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醫學定義是指孕婦預計生產的日期。也就是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到孕40周的日期。」
懷孕後,關於胎兒什麼時間出生,是孕媽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正常情況下,醫生也會在孕媽產檢時,直接告知其預產期的時間。
所以於孕媽而言,大多數時間都會計算還有多久預產期就會到來,並且在預產期之前就做好生產的準備。
可是懷孕過程中,難免會聽到另一種聲音:「男早產,女拖月」,而且這種說法已經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那麼,不同性別的胎兒具體的生產日期究竟該以什麼為評判標準?醫學上的「預產期」還能相信嗎?
「根據相關研究調查發現,在預產期這天出生的寶寶出生的比例僅有5%。有些寶寶可能會在預產期之前出生,有些寶寶可能會晚於這個時期,甚至會超過預產期一周才會出生。」
醫學上提出預產期的概念,目的是為了記錄孕周的變化,從而讓孕媽對胎兒出生時間有一個大概的參照時間。
懷孕本身是一件個體差異性的事,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胎兒很有可能不會準確的在預產期這一天出生。
因此,於孕媽而言,不要太在意預產期,只要胎兒身體發育健康,早於或晚於預產期都是正常的情況。
但是孕媽需要謹慎注意一點,如果胎兒到了孕42周還是沒有臨盆的跡象,就需要及時送往醫院了。
除了預產期之外,關於胎兒的性別,孕媽們幾乎都會聽婆婆說這麼一句話:「男早產,女拖月。」從而受到影響。
比如有位孕媽知道這種說法之後,為了想要自己有個男孩,每天就盼望著自己能早產,根本沒有考慮到胎兒是否足月、健康等問題。
所以,為了胎兒能夠順利健康的出生,孕媽們需要知道這種說法背後的真實「科學含義」。
一方面,「研究認為,如果懷的是男性胎兒,孕媽體內分泌的激素會讓胎兒生長的更快、更早成熟,因此出生時間會提前、早產。」
醫學上通常會把肺部發育程度,作為判斷胎兒是否出生的一項重要指標。
而男胎寶寶因受到母體激素影響發育的更快,肺部發育相較於女胎寶寶來說,發育的也會更好、更快,所以出生時間也會更早一些。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男胎寶寶睪丸分泌的男性激素睪酮,會對孕媽的飲食營養產生刺激,這樣就會導致胎兒獲取到更充足的營養,胎兒也會發育的更快。」
綜合兩種研究結果,「男早產,女拖月」的說法還是具有一定的依據性的。但是因目前這只是一種研究性結論,並沒有經過科學佐證,因此缺乏科學根據。
所以,於孕媽而言,不能作為不同性別胎兒出生時間的衡量標準,畢竟胎兒具體的出生時間是受到胎兒身體發育情況、孕媽孕期情況的影響。
於孕媽而言,雖然不能準確的得知胎兒會在哪一天準時出生,但是孕媽還是可以通過一些「信號」,提前知道寶寶是否要真的臨盆。
1)孕媽出現見紅破水
見紅,簡單來說是指孕媽身體分泌出紅褐色血液的情況。而破水,統指羊水破裂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孕媽遇到見紅的情況,不必太過慌張,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局部清洗工作和準備好生產的所需東西即可。
而羊水作為胎兒的成長環境,如果發生破裂情況,導致羊水流失過多,很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甚至是窒息死亡的後果。
因此,孕媽遇到羊水破裂的情況,就需要緊急處理了:
① 孕媽首先不要緊張,鎮定安撫下來;
② 然後為了防止羊水過多流失體外,孕媽需要及時躺下,並適當的墊高臀部;
③ 趕緊送往醫院。
2)孕媽出現有規律宮縮
宮縮是孕媽即將臨盆前最先能感受到的身體訊號,醫學上存在假性宮縮和產前宮縮的概念。
一般情況下,假性宮縮沒有特定的規律,而且往往是腰疼的情況。而產前宮縮往往是具有規律性,並且伴隨著開指情況,疼痛感會增加,宮縮間隔時間縮短的情況。
於孕媽而言,想要正確得知臨盆的信號,需要學會清楚的區分這兩種宮縮,避免因將產前宮縮當成假性宮縮,從而耽誤生產的順利進行。
3)孕媽出現隱隱下墜感
當胎兒下移時,孕媽的呼吸道和腸道不再受到壓迫,會變得呼吸順暢、胃口大開,並且還會伴隨肚皮發硬、有明顯下墜感的生理表現。這也是胎兒臨盆的徵兆哦。
歡迎討論
關於胎兒的出生時間,你還聽到過哪些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