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電力輔助市場江蘇模式 深度調峰交易連續運營16個月

2020-12-1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深度調峰交易連續運營16個月,平均每周開市2天,每次為電力系統貢獻的調峰容量超過200萬千瓦。

近50家發電企業、2000臺燃煤機組參與交易,平均每臺機組參與近30次,交易費用超過6億元。

從2019年1月開始,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運行至今,隨著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市場正向激勵作用凸顯,有力保障了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正向激勵

打造電力輔助服務「朋友圈」

2019年國慶節期間,商場裡人流不息、熙熙攘攘,工廠裡工人三三兩兩,較平日冷清許多。每逢節假日,工廠放假了,人們休息了,全社會用電量整體大幅下降,很多火電廠的燃煤機組因為電力調峰需要不得不「出工不出力」,減少發電或直接關停。這樣的舉措並非自願,而是政策的強制要求,通過調峰來保障電網平穩運行。

電力調峰是指電力調度機構根據用電負荷的高峰、低谷特性,調動電力系統內可調節的發電資源,確保系統發用電始終處於平衡狀態。根據規定,電力調峰是國家職能部門為了保護全社會用電安全而賦予電力調度機構的一種強制性手段。

不過,與之前「被叫停」不同,今年的「減停」發電是電廠的主動行為。

2019年10月1日,江蘇啟停調峰市場開始試運行。此次啟停調峰市場試運行前,15家燃煤電廠、16家燃氣電廠、1家儲能運營商共計83臺發電機組參與國慶啟停調峰報價。經過投標,此次中標價格最低每千瓦0.4元,最高每千瓦0.6元。

最終,國慶期間全省參與啟停調峰的燃煤機組共停機調峰3臺,合計停機容量113萬千瓦,燃氣機組啟機調峰42臺,合計開機容量1720萬千瓦,相關發電企業最終獲利約1000餘萬元。

市場化的調峰手段,正不斷地正向激勵著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在這個市場裡,無論是統調公用燃煤電廠、燃氣電廠,還是各類儲能設施及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第三方企業,只要為電網調峰出力的單位就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啟停調峰納入了儲能電站。2019年10月1日~4日,江蘇鎮江總容量達10.1萬千瓦的儲能電站合計為電網調節約52萬千瓦時電量,單日能為全省用戶送電約10萬千瓦時。

「儲能電站第一次加入調峰市場,雖然量不大,但為儲能電站參與市場化調峰邁出了積極的一步。」江蘇電力調控中心計劃處處長王崗說。根據市場內最高單位電量價格和政策補償標準,這4天儲能電站平均每千瓦時充/放電量可受益1.4元,共獲益約73萬元。

2019年下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鼓勵儲能等新興主體參與市場,持續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江蘇電力積極配合江蘇能源監管辦和省發改委(能源局),做好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啟停調峰市場建設。

漸行漸成

調峰市場愈發完善與健全

從「要我調峰」到「我要調峰」,觀念的轉變得益於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不斷完善。

2019年1月25日,江蘇電力輔助服務深度調峰市場啟動試運行。國家能源局江蘇省監管辦公室印發的《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指出,市場建設初期,深度調峰市場主體為燃煤機組。這與燃煤、燃氣、儲能設施及綜合能源服務商構成的啟停調峰市場主體有所區別。

根據電網調峰需要,截至2020年4月底,深度調峰市場已累計開市145天,共計中標2800臺次,單日提供最大調峰容量435萬千瓦。

「效果最明顯的調峰操作要屬今年1月31日那次。」江蘇電力調控中心調度計劃處周文俊回憶說。當時春節疊加疫情影響,全網用電負荷不足平時的一半,又遭逢全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發,系統備用很快消耗殆盡。幸好調度機構提前在深度調峰市場採購了400萬千瓦調峰容量,才克服困難,保障風電消納和系統安全運行。

試運行近9個月,深度調峰市場作用不斷顯現。到了2019年9月30日,省能源監管辦和省發改委通知印發《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啟停交易補充規則》,宣布深度調峰市場正式運行。

