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深度調峰交易連續運營16個月,平均每周開市2天,每次為電力系統貢獻的調峰容量超過200萬千瓦。
近50家發電企業、2000臺燃煤機組參與交易,平均每臺機組參與近30次,交易費用超過6億元。
從2019年1月開始,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運行至今,隨著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市場正向激勵作用凸顯,有力保障了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正向激勵
打造電力輔助服務「朋友圈」
2019年國慶節期間,商場裡人流不息、熙熙攘攘,工廠裡工人三三兩兩,較平日冷清許多。每逢節假日,工廠放假了,人們休息了,全社會用電量整體大幅下降,很多火電廠的燃煤機組因為電力調峰需要不得不「出工不出力」,減少發電或直接關停。這樣的舉措並非自願,而是政策的強制要求,通過調峰來保障電網平穩運行。
電力調峰是指電力調度機構根據用電負荷的高峰、低谷特性,調動電力系統內可調節的發電資源,確保系統發用電始終處於平衡狀態。根據規定,電力調峰是國家職能部門為了保護全社會用電安全而賦予電力調度機構的一種強制性手段。
不過,與之前「被叫停」不同,今年的「減停」發電是電廠的主動行為。
2019年10月1日,江蘇啟停調峰市場開始試運行。此次啟停調峰市場試運行前,15家燃煤電廠、16家燃氣電廠、1家儲能運營商共計83臺發電機組參與國慶啟停調峰報價。經過投標,此次中標價格最低每千瓦0.4元,最高每千瓦0.6元。
最終,國慶期間全省參與啟停調峰的燃煤機組共停機調峰3臺,合計停機容量113萬千瓦,燃氣機組啟機調峰42臺,合計開機容量1720萬千瓦,相關發電企業最終獲利約1000餘萬元。
市場化的調峰手段,正不斷地正向激勵著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在這個市場裡,無論是統調公用燃煤電廠、燃氣電廠,還是各類儲能設施及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第三方企業,只要為電網調峰出力的單位就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啟停調峰納入了儲能電站。2019年10月1日~4日,江蘇鎮江總容量達10.1萬千瓦的儲能電站合計為電網調節約52萬千瓦時電量,單日能為全省用戶送電約10萬千瓦時。
「儲能電站第一次加入調峰市場,雖然量不大,但為儲能電站參與市場化調峰邁出了積極的一步。」江蘇電力調控中心計劃處處長王崗說。根據市場內最高單位電量價格和政策補償標準,這4天儲能電站平均每千瓦時充/放電量可受益1.4元,共獲益約73萬元。
2019年下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鼓勵儲能等新興主體參與市場,持續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江蘇電力積極配合江蘇能源監管辦和省發改委(能源局),做好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啟停調峰市場建設。
漸行漸成
調峰市場愈發完善與健全
從「要我調峰」到「我要調峰」,觀念的轉變得益於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不斷完善。
2019年1月25日,江蘇電力輔助服務深度調峰市場啟動試運行。國家能源局江蘇省監管辦公室印發的《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指出,市場建設初期,深度調峰市場主體為燃煤機組。這與燃煤、燃氣、儲能設施及綜合能源服務商構成的啟停調峰市場主體有所區別。
根據電網調峰需要,截至2020年4月底,深度調峰市場已累計開市145天,共計中標2800臺次,單日提供最大調峰容量435萬千瓦。
「效果最明顯的調峰操作要屬今年1月31日那次。」江蘇電力調控中心調度計劃處周文俊回憶說。當時春節疊加疫情影響,全網用電負荷不足平時的一半,又遭逢全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發,系統備用很快消耗殆盡。幸好調度機構提前在深度調峰市場採購了400萬千瓦調峰容量,才克服困難,保障風電消納和系統安全運行。
試運行近9個月,深度調峰市場作用不斷顯現。到了2019年9月30日,省能源監管辦和省發改委通知印發《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啟停交易補充規則》,宣布深度調峰市場正式運行。
補充規則還完善了深度調峰市場的補償機制。深度調峰的燃煤機組發電負荷在50%~100%的區間段調節是國家規定的義務,沒有補償費用。此前,50%以下負荷段參與深度調峰,可以獲得最高限價0.6元/千瓦的補貼;自深度調峰市場正式運行後,40%以下負荷段補償費用最高限價由0.6元/千瓦調高到1元/千瓦,40%~50%負荷段限價不變。
「深度調峰交易試運行以來,我們廠已累計參與184臺次,獲益6000餘萬元,大家參與市場積極性都很高。」華能蘇州電廠營銷部鄒軍介紹。
行穩致遠
探索電力輔助市場江蘇模式
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新能源消納。
據了解,截至今年4月,江蘇新能源累計裝機總量達到2621萬千瓦,佔全省發電總裝機的19.8%。在政策與市場雙重激勵下,全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未來2~3年預計新增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
「新能源發電不可控,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市場機制,提高企業參與調峰等輔助服務的積極性,增強電網的調節能力,極大緩解新能源的消納和『北電南送』的壓力。」周文俊表示。
江蘇是全國首批開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改革試點的14個地區之一。「江蘇省全社會用電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位於全國前兩位,進一步發揮江蘇電網優勢,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提升系統調峰能力,增加可再生能源消納空間,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大有可為,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成效備受關注。」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認為,江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有著三大意義:一是促進系統安全穩定,經濟優化運行。二是長三角區域、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求。三是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消納,促進江蘇綠色發展,促進江蘇成為長江經濟帶這條「黃金帶」上的「綠寶石」。
目前,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在不斷完善,未來根據改革推進情況,還將建成調頻市場,逐步將非統調電廠、負荷側資源納入市場,確保江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