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和寧兒照片。 吳娟翻拍
展廳裡,是一片仿真白樺林,偶爾,一陣白雪飄落。透過樹枝,一張黑白照片懸掛在展櫃裡。這是一位母親將孩子抱在膝頭,恬靜地直視前方。照片的主角是抗日英雄趙一曼,拍攝的時間是她奔赴東北抗日前線之前,孩子是她的兒子。
一段錄音循環播放著,像母親的呢喃:「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來教育你。」
在照片下方的展櫃裡,陳列著這份完整的家書。
寧兒!
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信的落款是1936年8月2日,你的母親趙一曼於車中。
留下這封絕筆信後,趙一曼犧牲了。面對敵人的屠刀,她依然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這位英雄母親犧牲時年僅31歲。
山東觀眾王鵬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在站臺前駐足。活潑好動的孩子原本只對槍炮感興趣。但是他聽完這封催人淚下的信後,默默地站在展櫃前,仔細端詳著每一件文物。他說:「看上去,我比照片裡的小孩大很多。但是我生活得很幸福,他卻生活在苦難裡。是他的媽媽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必須要珍惜,回家後不再只顧玩遊戲,也要好好讀書,長大後做一名有用的人。」
北京觀眾王女士是第二次來抗戰館參觀。這一次,她特意帶上了自己的孩子。她說:「作為一名中國人,有必要從小了解這段歷史,必須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跟著單位到這裡參觀後感觸頗多,所以也帶著孩子來受教育。希望她可以明白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
在留言簿上,也有觀眾選擇寫一封信。有些寫給自己,有些寫給革命先烈,但結束語大多是「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有一位作者寫道:母親今年84歲了,雖然天氣炎熱,但仍堅持讓子女帶她來抗戰館參觀。老母親的6位親人曾經被日寇殺害。但是家裡人沒有退縮,適齡的男人都上了戰場保家衛國。母親說要來這裡看望親人。我們扶著母親,一起給烈士鞠躬。
觀眾留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牢記歷史,珍愛和平!
—— 退休觀眾 王世元
要發揚拼搏精神,發揚捨身救國的奮鬥精神和統一抗戰的團結精神!振興中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開創未來。
——學生觀眾 萬祥茹(記者 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