補充規則還完善了深度調峰市場的補償機制。深度調峰的燃煤機組發電負荷在50%~100%的區間段調節是國家規定的義務,沒有補償費用。此前,50%以下負荷段參與深度調峰,可以獲得最高限價0.6元/千瓦的補貼;自深度調峰市場正式運行後,40%以下負荷段補償費用最高限價由0.6元/千瓦調高到1元/千瓦,40%~50%負荷段限價不變。

「深度調峰交易試運行以來,我們廠已累計參與184臺次,獲益6000餘萬元,大家參與市場積極性都很高。」華能蘇州電廠營銷部鄒軍介紹。

行穩致遠

探索電力輔助市場江蘇模式

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新能源消納。

據了解,截至今年4月,江蘇新能源累計裝機總量達到2621萬千瓦,佔全省發電總裝機的19.8%。在政策與市場雙重激勵下,全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未來2~3年預計新增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

「新能源發電不可控,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市場機制,提高企業參與調峰等輔助服務的積極性,增強電網的調節能力,極大緩解新能源的消納和『北電南送』的壓力。」周文俊表示。

江蘇是全國首批開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改革試點的14個地區之一。「江蘇省全社會用電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位於全國前兩位,進一步發揮江蘇電網優勢,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提升系統調峰能力,增加可再生能源消納空間,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大有可為,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成效備受關注。」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認為,江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有著三大意義:一是促進系統安全穩定,經濟優化運行。二是長三角區域、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求。三是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消納,促進江蘇綠色發展,促進江蘇成為長江經濟帶這條「黃金帶」上的「綠寶石」。

