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說「壞媽媽」?詛咒敏感期來了,家長注意三點應對原則

2020-08-27 元寶爸爸聊育兒

孩子說「壞媽媽」、「臭媽媽」、「媽媽我討厭你」之類的話,確實會令很多父母傷心不已,覺得我養你這麼辛苦,你居然這麼罵我?當然,也會有一些對育兒知識有所了解的家長,認為孩子是處於「詛咒敏感期」,對孩子的表現不以為意,不做幹預,等著孩子逐漸渡過「詛咒敏感期」。那麼,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

詛咒敏感期是什麼?

按照蒙臺梭利的教育研究發現,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發展階段的某一個特定時期,會表現出對某方面的知識特別感興趣、學習效率高、學習速度快的特點,比如0-1歲期間的口欲敏感期,1-3歲的語言敏感期,2歲以後的動作敏感期等。

詛咒敏感期通常會發生在孩子學習語言的早期階段,一般在3歲前後,孩子在聽到別人(大人或者孩子)說的一些髒話或者是帶有詛咒性質的話語之後,會充滿好奇心,並且記在心裡,然後很喜歡不分場合的說出這樣的話語,而且,令家長煩惱的是,你越是阻止孩子說這些話,孩子就越喜歡說。不過,當孩子過了這個詛咒敏感期的階段之後,通常都會恢復到正常的語言表達方式。

為什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會熱衷於說髒話?

為什麼孩子會對這種詛咒類的話語和髒話感興趣呢?因為孩子年齡雖小,但是感知能力卻是很強的,當孩子發現這類語言對別人能夠造成影響,具備影響力和力量的時候,孩子就會選擇使用這種帶有刺激性和影響力的語言來試探他人的反應,強化自己的力量,增強自我存在感。

孩子說詛咒的話語,往往跟身邊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父母親人的語言習慣。

有些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尤其在表達一些憤怒、鬱悶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喜歡帶各種髒話,而且不考慮孩子是否會看到聽到,這樣的做法,孩子會有模有樣的進行模仿學習,而且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很強,很多時候只要聽一次就記住了。

我們家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我們在跟孩子一起玩耍嬉戲的時候,有時候會對頑皮的元寶說「臭寶寶」,小傢伙學會了之後,會笑嘻嘻的對著我們說「臭爸爸」、「臭媽媽」、「臭姐姐」,所以現在我們基本上不會對著孩子說這些話了,孩子沒有了這種刺激,也慢慢失去了說這類話語的動力。

此外,孩子現在上幼兒園,在小區裡面跟其他小朋友玩耍,難免會聽到其他小朋友說詛咒性的話語和髒話,孩子年紀小,好奇心強,當看到小朋友之間用這種方式「攻擊」的時候,孩子之間情緒、行為的劇烈變化,也會受到一定的感染,學著說這些話。

詛咒敏感期並不是說髒話的唯一原因

孩子說詛咒性的話語或者說髒話,除了因為這種話語有力量感,能夠顯示自我的存在之外,很多時候,其實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情緒的一種方式。

尤其是當孩子失落、憤怒、生氣、委屈、傷心的時候,孩子會比較習慣採取一些熟悉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被父母管教的時候,會將這種情緒發洩到管教TA的爸爸媽媽身上,說出詛咒性的話語出來。

父母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詛咒敏感期?

對於孩子的詛咒敏感期的表現,作為父母,不要太過於緊張,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是所有孩子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我們只要把握好一些原則技巧就好了。

一、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及時給予安撫

孩子說詛咒的話語,除了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突出自我以外,很多時候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作為父母,不要被孩子表面的語言所激怒,更應該關注孩子當時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當孩子生氣、沮喪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安撫,緩和孩子的情緒。

二、對孩子的語言不做出激烈的反應,淡化處理

當孩子有詛咒敏感期的表現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有過激的反應,因為你越是批評孩子,阻止孩子說這些話,孩子就越意識到這些語言能夠引起你的注意,也就更加不受控制的喜歡說出這樣的語言出來,只有當孩子的話語難以激起你的反應的時候,孩子才會慢慢覺得無趣,進而放棄這樣的做法。

三、教孩子掌握正確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孩子對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尤其是詛咒敏感期的孩子,語言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式,因此,父母在這個時期,尤其是孩子說出詛咒性的語言之後,需要利用合適的時機,讓孩子意識到他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緒狀態下,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宣洩和表達出來。

說在最後的話:孩子說「壞媽媽」,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怕、難堪的事情,了解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和心智發展的自然規律,正確對待孩子的言行,你會發現孩子將會更快的渡過這個時期。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相關焦點

