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早產是怎麼回事?遇到早產跡象,孕媽要要格外謹慎

2020-12-25 騰訊網

文/可馨育兒

每個媽媽對自己懷孕的經歷都難以忘懷,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孕肚凸顯的時候,對這個小生命都是懷著萬分期待又忐忑的心理,既是老天送的禮物,還是一個家庭欣欣向榮的標誌。

每個寶媽在懷孕期間情況都不相同,因此在保胎這件事上都要格外謹慎!婆婆得知我懷孕了趕緊過來照顧我,不管是洗衣掃地,甚至是洗手間的地板都用小風扇不停吹著,生怕我一個不小心滑倒。後來聽老公說起才知道,其實在老公之前婆婆還有一個孩子,只是一次不小心最終沒辦法保住,所以在知道我懷孕的時候事無巨細,可能是因為之前的那次意外,導致到現在都是婆婆心裡的傷疤。

一、引發早產的條件是什麼

當知道自己懷孕後,孕媽的情緒會隨著胎動而有所變,因為身材開始浮腫,這種焦慮的情緒很容易讓孕媽煩躁!直到分娩,整個孕期準媽媽們的行動開始有所不便,而且會因為聽別人說起分娩的痛楚感到害怕。最重要的一點等到孕晚期「早產」,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因此為了以防早產的情況發生,如今大部分人會選擇在家待產,雖然起居方便了,可也要預防緊急情況的發生,有時候不小心跌倒很容易造成羊水外流,了解過婦產知識的都知道,這種情況對於胎兒來說十分危險,因此外出必須看清楚道路是否平臺無水滑現象。準媽媽不管是飲食還是情緒狀態都會發生很大轉變,家屬要注意適當安撫,尤其不能過度操勞,而且早產的孩子身體整個素質也會偏弱,很容易出現生命危險。

二、什麼樣的情況下容易早產

現在不管是生活支出還是日常消費都是需要金錢來維持,各種小細節問題都能讓人心煩意亂,可是孕期最忌諱孕媽多思,這樣會讓母體自身精神壓力過大,從而導致胎兒受損害,情緒劇烈變動更是傷害胎兒的利器。現在所有女性都十分在意自己的身材是否苗條,甚至會通過不進食達到減肥效果,不過這後果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的起,先不說母體會因為營養不良導致各種疾病,胎兒也經受不住這樣,甚至說孕後期很容易出現無徵兆性早產。日常產檢過程中注意孕媽自己有沒有疾病史,這些都需要和醫生溝通,方便醫生用藥也好有個衡量標準。有些女孩子可能在沒結婚前就已經有懷孕的經歷,而多次流產或是引流很容易在後期懷孕過程中出現早產跡象,而且時間段相隔太過接近,越要注意是否會有突發狀況。

三、預防早產應該怎麼做

有時候因為一個動作就可能導致娃早產,孕媽察覺到這種情況先不要慌張,及時讓家屬護送到醫院才是正確的操作手段。實際上預防孕媽早產只要前期能夠做好所有準備工作,一般情況下不會出什麼大問題,每月能夠按時到醫院進行常規產檢,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不要太刻意糾結自己體重變化,這些體重上升階段都是很正常的生理變化。平常要注意個人衛生,孕婦肚子大時不方便自己清潔,家屬可以選購適合孕婦使用的洗漱盆等,方便準媽媽使用。每天保證能夠入睡八小時以上,不僅是對母體自身的精神恢復,更可以保證肚子裡胎兒健康發育

四、胎兒早產會怎麼樣

身邊有時候也會見到早產的孩子,運動時候和大部分孩子都一樣,可能會在身材上有些不同,沒有那麼充滿活力。但這也只是偶然的例子,有時候孩子在七八月時候就出現早產情況,由於身體習慣沒有在母體中發育完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體弱多病的現象,而且健康素質會比正常足月生產的孩子偏低一些。當孕婦發覺有胎兒早產的現象,分娩後很大機率會出現心肺衰竭的狀況,也就是說孩子生下來存活機率很難判斷。嬰兒健康狀況和準媽媽有很大關係,所以在懷孕安胎這個時間段不要過度操勞,察覺自己身體狀況有異樣就要趕緊到產科檢查,哪怕是陣痛也要及時關注。

