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楊樂:《致命復活》讓我成為終生環保志願者

2020-12-25 澎湃新聞

導演楊樂:《致命復活》讓我成為終生環保志願者

2020-07-26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6年,楊樂參與了由環保部宣教中心和巨塢影視出品的《致命復活》電影項目,擔任編劇和導演職務。以下是導演楊樂在拍攝電影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項目啟動後,出品方各級領導給予了主創團隊高度重視和巨大支持,這部電影在大方向上的指導方針,以及具體環節上的工作重點很快被確定下來,全體主創也在學習、吸收後,達成高度共識——我們要創作的,是一部以氣候危機為大背景的科幻電影,而與市場上常見的側重「幻」的科幻片相比,我們電影要更嚴謹的專注於「科」,只有保證了科學性和嚴謹性,電影呈現出來的故事才是可信的,我們所傳遞出來的,關於氣候危機的警示意義,才是詳實的。

△ 電影《致命復活》導演楊樂

在隨後開啟的劇本創作階段,出品方為主創團隊進一步提供了充裕的創作時間,和持續不斷的、全方位的資源支持。宣教中心領導以及巨塢影視的項目製片人通過積極的協調,為電影項目邀請了數十位前沿科學家,搭建了一個涵蓋氣象、基因、能源、計算機、醫學等諸多領域的專家顧問團。

頂尖的智囊配置,在對劇本產生了巨大幫助的同時,也令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出品方對氣候問題科學性的極致嚴謹態度。在此階段,我個人在生物學和電影劇作兩方面的教育背景也產生了有益效果,讓我以最快速度的把科學知識轉化成藝術文字成為可能。

△ 電影劇照

講述氣候危機的故事,切入點很多,如何選定題材,成為了當時最迫切的問題之一。若干次劇本論證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不斷召開。得益於這一場場的知識盛宴,電影劇本得到科學的滋養。在百餘稿的顛覆、修正和推敲後,我們最終選擇了由氣候危機引發的「疫情」和「洪水」作為背景。一個發生在2027年的,探討人類個體如何團結共渡災難的故事,誕生了。

時間來到當下,2020年,電影《致命復活》即將上映,作為一部青年導演的拙作,它在藝術性和許多方面都存在著青澀和不成熟之處。該電影紮實嚴謹的科學性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經受了現實的驗證,切實的成為了呼籲環保,呼籲大眾關注氣候危機的一記哨音。甚至參照現實,可能進一步向大眾敲響氣候危機的警鐘。在這個層面,我為電影將起到積極意義感到驕傲。而「吹哨人」的全部榮耀和敬意,歸於本片幕後的科學家們,歸於積極、嚴謹的環保工作者們。

△ 電影劇照

縱觀《致命復活》的創作,從2016年到2020年,這期間我個人最大的收穫,是在創作的同時,從宣教中心提供的資料和訊息中,連貫的接受了環境保護教育。這些知識讓我以全新的,更真實的維度觀看了我們共有的唯一的世界,感受歷史和未來,對我的創作思想乃至世界觀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最初接觸氣候危機的相關數據,那些抽象的數字在內心中無法量化,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當我連貫的看到碳排放量、冰蓋損失、物種滅絕速度、全球溫度……這些數據在逐年以加速的方式承載著危機撲向人類的時候;當2019年全球生態環境「質變」臨界點隱約可見的時候;當危機臨近,個別超級大國卻退出「巴黎協定」的時候;當人類同胞面臨同一場疫情,卻因思想的割裂而經歷著迥然不同命運的時候。我心中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專長,去呼籲大眾環保意識、傳遞環保知識的意願也持續的高漲著。

在世界範圍內,尤其在一些影視工業更發達的國家,曾經誕生了許多以氣候危機為題材的優秀影視作品,這些作品無疑為環境保護理念的宣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深入學習了環境保護知識之後,我也同樣產生了質疑,氣候危機僅僅是突如其來的一座巨浪嗎?當災難降臨的時候,會有一位超級英雄降臨拯救全人類嗎?

