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成效顯著

2020-12-13 光明數字報

    前不久,在兩次全國性的賽事中,濟南大學雙喜臨門,獲得「高教社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山東省一等獎9項,二等獎4項;獲得「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杯」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濟南大學以驕人的成績名列山東高校第一。

    多年來,濟南大學一直努力構建一套成熟和完善的本科教學管理體系,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監控教學質量,從而全面提升學校的本科教學質量。學校也逐步形成了基礎紮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實踐能力強的「三實一強」的人才培養特色,畢業生也因此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給教學立下「規矩」

    規範和完善的本科教學管理體系,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濟南大學制定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質量標準——監控手段——反饋機制——調整措施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質量監控體系。

    2001年學校合校初期,學校陸續制定或修訂了32個教學管理文件。2004年,學校對各項教學規章制度進行了系統的整理、修訂和規範,出臺了17個教學管理文件。2005-2007年學校對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再一次修訂和完善,制定了《濟南大學關於實行學校領導和管理幹部聽課制的規定》、《濟南大學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等39個文件。這些規範,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和本科畢業生的學業都制定了詳細標準。並以此為依據,制訂了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實習、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設計)和成績考核等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為實現對本科教學活動的全程質量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對教學環節,學校既注重基本規範,更注重提高與創優。在課堂教學中,既有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更有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嚴格質量標準。在實驗教學環節,學校不僅明確了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更注重強調實驗室要加大開放力度,鼓勵學生進行課外科技創新或自主實驗。

    給「規矩」予以監控

    學校始終強調,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要全員參與,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控制質量。為此,通過建立教學檢查、教學督導、教學信息員、學生評教、聽課查課、教學工作考核以及青年教師講課競賽、教學獎勵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學校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機構上,學校調整了濟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名譽主席由知名海內外的眼科專家謝立信院士擔任,並且進一步充實了兩個機構的人員力量。

    為保證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有效運行,學校建立了相應的保障機制。在組織保障上,學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組織,設立了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校院兩級教學督導組織、學生信息員隊伍。這些組織的設立,為實施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提供了保障。在制度保障上,學校從規範教學過程與規範教學質量監控程序兩個方面逐步健全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如堅持教學工作檢查制度、教學督導制度、領導聽課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成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有效運行運轉的重要保障。在條件保障上,學校通過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確保了監控體系的運轉。在人力投入上,除了學校及各學院專職教學管理人員外,學校聘任了40多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教學督導員,聘任了245名學生擔任教學信息員,設立教學質量監控的專職工作人員;在財力投入上,學校每年都安排專項經費,用於保障教學質量監控;在物力投入上,學校建設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學生網上評教系統,提高了教學質量監控效率。

    同時,濟南大學還十分注重教學信息收集系統保障,建立了多層次立體式的教學信息收集系統,教學信息的來源包括學生座談會、教師課程總結、試卷分析、校院兩級督導組、畢業設計指導小組、校長信箱、校領導接待日等多種渠道,多渠道的信息來源保證了教學質量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及時性。

    監控措施成效凸現

    為了將這些制度真正落實好,學校根據教學質量督查和評價結果,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與崗位、職稱評聘掛鈎制度、教學責任追究等制度,嚴肅處理各類教學事故,嚴格教學獎懲制度。

    學校建立了三個方面的機制確保本科教學有序高效推進。一是教學保障機制,建立了聽課制度、教學工作例會制度、學校與學院黨政一把手兩級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二是教學激勵機制。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聘任、年度考核等有關規定中突出本科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教學研究、教學成果等內容;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每年選送優秀青年教師赴國外高校和研究機構訪學。三是教學監控機制。學校圍繞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管理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了教學監控與評價制度,通過教學督導、學生評教、期中教學工作檢查等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對教師的評聘、考核等實行教學質量考核一票否決制。

    對於學生在學校的最後一道工序——畢業論文(設計),學校建立了畢業設計(論文)全程質量監控體系。他們制定了《濟南大學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手冊》等制度,從畢業論文的選題準備、文獻查閱、開題報告撰寫、開題答辯、中期檢查,到論文答辯、成績評定等,都提出詳細規範要求,形成了一整套科學規範的組織管理程序。學校重視將質量檢查與監控貫穿於畢業論文全過程、各環節,採用學院自查和學校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了畢業論文院、系兩級質量管理體系。

    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推動了學校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穩步提高。近三年,有35篇被評為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有195篇學士學位論文在《理論學刊》等刊物上公開發表,874篇被評為校級優秀學士論文。有的畢業論文由於選題應用性較強,質量高,被生產廠家採用,有的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嚴格的教學管理,良好的育人氛圍,使「教在濟大學在濟大」有口皆碑。辦學60年來,濟南大學培養出10萬餘名畢業生,其中湧現出一大批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等。在學校對用人單位以及對學校畢業生的評價的調查中,用人單位對濟南大學畢業生的滿意度均在96%以上。本報記者 趙秋麗 本報通訊員 高志剛 劉珂珂

