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如何預防早產?孕媽做好以下防護,讓寶寶遠離早產

2020-12-25 IF枕邊育兒

我們都知道,37周之後分娩的寶寶,才算足月兒。如果早於這個時間節點,則被稱為早產兒。由於近幾年的環境汙染、食品汙染、生育年齡推遲以及生活壓力增大,早產兒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有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7萬早產兒出生,其中,通過試管嬰兒和人工授精的孕婦,比正常懷孕的孕婦出現早產的機率更大。

懷孕9個月孕婦忽然早產,原因是頻繁撫摸肚皮

遙蕊懷孕剛9個月,再有一周胎兒就足月了,一家人都非常開心,就等著寶寶出生了。老公還給小寶寶起好了名字,叫"傑慧",不論男孩女孩,都可以用這個名字。可當天下午產檢回到家,遙蕊忽然覺得肚子疼,而且見紅了,接著老公把她送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要生了,宮口開二指,怕是不能等到足月了。

還好提前準備了待產包,晚上8點多,小寶寶出生了,小公主一枚,由於是早產兒,且體重偏輕,醫生給送到了監護室,一周後才出院。並且叮囑遙蕊回家後要悉心護理寶寶,有什麼問題及時來醫院。

遙蕊後來諮詢醫生,為什麼自己產檢都正常,忽然就早產了呢?醫生了解情況後,最後跟她說,可能是孕晚期她頻繁撫摸肚皮造成的。頻繁撫摸會引起胎兒的活動異常,進而宮縮加劇。

這麼一個小動作,居然是引發早產的「元兇」,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遙蕊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孕晚期儘量少摸肚子,以及避免肚子受到頻繁的刺激,這些都有早產的風險和可能。

早產對寶寶有什麼危害?

寶寶能足月分娩是最好的,太早的話,寶寶的體重、健康等方面,都會不如足月兒。如果早產兒的肺部發育不成熟,出生後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會導致新生兒死亡。早產兒在餵養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且儘量由專業人士幫忙餵養。

如果是35周以後的早產兒,可能相對較好一些,接近足月。但小於35周以上的早產,可能因為神經沒有發育完全、血液循環不好等,需要進行相關治療或住進保溫箱。還有的早產兒消化能力以及免疫力偏差。出生後容易發生過敏的狀況。

我身邊也有早產兒寶寶,明顯會比足月的寶寶看上去更瘦弱,而且他們之後的語言、大動作等發育,也會稍慢一些,還經常生病。

當然了,誰都不希望我們自己的寶寶早產,畢竟這樣對媽媽和寶寶是雙重打擊和壓力。所以,在孕期就要做好防護,尤其是孕晚期。

孕晚期做好以下防護,讓寶寶遠離早產

在28周以後,孕媽們要加強產檢,並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儘量不要太勞累,避免可能會刺激到子宮的收縮。

1、 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即使乘坐公交車、地鐵也要當心肚子;

2、 經常洗澡保持身體清潔,預防有交叉感染;

3、 補充足夠的營養,尤其是鋅元素的補充,避免引起早產;

4、 按時做好產檢,動態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及時跟進;

5、 每周做胎心監護,降低早產的機率;

6、 保持平穩的情緒,避免精神緊張,會誘發宮縮;

7、 減少身體的震動,別隨意扭動腰部、腿部等。

除此之外,孕媽們還要注意,懷孕期間不要飲酒。有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孕婦飲酒會誘發早產,尤其是在懷孕的頭三個月,此時是胚胎發育最脆弱的時期,很容易受到傷害的。即使過了孕早期,也儘量避免。

枕邊育兒寄語:

有的媽媽在孕期也堅持上班,但到了孕晚期,儘量降低工作強度,如果感覺很辛苦就提前休產假。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多生長一天,其大腦發育就完善一點,所以,能足月分娩是最好的。各位孕媽們避免早產兒,應當從懷孕後日常中的小事情做起,而不僅僅是孕晚期才意識到。

往期回顧: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才正常,來得越早,代表子宮恢復得越好?

