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既委屈又羞愧,爸爸既生氣又挫敗,都是知識詛咒惹的禍

2020-11-17 惠美惠

"怎麼這麼笨,講了這麼多遍還不會!」

老公給孩子講數學題,已經氣得暴跳如雷了!

孩子哭得稀裡譁啦。

我趕緊把老公叫了出去,讓雙方好好冷靜一下。

孩子既委屈又羞愧,覺得自己太笨怎麼也學不會。

爸爸既生氣又挫敗,這麼簡單的題孩子卻不會。

這其實就是我們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抓狂的主要原因,心理學叫做知識的詛咒。

簡單來說就是你知道一件事物後,你就無法想像你不知道它。而當你想把你知道的知識解釋給別人的時候,因為信息的不平衡,你很難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給對方解釋清楚。感覺就是我們被知識「詛咒」了。

「知識的詛咒」來源於1990年伊莉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在史丹福大學所做的關於一個簡單遊戲的研究。

在這個遊戲中,她把參與者分為兩種角色:「敲擊者」和「聽眾」

每個敲擊者會拿到一張有25首名曲(針對美國人民)的清單,例如《祝你生日快樂》和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每位敲擊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從中挑選一首並通過敲桌子把這個節奏敲給聽眾聽,然後讓聽眾根據敲擊的節奏猜出歌曲。

這個遊戲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艱巨。

在伊莉莎白的實驗過程中,敲擊者敲出了120首曲子的節奏,而聽眾僅猜出了其中的2.5%,也即120首裡的3首。 更有趣的是,在聽眾猜歌曲名前,伊莉莎白讓敲擊者預測聽眾猜對的概率,他們預測概率為50%。

這是為什麼呢?

當一個敲擊者敲打的時候,他聽到的是他腦子裡的歌曲。因為他知道那首歌的歌名,比如說「祝你生日快樂」,於是他的腦海裡一直在循環著這首歌——不可能避免在腦中聽到曲調。

但是對聽眾來說,他的腦袋裡沒有「歌名」這個信息,他不知道這首歌具體是什麼,也就聽不到這個曲調。

他們所能聽到的只是一串分離的敲擊聲,就像是戰爭時期的發電報的聲音,嗒,嗒嗒,嗒嗒嗒。

在試驗中,聽眾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分辨出樂曲,敲擊者對此感到震驚:

難道不是很明顯就能聽出來嗎?

當一個聽眾猜錯時,敲擊者的想法可能是:

你怎麼這麼蠢呢?

仔細想想的話,這種現象在生活裡無處不在。

物理學家兼哈佛大學教育學家埃裡克.馬祖爾認為:

對某事了解得越多,把它教授給其他人的難度就越大。

我們輔導孩子作業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因為這道題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簡單,我們就會認為孩子也應該明白,但是孩子卻怎麼也不明白時,我們就會很抓狂。

同樣,學校老師講題時可能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認為很簡單的題,學生怎麼都不明白,就有點生氣。