  • 進入詛咒敏感期,孩子變身「狠話狂人」,家長應該這樣做
    導讀:進入詛咒敏感期,孩子變身「狠話狂人」,家長應該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寶寶開始說髒話,大多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正確引導很重要
    當媽媽聽到萌萌說這些話的時候,非常吃驚,她真不知道孩子是怎樣把這些粗話記在小腦袋裡的。現在,萌萌已經4歲了,即使在她很高興的時候,她也會突然冒出一句詛咒的話。比如,她正在客廳裡隨著電視音樂翩翩起舞,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都在欣賞中。突然,萌萌會停下來,一轉身,臉上帶著笑意說:「我要把你們都踢出去,踢到對面的樓頂上!」面對突如其來的粗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才好。
  • 當孩子說「我要打死你」,媽媽的反應是度過詛咒敏感期的關鍵
    導讀:當孩子說「我要打死你」,媽媽的反應是度過詛咒敏感期的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詛咒敏感期孩子罵人,冷處理不當危害更大,立規矩請用這三種方式
    最近有位媽媽在私信中問,三歲半的小男孩,到了詛咒敏感期,不斷說一些"打死你""狗屁""大臭屁"之類的不文明用語。他們發現,寶寶不僅僅會將髒話當做玩笑,也會在表達不滿時使用。媽媽了解到這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一個階段,並不能代表孩子學壞或者沒教養,於是放下心來,最終決定冷處理。
  • 「壞媽媽,我要打死你!」當孩子飆狠話,爸媽的回答很重要
    前幾天在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就和我吐槽自家孩子最近越來越沒禮貌了。因為朋友收了孩子的玩具,讓他吃完飯再玩,結果孩子突然就來了一句:「你這個壞媽媽,我以後都不喜歡你了!」這讓朋友覺得非常的傷心,覺得孩子不喜歡自己了。
  • 「媽媽,我要打死你!」孩子說髒話愁壞家長,比起打罵這樣做有效
    ,「這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學壞了,會說髒話了,越說他就越來勁,怎樣讓孩子不說髒話呢?」如果爸爸媽媽沒注意這一點,經常把髒話掛在嘴上,那麼孩子就很可能會開始說髒話。甚至,有些父母會把說髒話當成開玩笑,比如"傻X"等詞彙,在外人聽來很刺耳,他們卻會拿來開玩笑。
  • 孩子"出口成髒"?大多是進入"詛咒敏感期",正確引導很重要
    然後她就直接把電視給關了,結果孩子急得大喊:"臭媽媽、死媽媽,幹嘛關我電視";除此之外,平時孩子說起學校裡的同學,都是說"那個傻子"之類的髒話。看到孩子說髒話,周女士也很生氣,每次都會狠狠地糾正他。但是孩子似乎上癮了,還有種爸爸媽媽越罵他越要說的感覺。
  • 3歲寶寶總說髒話,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只是進入「詛咒敏感期」
    因為好奇心太重,白白媽會帶著孩子做許多遊戲,去了解一些知識,比如觀察水流的方向,用漏鬥來告訴孩子,一些現象。剛開始的時候白白媽還挺輕鬆了,可是到了後面,不知道是因為孩子沒有了耐心,還是脾氣變得不好了,經常會對白白媽「爆粗口」,有的時候是說媽媽笨,有的時候是說媽媽像豬頭。
  • 「媽媽,我恨死你了」,別寒心,孩子只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
    《兒童行為心理學》提到: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瘋狂學習並使用語言時,他們會特別喜歡用「髒話」和「狠話」,他們意識到這些語言帶有刺傷人的力量,便會大量使用這類強有力的語言來試探別人,增強自己的力量,這便是孩子進入「詛咒敏感期」的語言表現。
  • 幼兒園小班孩子才有的「壞」敏感期,老師很容易誤判,但媽媽要懂
    孩子從出生到9歲前,會有31個敏感期,會在特定的時期內,對某一種知識或者技巧樂此不疲,有的敏感期是父母喜歡的,可是有的敏感期卻讓父母不解,上了幼兒園後,展現這種敏感期時,也很容易被老師誤判成調皮和不聽話,但是媽媽可不要聽之任之,要對孩子保持足夠的信任和理解哦。
  • 孩子的嘴很「毒」,愛說狠話,教你正確應對,家長的反應很重要
    也有人把它翻譯成「汙言穢語敏感期」,但是我很不喜歡這個詞,所以一般有家長說朋友請教都會告訴他們這是「詛咒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說一些很刺耳的話,比如說經常會說一些「shi、niao、pi」之類的,帶有一些比較難聽和一些髒話。孩子有時候還會說一些極端的詞,比如說「死」。這就是「詛咒敏感期」的具體表現。
  • 當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可能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母親的引導很重要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小區有一個小朋友小明(化名)。他是一個7歲的女孩子,平時他是一個非常開朗的孩子。可是最近她經常出口成髒,喜歡罵人,前兩天她的狗狗走丟了。孩子身邊的語言環境不好孩子們就是通過模仿學會生存的,父母不好的說話、做事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的養成。如果父母經常說髒話,那孩子也會慢慢地跟著父母學會說髒話。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但是習慣養成了之後也是很難改掉的,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和做事方式。
