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再現,食品安全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2020-08-23 海外二十四小時

本文由海外24小時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信大家都對12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大頭娃娃」事件記憶猶新——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奶粉被發現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導致曾經食用該公司生產的奶粉的嬰兒,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機能損害,包括頭部畸形影響智力、免疫力低下和腎結石等。事件一被媒體曝光,就立馬震驚全國!


然而事件才過去12年,又有一批嬰幼兒出現「大頭娃娃」現象。最近,湖南郴州有母嬰店固體蛋白飲料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銷售給有牛奶過敏的嬰幼兒家長,導致這些有牛奶過敏的孩子食用後不同程度地出現頭顱突出、營養不良、體重偏矮等情況。

而目前,當地僅對銷售該「奶粉」的母嬰店店主夫婦處以涉嫌虛假宣傳……

無獨有偶,其實這類嬰幼兒「奶粉」出現問題,竟然不是第一次。在去年12月,也在當地出現過類似情況,甚至有個別家長稱,是由醫生推薦購買,據了解,該事件同樣被定性為虛假宣傳,而涉事醫生被停職一年。

連嬰幼兒、過敏的兒童都不能倖免

食品安全究竟離我們有多遠?


或許我們是時候該了解一下

其他國家在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上

怎麼做


新加坡

新加坡在《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被評為世界第一,這是根據食品可負擔性、食品可獲得性和食品安全與質量三方面綜合得出。而在食品安全與質量方面,由於新加坡的食品大多是依賴進口,因此當地有十分嚴格的進口檢疫標準。而像肉類、蛋類及其產品只能從符合新加坡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的經批准的國家/地區的認可來源進口,並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流程登記方可售賣。

在新加坡可能經常見到某樣食品被緊急召回的新聞,這也是因為當地對食品添加劑等採取嚴謹的標準,如此前一款中國臺灣地區品牌的奶茶,含有茶氨酸而被新加坡要求下架,而這款茶氨酸在美國和中國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在新加坡卻不屬於批准添加範圍內。一直到該品牌調整配方後,才被允許重新上架。

愛爾蘭

愛爾蘭則在《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中榮獲世界第二。而尤其在奶業方面,愛爾蘭可謂全球頂尖,全球10%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歐洲40%的乳製品都源自愛爾蘭,被譽為「世界三大純淨奶源地」之一。為了保證奶源質量,當地農場主還會給牛帶上識別牌,所有信息聯網上傳,包括出生日期、餵養飼料及來源、診斷記錄、樣本抽檢的化驗結果及交易信息等,保證如果出現問題後,能第一時間追溯到產奶的奶牛,有利開展後續處理工作。

在關於食品安全的措施上,愛爾蘭專門設立了愛爾蘭食品安全局(FSAI),一個法定的、獨立性、科學型的機構,致力於在食品安全和衛生領域來保護公眾健康和消費者利益。

除此以外,愛爾蘭食品生產嚴格執行歐盟和愛爾蘭國家雙重標準,甚至愛爾蘭國家標準還高於歐盟標準,而被稱為EU+(歐盟+)。


歐盟

說完愛爾蘭,也來說說歐盟。歐盟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不僅僅在於食品加工環節上,連十分容易被忽略的包裝、運輸環節也有嚴格的規定。食品企業從業者和歐盟食品進口商要求記錄有關食品接觸材料中化學遷移的毒理和風險評估內容,以及合規聲明信息。當那些尚未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和製品在入市銷售時,應當附有適宜的標識信息、可視的正確使用說明詳細、歐盟負責人信息等內容。


美國

美國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也十分重視,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甚至有30部法律對此進行監督管理。

像嬰幼兒奶粉安全問題上,更有一本專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法》對此監管。這是由於1978年,曾有一家企業調整了兩款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減少了產品中的鹽含量,導致許多嬰幼兒患有低氯性鹼毒症,這讓當地意識到配方乳粉對嬰幼兒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在1980年通過了該部《嬰幼兒配方乳粉法》,並在1986年重新修訂。該法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為一種特殊類型的食品,要求生產企業嚴格執行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監管部門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預防類似悲劇事件的發生。