相關焦點

  • 濟南大學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獲優秀
    會上,濟南大學校長程新宣布,從剛剛結束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獲悉,濟南大學的評估成績為優秀。  濟南大學教學工作會議兩年召開一次,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落實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整改工作,鞏固評估成果,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教學改革。
  • 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從外國語學院獲悉,在日前公布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中,我校2004級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試驗班學生的四級通過率達到了97.9%,優秀率達28.5%。
  • 甘肅省2016-2017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2016-2017學年,全省普通本科院校平均開設課程2381門,開設課程門次較多的為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且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全省普通本科院校以落實「質量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進一步優化課程模塊、完善課程體系,進一步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和教材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 基教典型經驗③濟南天橋: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
    濟南市天橋區近年來,為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天橋區全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為引擎,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武漢理工大學實施多元合作協同教學督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督促與引導相結合的全方位教學質量控制  學校實施獨立建制的教學督導制度,將集決策、執行、監控於一體的教學管理職能部門中的監控職能外部化,形成了教學決策、教學執行、教學質量監控三個子系統既相對獨立運行,又相互促進、協同合作的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實現了從教學質量標準和規範的制定、按標準和規範組織實施教學各環節,到督促檢查和評估實時反饋結果的閉環控制
  • 台州學院: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成效顯著
    「這幾年,台州學院本科教學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發展成果令人震驚。學校在高水平地方性應用型大學建設方面走上快車道,廣大教職員工對教學、科研積極性高漲。服務地方、服務企業方面也做出巨大成效,形成特色優勢。」
  • 濟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和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濟南大學繼續教育始於1985年。特別是濟南大學成立後,為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校積極拓展辦學思路,在穩定學歷繼續教育規模和質量的同時,積極推進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 全國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質量出爐:教學模式創新性不足、學習過程管理...
    教育部近日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基於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和全國1000餘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展示了我國高校本科教育的全貌。此外,《報告》還進一步指出,我國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有待繼續健全完善。評估制度設計需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立德樹人評估指標尚不夠具體,高校分類評估有待進一步完善。高校在職稱評聘、職務考核、激勵獎勵、資源分配等方面依然強調「帽子、課題、成果、經費、獎項」等指標,人才培養成效的評價標準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 上海電力大學:培養新工科人才成效顯著—新聞—科學網
    「新工科建設的最大核心問題在於創新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 教育大家談丨張曉軍:構建大學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五個要點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提高育人質量則是高校發揮好立德樹人時代使命的關鍵抓手。自2018年以來,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項目推動本科教學質量的提升。質量提升的核心動作是建設科學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本科教育會議等重要會議和一流專業雙萬計劃、金課建設、本科專業質量國家標準等政策和項目,都強調了建設高效的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性。
  • 濟南大學組織教學副院長赴西交利物浦大學開展研究導向型教學專題...
    為進一步促進我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發展,進而提升濟南大學教學管理的整體水平,12月5日-6日,濟南大學組織教學副院長赴西交利物浦大學開展研究導向型教學專題研修。副校長王志出席研修班開班儀式並發表講話。
  •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
    學者們普遍認為傳統的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種種弊端,已不再適應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需順應時代發展,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方式。胡萬山指出,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全程參與者、體驗者,在各利益相關主體中佔有最為核心的地位,全力推進學生參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 ...農產品合格率超過98% 新區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190個在建工程項目整體受控,藥品合格率達到100%,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93.4%,工業產品合格率超過96%,農產品合格率超過98%,服務業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預計超過7%……這是今年以來新區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取得的驕人業績。
  • 安徽理工大學2020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位居省屬高校前列
    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安徽理工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167名、省屬高校第4名。
  • 福州理工學院:召開「以評促建,砥礪奮進 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本科教學工作會議
    為迎接學校本科合格評估,進一步夯實本科教學中心地位,8月25日,本科教學工作會議在學術報告廳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以評促建謀發展,砥礪奮進譜新篇,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董事長陳國鷹,常務副校長谷振宇,副校長林深、蔡聲鎮、陳麓,校黨委副書記陳學華、官毓釗,特邀嘉賓沈斐敏教授出席會議。大會歷時一天,上午會議由校長呂月良主持,下午會議由副校長林深主持。
  • 昆明理工大學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教學單位本科教學質量專項巡查...
    根據《昆明理工大學教學單位本科教學質量專項巡查督導工作方案(試行)》的要求,本學期對機電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農業與食品學院、計算中心5個教學單位進行本科教學質量專項巡查。在完成第一階段本學期5個教學單位開課教師的全覆蓋督導聽課、校級檢查組抽查試卷及畢業設計檢查基礎上,12月17日到18日,由校內外專家組成的本科教學質量專項巡查專家組進駐昆明理工大學這5個教學單位,通過召開師生座談會、考察實驗室等多個環節內容開展巡查工作
  • 我國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的質量狀況、評價及建議
    [摘  要]本文基於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開展的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狀況調研所獲得的材料和數據,對當下本科院校線上教學質量狀況進行客觀呈現,對教師和學生對於線上教學質量狀況的真實反饋進行分析研究,並就如何提高線上教學質量,分別對教師、學校和政府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 魯迅美術學院召開2020年度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會議
    教學質量監控是對教學質量形成的相關因素進行觀察、控制、分析、判斷,並採取有效幹預措施,使教學工作獲得完善,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第二,教學質量監控的內容。教學質量監控包括對教學管理、教學過程和教學對象等的監控。
  • 教育部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
    為全面總結2018年全國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狀況,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委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製完成《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報告》基於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和全國1000餘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緊扣「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等新時代本科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採用海量數據挖掘、多維案例分析、大規模問卷調查等方法,呈現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為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決策參考,引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 武威市深化教育改革成效顯著
    新甘肅客戶端武威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記者從9月9日召開的武威市第36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上獲悉,近年來,武威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持續深化教育改革,精準實施教育扶貧,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全市教育事業發展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