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評論:正觀快評 ▏教師節不是「送禮節」,更不是「批判教師節」

2020-09-11 正觀黃河評論

正觀特約評論員 青峰


9月9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彩虹小學校,85歲高齡的老教師張慧仙與該校師生一起開展「憶師道·塑師魂·感師恩」的主題活動,孩子們為張慧仙送上鮮花。新華社發(杭興微 攝)

9月10日,又是一年教師節,老師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網上刷屏的聲音基本可以歸為兩大類:一類是讚美老師這個職業的,作為一年一度的「保留節目」,其中的詳細內容不必贅述;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類聲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甚至質疑教師節這個節日。近日,一位武漢家長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學生從小就培養了送禮意識,這樣好嗎?每年看到教師節當天學校門口成了花的超市……」

對於這名家長的提問,武漢市教育局答覆稱,嚴格禁止中小學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同時也不提倡和鼓勵在教師節期間收受家長學生贈送的鮮花、賀卡等物品。無獨有偶,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近日向家長和老師們發出倡議:讓家長們不要給老師們送鮮花和禮品,倡導廉潔過節的新風尚。

一邊是熱情謳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邊是質疑「教師節成了『送禮節』」,讚美教師與質疑教師節都成了「政治正確」,雖然看起來有些反差強烈,但卻並不違和。實際上,兩種聲音也可能出自同一人群——剛剛抒發了對教師的溢美之詞,轉過頭又對世俗化的「過節方式」表示厭惡。甚至,因為對老師充滿敬意和感謝,更對如何表達情感而感到燒腦和抓狂。

9月8日,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新城校區五年級(21)班的孩子們展示為老師(左一)製作的祝福卡片。新華社發(王昊 攝)

坦白說,武漢市教育局的答覆堪稱有理有據有節:「收受禮品禮金」被定義為「違規」,因此「嚴格禁止」;對於鮮花、賀卡等物品,則只是「不提倡和鼓勵」。儘管如此,還是遭到了一些網友的質疑:非如此,到底應該怎樣向老師表達敬意?家長和學生單純地想要表達謝意,有必要如此上綱上線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教師節的初衷。眾所周知,教師節是屬於精神層面的節日,旨在呼籲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精神層面的節日內涵,顯然不可能藉助物質來完成。從這種角度來看,尊重就是送給老師們最好的禮物,以禮品的數量和價值來表達謝意,其實恰恰是對老師職業精神的矮化——你怎麼知道老師一定會笑納禮物?對於那些心無旁騖、兩袖清風的老師來說,送禮本身就是對他們精神世界的一種冒犯。

儘管如此,家長的心理依然是可以理解的。老師這個職業的崇高社會地位無需贅言,尷尬的是,與這種社會地位不相稱的是,老師的工資收入以及福利待遇並沒有展現出特別的優勢,其中尤以中小學老師為甚,而他們恰恰是教師節禮物的接收主體。表面上看,這是因為家長找不到更好的表達謝意的渠道和方法。更深一層探究,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問題:誰更應該向老師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問候?

每年教師節,不少學校照例都會評先獎優,不過,這種「評」與「獎」註定只屬於少數老師。相比之下,來自家長的祝福和禮物不僅更容易實現「師師平等」,而且往往「雨露均沾」。禮物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個老師都應該得到節日的祝福與慰問。這無疑是教師節禮物雖然飽受詬病,但卻很難令行禁止的關鍵所在——家長希望無保留地表達感謝,老師可謂獲得無差別的認可,兩者很容易達成默契、一拍即合。在這樣的背景中,一刀切地發布教師節禮物禁令,難免令人感覺有些不近人情。

教師節當然不應該成為「送禮節」,但也沒必要演變成「批判教師節」。相比起家長的祝福,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更應該為老師送上節日祝福和慰問,這也是老師們最為喜聞樂見的內容。僅就表達節日感情而言,家長充其量不過是「錦上添花」,沒必要也不可能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如果家長成為「謝師」的主要表現形式,無論以什麼樣的禮物為「炭」,送出和接收的雙方都會感覺「燙手」。