懷孕後不想長妊娠紋,孕期守住五原則,網友:臣妾實在做不到啊

準媽咪孕期洗澡注意哪些事項?育嬰師:孕期洗澡指南來幫忙

相關焦點

  • 孕媽如何預防早產?做好這幾點,定期產前檢查
    文/可馨育兒 導讀:孕媽在懷孕28-37周(也就是懷孕196-258天)時,子宮出現有規則的宮縮現象,引發宮頸變得更薄或開大,此時,孕媽面臨早產的情況。若寶寶在滿37周之前出生,就稱為早產,寶寶也屬於早產兒。
  • 孕晚期必修課 |「長徵」快要結束,如何預防早產?
    懷孕七八個月眼看再安心等上幾周寶寶就瓜熟蒂落了但是激動歸激動孕媽媽們不可掉以輕心哦寶寶早產會造成免疫系統不夠強大,所以,孕晚期預防早產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產檢◀有的孕媽媽在孕晚期胎兒穩定後就會忽略產檢的次數,認為每次檢查都是一些常規項目,就會缺席孕晚期產檢。
  • 孕媽因為一個動作導致寶寶早產,孕期做好這5件事預防早產
    沒辦法只能提前剖腹產,後來胎兒生出後體重倒是跟正常胎兒差別不大,只是沒足月出生,寶寶只能放在保溫箱裡,聽產婦的家屬說,產婦是二胎,年齡也不大,整個孕期還是挺順利的,只是有天孕媽提了一箱重物,結果當天就出現了羊水早破,家人趕緊把她送到了醫院,後來就是這樣了,在醫院的盡力保胎下,寶寶還是早產了,對於孕媽尤其是孕晚期的孕媽,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預防早產呢?
  • 胎兒早產有先兆,孕媽做好這4點,讓孩子遠離早產
    可若是在孕晚期,孕媽發現自身存在有規律性的宮縮,並且還伴隨著較高的頻率;可能會伴隨有下腹部的反覆變硬、變軟,肌肉的強烈發脹感,這時候孕媽就需要提高警惕,這很可能是早產發出的信號。3、 羊水流出羊水,起著保護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作用,若是在孕晚期,孕媽感覺自己YD有像溫水樣的液體流出,且不受控制,這很可能就是羊水早破,而後可能還會伴隨著陣痛,這也是早產所發出的信號。
  • 孕晚期,身體這3個「變化」孕媽要重視,可能是「早產」信號
    所以孕媽到了孕晚期一定要重視自己身體發生的變化以及胎寶寶的異常反應,以下這幾個信號很有可能是早產信號,孕媽媽不要忽略輕視。所以無論是不是早產的徵兆,孕媽都不能夠耽誤忽視,需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了解清楚嘔吐的原因。以上早產的一些徵兆,希望孕媽媽們能夠記在心上,做好心理準備,如果一旦出現這幾種徵兆,不要慌亂,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排除早產的可能性。這樣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也能保證胎寶寶的正常分娩。
  • 到了孕晚期,可能會引起胎兒早產的四個「禁區」,孕媽最好別觸碰
    孕期自己的各項舉動,也是首先要考慮到對寶寶的影響,唯恐自己的大意,對寶寶造成傷害,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好不容易到了孕晚期,心裡可以鬆口氣,寶寶快要出生了,終於不用再兢兢業業的。可是準媽媽媽要知道,越是到了孕晚期,孕媽媽更要小心謹慎,因為這個時候孕媽的肚子最大,身體負擔也是最嚴重的時候,事實上也是最容易發生早產的時候,萬不可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大意而給寶寶帶來一些傷害。早產生出的孩子,總是沒有足月生出的孩子健康、堅強,免疫力高,早早產還會給孕婦和胎帶來危險。
  • 孕晚期須知:引起早產的7個原因,預防早產的5個要點!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到了孕晚期,孕媽媽會變得特別小心,但是有時候小心著卻還是會導致早產,那為什麼會發生早產這種現象呢?該如何預防早產呢?
  • 餘文樂女兒出生時只有1公斤,怎樣預防寶寶早產,是孕媽的必修課
    每一位孕媽都希望自己能夠把胎寶寶保護好,讓胎寶寶吸收到足夠的營養,等到發育成熟後再出生,足月的寶寶才最健康。可並不是每一位孕媽都能夠生出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很多孕媽都會早產,寶寶可能會因此而喪命,也有可能通過治療後痊癒,但是卻花了很多錢,增加家庭的經濟壓力。
  • 孕晚期,孕媽的這4種行為很容易引起宮縮,導致胎兒早產
    宮縮是即將分娩的一個信號,當孕媽感受到子宮不斷收縮同時伴隨著下墜的感覺就說明寶寶即將來到這個世界了。不過孕晚期有時孕媽身體會出現一些假性宮縮,這多是由於孕媽做了一些不恰當的行為造成的,如果不注意可能會讓胎兒早產,比如以下幾種行為就非常容易引起宮縮。
  • 早產兒:引起孕媽媽早產的原因有哪些?孕媽媽該如何預防?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雖然注意著,但是保不準有意外的發生,孕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小心謹慎,儘可能的順利度過孕期,能夠足月生產。
  • 孕晚期這3類食物,孕媽能不吃就不吃,不然很可能會引起宮縮早產
