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回饋"成中國春節新年俗 晚輩給長輩送紅包(圖)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漫畫:新年氣象——紅包多多 新華社發

新華網南京2月7日電(記者顧燁)「以前過年都是長輩給自己送紅包,現在我工作了,我也要給長輩送個紅包,表表感激之情。」今年春節,南京小夥子周小躍忙著到處拜年,不過和以往不同,這次是他給長輩送紅包。

周小躍7日上午給爺爺拜年,準備了一副手套、一雙棉鞋,外加一個紅包。他說:「爺爺年紀大了,手腳一到冬天就發冷。我準備了手套和棉鞋,這些東西很普通,對許多人來說不算什麼,可當我親手給爺爺換上的時候,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逢人便展示他的新手套、新鞋子。」

趁著傳統春節,為父母長輩準備一份特殊的「感恩紅包」,這是眼下許多年輕人的盡孝方式。無錫小夥子汪誠今年也給年事已高的父母準備了紅包,他說:「小時候總是父母給自己準備紅包,如今自己工作了,有了收入,也該回報父母了。西方有感恩節,現在晚輩給長輩紅包其實也是一種感恩,更是一種良好的祝願,祝長輩健康長壽。」

隨著物質的豐富,社會的進步,不僅拜年和發壓歲錢的方式在改變,很多傳統的年俗也有了創新。在江蘇常州,就有一批志願者在春節裡走進孤老家庭,關愛老人生活,他們熾熱的愛心讓老人們倍感關懷和快樂。

常州大學學生蔡啟明春節期間已經走訪了3位社區孤寡老人。7日,他帶著一盆萬年青、一隻電飯煲來給孤寡老人陳洪喜拜年,他說:「大爺,萬年青是祝你壽比南山高,電飯煲是祝你天天胃口好。」

 

陳洪喜一把抓住蔡啟明的手,感慨地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是你讓我感受到了晚年生活的溫暖。」蔡啟明說:「大爺,我給你留個親情聯繫卡,上面有我的電話號碼,你如果有事,可以給我打電話。」

今年春節期間,當別人都在享受假期,或者回家團聚之時,無數志願者仍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地奉獻著,他們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送上溫暖、驅散孤獨。

今年春節在無錫市中心各大路口,人們可以看到許多帶著紅色帽子的志願者,他們在從事各種公益活動。

7日,在中山路和人民路的十字路口,志願者王榮一邊指揮交通,一邊對記者說:「節假日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現代社會的文明標誌。平時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享受各種公共服務,到了節假日,投身社會公益活動,一方面可以回饋社會,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參與社會。」

在無錫市火車站和南禪寺的兩處「志願者服務亭」,市民群眾和外來遊客可以免費享受到地方風俗介紹、城市道路指引、景點介紹等志願服務。

從西安來無錫旅遊的沈汝珍老人剛下火車,一不小心扭到了腳,情急之下,她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幸好碰上了大學生志願者陳浮。陳浮問明情況,就設法與老人在無錫的親屬聯繫,將老人送到了醫院。陳浮說:「為旅客送去平安,是給他們最好的新年禮物。利用假期開展志願服務,一方面可以鍛鍊我的能力,一方面也能體會回報社會的快樂。」

