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乳餵養的這9個坑!你中招了幾個?

2020-08-08 南方都市報

媽媽餵奶不能吃辣的、冷的?恢復月經就不能繼續餵奶?奶水6個月以後沒有營養?沒奶就要多吃下奶湯?母親發燒了就不可以餵母乳?母乳餵養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大大小小的坑隱藏在其中。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愛嬰區黃淑婷護長提醒,關於母乳餵養,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是這9個有關於母乳餵養的「坑」,各位可千萬不要「錯踩」。

說法一:生完以後,等到奶脹了才餵奶。

錯!寶寶還未出生前,媽媽的身體就在為哺乳做準備了。

產後最初的72小時,雖然母乳還沒大量分泌,但寶寶帶著媽媽給予的能量出生,只要堅持讓寶寶少量多次(8-12次/天)吸吮刺激,順應泌乳素的夜間分泌高峰,夜間也堅持哺乳,這樣寶寶不僅能獲得「黃金」般的初乳,同時也保證了媽媽乳腺管的通暢,減少乳汁淤積。

說法二:吃母乳吃不飽,可以餵點奶粉。攢一攢,等奶多的時候一起喂。

錯!母乳不僅能夠提供寶寶的營養需求,而且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來源。

一天中每一次的哺乳、寶寶不同的發育時期,母乳中的營養成分都在發生動態的變化,我們更主張媽媽按需哺乳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哺乳時,我們可以從寶寶大小便、體重的變化,科學評估媽媽奶量是否充足。怎麼才能讓媽媽有充足的乳汁?「攢一攢」是不對的。母乳的產生與寶寶的有效吸吮、乳汁的有效移出密切相關。想要乳汁充足,就需要按需哺乳,不限次數、不限制時間的哺乳,使媽媽和寶寶達成一個供需平衡的狀態,哺乳就能順利進行啦!

南都記者 譚慶駒 攝

說法三:哺乳疼,多餵幾次,皮鬆了就沒事了。

錯!正確的餵奶過程,媽媽和寶寶都是舒適的,不會疼!

哺乳是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互動。媽媽掌握了舒適的哺乳體位,寶寶掌握了正確的含乳技巧,那麼哺乳對媽媽來說是愉悅的過程,只有不正確的含乳才會導致乳頭疼痛,讓媽媽哺乳時望而卻步。媽媽哺乳時可以選擇舒適的姿勢,比如側臥、搖籃式、半躺式等,我們建議媽媽根據不同場景需求嘗試不同體位,找出自己和寶寶都舒適的餵養體位。

說法四:沒奶,多吃點下奶的湯。

錯!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方法是寶寶多次吸吮和鼓勵媽媽建立哺乳信心。

大量飲用湯水其實不利於乳汁分泌。當攝入液體超過機體需要量,抑制下丘腦一垂體後葉系統會釋放抗利尿激素,引起利尿,排出過剩的水分;同時,還可能抑制下丘腦的催產素分泌,抑制乳汁排出。

研究表明,哺乳期媽媽只需維持均衡飲食,分泌的奶水即可滿足純母乳餵養寶寶的營養需求,不必刻意大量進補。

說法五:媽媽餵奶不能吃辣、不能吃冰淇淋?

錯!哺乳期能吃辣椒,也能吃冰淇淋。

辣椒、蔥、姜以及蒜等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可能會改變母乳的氣味,但不會傷害寶寶。偶爾嘗試氣味不同的母乳,有助於孩子在添加輔食時,接受不同的食物。因此只要寶寶不是特別抗拒氣味改變的母乳,無論是辣椒、蔥、姜、蒜、香菜都是可以吃的。

至於生冷食物,只要適量,也是可以吃的。乳汁的溫度不會因為食物的溫度而改變,只要來源和加工符合衛生標準,除了含酒精、咖啡因及過敏的食物,媽媽們就可以放心地當個「吃貨」啦。

說法六:媽媽發燒了就不能哺乳了

錯!發燒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某一疾病症狀表現。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媽媽發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否真的需要停止哺乳?

乳腺炎是哺乳期媽媽常見的疾病,此時媽媽們因乳汁淤積引起了發燒症狀,其直接原因是乳管堵塞,這時更應該堅持母乳餵養,只有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出乳汁,才能更快速地緩解乳汁淤積,從根本上緩解乳腺炎!在感冒、流感引起的發燒時,很少情況下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機率,其產生的抗體是寶寶最好的保護。

所以媽媽生病時,做好勤洗手和戴口罩等個人衛生,基本都可以持續哺乳。

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

說法七:恢復月經了,就不能給寶寶餵奶了。

錯!哺乳的媽媽月經來的時候並不影響母乳的營養,也不會產生不利於寶寶健康的物質,完全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月經的正常生理過程受下丘腦神經調控,哺乳期間,乳頭頻繁的刺激會導致下丘腦神經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較少,排卵和月經都受到了抑制。一般來說,寶媽如果不哺乳,那麼在產後的6~10周就會恢復月經。如果進行母乳餵養,月經恢復的時間就說不準了,有研究表明4~18個月都是有可能的。此外,恢復月經的時間也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母親的種族、居住地區、生活水平、產次以及母親的BMI等。