    好不容易熬到孕晚期,想著自己終於要卸貨了,卻依舊要防備著「胎兒早產」的情況出現。 「早產」是指胎兒在妊娠期未滿38周,胎兒就出生的現象。一般泛指28-37周就出生的胎兒。
  • 孕晚期這3類食物,孕媽能不吃就不吃,不然很可能會引起宮縮早產
    好不容易熬到孕晚期,想著自己終於要卸貨了,卻依舊要防備著「胎兒早產」的情況出現。「早產」是指胎兒在妊娠期未滿38周,胎兒就出生的現象。一般泛指28-37周就出生的胎兒。據統計:早產是新生兒死亡首要原因。每年,國內約有120萬的早產兒出生,數量佔居全球第二位。其實,早產也是有徵兆的,孕媽在孕晚期尤其多留意細節,做好預防,就能讓寶寶在足月出生。
  • 孕晚期不少情況都易引發早產,臨產孕媽別大意,早了解早預防
    所以,婦產科醫生建議,到了孕晚期,孕媽除了安心準備待產包、注意飲食,以及適當散散步之外,也要考慮生產的問題。比如,是順產還是剖腹產,以及臨床都有哪些症狀,這些都要注意。此外,還要時刻注意早產的問題。因為孕晚期好多情況都易引發早產,臨產孕媽別大意。
  • 孕媽進入孕晚期,這4個動作儘量不要做,遠離早產風險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懷孕後的準媽媽身體難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僅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舉動,身邊人也免不了為之操心,尤其到了孕晚期,更是有許多細節要注意,生怕出現緊急情況危及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可你知道嗎?
  • 孕媽進入孕晚期,這4個動作儘量不要做,遠離早產風險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懷孕後的準媽媽身體難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僅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舉動,身邊人也免不了為之操心,尤其到了孕晚期,更是有許多細節要注意,生怕出現緊急情況危及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可你知道嗎?有時候越是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情,反而對胎兒和孕媽的傷害越大。
  • 孕晚期,孕婦吃「1物」,或許可以預防「早產」,你知道嗎
    我們都經常說「十月懷胎」,也就是說標準情況下,胎兒要在孕媽的肚子中待夠至少9-10個月。但是我們也經常見到,有很多的人都會出現早產的情況。其實早產對孕婦和胎兒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說是早產的話,可能就會導致胎兒不是足月出生,而且可能會出現胎兒體重過低或者是免疫力低下的情況。
  • 孕晚期這4種情況,可能是早產先兆,不想提前見面,孕媽管住嘴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孕媽進入孕晚期後,就會變得異常焦慮,胎兒一有動靜,就會忍不住的擔心,寶寶是不是要提前出生了。其實這種焦慮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要知道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寶寶早產,但早產並不是毫無預兆的,只要孕媽們抓住這幾個早產的信號,就能輕鬆應對。
  • 孕晚期這4種情況,可能是早產先兆,不想提前見面,孕媽管住嘴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孕媽進入孕晚期後,就會變得異常焦慮,胎兒一有動靜,就會忍不住的擔心,寶寶是不是要提前出生了。其實這種焦慮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要知道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寶寶早產,但早產並不是毫無預兆的,只要孕媽們抓住這幾個早產的信號,就能輕鬆應對。
  • 吃火鍋才不會早產!真正早產的原因是這些,孕媽一定要學會早預防
    懷孕後的每一天,對於孕媽來說都是無比煎熬的。但孕媽最最擔心的還是寶寶不請自來,提前和家人相聚——早產。倒不是家人不想見到寶寶,而是早產兒生存能力較弱,還可能伴隨各種併發症,未足月就匆匆離開孕育他們的溫床,家人們更多的是擔心寶寶的健康。
  • 寶寶為什麼會早產?如何預防早產?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一般來說,寶寶會在媽媽肚子裡呆夠37周,若不到37周寶寶就著急著出來了,這種情況就屬於早產,換言之,胎齡不足37周出生的嬰兒被稱為早產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出生的早產兒達1500萬,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