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一種模擬捲菸的電子產品,在資本風口擁抱下儼然已成為一個熱詞。目前,關於電子菸是否歸屬菸草,仍未有相關文件出臺予以明確定性。不過,此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曾發文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
南都記者發現,不少商家打出電子菸能戒菸的廣告,商品詳情中未有設置對未成年人的警醒標誌。更有甚者,極力營造出年輕炫酷的電子菸文化,而這越發容易吸引未成年人。
電子菸的核心成分仍是尼古丁,仍會使人上癮。在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電子菸對未成年人身體的危害後,電子菸行業走到亟待規範的關口。
只要撳動手中電子菸的打火按鈕,煙油就會迅速汽化,成為一團霧氣。
記者走訪
打著「戒菸」名頭銷售電子菸
海珠區工業大道,一家臨街的電子菸店,打著的卻是「戒菸」的噱頭。進入裡頭,偶見有人吞雲吐霧。這是電子菸圈子裡所說的「大煙霧」,只要撳動手中電子菸的打火按鈕,煙油就會迅速汽化,成為一團霧氣。
這家電子菸店有「大煙霧」,也賣「小煙霧」。相比「大煙霧」要定期換棉花和發熱絲,「小煙霧」是一根不足10釐米長的類煙杆,只要裝上一次性「煙彈」,放嘴裡就能吧嗒吧嗒出煙了。
電子菸,顧名思義,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泛指的電子菸分為加熱不燃燒菸草和霧化蒸汽電子菸。不同於霧化電子菸,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分炭加熱和電加熱兩種,利用外部熱源加熱菸草而不點燃,更近於傳統菸草。
目前市面能見的電子菸主要為霧化電子菸,其通常分為兩部分:煙杆(電子霧化器)和煙油(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香精)。霧化器將煙油蒸發後,被使用者吸入,達到類似於捲菸的效果。
電子菸和捲菸的共同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尼古丁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它是一種若大劑量則高毒的物質,俗稱「菸鹼」,是菸草的重要成分。目前,尼古丁是否致癌尚未有明確定論,但是它會使人上癮的特性是造成菸癮的主要元兇。
不可否認,相比於抽捲菸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大量致癌物質,電子菸的確實危害要小得多。但是,它不該被誇大宣傳為完全無害,甚至具有「清肺排毒」的效果。此前,多家媒體就曾曝光電子菸存在可能的潛在危害。
電子菸店,在廣州市內並不少,它們不少打著的是「戒菸」的名頭。
以另一種上癮替換一種上癮
「這個真能戒菸?」面對這樣的疑問,上述海珠區的店家稱,「準確來說,電子菸只是戒菸的一種輔助工具。你如果要戒菸,並不是說純靠電子菸就可以戒菸的。電子菸是給你戒菸的一個過渡階段。你還要靠自己,自己本身要有戒菸意識。它起到一個很好的幫助,電子菸吸食一段時間後,你會對吸菸產生抗拒感。聞到香菸你會覺得很臭、不喜歡。像現在我不用抽,聞到二手菸就會覺得很噁心、想吐。」
其實,抽了電子菸,往往可能戒不了煙,而只是「替煙」。荔灣區中山七路,一家電子菸店乾脆把自己取名為「戒菸吧」,在門口立著一張海報:「戒菸新體驗,低至35元即可替煙」。
唯斯(網名)從16歲開始抽捲菸,一直抽到29歲那年接觸了電子菸。他從此停掉了捲菸,改抽電子菸。像唯斯這樣以電子菸代替捲菸的人不少,他們都宣稱抽電子菸後「痰變少了,肺活量提升,身體感覺比以往好多了」。但是,不可否認,這終究是以另一種上癮替換了一種上癮。
短視頻有未成年人吐煙圈
「電子菸」因霧化為蒸汽的原理而被叫做「蒸汽煙」。電子菸圈子裡,通常以英文單詞「vape」(英語「vapour」為蒸汽的意思)稱呼「電子菸」。「vape」一詞在2014年被收入牛津詞典。如今,在電子菸發展出圈子文化的背景下,「vape」已成為進入這個圈子的通關密語。
在廣州,線下的實體電子菸店一般都以「vape」命名,多家電子菸店的裝修營造出一種年輕酷炫的風格。有電子菸店乾脆取名為「俱樂部」,打造一種玩家文化。
而網上,圍繞電子菸為主題有多個論壇。網友互稱「玩家」「發燒友」,談及電子菸,他們更多用的動詞不是「抽」,而是「玩」。這些論壇網站上多設置有新手入門的板塊,傳授新手如何選購電子菸設備。