相關焦點

  • 晚輩為長輩送「紅包」 「反轉紅包」讓傳統文化出新意
    據報導,今年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為學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業:晚輩為長輩送上「紅包」:可以是打工收入、一張照片或是一封書信。「反轉紅包」裡裝滿了各不相同的新年賀禮,為長輩們送上了特別的新春祝福。  每逢春節,長輩們都會為晚輩們發紅包,寓意祝福。
  • 春節新過法:視頻拜年走俏 晚輩給長輩壓歲錢
    電子賀卡、簡訊視頻拜年、晚輩給長輩「壓歲錢」……一些新年俗正在悄然改變傳統的「過年」方式。這些新年俗雖然取代了過去一些舊習俗,但仍然承載傳統春節文化的內涵,寄託著對新年的美好祝福和願景。對於那些平時不是非常熟悉的朋友,陳子默大多通過QQ、MSN發條拜年的信息,或者通過郵箱發張自己製作的電子賀卡,向他們送上春節的問候。  壓歲錢:晚輩給長輩發紅包  以前是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如今,晚輩也開始給長輩「壓歲錢」了。武漢市民王雄的爺爺年近八十,住在農村老家。
  • 晚輩給長輩發「壓歲」紅包 青島這個村正流行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媽,這是孝敬您的紅包,祝您永遠健康長壽。」這是新年正月初一萊西市店埠鎮莊子村新媳婦程豔豔給婆婆於松蘭拜年時的一幕。  春節期間,長輩送晚輩「壓歲」紅包以示「壓歲祈福」已成習慣,而莊子村如今卻時興晚輩給長輩送孝親「壓歲」紅包,在祝福長輩長歲多福的同時,孝親紅包也送出了敬老愛老新風尚。
  • 新年給長輩發紅包,揚州大學的感恩教育令人稱讚
    今天初四,大年已經過半,以往的傳統都是長輩們給晚輩們發紅包,希望祝福和好運能代代相傳。但今年過年,揚州大學的學生們卻玩起了「反轉」,一個個都為長輩送上了「紅包」。紅包的內容既有現金,也有照片、書信、畫作等,十分豐富。
  • 支付寶調查顯示:春節孝敬長輩的紅包平均1200元
    昨日支付寶發布春節期間支付紅包調查,數據顯示,今年春節7天長假期間,通過支付寶的轉帳付款同比去年春節期間增長了77%,其中南京地區的轉帳就超過2.6萬人次,很多人「送紅包」「派利是」就是通過這種新方式完成的。
  • 大學生給父母發「紅包」 傾述感恩
    發紅包是過年的習俗,父母會給孩子、長輩會給晚輩發紅包,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稱之為「壓歲包」,寄託著父母和長輩對孩子的美好祝福,祈求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快樂。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今一些大學生興起給父母發「紅包」反哺新民俗,這些「紅包」除了期盼父母長輩健康幸福之外,還傳遞著一份子女對父母的感恩與回報。在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就有這麼一群大學生,他們放假回家之前,就「偷偷」的準備起了給父母的「紅包」。
  • 春節你的紅包給了誰?給晚輩的紅包比給爹媽的多
    「走不完的人情,送不完的禮。」有網友吐槽,年終獎還沒捂熱就要變成各種各樣的人情送出去了。這不,春節臨近,不少人已默默盤算起人情往來。根據武漢人的傳統習俗,發起了一項「過年了,人情怎麼送」的調查。截至昨晚6時,3000多名網友參加了此次調查。儘管經濟能力和家庭成員結構不同,但人們對「人情」的態度大多還是偏理性,問卷結果看上去相當有趣。
  • 給晚輩過年紅包平均320元,孝敬長輩紅包平均1200元——
    「來自爸媽的紅包」、「給老婆的紅包」、「1500元給三個孩子當壓歲錢,剩下的都給爸媽吧」、「新年紅包爸媽各2000元」……最傳統的紅包利是也能通過網上搞定,不但「新潮」,更讓沒機會見面的人們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來自支付寶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7天長假期間,通過支付寶的轉帳付款超過164萬人次,同比去年春節期間增長了77%。
  • 春節老少角色「反轉」:90後給老人發微信紅包
    原標題:春節老少角色「反轉」:90後給老人發微信紅包  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一張紅紙,包裹的是長輩對晚輩的殷殷期盼,流露的是老人對孩子的默默關懷。不過,今年中新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今大部分90後都已長大,不少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紛紛「反其道而行」,開始給尊長們包紅包。
  • 春節期間,長輩一般會給晚輩多大的紅包?你收紅包會假客套嗎?
    農曆春節的時候給紅包是咱們中國人過新年時的一種傳統習俗,一般都是長輩給家裡的小輩,或者是當年家裡面娶了新媳婦也會給新媳婦紅包的。在以前發紅包我覺得是想要把來年的好運跟祝福帶給小孩子,而且紅包裡面的錢也是希望孩子能在過年的時候開心,最主要的應該還是包紅包的紅色信封吧,因為紅色一直以來代表的都是好運啊。
