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餵奶不能吃辣的、冷的?恢復月經就不能繼續餵奶?奶水6個月以後沒有營養?沒奶就要多吃下奶湯?母親發燒了就不可以餵母乳?母乳餵養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大大小小的坑隱藏在其中。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愛嬰區黃淑婷護長提醒,關於母乳餵養,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是這9個有關於母乳餵養的「坑」,各位可千萬不要「錯踩」。
說法一:生完以後,等到奶脹了才餵奶。
錯!寶寶還未出生前,媽媽的身體就在為哺乳做準備了。
產後最初的72小時,雖然母乳還沒大量分泌,但寶寶帶著媽媽給予的能量出生,只要堅持讓寶寶少量多次(8-12次/天)吸吮刺激,順應泌乳素的夜間分泌高峰,夜間也堅持哺乳,這樣寶寶不僅能獲得「黃金」般的初乳,同時也保證了媽媽乳腺管的通暢,減少乳汁淤積。
說法二:吃母乳吃不飽,可以餵點奶粉。攢一攢,等奶多的時候一起喂。
錯!母乳不僅能夠提供寶寶的營養需求,而且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來源。
一天中每一次的哺乳、寶寶不同的發育時期,母乳中的營養成分都在發生動態的變化,我們更主張媽媽按需哺乳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哺乳時,我們可以從寶寶大小便、體重的變化,科學評估媽媽奶量是否充足。怎麼才能讓媽媽有充足的乳汁?「攢一攢」是不對的。母乳的產生與寶寶的有效吸吮、乳汁的有效移出密切相關。想要乳汁充足,就需要按需哺乳,不限次數、不限制時間的哺乳,使媽媽和寶寶達成一個供需平衡的狀態,哺乳就能順利進行啦!
南都記者 譚慶駒 攝
說法三:哺乳疼,多餵幾次,皮鬆了就沒事了。
錯!正確的餵奶過程,媽媽和寶寶都是舒適的,不會疼!
哺乳是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互動。媽媽掌握了舒適的哺乳體位,寶寶掌握了正確的含乳技巧,那麼哺乳對媽媽來說是愉悅的過程,只有不正確的含乳才會導致乳頭疼痛,讓媽媽哺乳時望而卻步。媽媽哺乳時可以選擇舒適的姿勢,比如側臥、搖籃式、半躺式等,我們建議媽媽根據不同場景需求嘗試不同體位,找出自己和寶寶都舒適的餵養體位。
說法四:沒奶,多吃點下奶的湯。
錯!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方法是寶寶多次吸吮和鼓勵媽媽建立哺乳信心。
大量飲用湯水其實不利於乳汁分泌。當攝入液體超過機體需要量,抑制下丘腦一垂體後葉系統會釋放抗利尿激素,引起利尿,排出過剩的水分;同時,還可能抑制下丘腦的催產素分泌,抑制乳汁排出。
研究表明,哺乳期媽媽只需維持均衡飲食,分泌的奶水即可滿足純母乳餵養寶寶的營養需求,不必刻意大量進補。
說法五:媽媽餵奶不能吃辣、不能吃冰淇淋?
錯!哺乳期能吃辣椒,也能吃冰淇淋。
辣椒、蔥、姜以及蒜等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可能會改變母乳的氣味,但不會傷害寶寶。偶爾嘗試氣味不同的母乳,有助於孩子在添加輔食時,接受不同的食物。因此只要寶寶不是特別抗拒氣味改變的母乳,無論是辣椒、蔥、姜、蒜、香菜都是可以吃的。
至於生冷食物,只要適量,也是可以吃的。乳汁的溫度不會因為食物的溫度而改變,只要來源和加工符合衛生標準,除了含酒精、咖啡因及過敏的食物,媽媽們就可以放心地當個「吃貨」啦。
說法六:媽媽發燒了就不能哺乳了。
錯!發燒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某一疾病症狀表現。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媽媽發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否真的需要停止哺乳?
乳腺炎是哺乳期媽媽常見的疾病,此時媽媽們因乳汁淤積引起了發燒症狀,其直接原因是乳管堵塞,這時更應該堅持母乳餵養,只有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出乳汁,才能更快速地緩解乳汁淤積,從根本上緩解乳腺炎!在感冒、流感引起的發燒時,很少情況下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機率,其產生的抗體是寶寶最好的保護。
所以媽媽生病時,做好勤洗手和戴口罩等個人衛生,基本都可以持續哺乳。
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
說法七:恢復月經了,就不能給寶寶餵奶了。
錯!哺乳的媽媽月經來的時候並不影響母乳的營養,也不會產生不利於寶寶健康的物質,完全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月經的正常生理過程受下丘腦神經調控,哺乳期間,乳頭頻繁的刺激會導致下丘腦神經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較少,排卵和月經都受到了抑制。一般來說,寶媽如果不哺乳,那麼在產後的6~10周就會恢復月經。如果進行母乳餵養,月經恢復的時間就說不準了,有研究表明4~18個月都是有可能的。此外,恢復月經的時間也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母親的種族、居住地區、生活水平、產次以及母親的BMI等。
說法八:奶水6個月以後沒營養了,要斷母乳。
錯!母乳在任何階段對寶寶都是有益的。
母乳是嬰兒最安全、最完整、無公害、綠色環保的純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和抗體,是嬰兒的黃金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母乳協會都提倡嬰兒6個月之前給予純母乳餵養,6個月至2歲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在母乳餵養的同時添加輔食。添加輔食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滿足寶寶身體快速成長對營養素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循序漸進地向幼兒階段的飲食進行過渡,而不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
說法九:斷奶以後要排殘奶,不然會得癌症
錯!殘奶,一般是指斷奶後殘留在乳房內的乳汁。哺乳媽媽逐漸離乳後,負責產奶的乳腺組織功能會逐漸退化,在乳腺管中和乳腺
組織當中依然還是有一些殘留的乳汁,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我們機體消化和吸收。那麼這個消化吸收的時間有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正常的。在這個時期裡面,如果我們對乳房進行擠壓,仍有可能擠出一些白色的甚至是淡黃色的殘餘乳汁,這是正常的現象。這些殘留的乳汁對人體並沒有什麼影響,媽媽也不會感覺到任何不舒服。因此,排殘奶,沒有必要!
採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劉雅婧
通訊員:黃睿、張陽、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