我國《廣告法》明確規定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運輸工具、戶外發布菸草廣告。有律師人士認為,網際網路屬於大眾傳播媒介,不應成為菸草廣告監管的法外之地。目前,電子菸是否屬於菸草仍未能定性。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電子菸」的字眼已被屏蔽,不過輸入「蒸汽煙」仍能見到不少電子菸店的軟推銷廣告。
在一個短視頻中,一名疑似未成年人在使用疑似電子菸設備吐出一個大煙圈,繼而將之一分為二。下有網友評論:「這麼小就會分圈水母666。」所謂「分圈」「水母」都是花式吐煙圈裡的行內話。
未成年人很可能因為受這種酷炫的引誘而抽上電子菸。「曾經有一個未成年人在知乎給我私信,說覺得用大煙霧電子菸設備玩花式煙圈很酷,他自己沒有抽紙菸的習慣,我就勸他不要買。」網友唯斯告訴南都記者,「我認為電子菸不適合沒有吸菸習慣的人使用。沒有吸菸習慣的人使用的話,我不確定它會不會讓人上癮。」
有醫學研究認為,電子菸對未成年人呼吸系統的發育存有危害。根據相關調查,青少年先吸電子菸後轉吸傳統菸草的可能性也更大。
對於電子菸,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向《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提交了一份有關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的報告,其中明確指出:電子菸有害公共健康,它不是戒菸手段,必須加強對其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菸者產生危害。
而在我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也曾聯合發布《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要求,我國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電子菸,顧名思義,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
記者實測
電商平臺購買電子菸很容易
不過,電子菸對於一個有消費能力的未成年人來說,要獲得似乎並不困難。
日前,南都記者選取4家主要電商平臺是否對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進行簡單的評測,評測內容為:一、搜索「電子菸」是否有相關產品;二、選取搜索排名前十店鋪,其商品詳情中是否有未成年人禁售的字眼;三、嘗試下單,看看在未與商鋪溝通的情況下是否能下單成功。
在測評中,4家主要的電商平臺都沒有屏蔽「電子菸」搜索。有平臺搜索前10名商鋪大部分均有未成年人禁用的提醒,而也有平臺在搜索排名前10名店鋪的商品詳情中僅有一家有未成年人禁用提醒。此外,多數平臺在無需與商家溝通的情況下便能下單成功。
這裡,我們呼籲,基於保護未成年人,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原則,這些電商平臺應該規範售賣電子菸的商鋪,一方面要求其在商品頁面標註未成年人及不適用人群禁售提醒,一方面則要求其先與購買者溝通,明確其並非未成年人身份方可依法依規予以售賣。
新聞背景
多地立法已將電子菸納入控煙範疇
去年起,處於監管真空地帶的「電子菸」成為風口,獲得資本青睞。一時間,各個「電子菸」品牌如過江之鯽。
據媒體報導,有菸草專賣局工作人員表示,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本身就屬於菸草製品,沒有改變菸草的本質屬性,根據法律法規要求,要依法將該類產品納入監管範圍。而目前,對於這種霧化蒸汽的電子菸,它屬於菸草,還是食藥品範疇,甚至是一般消費品?國內尚未出臺關於「電子菸」法律屬性的明確規定。
不過,多地已經對電子菸納入禁菸範疇。
今年1月1日,杭州《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正式實施,對於新興的電子菸,該條例明確規定,吸菸是指吸入、呼出菸草的煙霧或有害電子菸氣霧,因此,禁止吸菸場所不僅禁止點燃菸草製品和吸傳統捲菸,也禁止吸電子菸。
今年2月20日,香港公布《2019年吸菸(公眾衛生)(修訂)條例草案》,建議「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及宣傳包括電子菸在內的另類吸菸產品」。而深圳在今年2月發布《控制吸菸條例(修訂徵求意見稿)》,也擬將電子菸納入控煙範圍。
採寫:南都記者 陳杰生 實習生 吳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