知道自己懷孕的準媽媽就要合理安排自己接下來的工作,為了肚子裡胎兒能夠健康發育,準媽媽可以查閱母嬰書籍,對接下來自己待產過程很有益處,並且也方便家屬在準媽媽分娩之前應對各種事件。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導致早產的8大「元兇」,孕媽別不當回事,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很多準媽媽在面臨生產的時候,都會非常擔心,生怕孩子不足月就出生,但是還是要告訴各位準媽媽一個好消息,足月寶寶的出生率要遠遠高於早產兒。在37周生下寶寶的概率也只不過是12%,但孕媽要注意的是:一旦發現自己身上帶有早產徵兆,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很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就會讓寶寶和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如果孕媽出現早產現象,這幾種因素可能就是「元兇」,孕媽千萬別不當回事,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 孕晚期如何預防早產?孕媽做好以下防護,讓寶寶遠離早產
    這麼一個小動作,居然是引發早產的「元兇」,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遙蕊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孕晚期儘量少摸肚子,以及避免肚子受到頻繁的刺激,這些都有早產的風險和可能。早產對寶寶有什麼危害?早產兒在餵養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且儘量由專業人士幫忙餵養。如果是35周以後的早產兒,可能相對較好一些,接近足月。但小於35周以上的早產,可能因為神經沒有發育完全、血液循環不好等,需要進行相關治療或住進保溫箱。還有的早產兒消化能力以及免疫力偏差。
  • 懷孕7個月身體出現這些跡象,可能是早產徵兆,準媽媽別不當回事
    懷孕7個月身體出現這些跡象,可能是早產徵兆小紅懷孕32周,肚子越來越大。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小紅一直放不下手邊的工作,產假的申請,被小紅一拖再拖。一天夜裡下班後,小紅照常坐公交回家,司機師傅剛一啟動,小紅就感到肚子有點痛。
  • 懷孕35周,孕媽差點因這個動作而早產,懷二胎的媽媽需要格外小心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懷孕之後,準媽媽就成了「國寶」級的人物,磕不得碰不得,到處都是各種禁忌,可真叫孕媽們難熬。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小區有位孕35周+的準媽媽雪兒,現在每天吃完飯都會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小區遛彎兒。
  • 懷孕37周前有類似跡象,可能是寶寶早產了,孕媽們趁早了解早預防
    說實話,我懷孕的時候最怕就是早產,因為總膽汁酸高,怎麼控制還是往上漲,醫生也早早給我打了預防針,說胎兒到了孕後期有可能會有宮內缺氧的風險,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能需要終止妊娠,提前把寶寶生出來。當我在病床上因為擔心而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時候,傍邊的另一個早產媽媽也是睜著一雙空茫的眼睛看著天花板。據她所說,生產當天晚上她正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羊水毫無徵兆地破了,她鎮定下來立馬打電話給醫院,護士小姐姐囑咐她一些注意事項然後叫她帶上待產包趕快來醫院。
  • 兒子寫作業太拖拉,二胎媽媽氣到早產!預防早產,做好這3點
    如果孕媽年齡小於18歲,或者大於35歲,發生早產的概率會增加;吸菸的媽媽早產的風險增加30%;如果孕媽心理壓力過重,情緒波動大,也會導致寶寶提前出生。寶媽對照自己是否屬於容易早產的類型,如果是就提前預防,儘量減少早產的發生,畢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一天,就多了一份安全與健康。
  • 孕晚期易早產的孕媽,多半都有四個「小毛病」,如果中了趕緊改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女性懷孕的過程雖然很幸福,但是也很艱辛,因為孕媽需要謹慎小心,生怕自己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對腹中的胎兒造成危害,尤其是在孕初期和孕中期時。,腹部也會越來越大,孕媽的身體也就會顯得有些笨重,做任何事情都會顯得很是吃力,這時候準媽媽就不要做一些事情,讓自己變得勞累了,這樣很可能會胎寶寶造成傷害。
  • 什麼樣的準媽媽容易早產?
    其實,對於身體健康,孕期護理得當的媽媽來說,一般都不會出現早產的事故,而什麼樣的準媽媽會容易早產呢?對於健康的媽媽來說,在懷孕期間的一大風險就是身體肥胖,由於身體營養的攝取需求,很多長輩們也會為了孩子更健康,而要孕媽們多吃多養好身體。
  • 兒子太拖拉,二胎媽媽陪寫作業氣到早產!預防早產,做好這3點
    如果孕媽年齡小於18歲,或者大於35歲,發生早產的概率會增加;吸菸的媽媽早產的風險增加30%;如果孕媽心理壓力過重,情緒波動大,也會導致寶寶提前出生。除此,如果媽媽懷孕時身體狀態不佳,也會有早產的風險,例如宮頸管短,子宮有畸形,有細菌性陰道炎,有妊娠高血壓,或者妊娠糖尿病。如果寶寶是雙胞胎,60%都會早產,不過孕媽也不用太擔心,雖然雙胎比單胎早出生,但是經過護理,也是可以健健康康的。
  • 早產是有原因的,孕媽媽平時要注意這3點
