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如果認真觀察的話,很多人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
男孩子通常都在預產期之前出生,因而常被老人稱為「早產」。這並不是指早產兒的意思,而是比預產期早一些。
而相對來說,女孩大部分都超過預產期才出生。
尤其很多老人將其奉為準則,但懂科學的很多年輕人,肯定都會心存懷疑。畢竟也有不少女孩在預產期前出生,而男孩在預產期後出生。
「男早產女懶月」的說法,到底存在科學依據嗎?
實際上,這確實是有理論支撐的,受男孩和女孩性激素水平不同的影響。
通常而言,男孩的性激素水平要比女孩更高一些,因而在子宮中發育的也更快。於是,從整體的大範圍上出發,男孩確實相對女孩要提早一些出生。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只在所有其餘條件都同等的條件下,才是如此。
因為,出生時間並不是由激素水平這一項決定的,寶媽們千萬不要過於迷信這樣的說法。
醫生也表示,胎兒出生的時間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單憑某一項判斷是不準確客觀的。
胎兒出生時間,還與以下這幾點有關
1)孕婦自身體質和飲食情況
首先,孕婦個體的身體狀況都存在差別,又由於孕期的飲食情況也不盡相同,因而在子宮內孩子的發育情況也不一樣。
普遍來說,如果孕期補充的營養比較全面均衡,那麼胎兒的發育速度也會較快,出生時間自然相對提前一些。
2)胎兒自身體質
儘管胎兒尚未出生,但他也會遺傳父母身上的特點。
於是,胎兒自身的體質,也會導致發育速度不同。比如有些媽媽無論吃得多好,肚子就是不見變大,胎寶寶自然也就不大,發育得相對遲一些,可能要等到預產期後才會出生。
3)宮頸成熟度
寶寶的出生時間,還與寶媽的宮頸成熟度有關。宮頸成熟後就會變軟,宮頸管也會縮短而隱藏起來。
可知,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寶寶究竟會在預產期前還是預產期後出生,都是說不準的。
關於預產期
實際上,不論寶寶出生早也好,晚也罷,只要健健康康的就行了,家長無需想得太多。
預產期也只是醫生的一個推測,畢竟連寶媽自己都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天懷的孕,因而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事實上,大數據研究表明:只有5%左右的寶寶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只要在預產期前後兩周內出生,都沒有太大問題。
如果過了預產期還沒生,準媽媽要記得常去醫院檢查監測一下動靜,由醫生決定是否打催產素。
如果醫生認為沒問題,就可以繼續等待。另外,也有一些促進胎兒入盆的方法,準媽媽可以嘗試。
促進入盆的具體做法
散步,由於孕晚期肚子比較大,活動不太方便,因而散步是最適宜的方式。早上和傍晚都可以,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但注意不要選擇人多車多的地方。
在家人的陪同下適當爬爬樓梯,也能促進胎兒入盆。但要注意活動量,此時身體太重,膝蓋承受不了太大壓力。
產前體操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不僅能促進入盆,還可以增加盆底肌的彈力。但這項活動,最好在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
總而言之,到了孕晚期,孩子什麼時候出生,就是寶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但為了分娩更加順利,孕媽媽要放鬆心情、順其自然,靜靜等待寶寶的降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