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教師」二字後面不僅有幸福和光榮,
更有艱辛和付出。
為了感恩默默付出的園丁,
趁著今天的教師節,
你會送什麼給老師呢?
日前,有網友指出「每年教師節學校門口成為花的超市」,這也導致學生從小培養送禮意識,並提問「今年能不能杜絕教師節送『花』」?
對此,武漢市教育局回復,「嚴格禁止中小學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同時也不提倡和鼓勵在教師節期間收受家長學生贈送的鮮花、賀卡等物品」。
記得那會兒學生時代的我們,送得最多的就是祝福和乖乖聽老師的話認真學習態度,還會送賀卡或是自己動手做的小禮物,雖然不貴,但禮輕心意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師節開始「變味」了?
前兩天爆出某中學的老師為了強迫學生教師節送禮竟說出「不準備教師節禮物的請轉班」的話,還在班級群裡發布送禮投票,但設置的「同意」及「不同意」兩選項,最終都要求送禮,最後這名班主任老師已被撤職處理的新聞。
繼而產生今天這個話題,教師節該不該送花給老師,潛意識就是問教師節應該給老師送禮?
首先
送花不送花,並不能表示是否熱愛老師,
1.送花不等於送禮,沒必要把送花等同於賄賂;
2.一句真誠的問候和祝福其實已經足夠,送花實無必要;
3.人人送花,對學生和家長是一種負擔,對社會是一種浪費,對教師是一種累贅;
4.如果真想送花,其實可以湊份子,以班集體名義給教師送上一支花;
5.可以不必是市場上的花,低齡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類似剪紙花;
6.鑑於我國以公立學校為主,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校可以發出不要攀比送花的倡議;
至於網友說:「每年教師節學校門口成為花的超市,導致學生從小培養送禮意識」。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看到的是能讓學生學會感恩。
其實我覺得教師節如果孩子想表達對老師的愛,用自己的零用錢給老師買了一兩支花,這個事可以接受。
我們應該避免的是個別教師隊伍裡的蛀蟲,會因為孩子送禮的多少,而決定對孩子的態度。這樣的風氣應該杜絕發現後還要將其踢出教師隊伍。
其實每個學生心裡對老師的情感都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不強求,不勉強,不以物質為衡量基礎就行,畢竟學生還沒有自己掙錢。千萬別把教師節變成家長們變相給老師送禮物的節日就行。
其次
也有人吐槽說,教師節不收禮沒有儀式感,這樣不如直接取消好了。
昨天,一位新上崗十多天的老師跟我說,教師節更辛苦的反而是老師呢。不放假,學校還組織了一周的氣排球比賽。說實話,本來上完課,就只想趕緊利用空餘時間備課寫教案,然後好好休息,補個覺什麼的。整這麼些活動吧,真的很累的,自己的學科組沒有比賽,還要被要求去看其他組的比賽,提前大半個月排節目,又唱又跳還得畫,每天早出晚歸還得備課上課寫教案寫教學計劃還是開學這種忙碌的時期,每天上課就耗光了我所有精力下課還沒有私人時間被迫營業,累到崩潰,好不容易熬到了這一天能放半天假領導還要來搞慰問,又得組織搞衛生再三叮囑學生講紀律,怕了怕了他說求取消教師節!!!都不求放假了,只求別搞那麼多活動了,真的挺忙的!對於教師節真的沒什麼期待的。
對此你們怎麼看?
教師節是為了感謝老師在教育中做出貢獻的節日,讓學生學會感恩,這也沒什麼不好的,但是不能攀比,尤其是送一些貴重的物品,這將造成不好影響。
最後
今天是教師節,請讓我們一起對天下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你是如何看待教師節收禮這件事的呢?
我是小師,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為此大家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如果你贊同小師的觀點,記得給小師點讚、轉發文章哦~感謝大家的支持呀~
關注我!了解更多成長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