    看到朵朵媽一愣神,朵朵爸冒著冷汗說:「快上床,你下來幹什麼,要萬一摔倒了造成早產,那就糟了。」朵朵媽忽然想到一句話:「危機無處不在!」早產是指妊娠在28 足周至37 足周前而終止,早產發生率佔總分娩的6%。在此期間分娩的新生兒稱早產兒。由於早產兒先天不足,個子較小,體重較輕,有些甚至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完全,容易發生畸形,倘若護理不當,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 進入孕晚期四個動作可能會「傷胎」,孕媽謹慎些才能規避早產風險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懷孕後的準媽媽身體難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僅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舉動,身邊人也免不了為之操心,尤其到了孕晚期,更是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注意,生怕出現緊急情況危及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 準媽媽有早產徵兆該如何保胎?這種情況要儘早手術
    大多數孕媽是在懷孕37周後分娩,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足月分娩,但也有一部分孕媽會提前早產。導致早產的因素有很多,宮頸鬆弛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女星徐若瑄就曾因為它,在整個孕期不得不長期臥床保胎。宮頸鬆弛在醫學上叫做「宮頸機能不全」,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孕期遇到宮頸機能不全,該如何保胎呢?又該如何預防呢?什麼是宮頸機能不全?
  • 孕媽吃西瓜會導致早產?!真相是……
    要健康,西瓜該怎麼吃? 記得控制好量!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數GI值很高,再加一不小心就能吃半個的「上癮度」,不變成「糖」媽才怪。 準媽不要碰「冰鎮」! 西瓜不可怕,是否冰鎮才是重點:對於準媽來說是冰三分毒!
  • 早產的原因是什麼?準媽媽該如何預防?
    早產的原因是什麼?準媽媽該如何預防?當準媽媽孕周在28~37周之時,如果發生頻率為5~8分鐘一次宮縮,伴有宮頸管的縮短,那麼就是先兆早產,如果在此基礎上發生宮頸管擴張,那麼就是早產臨產了。僅管這幾年新生兒的出生數目減少,早產兒發生率仍約10%,且早產也是八成新生兒致死的原因。呼籲除了避免早產的危險因子,孕期過程也要注意是否有早產徵兆、及時就醫安胎,否則太早出生或體重太低的早產兒,均不利於日後的存活與發展。準媽媽們及早注意早產徵兆、及時就醫安胎,避免生出極低體重早產兒早產的原因是什麼?
  • 「男早產,女賴月」,預產期到底準不準?與其糾結不如知曉原因
    因此,於孕媽而言,不要太在意預產期,只要胎兒身體發育健康,早於或晚於預產期都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孕媽需要謹慎注意一點,如果胎兒到了孕42周還是沒有臨盆的跡象,就需要及時送往醫院了。除了預產期之外,關於胎兒的性別,孕媽們幾乎都會聽婆婆說這麼一句話:「男早產,女拖月。」從而受到影響。
  • 孕晚期幾個早產信號要留意,胎兒可能有危險,需媽媽及時幫助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進入孕晚期以後,孕媽們最怕遇到的問題就是早產,同樣,對於胎寶寶而言也是危機重重,為此,準媽媽一定要密切留意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端倪」,趕緊實施對策,救娃於「水深火熱」中,將早產扼殺在搖籃裡。什麼是早產?
  • 早產兒:引起孕媽媽早產的原因有哪些?孕媽媽該如何預防?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雖然注意著,但是保不準有意外的發生,孕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小心謹慎,儘可能的順利度過孕期,能夠足月生產。
  • 孕期早產,多是這6個原因導致,準媽媽們要多注意
    文丨悠悠孕晚期是胎兒生長發育相對較快的階段,若不幸發生早產,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早產兒身體各項機能要差。下面這6個因素,易引發早產,孕媽們還需早做到心中有數。1、營養不良,貧血孕期貧血易引發早產,而且孕媽貧血越嚴重,引發早產的機率越高。
  • 老人說「男孩早產,女孩懶月」有科學依據嗎,為啥還挺準?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我堂妹預產期到了,但是一直沒有發動的跡象,她心裡著急,但是她婆婆卻很淡定。她婆婆是個老中醫,會把脈,她對我堂妹說:「男孩早產,女孩懶月,我給你把過了,是個丫頭,你慢慢等著吧。」當我把這個觀點說給醫生聽時,她說老人的觀點迷信,並不是所有男孩都會比女孩早產。他們醫院接生了很多男孩,好多還比預產期晚了半個月呢。那我跟我嫂子這種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觀點認為,孕媽若是懷了男孩,的確可能會比同時期懷女孩的孕婦生得早一點。這是因為,男胎比女胎發育得要快一些。我們知道,胎兒的肺部發育,是衡量其能否出生的重要指標。
  • 科學or迷信:懷孕搬家會早產?
    文獻中顯示,在孕初期搬家的準媽媽,早產比例為9.1%,沒有搬家的女性早產比例是6.4%。有早產跡象增加了42%,同時搬過家的孕媽,新生兒體重相對較低,低於正常寶寶體重平均值的新生兒增加了37%,其中體重偏低人群佔到了6.4%這個數據無法斷定搬家是如何影響早產的,但研究人員認為,懷孕前期搬家會對身體承受和心理壓力造成影響,如果因為懷孕與長輩合住或者換了大房子,生活習慣也會隨之變化,同時搬家後的交友生活與情緒都會有影響,因此可能引起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