來源:正觀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

相關焦點

  • 教師節不是「送禮節」,學生感恩老師,最珍貴的禮物是理解和尊重
    在以往的教師節裡,學生給教師送些頗具紀念意義的小禮品,似乎成為「約定俗成」的慣例,然而,隨著禮品禮金的水漲船高,學生和家長在教師節給教師送禮,已經漸漸失去了表達尊師重教的感恩之情的本意。在教師節,對於社會輿論來說,我們不僅應該關注學生是否送禮、教師是否收禮,更應該關注當前「教育功利化」的問題。尊師重教,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之所以讚揚教師的職業道德,維護師生之間的感恩情誼,就是為了提倡教育要去除功利化。
  • 黃河評論:正觀快評 ▏「財政困難」不是教育拖欠的理由
    聯想到之前拖欠教師工資補貼近5億元的貴州大方縣類似的回應,筆者不禁覺得「財政困難」突然變得異常刺眼,似乎已成為基層政府面對教育拖欠問題的「萬金油」式回應。而大方縣一周解決教師薪酬拖欠問題的神速,又讓人明確感覺到「財政困難」大多情況下並不能夠站得穩腳。
  • 「批判教師節」何以成為「政治正確」
    每年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的話題照例都會引起熱議,以至於「批判教師節」儼然「政治正確」。吐槽教師節成為「送禮節」的聲音日益強烈,越來越多的地方為此建制立規,明令禁止教師節送禮。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得到制度層面的無差別關注。以此為背景,難免會有老師陶醉於家長「送溫暖」,更有甚者,通過向家長直接索要禮物的形式刷存在感。家長希望表達情感,老師希望獲得認可,以教師節禮物為載體,雙方各取所需的過程中,不僅禁令難以落到實處,而且也很容易讓人感覺不近人情。
  • 教師節為何變成「送禮節」?如何表達熱情很糾結
    教師節臨近,不少家長為如何給老師送禮而糾結,而對於家長送禮的種種「熱情」,其實不少老師也在為此糾結。「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我不想嘴軟,也不想手短。我只想好好的教好自己的學生,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這兩天,一則《鬥膽從教師的角度說說教師節送禮》的帖子一經出爐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熱議。
  • 教師節不是「優秀教師」節,也不是「教育教師」節
    教育人王福明覺得教師節應該是所有教師的節日,不應該只是優秀老師的節日,不管他是教師中的紅花還是綠葉,哪怕是教師中的泥土,也應該被尊重!教師節只屬於優秀教師的節日嗎?每年教師節各地都會召開各類優秀教師的表彰會,這是應該的。但教師節應該是所有教師的節日,而不僅僅是「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最美教師」「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有突出貢獻的教育專家」們的節日。
  • 李鎮西:教師節不是「優秀教師」節,也不是「教育教師」節
    教師節只屬於優秀教師的節日嗎?每年教師節各地都會召開各類優秀教師的表彰會,這是應該的。但教師節應該是所有教師的節日,而不僅僅是「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最美教師」「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有突出貢獻的教育專家」們的節日。
  • 教師節批判教師
    晨曦聚焦:教師節批判教師起來一看朋友圈,好多祝福教師的。說實話:感覺很噁心!不可否認,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值得尊敬,師與父同級。國家要昌盛,必須尊師重教。但現在的教育體系,教育現狀,老師是最該被批判和整頓的行業之一!理由如下:1、教育官員及學院官員胡作非為,騙取各種項目經費突出。目前教育系統大量的科研經費、建築經費被「灰」的概率很高。
  • 教師節後反思:「教師節」還是「教師劫」?
    文/伊人獨酌前天晚上10:30左右,隨手發了一條關於我校教師節活動的微頭條,沒想到引發了大傢伙的熱議,從大家的留言評論中,可以感受到諸多同行那滿肚的酸楚,滿腔的委屈。相反,職業的榮譽感和崇高感,通俗一點來說,職業的幸福感,卻幾乎沒有。更有老師留言,直稱教師節是「教師劫」。
  • 教師節不是開會節表彰節,不是少數優秀教師的節日,別過變味了!
    今年教師節怎麼過?我們的教育部剛剛發過文件。今年是第36個教師節,教育部通知明確指出,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但目前,下面的學校把教師節已經過的完全變味了,已經讓大多數老師感受不到節日的快樂了。第一:教師節成了開會節表彰節,成了少數人的節日現在的教師基本就是開會節和表彰節,除了開會和表彰,感覺不到教師節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 教師節該不該取消?