△ 電影劇照

現在新冠疫情已經成為了全人類的共同記憶,而所有人也已經親眼見證,在覆蓋全球的巨大危機面前,拯救人類的並不是哪一位「超級英雄」,而是千千萬萬個平凡的逆行者!醫生、護士、以及各個行業中懷揣著強烈同理心,對他人命運無私關懷和奉獻的人。而在更高的格局上,這種勝利需要由所有人、每個人的參與才能贏得。幫助我們階段性戰勝疫情的,恰恰是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認知。畢竟,全人類一直都生存在共同的、唯一的一個地球之上。「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傳遞和普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類在未來的走向,甚至,它就是那把有可能拯救人類的「鑰匙」。

這就是縱觀整個電影創作過程,既是傳播環保理念,也是學習環保理念的幾年中,在我心中逐漸紮根的思想。而這個思想也已經作為靈魂被融入在這部電影的人物設計和劇情走向當中,去呈現和傳遞。

《致命復活》這部作品的創作經歷,讓我從一名普通的青年電影人,更成為了一名終生的中國環境保護宣傳志願者,我會以環境保護作為藝術創作的支點,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在日後的創作中,通過影視作品這種宣傳方式,傳遞中國人自己的環保聲音,講述中國人自己的環保故事。

文章推薦

來源:宣傳教育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原標題:《導演楊樂:《致命復活》讓我成為終生環保志願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釜山行中國版《致命復活》定檔 致命復活劇情演員介紹
    釜山行中國版《致命復活》定檔 致命復活劇情演員介紹  近日,國家電影局最新發布通知:從7月20日起,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將恢復開放,每場上座率不得超30%。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就已搶佔先機,定檔7月31日全國上映,並隨之發布了定檔海報。
  • 科幻電影《致命復活》全國首映 聚焦全球生態危機
    1905電影網訊7月31日下午,國內首部氣候變化科幻電影《致命復活》在北京舉辦了全國首映禮。除此之外,電影的主創團隊編劇兼導演楊樂,主演閆文君、沈文俊、沈語眉等主演也紛紛亮相首映禮,並為觀眾分享了影片精彩的幕後故事。
  • 堪稱《釜山行》後又一部災難題材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定檔!
    電影《致命復活》由導演兼楊樂擔任執導,演員由閆文君、徐紹澤、沈文君、沈語眉、何洋、賈鳳柱、袁忠遠、喬源昊、董詩琪、劉忻怡、王雯雯等傾情加盟主演的一部國產災難題材的電影!國產電影《致命復活》以一部災難作為題材切入當下整個全球「抗疫」,顯得非常適宜,通過影片切入現實的例子呼籲我們廣大的地球人,愛護自然的各種品種,影片特別是在詮釋人性的正面和陰暗面顯得飛鏟細膩,和韓國電影《釜山行1-2》略有不同,電影《致命復活》的場面非常宏大,由大到小,進行整體的以點帶面的闡述!
  • 《致命復活》定檔 災難題材電影「引爆」影院
    本文轉自【電影網】;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定檔7月31日全國上映,並隨之發布了定檔海報。而和它們不同的是,《致命復活》雖格局偏小,但對於人性和末日恐懼的塑造絲毫不弱,並且節奏感更快,視覺衝擊力更強,大部分的特效鏡頭,都是在最大化的營造出真實的病毒場面。從發布的定檔海報中可以看出,在防毒面具中映照出了末日危機的一角:一面是受病毒侵害的女人和孩子,女人面如死灰,孩子一臉驚恐;一面是身穿防護服的人員似乎在對感染者做某種實驗,場面驚悚,透過面具更是看到了破敗城市下的死亡氣息,令人壓抑。
  • 電影《致命復活》正式上映 超級末日病毒突襲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今日,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全國公映。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