所以,如果我們去給孩子或者其他人講一件事或某個問題時,就要考慮到雙方的知識是否對等。

當不對等時,就嘗試換個角度去理解,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去講解吧。

相關焦點

  • 孩子越長越像妻子前男友,丈夫的質問讓寶媽委屈,遺傳偏差惹的禍
    孩子越長越像前男友,丈夫的質問讓寶媽委屈琳琳和丈夫從戀愛到結婚都很和睦,特別是在琳琳懷孕後,丈夫對她愈加關心,琳琳經常感慨嫁對了人。一晃十個月過去了,琳琳平安生下一個大胖小子,照理說孩子的到來會讓這個家更歡樂,可自從孩子出生,丈夫就不對勁了。
  • 誰惹你生氣了,如此委屈,是可忍孰不可忍
    1.窗外的風景,不及小姐姐2.誰惹你生氣了,如此委屈,是可忍孰不可忍3.被大理石環繞的感覺4.為什麼,我哪知道為什麼~5.悠著點啊,這麼高摔下來可不是好玩的14.這小粉襖,真粉,誰還不是個寶寶了~15.讓爸爸看會孩子,結果一回來就看到了這幕,爸爸真是個人才啊。
  • 蛀牙都是吃糖惹的禍,爸爸媽媽真的冤枉孩子了!
    去牙科診所的時候,牙醫就推薦可以給孩子做窩溝封閉。窩溝封閉以前聽說過,但因為孩子小就沒有去詳細了解,隨後就請牙醫幫我惡補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1、 什麼是牙齒的窩溝封閉?一幅「視死如歸」的表情孩子牙齒的窩溝封閉一般是一對一對做的,一直做到孩子所有的磨牙都萌出,正常要做上下四對,也就是8顆牙。時間一直要持續到孩子13、4歲的時候才能完全做完。
  • 孩子粗心大意,考試丟分多,都是家長惹的禍!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在說到孩子學習的問題時,常常有家長反映孩子的粗心問題。比如在數學方面,把符號看錯,把數字看錯,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數錯了數等;語文方面,學拼音困難,讀書時經常錯字漏字,一些簡單的字都會經常寫錯,作文偏題等;英語方面,記單詞丟三落四,單詞易混淆等。
  • 3歲"小老頭"火了,只怪髮型太成熟,網友:都是爸爸惹的禍
    3歲&34;火了,只怪髮型太成熟,網友:都是爸爸惹的禍!當代家長,大多有一個相同的想法,那就是:生孩子是來&34;的。他們認為自己為了孩子的成長付出了這麼多,從孩子身上獲得快樂也是無可厚非的,於是,就有了很多家長惡搞孩子的畫面,讓人哭笑不得。
  • 女兒被爸爸惹生氣,轉身走開不理爸爸,爸爸哄娃動作很暖心
    導讀:女兒被爸爸惹生氣,轉身走開不理爸爸,爸爸哄娃動作很暖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被爸爸惹生氣,轉身走開不理爸爸,爸爸哄娃動作很暖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都是職稱惹的禍?
    一開始語氣還算委婉,後來越來越覺得委屈,語言也變得咄咄逼人了!質疑者步步緊逼,並且以屈原相比,認為自己和屈原一樣委屈。要我說,這一切都是職稱惹的禍!別說評上職稱的都是優秀的!也別說沒評上職稱的都是不優秀的!體制內的人都知道這話是扯淡!分分鐘能給你舉出好多個反面例子!話說,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委屈呢!老師們,你覺得自己委屈嗎?
  • 《都是放屁惹的禍》
    這是一本很好玩又漲知識的書。說它好玩,是因為其中的語言比較幽默詼諧,比如「地球發燒了」「都是放屁惹的禍」等等童稚語言可以讓孩子嘻嘻哈哈的聽到最後;說它漲知識,是因為裡面涉及到有全球變暖的氣候知識、牛的體態結構知識、以及如何改變全球變暖的思考等等。我們對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惡果,在不久的將來就要由孩子來面對、承擔。
  • 印度最委屈的大橋,唾沫讓它將面臨垮塌,都是菸草惹的禍?
    然而這樣一座意義非凡的大橋,仍避免不了被人無意毀壞的命運,原因只是當地人隨地吐痰的毛病,和經常愛吃的一種菸草,當地人將這種菸草稱之為Gutkha,不少的當地人,都有吃Gutkha的習慣。Gutkha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而且會和人體的唾液一起分泌出去。
  • 學會3步,讓孩子既不委屈又能有效處理
    導讀:孩子上學了,老師可能會因為一些事情,通過電話與家長溝通,有的老師可能會措詞比較嚴厲,此時就非常考驗父母的處理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了,一不留神被情緒控制,就可能讓孩子受委屈。孩子上學過程中,家長難免會遇到老師"告狀"的事情,該如何應對才能做到既不讓孩子受委屈,又能妥善的處理?放下情緒,保持冷靜人對於權威有著天然的服從性,當老師告狀時,我們自然會認為老師是對的,肯定是孩子做錯了。
  • 孕期爸爸惹媽媽生氣,胎寶寶會「記仇」,出生後會幫媽媽回擊
    有的準爸爸對孕媽很體貼包容,照顧得也很周到,但有的準爸爸們就會差了,不但不心疼孕媽,孕期還會做或說一些惹準媽媽們生氣或難過的事,讓準媽媽情緒不穩定。甚至還會做出傷害準媽媽的舉動,其實,準爸爸們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肚中的寶寶監視到,對胎寶寶都是有影響的。
