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務體系不僅是國家經濟整體發展的核心,也是支撐鄉村振興的要素之一。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聊城農商銀行堅定初心使命,下沉服務網絡,積極發展普惠金融,極大拓寬了金融服務的層次和廣度,成為普惠金融落地的重要力量。
「以前取錢要走個10多裡路,即耽誤時間還不安全,現在真是太方便了」,武大娘拿著剛剛取出的500元現金,樂呵呵的向我們說到。武大娘是許營鎮賈莊村村民,該村以大棚種植業為主,村民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在棚裡勞作,由於離銀行網點遠,辦理銀行業務極不方便,以前家裡有急事需要錢都得跑到十多裡外的鄉鎮上。後來,聊城農商銀行在村裡設立了農村金融服務站,在村內設有農金員,並安裝了農村金融自助服務終端,滿足鄉村居民對現金存取、轉帳匯款、補貼領取、生活繳費、交易結算等基礎金融服務的需求,實現「金融服務不出村」。
據了解,為全面滿足廣大農村地區群眾金融服務需求,聊城農商銀行不斷下沉金融服務,密織服務網絡,不斷加大普惠金融建設力度。截至目前,該行已設立農村金融服務站768個,配備自助金融服務終端820臺,年辦理金融業務90萬筆,繳納社保26萬筆,有效保障廣大農區群眾的基本金融服務需求,真正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讓廣大村民切實享受到普惠金融發展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在金融服務站,該行還設立了金融服務宣傳公示欄,系統介紹了農商銀行支農支小的金融服務政策和金融產品,並製作陽光信貸公開服務、申貸渠道及駐村客戶經理姓名、聯繫方式、及服務監督電話等信息公示上牆,讓廣大村民及時了解該行金融服務政策及相關產品,並對該行的業務進行監督。
「有了這個金融服務公示欄,我們心裡敞亮多了,以前去銀行辦理個業務,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現在我們對銀行的一些基本業務和產品都有了了解。而且,上面還有農商行業務人員的聯繫方式,想辦理業務也不用愁不知道找誰了」該村村民賈保池說道,「確實比以前方便多了,從去年開始,農商行還在我們村開展了整村授信,我們連貸款都不用去銀行辦理了,這變化真大,農商行的服務確實越來越貼心了」。
為了進一步消除農村金融服務「盲區」,縮小城鄉金融服務差距,該行除建立農村金融服務站和金融服務公示欄外,還積極拓展服務渠道,大力推廣聚合支付、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改善鄉村支付環境,積極構建立體化農村金融服務網絡,讓廣大村民享受更便捷、更高效、全天候的行動支付服務。截至目前,該行農區聚合支付、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用戶突破9.6萬戶。今年以來,農區聚合支付業務192.3萬筆,金額21.3億元;電子銀行業務84.2萬筆,金額204億元,有力提升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便捷度。
近年來,聊城農商銀行通過持續加強金融創新,積極下沉金融服務,加快普惠金融建設,切實滿足了廣大農村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激發了廣大農戶創新創業的活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竭的金融助力,切實擔負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主力銀行」的職責與使命。(申大樂陳吉光)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