說法八:奶水6個月以後沒營養了,要斷母乳

錯!母乳在任何階段對寶寶都是有益的。

母乳是嬰兒最安全、最完整、無公害、綠色環保的純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和抗體,是嬰兒的黃金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母乳協會都提倡嬰兒6個月之前給予純母乳餵養,6個月至2歲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在母乳餵養的同時添加輔食。添加輔食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滿足寶寶身體快速成長對營養素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循序漸進地向幼兒階段的飲食進行過渡,而不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

說法九:斷奶以後要排殘奶,不然會得癌症

錯!殘奶,一般是指斷奶後殘留在乳房內的乳汁。哺乳媽媽逐漸離乳後,負責產奶的乳腺組織功能會逐漸退化,在乳腺管中和乳腺

組織當中依然還是有一些殘留的乳汁,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我們機體消化和吸收。那麼這個消化吸收的時間有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正常的。在這個時期裡面,如果我們對乳房進行擠壓,仍有可能擠出一些白色的甚至是淡黃色的殘餘乳汁,這是正常的現象。這些殘留的乳汁對人體並沒有什麼影響,媽媽也不會感覺到任何不舒服。因此,排殘奶,沒有必要!

採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劉雅婧

通訊員:黃睿、張陽、何蕾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是在坑寶寶,你中招了嗎
    導讀: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是在坑寶寶,你中招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是在坑寶寶,你中招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關母乳餵養這幾個「坑」,你知道幾個?可別盲從苦了娃
    總之,母乳餵養是對母嬰都有利的餵養方式。但是,關於母乳餵養有「坑」,新手媽媽並不知道,如果不注意盲從他人意見,就害苦了娃。我們來看看,都是什麼「坑」。一「坑」:胸小奶水不足,還是給娃喝奶粉吧我表妹前段時間生了寶寶,在醫院時有推銷奶粉的母嬰店員告訴她:「你胸小,現在奶水就少,以後肯定奶水不足,還是給娃喝奶粉吧。」我表妹一聽心慌了,生怕寶寶以後吃不飽,就接受推銷,給娃訂了一些奶粉。醫生知道了這件事,就訓斥她太沒常識。醫生說:「乳汁的分泌跟胸大胸小無關,只跟乳腺有關。
  • 母乳餵養宣傳日|關於母乳餵養的這7大謠言,你被坑過幾個?
    「你看寶寶一直哭,肯定是不夠吃,趕緊加奶粉吧!」「你看,這麼軟踏踏的,肯定沒有,趕緊找催奶師吧」「你家寶寶這麼瘦啊?你餵母乳的嗎?是不是奶水太稀,肯定是奶水沒營養。」……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聽到這些話會不會很耳熟?
  • 母乳招誰惹誰了要背負這些「罪」?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坑了幾個?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坊間就開始流傳出一些關於母乳的「罪責」,讓不少的母乳餵養者心生忌憚,甚至有些人因為這些流言而放棄了母乳餵養。母乳坑你了嗎?為什麼要這樣詆毀它?因此,家長不要輕信謠言,要科學對待母乳。關於母乳的那些謠言你被坑了幾個?
  • 母乳餵養20大誤區!90%寶媽中招,你中了幾個?
    母乳餵養20大誤區!90%寶媽媽有沒有中招,你中了好多個?但毫無疑問的是,你沒試著,寶寶自然不容易吃奶,其吃奶的工作能力與縫隙水平並無多少有關。母乳餵養具備一定的避孕措施實際效果,儘管並不是萬無一失,但這一全世界沒有一切一種避孕方式是安全性極其的。
  • 母乳媽媽太難了,關於餵奶的14個謠言,9成以上寶媽都被坑了
    當然不是這樣,這是謠言!現在都2020年啦,關於母乳的知識大家也要有所了解才是。想必不少寶媽都聽說過這個說法吧:生氣時奶水裡會分泌有毒物質,寶寶吃了影響健康。但真相是,激烈的情緒並不會對乳汁的成分有任何影響,也沒有任何研究表明生氣時母乳會分泌毒素。
  • 母乳媽媽太難了,關於餵奶的14個謠言,9成以上寶媽都被坑了
    當然不是這樣,這是謠言!現在都2020年啦,關於母乳的知識大家也要有所了解才是。 想必不少寶媽都聽說過這個說法吧:生氣時奶水裡會分泌有毒物質,寶寶吃了影響健康。 但真相是,激烈的情緒並不會對乳汁的成分有任何影響,也沒有任何研究表明生氣時母乳會分泌毒素。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據調查,在母乳餵養失敗的原因中,有不少新媽媽是因為自己或外界的因素對母乳餵養沒有信心,聽信別人的一些對母乳餵養的錯誤指導,而放棄母乳餵養,這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事。最近看到一位媽媽求助:她家二寶14個月了,她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可是身邊的人都在勸他斷奶,怎麼辦?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斷奶的合適時機從醫學角度來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都盡力保持純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兩歲以上。所以母乳餵養到2歲左右是比較合適,比較理想的。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母乳餵養到什麼時候還得根據媽媽自身的情況來決定。
