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我家小寶時,預產期提前一天去了醫院,同病房的一個孕媽才孕34周,結果就有些羊水早破,在醫院保胎,本來想著能堅持到孕37周,如果能自然分娩最好,然而在保胎的過程中,孕媽只能躺在床上,不要有大的動作,甚至翻個身都不行,後來在檢查的時候發現孕媽的羊水有些混濁,已經不太適合胎兒生長了,沒辦法只能提前剖腹產,後來胎兒生出後體重倒是跟正常胎兒差別不大,只是沒足月出生,寶寶只能放在保溫箱裡,聽產婦的家屬說,產婦是二胎,年齡也不大,整個孕期還是挺順利的,只是有天孕媽提了一箱重物,結果當天就出現了羊水早破,家人趕緊把她送到了醫院,後來就是這樣了,在醫院的盡力保胎下,寶寶還是早產了,對於孕媽尤其是孕晚期的孕媽,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預防早產呢?
1.保持情緒穩定,不要激動
孕期的情緒不僅影響到胎兒的發育,還會影響到胎兒將來的性格,孕期有個穩定良好的情緒是最好的胎教,到了孕晚期也是一樣,一個穩定的情緒可以讓胎兒在孕媽的肚子的直到該正常分娩的時候,情緒激動的話很容易造成孕媽早產,這樣對胎兒影響挺大的,所以孕媽在懷孕前要做好迎接小寶寶的準備,這樣整個孕期才能保持平穩的情緒,不然很容易因為生活中一些瑣事,尤其是孕期老公的作為,而讓孕媽的情緒有很大的波動,對胎兒發育不利,造成早產就更加不好了。
2.不要提重物,也不要過分勞累
孕後期孕媽身體變得笨重,這個時候要注意休息,尤其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孕媽第二天才有精力,如果是還在工作的孕媽要注意工作強度,如果身體沒辦法適應,要提前休假,以免造成胎兒早產,平時的家務活儘自己所能,不要逞強,尤其是不能提重物,登高夠東西等危險動作,適量運動,運動時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動作,以免扭到身體,從而影響到胎兒。
3.不要長時間逛街
孕後期需要準備的東西不少,臨產前需要把孕媽和寶寶要用到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但是孕媽不要長時間逛街,可以提前準備,每天準備一些,孕後期都要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者坐,長時間站立會導致孕媽腿部水腫,影響孕媽的正常生活,另外長時間逛街也會導致孕媽勞累,這樣容易在孕媽不知不覺中造成見紅後者破水等早產信號。
4.家裡拖完地不要隨意走動,不要磕著碰著
家裡拖完地,孕媽要注意休息,如果有什麼需要拿得,讓家人幫忙,不免地滑摔倒,造成胎兒早產,另外在外出時,下樓梯或者地面不平整時,孕媽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行走,如果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根據情況看孕媽是否有必要出行,情況允許儘量不要外出,以免磕著碰著。
5.產前檢查時重視醫生的建議
到了孕晚期孕前檢查時,如果醫生有什麼建議,尤其是讓多休息或者入院等建議,一定是根據你的身體狀況作出的決定,孕媽不要大意,要引起重視,以免自己不懂而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導致寶寶早產就很危險。
胎兒在孕媽的子宮裡要生活夠266天,才完成了整個孕期的生長發育,就可以瓜熟蒂落了,而早產和過了孕產期還沒生,對胎兒都不好,所以孕媽要多注意平時的生活細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保持好的心情,順利迎接小天使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