日本

我們的鄰國日本,其實也遭受過毒奶粉事件的荼毒。1955年,日本乳業龍頭企業森永公司在加工奶粉過程中通常會使用磷酸鈉作為乳質穩定劑,在其中一間加工廠中使用的劣質磷酸鈉混入了砷(俗稱砒霜),導致嬰兒神經、內臟受損,甚至夭折。2000年,也有乳業品牌工人違規操作,導致牛奶中含有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而產生毒素……

雖然近年來日本也出現過毒牛奶事件,但不得不說,在食品安全這道問題上,日本也算得上優等生行列,它的作業或許適合我們「抄一抄」。

日本直接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也有20多部,當地食品安全法的主要特點,在於建立食品安全全過程可追溯質量保證體系,從食品原料開始即進行編碼,相關編碼一直伴隨整個食品加工、運輸直至銷售消費等所有環節,當出現問題時能及時溯源。

最重要的一點,是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對於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當地政府部門可對其處以不超過1億日元(約合660萬元人民幣)的巨額罰款,甚至吊銷經營許可證。



地溝油、瘦肉精、假奶粉事件頻現,這些食品安全問題究竟什麼時候能離我們遠去?商家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人的生命安全永遠大於利益呢?


【今日討論話題】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你認為哪個國家做得比較好?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再現,我們深扒了這種害人不淺的假「奶粉」
    後經證實,不法分子用澱粉、蔗糖等價格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製造成劣質奶粉出售,從而釀成了「大頭娃娃」的慘劇。沒想到的是,17年後的今天竟再次出現了一起因食用假冒奶粉而造成的「大頭娃娃」事件,著實讓人揪心。
  • 快評|「大頭娃娃」再現,誰之過?
    近日,湖南郴州多名家長發現孩子體重下降,有的孩子頭骨畸形好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13日,品牌方回應,產品質量合格,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不知道銷售商將產品作為奶粉出售。
  • 「網易豬」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近日有媒體探訪網易養豬場,獲悉「丁家豬」有望明年底上市。昨天又傳出「內測」消息,起因是網易員工發微博曬公司食堂出品的白水煮豬肉,稱是傳說中的網易豬,連肥肉都好吃。餐盤上的「網易」字樣清晰可見,更有杭州公司員工力證試吃確有其事。(10月18日《揚子晚報》)  網易豬終於出籠了。2009年2月16日,丁磊公開表示,網易將投資數千萬元在浙江建立養豬場。這一養,就養了三年多。
  • 「大頭娃娃」為何再現,有些人賺著奶粉錢卻賣著毒藥
    時隔12年,「大頭娃娃」再現!和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同。 據媒體報導,湖南郴州永興縣有母嬰店將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銷售,虛假宣傳特殊功能,欺詐消費者,導致多名幼兒患病。
  • 大頭娃娃"再現!如何分辨真假奶粉?這4招現在知道還不晚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多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因吃了「問題奶粉」出現體重下降,頭骨畸形,不停拍打頭部等異常現象,後被醫院診斷為佝僂病。經調查,「問題奶粉」其實就是一種固體飲料。然而,就在2019年郴州也發生過另一起「大頭娃娃」事件,同樣是固體飲料。
  • 「大頭娃娃」事件再現,如何遏制「假奶粉」再生?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大頭娃娃」事件的負面標籤
    2003年3月,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這一起極其惡劣的事關人命、嬰幼兒和小孩生命健康的惡性事件,震驚全國,這也是首次定義「大頭娃娃」的惡性食品安全質量事件。多年以後,我們想起「大頭娃娃」,首先聯想到的就是食用劣質奶粉的孩子,千千萬萬年輕父母養育著的受到傷害的孩子。不幸中招的,引發家庭悲劇;倖免於難的,慶幸之餘多了同情和恐慌。畢竟天下父母愛孩子,將心比心,誰又願意有這樣的悲劇發生呢?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調查啟動!大頭娃娃涉事生產方回應
    節目中講述到:近日,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對於界面新聞記者詢問的為何在沒有特醫食品註冊的情況下,倍氨敏產品銷售渠道和產品外包裝都有引發誤導的表述,及倍氨敏的銷售渠道情況到底為何,公司負責人並未給出回復。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對嬰兒影響有多大
    作為家長,一看到「大頭娃娃」這個熟悉的詞,就感到恐慌,但是,它真的又出現了!5月11日,據湖南當地媒體報導,多名嬰兒家長反映,因孩子因過敏不能吃母乳,在郴州一母嬰店購買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並讓嬰幼兒服用後,孩子出現「大頭娃娃」症狀。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事件,涉事店長語出驚人:「跟銷售走」
    生病的「大頭娃娃」一、「大頭娃娃」再現 「空殼奶粉」變身「特醫奶粉」?作為一名父親,看到這張照片第一眼就開始心疼。「大頭娃娃」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那時的「大頭娃娃」是 那是因食用劣質奶粉出現營養不良症候群。「空殼奶粉」殘害嬰幼兒事件震驚全國,因而引發了全國圍剿劣質奶粉。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據報導,這次的罪魁禍首疑似是打著「特醫奶粉」旗號,印著「蛋白固體飲料」標籤,被推銷員表述為「牛奶另外一種簡稱」的東西。