  • 孩子喜歡說「壞媽媽」?詛咒敏感期來了,家長注意三點應對原則
    孩子說「壞媽媽」、「臭媽媽」、「媽媽我討厭你」之類的話,確實會令很多父母傷心不已,覺得我養你這麼辛苦,你居然這麼罵我?當然,也會有一些對育兒知識有所了解的家長,認為孩子是處於「詛咒敏感期」,對孩子的表現不以為意,不做幹預,等著孩子逐漸渡過「詛咒敏感期」。那麼,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詛咒敏感期是什麼?
  • 可能是「把尿」惹的禍,家長們要注意
    可能是「把尿」惹的禍,家長們要注意同事小張是科學育兒的支持者,孩子生下來後,堅持用尿不溼,既乾淨又方便。婆婆認為尿不溼太貴了,便宜的又傷害孩子的皮膚,每次都提前「把尿」。隨著孩子長大,小張發現孩子小便的次數越來越多,每次量又不多,像個直腸子。心存疑問的小張趁著孩子檢查,問了醫生「大夫,我家孩子才1歲,但是最近尿尿次數越來越多,每次也尿不了多少,會不會是排尿系統出了問題。」
  •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有個叫軍軍的男孩其性格就特別的性任,「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下雨了,無論媽媽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軍軍就是不肯帶雨具出去玩,這是他一貫的性格。還有禮拜日本來是個快活的日子,軍軍的小表哥明明在地區兒童繪畫中獲了獎,又逢8歲生日。
  • 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
    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伊桑是人群中佔比20%的閱讀書寫障礙患者中的一個。、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孩子為何「漏」習難改?、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看近物時,當需要將視線聚焦在近處物體時,雙眼無法正確地同時轉向內側。
  • 爸爸惹女兒生氣視頻走紅網絡,網友:女人​生氣的樣子就沒有變過
    視頻中這個可愛的圓嘟嘟的小女孩,被爸爸惹生氣了,接下來她的一系列動作讓網友們驚奇不已,原來女孩兒生氣的樣子從小到大都一樣呀!你看一旦生氣,先是把手背到身後不讓你牽手,你越是想牽我越是不讓你牽,就是背到身後,你搶都搶不過來。
  • 2歲寶寶差點變「腦癱兒」,因奶奶這一念之差,醫生:無知惹的禍
    文 | 林琳育兒日記孩子是一個家庭的紐帶,同時也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所以每個家庭對孩子都是呵護,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讓孩子發生意外。但即便再怎麼小心,還是偶爾會有對孩子不利的情況出現。2歲寶寶差點變「腦癱兒」,因奶奶這一念之差,醫生:無知惹的禍小薇家由於夫妻工作忙,於是奶奶幫忙帶2歲的孩子,而一天夜裡孩子有些發燒,小薇和老公商量說帶孩子去醫院,奶奶聽見聲音後出來說不用去醫院檢查,說孩子爸爸小時候發燒用酒精搓一搓就好了,就問家裡有酒嗎?
  • 拉了八天肚子,都是手機惹的禍
    昨天晚上十一點半,女兒來電話說:自那天開始到現在,每天都要拉七八次大便,真受不了了,明天過來接我!今天我到了學校,把女兒接了回來,看了醫生,醫生說:這是中暑的後遺症!女兒這次拉了八天肚子,這都是一個手機惹的禍!有人說:要想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也的確,手機已讓許許多多孩子們欲罷不能,無論是白天、黑夜,都是抓住手機不放!
  • 爸爸姓楊,給孩子取名,一到開學,女兒就十分委屈
    導讀:爸爸姓楊,給孩子取名,一到開學,女兒就十分委屈中國的名字博大精深,很多人的名字既簡單含義有深,有的人的名字聽起來既響亮又好聽。但是也有很多人的名字是比較深奧很懂得,有的讓人一聽就讓人大笑不已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楊先生是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剛進入社會中他也覺得很累,每天都是加班加班,忙到連周末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社交時間。
  • 知識的「詛咒」
    「什麼是「知識的詛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學術的定義,如果我們很熟悉某個對象的話,那麼我們會很難想像,在不了解的人眼中,這個對象應該是什麼樣。」簡單的說,就是你不明白為什麼,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別人卻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