  • 老外也過新年!說說日本人和韓國人過春節要給多少紅包?
    o(╥﹏╥)o而我們今天,就要來看看,在這片神州大地以外的其他國家,春節紅包給!多!少!日本新年話說~~在盛唐時期,日本收唐朝文化的影響使用唐朝曆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日本就過起了農曆新年。明治維新時期又取消了傳統曆法,改用陽曆,他們就把新年定在了1月1日,也就是我們元旦的那天。時間變了,但是過春節的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
  • 春節紅包到底應該包多少?
    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晚輩用紅紙包裹的錢。據說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晚輩的。到了現代,有用紅紙包也有通過電子紅包的形式承傳這份傳統。那春節過年紅包發多少合適呢?微貼獨家1.給小孩晚輩送紅包收紅包應該是小孩子們過年期間最快樂的事之一了,春節拜年,小孩晚輩給長輩送上新年祝福的話,長輩此時不過,給小孩晚輩的紅包一般
  • 春節過年紅包該發多少,這家公司給出的答案感人
    想當初我們80後在外省求學,寒假結束回學校,發現身邊的小夥伴都可以用超大份、超滿足的紅包包裹新年的自己,並嚴重懷疑(鄙視)小編所述的廣東紅包數額。別人家的一個紅包大於自己今年所有紅包總和。#你那裡的壓歲錢有多少#話題之下,出現最多的便是:其實在中國,過年發紅包和搶紅包只是一種祝福形式。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而言,這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延續與發展。在我們的傳統習俗中,收發紅包早已延續了幾百年,在春節期間由長輩在除夕夜發給晚輩的紅包稱作壓歲錢。
  • 特殊寒假作業給長輩發紅包 特殊寒假作業!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特殊寒假作業給長輩發紅包 特殊寒假作業! 楊子晚報網2月16日訊(通訊員 朱宇璇 記者 陳詠)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逢過年,長輩們都為晚輩們準備紅包,希望祝福與好運代代相傳。
  • 微信紅包作為一種「新年俗」,會取代紙質紅包嗎?
    電子紅包漸漸成了中國人過年的「新年俗」。在手機上發紅包、搶紅包是春節乃至其他重大節慶期間,人們最愛參與的一項活動。從微信、電商到電視臺,幾乎人人捲入紅包的浪潮與狂歡。近日甚至出現了「共產黨員」政務紅包,紅包開始進入社會管理層面。
  • 各國春節發紅包都有什麼習俗匯總 紅包應該給多少合適
    ­  各國的華僑華人雖然身在海外,但是只要過中國新年,發紅包這個習俗是不會缺少的。­  「發紅包」寓意祈禱新一年裡幸福、平安、健康,互道恭喜發財也是一種良好祝願,是所有人不可或缺的一種儀式。年夜飯後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傳說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新年紅包怎麼包?紅包禁忌知多少?教你成為紅包達人!
    在除夕夜團圓飯後發紅包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可用於賄賂鬼怪化兇為吉,平安度過來年。不過小編覺得,禮輕情意重,包紅包也是討個喜,量力而行就好了。小編在此跟粉絲們分享一下包紅包的習俗。關係深交情好的鐵哥們鋼姐們送的要實在。
  • 廈門馬年春節:孩子給長輩紅包 高檔酒店推家常菜
    春節永遠是春節,而我們的生活卻在不斷被「刷新」:敬老成風尚,壓歲錢現「逆向」趨勢;節儉風倡行,酒店價格趨於合理;春節假期不再只是忙應酬,還成了上班族的「補眠假」……新年新氣象,馬年春節,人們又有別樣過法。
  • 過年給父母長輩發多少紅包合適 2019春節紅包吉利數字寓意
    新春過年是很開心的事情,小時候我們還是孩子,一般都會有很多的紅包拿,現在長大了就要發紅包了,來看看2019豬年新年給父母長輩發多少紅包 ?  新年給長輩發多少紅包好?  一般的工薪階層每年回家會給父母2000-4000元的紅包,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差不多分別1000-2000元。
  • 春節紅包變"厚"催生萬元紅包袋 最多能裝10萬塊(圖)
    晨報訊(記者 趙威)又是一年春節到,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價上漲,春節紅包裡的數額也水漲船高。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紅包見漲帶來連鎖反應:送紅包的人壓力越來越大,而紅包則做的越來越大。送紅包成負擔 80後直呼送不起吳鑫今年25歲,在瀋陽一家商貿公司工作,今年是他工作後的第一個春節,所以打算給家裡的老人和孩子都送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