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特約評論員 青峰
9月10日教師節,一片感念師恩的氛圍中,一位老師卻激起了網友的憤怒——四川蒼溪一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其家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孩子去世前遭老師打手心、扇耳光等,而孩子當天還給老師送了花。
9月12日,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公安、教育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發布消息,高坡鎮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張某非正常死亡前,確曾遭受任課教師王某體罰。警方初步查證:9月10日上午,張某等8名學生因答題錯誤受到任課教師王某懲罰。其中,張某兩次受罰,累計被王某用戒尺打手心4次,罰跪約5分鐘。目前,調查已啟動法醫鑑定程序。
體罰導致的悲劇令人震驚,發生在教師節更是令人悲憤難平,那個捧著鮮花去學校的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敬愛的老師竟然會成為奪去自己生命的嫌疑人。孩子遭受老師體罰已被警方證實,「罰跪」這樣的方式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想像,因為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體罰,更是一種赤裸裸的人格羞辱。讓一名10歲孩子當眾跪在講臺上,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顯然是外界所無法體會的,而這個老師駕輕就熟的做法,不得不讓人懷疑,還有多少孩子遭受過如此對待?
雖然性質惡劣,罰跪並不足以致命,當然,用戒尺打手心更不會。那麼,好端端的孩子為什麼突然離奇死亡了呢?按照學生家長的描述,孩子不僅被老師打了耳光,而且當場就出現受傷狀況。但在調查組的初步調查結果中,並沒有出現「打耳光」的字眼。從常理分析,打手心和罰跪並不足以製造致命傷害,而打耳光則有可能造成顱腦損傷等一系列嚴重後果。在老師體罰孩子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打耳光等惡性行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細節,也是法醫鑑定環節必須回答的問題。
無論孩子有沒有被老師打耳光,有人確實因此事「挨了耳光」,而且還是自己打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打臉」。悲劇發生後,涉事學校的一位領導表示,學校正在調查,吃瓜群眾所說的不一定對。吃瓜群眾又不是福爾摩斯,所說的當然不可能都對,否則的話,還要調查組幹什麼呢?雖然如此,吃瓜群眾的部分結論已被警方證實,不知道當初顧左右而言他的學校領導,有沒有感覺火辣辣地臉疼?
面對突發事件,網友討論本身就是提請社會關注,促使事情儘快解決。以當事人的身份,將網友描述為「吃瓜群眾」本身就帶有一定的主觀情緒,譴責網友不一定對更是隱含著拒絕輿論監督的強硬姿態——難道在官方通報出來之前,網友就不能發表任何個人看法嗎?退一步說,正是因為網友說的不一定對,才應該更加迅速展開調查,以公開平息質疑,以公正贏得信任。面對突發事件,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矛頭對準「吃瓜群眾」,不免給人留下避重就輕、轉移視線的嫌疑。
學校教育中,體罰學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懲戒與體罰的邊界更是一道現實的難題。此次悲劇到底是一種突發意外,還是因為不當體罰一手造成,相關調查有必要做出公正權威的解釋。無論小女孩之死是否老師直接導致,罰跪出現在校園裡都是極其惡劣的行為,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學生的身體正是懲戒與體罰最大的區別。拳打腳踢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人格羞辱傷害的則是孩子的心理,心理傷害未必如身體傷害那麼直接,但其傷害卻往往更為持久。僅從課堂罰跪這一處細節,涉事老師就理應受到輿論譴責,如果最終證實存在其他惡劣行為,更應當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至於涉事學校領導對吃瓜群眾的質疑,則是此次事件給人留下的另一個警示——面對生命悲劇,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學校為何如此急於「護短」?看得見的悲劇之外,到底還有多少孩子在遭受羞辱與傷害?
來源:正觀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