    教師節應不應該取消?今天是教師節,備受師生尊崇的這個節日,近年來突然傳出不一樣的聲音。有的媒體源引一些老師的技法:教師節就是添堵日,提議取消。從1984年算起,我國教師節已經走過了很多個年頭,可能也沒有哪一個節日像教師節這樣引起如此大的爭議,這都歸根於近年來教師節逐漸變味,網上更是輿論一邊倒曝光大量教師節送禮收禮信息,教師節在很多人印象中逐漸成為送禮節,過去收入尊敬的教師現在成為在網上收入非議較多的行業,於是有人提議應該取消教師節。
  • 教師最嚮往的教師節:取消教師節
    第36個教師節,如果是第一個教師節參加工作的老師,現在也退休或者臨近退休了。大多數老師都沒有因為教師節而感覺到幸福,不少老師甚至反感教師節,呼籲取消教師節,希望安安靜靜地教書。教師節成了「教訓節」!很多教師吐槽,教師節成了訓話節、表彰節、宣傳節、批判節!
  • 黃河評論:正觀快評 ▏小學生非正常死亡,需要調查的不只是老師
    警方初步查證:9月10日上午,張某等8名學生因答題錯誤受到任課教師王某懲罰。其中,張某兩次受罰,累計被王某用戒尺打手心4次,罰跪約5分鐘。目前,調查已啟動法醫鑑定程序。體罰導致的悲劇令人震驚,發生在教師節更是令人悲憤難平,那個捧著鮮花去學校的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敬愛的老師竟然會成為奪去自己生命的嫌疑人。
  • 教師節=收禮節?在事實面前,我不再否定了
    因為在我的周圍並沒有人在教師節送禮的現象,所以我對網上流傳的教師節就是家長送禮節,教師節就是收禮節的說法表示懷疑。甚至認為是有人故意編造事實詆毀教師群體形象的。關於完犢子的解說,我認為包含著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破壞了教師節不給教師送禮的規則,你送他送我不送,顯得不會來事,可能面臨老師的白眼和無視;二是良好的社會風氣被一部分市儈的人給帶壞了。
  • 教師節變身「送禮節」為哪般?
    ◆ 委內瑞拉 1月15日    每年1月15日是委內瑞拉的教師節。總統在這一天要主持首都的節日慶典,並向優秀教師授勳頒獎。    ◆ 泰國 1月16日    每年1月16日定為教師節。這天全國學校放假,各地都舉行隆重的慶祝法動。
  • 教師節要變「剿師節」?老師呼籲:取消吧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第一屆從1985年開始,2020年是第36個教師節。是否期待教師節?但如今變了,現在的教師節變成了人們口中的「送禮節」了。如此一來,本是全體教師的快樂,卻變成了少數人的狂歡。我們幫他們幹著活,他們就受著表揚和獎勵,任誰心裡都不是滋味兒。
  • 禮讚教師節 祝福送恩師——惠濟區黃河橋小學教師感恩活動
    (楊傳旨 張毓)教師被人們稱為「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受到全社會尊重的一種職業,每年的9月10日被定為我國的教師節,以表達對教師的尊敬。長空鳴雁秋時至,桃李春風又一年。又逢金秋九月,我們迎來了第三十六個教師節。9月10號上午,黃河橋小學全體師生舉行了教師節感恩活動,感恩老師的愛心,感恩老師的勞動,感恩老師的教誨。
  • 開學在即,老師們卻對「教師節」不期待了?教師:希望取消教師節
    而且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也快來臨了,「教師節」,顧名思義就是全體教師的節日。在這一天同學們為了表達對老師的喜愛和感謝,會送出相應的禮物給不同的老師,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按理來說這是一個很喜慶的節日,是一個值得老師想念的日子,但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師都不想過這個節日呢?其實,只要你問問你的老師,他們的回答都是一樣,基本沒有什麼老師期盼這個節日。
  • 洛陽黃河神仙灣——感恩教師節
    黃河神仙灣祝您教師節快樂~謝謝老師~黃河神仙灣感恩回饋 9月8日—9月15日教師均可憑藉身份證以及教師資格證免門票暢遊黃河神仙灣!黃河之濱我們等您 ~黃河神仙灣休閒農業旅遊度假區
  • 別讓教師節變了味!
    教師節不是「送禮節」。近些年,教育部一直三令五申,嚴禁教師違規收取禮品禮金。這種情況下,這位班主任竟堂而皇之要求學生給老師送禮,視禁令為何物?至於「為了給孩子省錢」一說,更立不住腳。要看到,一些學生本就沒打算送禮,又何談省錢?更過分的是,面對反對意見,其還搬出教師身份壓人,顯然有悖師德、敗壞教師形象。
  • 教師節快到了,家長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網友:看你自己的想法
    明日就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不得不說教師節是最容易被大家牢記的節日,因為每一年的教師節都是在9月10日,不會像其他節日那樣一直在改變。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教師節這天家長開始時興送禮了,這已經完全的改變了教師節的意義。原本的教師節,在現在許多家長的眼裡已經演變成了送禮節。部分檔次稍微高一點的中小學,家長都希望老師多關注關注自己的孩子,所以會利用教師節這天給老師送一些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