  • 全球變暖預警 首部氣候變化科幻電影《致命復活》北京首映
    中國日報7月31日電 7月31日,中國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科幻電影《致命復活》在北京首映。這部電影主要圍繞全球氣候變暖話題展開,通過藝術化的電影情節設計,呼籲公眾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危機。「與市場上常見的側重『幻 』的科幻片相比,我們的電影要更嚴謹的專注於『科』」,電影編劇、導演楊樂在分享電影拍攝的心路歷程時談到,「這不僅是一場大型災難,更是一場大自然帶給人類的考驗,我時常會覺得自己身處其中,希望這部影片能帶給人們一絲警醒。」
  • 江河衛士之富平縣丨富平縣幫幫樂公益協會環保小分隊在行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黨瑤 記者 姬娜 代澤均 實習生 楊甜)9月份以來,三秦都市報、三秦網、秦聞APP、公益記者公眾號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開展江河衛士之「樂山樂水」公益活動。2020年江河衛士,陝西20個市縣區20個環保小分隊共計上千人在行動。
  • 《致命復活》最新劇情:疑似主謀02號是誰?韋逸升變壞了嗎?
    《致命復活》電視劇正在熱播中,現在已經播出了第15集,致命復活越來越好看了,腹黑的韋逸升誓要找出當年在越南綁架謀害他的人,疑似主謀01號CK.關世傑已入網,當他知道CK並非真正主謀時,韋逸升接近崩潰、著魔,接下來的疑似主謀02號會是誰?不少的網想知道致命復活韋逸升最後變壞了嗎?下面小編給網友們揭曉。   郭晉安和萬綺雯,屬於香港電視界的老將了。
  • 《致命復活》:新冠疫情下人與自然的重新思考
    《致命復活》:新冠疫情下人與自然的重新思考 2020-07-26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可可西裡到「紐交所」,環保鬥士熊楊「野鵝敢死隊」般的15年
    在深圳工作生活了二十九年,熊楊見證了這座移民城市的「生長」,深圳成為他的「第二故鄉」,珠江成為了他的第二條「母親河」。這條地位與長江一樣重要的「母親河」,在熊楊的內心深處是既愛又恨的。2017年3月,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資助下,熊楊以總顧問身份參與綠源環保志願者協會和《深圳晚報》共同發起的「深圳民間河長」招募活動,發動普通老百姓參與環保,讓更多人一起守護家鄉河。啟發熊楊做這件事的初衷,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公益活動「江河衛士」。
  • 陝西20個市縣區20個環保小分隊2020位志願者在行動!
    所有環保志願者組成隊列,揮舞著旗幟,昂首闊步走在河堤大道,他們中有教師、學生、醫生、幹部、藝術家等。500人的「快閃」將活動推向高潮,陝西廣播電視臺農林衛視欄目主持人惠曉、富平縣多彩年華藝術團團長董麗、富平縣幫幫樂公益協會愛心主持人盧永強領唱《我和我的祖國》,全體志願者揮舞著旗子從四面八方走向舞臺,齊聲歡唱。
  • "致命復活"前往越南實景拍攝 郭晉安再演"忠奸人"
    除了黃宗澤在《幕後玩家》裡變身花心渣男,上周日首播的臺慶劇《致命復活》中,郭晉安也再次挑戰黑化角色,飾演一個被綁架十年後獲救、回到香港實施報復的悲劇人物韋逸升。   《致命復活》由擅長拍攝懸疑題材的監製林志華操刀,其他演員還有萬綺雯、黃德斌以及今年人氣急升的王浩信。
  • 真環保!中秋節來我樂家居,探索我樂無醛板的環保奧秘
    安全、環保,是家庭裝修的前提,更是好的家居產品必須滿足的條件。今年中秋節,我樂櫥櫃重磅推出無醛添加·樂芯板,用高標準的環保板材,五星升級的安全保障,呵護每一個團聚的家。現在,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我樂櫥櫃無醛添加·樂芯板的環保奧秘!
  • 著名數學家楊樂院士:中國將成為數學強國