  •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確診為「佝僂病 都食用名為「倍氨敏...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確診為「佝僂病 都食用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 2020-05-13 13:20:29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震動家長圈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
  • "大頭娃娃"再現!如何分辨真假奶粉?這4招現在知道還不晚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多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因吃了「問題奶粉」出現體重下降,頭骨畸形,不停拍打頭部等異常現象,後被醫院診斷為佝僂病。經調查,「問題奶粉」其實就是一種固體飲料。然而,就在2019年郴州也發生過另一起「大頭娃娃」事件,同樣是固體飲料。真的心痛,不禁想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湖南「大頭娃娃」再現,真相令人震驚,原因竟是這樣……
    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兒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顱骨突出成了「大頭娃娃」,還有孩子止不住的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經醫生診斷,這些孩子均患有佝僂病,缺乏維生素D,營養不良導致部分患兒生長遲緩。震動家長圈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據報導,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做出決定,要求立即成立調查專班,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報導中的5名孩子進行全面體檢。
  • 「大頭娃娃」再現!這些餵養常識,大多數家長竟然都不懂
    「大頭娃娃」再現!這些餵養常識,大多數家長竟然都不懂....最近,郴州再現「大頭娃娃」,不良商家借父母愛子心切,竟然在娃的口糧上下黑手!就像這次事件中的「大頭娃娃」,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後,醫生建議停止使用普通奶粉,換用胺基酸奶粉。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奶粉生產方:沒有誇大宣傳
    (原標題: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偽「特醫奶粉」生產方回應稱「沒有誇大宣傳」)
  • 郴州永興再現「大頭娃娃」:「我該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孩子!」
    ……湖南郴州永興縣,好多患兒家長投訴:自己家的孩子喝了一款叫「倍氨敏」深度水解奶粉後導致顱骨突出,營養不良,發育停滯,成了「大頭娃娃」!經過醫生診斷,這些「大頭娃娃」由於缺乏維生素D,長期營養不良,患上了佝僂病!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為什麼難以根除
    1月7日,「老爸評測」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位家長給女兒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中國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近年來日新月異,也極大地挑戰了人們的想像力。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甲醇製酒事件、福馬林浸泡海產品問題、阜陽奶粉問題、蘇丹紅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地溝油問題、食用明膠問題等等,層出不窮。到現在連緩釋藥物的膠囊也查出有毒。從兒童奶粉到食用油,整個社會無法保證任何一種食品藥品是安全的;從小作坊到國有大企業,整個社會也不能保證任何一個企業不去製造有問題的食品藥品。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固體飲料冒充奶粉賣給過敏孩子喝
    湖南發現「大頭娃娃」據湖南郴州電視臺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顱骨突出成「大頭娃娃」,孩子總是起一身的溼疹,咳嗽,各項指標都不達標,甚至還有孩子出現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的異常情況。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依此診斷為佝僂病。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
  • 再現「大頭娃娃」,一字之差你注意到了嗎?
    近日,湖南省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在平時工作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另外,發現有很多新手媽媽給寶寶喝羊奶粉,說是母嬰店推薦的最好的奶粉、不容易上火和過敏,其實,牛奶比羊奶更接近母乳,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常規並不建議喝羊奶粉,不要盲目聽從母嬰店導購員的推薦,他們懂的可能還沒你懂的多。特殊情況下食用的奶粉建議最好諮詢兒科醫生的專業意見。
  • 「大頭娃娃」再現,這幾種傳染病,家長們要重視
    5月11日,關於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的新聞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和熱議。據相關報導,郴州永興縣多位嬰幼兒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被診斷為患有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