  • 2歲孩子喜歡跑跑跳跳走不停?「行走敏感期」到了,家長這麼做
    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媽們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寶寶一到會走路的時候就特別喜歡亂跑,像是在「炫技」,父母怎麼說都沒有用,孩子像是斷了線的風箏,根本抓不住。其實,2歲的孩子跑跑跳跳走不停,是他們的「行走敏感期」到了,對此家長了解多少?
  • 「媽媽,你去死吧!」別難過,這只是孩子「詛咒敏感期」到了
    「詛咒敏感期」的孩子,正在與世界為敵,他們還會經常說:「我不喜歡媽媽,我要打死媽媽!」「我要用石頭,把爸爸的腦袋砸出血!」「奶奶你滾吧,滾進垃圾桶裡去!」……這些如此「狠毒」的話,讓哪位家長聽了,都會心裡不舒服。雖然打過、教訓過、大道理也講過,可孩子不僅沒有減少,詛咒的更帶勁了,甚至一次比一次猛烈,這到底是為什麼?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每天說好幾遍討厭我,我該怎麼辦
    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家長會發現,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突然就會說一些「髒話」了,「打死你!」「壞蛋!」「滾開」,有時是毫無緣由的,想起來就念叨個沒完,這很讓家長頭疼,一遍遍地制止孩子,一點用都沒有,還有可能變本加厲,讓孩子說得更起勁了,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的這幾個敏感期,都是成長的「飛躍點」
    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常常會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那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到了三四歲,孩子還常常會偷偷地把物品放到嘴裡「嘗。通過觀察成人的嘴形來獲得語言、語調和節奏;語言的爆發期(2.5-4歲) :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說,不斷地重複模仿大人的話;自我語言期(3-4歲) :喜歡自言自語,自己講故事,愛說悄悄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 「臭媽媽,打你」,和叛逆一樣可怕的詛咒期,媽媽巧招度過敏感期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巧招度過詛咒敏感期。「臭媽媽,我打你。」三歲的兒子拿著玩具槍,一邊瞄著媽媽一邊嘴裡還發出「嗒,嗒,嗒」的聲音。,而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詛咒敏感期和兩歲時的叛逆期一樣,都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會不分場合地使用一些髒話或帶有詛咒的話,這個階段一般會在三歲時開始,當有人越是去制止時,孩子就會表現出越興奮,這階段過去之後,孩子也就恢復到正常語言表達。
  • 「臭媽媽,我打死你!」你的孩子說狠話時,父母的第一反應該如何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你家的孩子現再多大了呢,平時會不會說「臭媽媽,臭爸爸」,「壞媽媽,壞爸爸」,「我打死你」….等等一些類的髒話或者是狠話。這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真的很重要,要如何做,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首先你要知道,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進入了詛咒敏感期,其次你要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最後你就能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了。
  • 喜歡吃手的寶寶,家長應該怎麼辦?三步輕鬆度過「口腔敏感期」
    撰稿:劉敏| 插畫:kit | 審核:靜好張媽媽在後臺詢問:我的寶寶最近特別喜歡吃手指,恨不得把五個手指都塞到嘴裡去。這位媽媽孩子詳細的描述了孩子當時的狀態和表現,甚至還有自己的應對方法。這讓張媽媽很擔心,寶寶的小手多髒啊,各種細菌和病菌,一旦進入寶寶的身體,孩子得了病可怎麼辦?其實,張媽媽也別太著急,對應寶寶的年齡,孩子這種表現其實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
  • 寶寶開始「說髒話」?可能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家長要重視
    ,他跟孩子媽媽早已改掉了說髒話的習慣。——節選自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寶寶跟爸爸媽媽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每天都會待在一塊,自然也會學習到父母的各種習慣,也包括髒話。如果寶爸寶媽沒注意這一點,經常把髒話掛在嘴上,那麼孩子就很可能會開始說髒話。甚至,有些夫妻會把說髒話當成開玩笑,比如"傻X"等詞彙,在外人聽來很刺耳,他們卻會拿來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