    1977年,陳景潤由助理研究員被國家破格提升為研究員,楊樂和張廣厚從實習研究員破格提升為副研究員,成為中國恢復職稱評定製度的首批人員。1980年,楊樂和陳景潤同時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時叫學部委員),陳景潤當時47歲,楊樂41歲,當時是最年輕的院士。有趣的是,評選他當院士的時候,楊樂自己在國外訪問,還不知道有這回事。
  • 「樂山樂水」主題公益活動|全省近200名志願者一起行動,清潔我們的...
    19日,山西晚報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樂山樂水」主題公益活動進行「組隊行動」,山西各地近200名志願者行動起來,來到各自家鄉的河邊、山上、景區、公園等地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兩天裡,志願者們進行了環保宣傳、文明勸導、淨灘清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用實際行動鼓勵更多人用去守護家鄉的青山綠水,並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山水文化之美,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 聯想復活樂檬,讓我想起曇花一現的ZUK
    如果不是最近看數碼資訊,恐怕已經難以想起聯想旗下除了Moto以外,還有一個樂檬系列。12月9日,聯想發布了樂檬 K12 Pro,在此之前,樂檬系列已經在市面上消失了很久,最後一部有可能是2015年發布的樂檬 X3。
  • 電影《致命復活》發布「神秘病毒」終極預告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將於7月31日全國上映。今日,曝光了「神秘病毒」版終極預告。預告中逼真展現了未知病毒突襲後,全城陷入了絕處求生的恐慌中,氣氛緊張壓抑。「神秘病毒」引爆「生化」危機《致命復活》此次曝光的「神秘病毒」預告,驚悚的傳達了末日危機來臨時的緊張感和窒息感。預告開場,伴隨著旁白「一種遠古細菌從中復甦」,末日恐慌瞬間大爆發,整個城市被一片陰霾籠罩。隔離者與感染者進行了生死角逐,奔跑的腳步聲、吶喊聲、喘息聲、哭泣聲貫穿整支預告,氣息十分壓抑。
  • 《致命復活》引爆TVB臺慶,港劇能否浴火重生?
    那就是今年TVB臺慶的壓軸好戲——《致命復活》。《致命復活》引爆TVB臺慶 演繹人性「善於惡」《致命復活》無疑是今年TVB臺慶劇中最受歡迎的一部。該劇由郭晉安及萬綺雯領銜主演,單看題材就足夠吸引,簡單而言便是一個人的「死去」與「重生」。
  • 《致命復活》22集劇情曝光:逸昇與阮喬發現逸隆的驚人秘密
    正在熱播的#致命復活#,請來了在2014年三度拿視帝後就處於半隱退狀態的#郭晉安#再度出山,和萬綺雯三度搭檔演夫妻,陣容強大。而為了演好被囚禁折磨的野人,郭晉安兩個月瘦身20磅。《致命復活》豆瓣評分居高不下,觀眾口碑較高。隨著劇情的展開,幕後BOSS的身份猜疑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在最新一集22集中將會展現哪些內容呢?
  • 「樂山樂水 行動有我」|無極團隊開展「守護滹沱母親河 爭當環保小...
    2020燕趙都市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樂山樂水「公益行動持續推進。近日,無極稅務志願者團隊走進無極縣東中鋪小學開展「守護滹沱母親河 爭當環保小衛士」活動,讓孩子們從小關注生態環境。志願者袁葉和馬敬禹分別以圖板的形式生動形象的給孩子們講述了滹沱河的前世今生,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到滹沱河發生的巨變,同時也邀請曾經去過的同學講述自己的親身感受。河美了,水綠了,花開了,天藍了,鳥來了,步步是風光,處處是美景。在發表感言階段,孩子們踴躍發言,紛紛表示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河流、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