  • 媽媽說,婆婆說,隔壁阿姨說……母乳餵養的「坑」,你踩了幾個?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黃睿、張陽、何蕾)關於母乳餵養,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到底孰對孰錯?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 全社會都在鼓勵母乳餵養,但是很少給出母乳餵養遇到困難的時候該怎麼辦。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愛嬰區黃淑婷護長提醒,這些母乳餵養的「坑」,各位可千萬不要「錯踩」。
  • 關於母乳餵養的5大謠言
    母乳餵養不管是對寶寶還是媽媽來說,都十分重要。但是,仍存在許多「經驗之談」,比如說「感冒不能母乳餵養」「乳腺炎不能餵奶」,甚至「媽媽生氣了也不能餵奶」……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母乳餵養的5大謠言看看你or家人中招了幾個?01感冒不能餵奶?普通感冒是可以餵奶的,感冒不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
  • 關於母乳餵養的九個真相
    小舒說:這篇文章是我在B站上看到的一個關於《從出生到離乳 母乳餵養全程指南》視頻書評,作者是「森林裡的怪阿姨」,一名閱讀推廣人。這篇書評裡關於她總結了關於母乳餵養的九個真相——其實也正是「九大誤區」。分享給大家,希望更多的媽媽可以更自由更輕鬆地母乳餵養。
  • 母乳餵養七大誤區 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母乳餵養七大誤區 你中招了嗎   紅網長沙8月1日訊(記者 易徵洋 實習生 劉思遠 通訊員 梁輝)不少媽媽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甚至恐懼,有的害怕母乳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有的畏懼哺乳會讓身材走樣;有的擔心餵母乳會讓自己身心疲憊……這樣的心理加上一些來自家人、朋友的「經驗之談」,或者商家的宣傳之語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的這3種坑,沒踩過的都是牛人
    寶寶出生以後吃什麼是每個媽媽最關心的,為了讓寶寶在出生以後吃到一口好奶,媽媽們也是費盡心思,目前提倡的就是母乳餵養,為了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每年的8.1-8.7號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母乳餵養的主題是&34;。
  • 母乳餵養的三大謠言萬人中招
    其實在給寶寶母乳餵養期間,相信有不少寶媽都被以下這幾個謠言折磨過,即使沒有被折磨,或多或少也聽過,今天就來跟所有的寶媽說說關於母乳餵養你所聽到的幾個傳言。如果寶媽真的在母乳餵養期間生病了,那麼能不能繼續檢出母乳餵養,和疾病本身有關,並不能一概而論。
  • 母乳餵養的五大謠言,千萬不要踩坑了
    母乳餵養的五大謠言,千萬不要踩坑了,關於母乳餵養的五大謠言!第一: 媽媽發燒就不能餵奶了,錯,這要看媽媽發燒的原因,如果是感冒流感發燒,這乳汁中還可能會產生流感抗體,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第二: 餵奶不能吃辛辣的,像大蒜生薑這些食物,不能吃冰激淋,錯,這肯本不會改變乳汁的溫度,但是呢可能會改變母乳的氣味,但是不會傷害寶寶,所以正真不能吃的是酒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 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口糧,堅持母乳餵養,不僅可以讓寶寶更加健康而且有助於寶媽的身體恢復。但是母乳餵養有人總會踏入雷區,做了一些錯誤的決定,今天就來講講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寶媽們可千萬不要犯呀!正確做法:寶寶在4-6個月之前,純母乳餵養就可以。誤區六:過於迷信「標準」有很多寶媽對照育兒書籍,按照書中的育兒方法試行,但是每個寶寶的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對於母乳的攝取和吸收都是不同的,不能一味的追求統一。正確做法:順其自然,找到適合寶寶的餵養方法。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
  • 打破「母乳餵養」的8大謠言!孕媽和哺乳期媽媽要注意,小心中招
    有的是經驗寶媽的建議,有的是親友的友善提醒,但是有些是不科學的,缺乏理性思考的媽媽常常會「中招」。這裡收集了關於「母乳餵養」經常會遇到的幾個謠言,為大家一一解答。內容較多,大家可以先收藏。一、剛生完寶寶,要等漲奶了才能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