個縣裡都是數一數二,而且因為教育條件有限,她自己完全沒有報過任何輔導班,關鍵家裡也沒有錢給她報班,甚至連買複習資料的錢都沒有,可以說,她是完全靠自己的個人實力才考上好大學的。
然而正是這個學生家長,如今特別迷戀課外輔導班,給自己家的孩子報了不下十個興趣班和課業輔導班,在這方面的費用每年不下十五、六萬。
其實從學習成績和個人資質方面來看,他們家的孩子智商基礎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我跟孩子聊天發現,孩子目前最大的憂慮最大的不開心就是各種班上的太多,完全沒有玩和娛樂的時間。
學校裡老師教寫作文的時候,會出一個題目:我的願望,他們家兒子寫的作文是,我的願望是有一天能有一群屬於自己的羊,這些羊都能生很多小羊,我可以像爺爺那樣一邊放羊,一邊躺在山坡上睡覺。
看到孩子寫的這個作文,家長簡直瘋了。媽媽想讓你上清華北大,而你卻想和爺爺一樣牧羊北山……像你爺爺一樣,每天去上山放羊!你為什麼不想去當個醫生?當個科學家?
孩子說,媽媽,你考上了清華,可你現在每天也忙得沒有睡覺的時間,你不光自己沒有睡覺時間,還把我弄得也沒有睡覺時間,咱們連覺都睡不好,為什麼還要去那麼努力考好大學呢?
你看看,咱們連覺都睡不好,為什麼還要去那麼努力考好大學呢?
這個孩子的疑問,簡直是直逼靈魂的!
一般情況下,從很艱苦的環境中考到非常好的大學的人,都對教育有一種深刻的信仰。他們認為教育一定會改變命運,所以自己當年沒有上過輔導班的遺憾,就會變本加厲加到孩子身上,比那些只擁有一般學歷或沒有學歷的家長更加焦慮,更願意在這方面花錢。
其實現在很多青少年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是通過上課外輔導班無法解決,甚至會加重的。因為只是通過知識的灌輸而不是通過人的整體素養人格的養成進行的教育,都類似於殺雞取卵,急功近利。
你們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