目前,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在不斷完善,未來根據改革推進情況,還將建成調頻市場,逐步將非統調電廠、負荷側資源納入市場,確保江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湖北啟動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2020年6月4日湖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1為建立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新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 江蘇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出爐!
    12月14日,江蘇發改委發布了《江蘇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根據《意見稿》顯示,2019年1月25日,深度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正式試運行。2020年累計調用深度調峰機組1634臺次,同比增長90.4%,最大深度調峰容量435萬千瓦,平均調節深度達36%。2019年9月27日,啟停調峰市場正式試運行。2020年累計開市8天,實際調用燃氣機組70臺(套),最大提供短時頂峰容量477萬千瓦。
  • 華北能監局印發《第三方獨立主體參與華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深入貫徹國家能源局關於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全面覆蓋、全面規範、全面深化的要求,探索與完善負荷側資源參與電力調峰市場機制,經國家能源局同意,華北能源監管局2020年11月11日以《華北能源監管局關於繼續開展第三方獨立主體參與華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工作的通知》(華北監能市場〔2020
  • 我省以市場機制推進電力市場建設
    適應現貨市場建設,以穩定供需、規避風險為原則,帶曲線開展年、月、月內中長期交易,形成中長期合約,作為結算依據。起步階段中長期交易規模控制在95%以上,進一步降低交易風險。推進現貨市場試點建設。以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為前提,以優化資源配置、發現時空價格為原則,建立全電量集中競價優化的現貨交易機制,開展日前交易和實時交易。
  • 青海:公開徵求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意見
    由於電力系統供給主要靠清潔能源,因此發電特性呈現出季節性變化。在10月至次年4月的枯水期,黃河水電「小發」模式,日間光伏大發產生外送餘量,但在夜間電力供應不足,所有火電機組滿發仍需額外購入電量滿足用電負荷需求;在5月至9月的豐水期,黃河水電「大發」模式,全天均可產生電力富餘外送,火電全天只能保持最小出力或停備。
  • 補償價格下調、儲能準入門檻提升(附16省區對比)
    文 | 北極星儲能網作者丨清稚湖南深度調峰:0.5元/kWh降至0.2元/kWh12月9日,湖南能監辦印發關於徵求《湖南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規則(徵求意見稿)》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此次意見稿中將儲能參與深度調峰申報價格上限由500元/MWh
  • 《青海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
    同時,優化調整大工業用電各電壓等級峰、平、谷時段比價關係,促進輸配電價應用於電力市場化交易。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居民生活用電、農業生產用電價格不作調整。2、《青海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公開徵求意見西北能監局日前發布了關於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徵求《青海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徵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通知,青海省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主體包括併入青海電網的青海省調直接調管發電廠、滿足準入要求的共享儲能電站和蓄熱式電鍋爐用戶。
  • 國神焦作電廠獲得第一季度調峰輔助服務獎勵644.33萬元
    國神焦作電廠獲得第一季度調峰輔助服務獎勵644.33萬元 發布時間: 2020-06-28 14:45:14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軍民
  • 淺談電力現貨市場的不平衡費用結算
    隨後,為加快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建設,2017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於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17〕1453號),選擇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試點,組織建設電力現貨市場。
  • 浙江電網首次實施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試點
    浙江電網首次實施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試點 發布時間: 2021-01-07 10:21:15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張思 盧敏 張俊 杜倩昀   2021年1月1日11時30分,浙江電網首次實施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試點
  • ...大學電力經濟與電力市場研究所陳皓勇:電力體制改革要回歸價格...
    由於服務商品的生產和消費是同步的,一般情況下服務商品的交易和消費就是分離的,可以在服務商品交割之前(遠期市場,在我國電力市場中稱為「中長期交易」)或交割時(現貨市場,在我國電力市場中稱為「現貨交易」)完成交易,如圖2)。服務的特殊性導致消費者面臨兩種風險:價值風險和不可用風險。
  • 山東省發布2021年全省電力市場交易工作通知
    2021年起,鼓勵具備條件的集中式新能源發電企業進入電力市場參與交易,籤訂市場交易合同的新能源企業在電網調峰困難時段優先消納。電力現貨市場連續結算試運行前,新能源發電企業按照自願原則與售電公司、批發用戶籤訂中長期交易合同;電力現貨市場連續結算試運行期間,新能源發電企業按照我省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
  • 山西推進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 促進新能源消納
    新華社太原12月4日電(記者梁曉飛)山西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山西省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方案》,近期任務將以「全電量優先、新能源優先」為核心原則,擴大晉電外送規模,促進新能源消納。電力現貨市場是電力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山西省是全國首批電力現貨市場試點省份。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發布的信息顯示,山西電力現貨市場於2019年9月1日首次開展按日結算試運行,2020年8月完成首次整月結算試運行,目前正開展連續兩個月的現貨結算試運行。
  • 江蘇開展發電企業經營情況調研
    江蘇開展發電企業經營情況調研 發布時間: 2020-06-04 09:16:38   來源:  作者:
  • 七大關鍵詞回顧2018全球儲能市場
    但全球範圍內都在對儲能的屬性、所有權、資產界定等進行爭論,中國電網側項目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商業模式與管控機制亟待釐清。   關鍵詞——「規則」   美國發布841法案,各個區域電網運營商修訂儲能參與電力市場規則。
  • 山西出臺2021全省電力市場交易組織方案
    執行大工業用電的電力用戶不受電壓等級和電量限制;執行一般工商業用電的電力用戶不受電壓等級限制,上年度(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用電量應在500萬千瓦時以上(果品冷藏用電和電信基站用電除外),或新投產企業用電報裝容量應在1500千伏安以上;支持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出口加工貿易類企業、「煤改電」交易電量全電量參與市場交易,不受電壓等級和電量限制;支持增量配電網試點參與市場交易,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
  • 兩部門有關負責人就推進實施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答問
    問:電力市場由哪些部分構成?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路徑是什麼?答:電力市場主要由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構成。中長期市場主要開展多年、年、季、月、周等日以上電能量交易和可中斷負荷、調壓等輔助服務交易。現貨市場主要開展日前、日內、實時電能量交易和備用、調頻等輔助服務交易。
  • 陝西延安申報2017年新能源儲備項目 5月16日截止
    2020-12-17 12月15日,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發布2020年9月份西北省間、陝西、寧夏及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結算情況的通知。
  • 聚焦電力現貨市場首次整月結算試運行 發電側收益同比增長40%
    加快建設電力現貨市場是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體現,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戰略的重要實踐。電力現貨交易助力甘肅清潔能源消納甘肅是典型的新能源高佔比送端電網,推動電力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探索現貨交易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又是一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