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兒童狂躁症?兒童狂躁症的表現有睡懶覺、不起床、不梳洗、不上學,自己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所以有時候覺得學習和生活都特別無聊,有時候情緒高漲又會很想學習,總是反反覆覆。一般來說兒童的狂躁症是由生活和學習壓力太大造成的;一日內,情緒可以數度起落:中午還乖巧順服,到下午就會野起來,不時大笑喧譁,令人無所適從。
患上狂躁症的兒童會出現能力減退,包括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以及策劃能力,隨年齡增長,病情愈難以控制,這類兒童的策劃和組織能力較為薄弱,學習上容易遇上挫折,而且兒童狂躁症病人長大後,酗酒和吸毒的比例較一般人高,自殺概率也高達兩成。
兒童狂躁症的形成原因令人吃驚
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唐伯虎《老少年》中曾留下一句著名的詩句「人不輕狂枉少年」。這裡的狂表現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屬於青少年特有的生活方式,當這種狂過度的時候,也就有可能演變成狂躁症。
究其原因:
一是因為青少年的思維較為奔逸:自我感覺自己變得聰明了,聯想過程也明顯加速,思維內容豐富,大腦反應敏捷,概念一個接一個地產生,有時感到語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其主動和被動注意力均有增強,但不持久,表現為思維活動受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使話題突然改變。表現為引經據典,滔滔不絕,高談闊論,給人一種膚淺和表面 化感覺。因此概念不斷湧現和想像力豐富,有的出現音聯和意聯。
二是青少年的活動增多: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無終。活動明顯增多精力旺盛、且忍耐不住,交際多,喜歡熱鬧,對人熱情大方。愛管閒事和打抱不平,有時花錢大方,好說俏皮話,開玩笑,注意打扮。但精力充沛,睡眠減少,毫無倦意。不計後果,有時舉止粗野,食慾。
三是常常會有瞳孔輕度擴大和交感神經功能興奮症狀:面色紅潤,且心率加快,雙目有神,發作極為嚴重時,表現為活動紊亂而毫無目的或指向性,呈重度興奮狀態,常伴攻擊行為,錯覺和幻覺及思維不連貫等症狀。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有是因為患者現在的學習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及缺少家庭溫暖或是不當的畸愛導致的。
狂躁症帶來的傷害無以計量
我們清楚地知道狂躁症給一個家庭帶來的傷害無以計量,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知道所有的狂躁症患者及其家庭所受過的苦、經過的難,其實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一般有遺傳病史,性格內向、孤僻、敏感,環境適應能力差,以及受到過精神刺激的人容易患上狂躁症。針對這些病因,要控制或者預防狂躁症有一些針對性的辦法,有遺傳史的家屬應該時刻備有預防意識,警惕病情發作,及時治療。從小培養開朗、豁達、容納的性格,要有效預防狂躁症的發生。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遇到問題辨證看待,「每一朵烏雲都鑲有金邊」,事物總有美好的一面。
當然,這種病症預後一般較好,間隙期精神狀態基本正常。近年發現約15%~20%的病人處於慢性、輕性精神病狀態,社會功能似乎未能恢復到病前水平。這也可能與遺傳、人格特點、軀體疾病、社會支持、治療充分與否等因素有關。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如果還有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點擊關注並私信我,更多精彩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