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

2020-08-28 聯奕看教育

為全面總結2018年全國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狀況,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委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製完成《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基於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和全國1000餘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緊扣「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等新時代本科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採用海量數據挖掘、多維案例分析、大規模問卷調查等方法,呈現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為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決策參考,引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報告》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內涵式發展新階段,本科教育全面振興。2018年,教育部通過全面布局「四新」建設、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部署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頒布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等一系列重要舉措,在本科教育關鍵領域「謀突破、上水平」,打響新一輪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報告》認為,高校紮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全育人」工作有序開展。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推動高校加強思政課程建設、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建立完善立德樹人育人機制,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2018年,全國培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125家,以「三全育人」為導向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200項、中青年骨幹隊伍建設項目20個。


《報告》表明,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成效。按照《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高校在教師聘用、年度考核、職稱評聘等工作中,堅持師德第一標準,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2018年,高校博士學位教師佔比38.21%,較2017年增長1.5個百分點;行業背景教師佔比17.68%,較2017年增長5.8個百分點;輔導員隊伍規模從2017年的58750人增加到2018年的65571人。


《報告》顯示,高校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工作持續推進。2018年,高校打破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的壁壘,將社會課堂、虛擬課堂引入傳統的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高校累計開設專業實驗課達到144.17萬門,累計建設國家級實驗實訓示範中心1210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22.6萬個,實踐育人體系不斷完善。高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持續深化科教融合,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創新創業學分,參與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生達30.49萬人次。


《報告》強調,高校辦學條件和教學資源得到明顯改善,「大學質量文化建設」呈現新風貌。各級財政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校生均教育經費(全日制學生)達到3.27萬元。線上課程資源建設得到強化,教育部認定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91門,上線慕課數量達到8100門。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政府完善質量標準,強化外部教育教學評估;高校內修教學督導、專項評估、常態監測,質量文化得到培育和養成,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成為主旋律。


《報告》反映,學生學習體驗滿意度不斷提升,大部分學生對自身成長與收穫滿意。2016—2018年,學生對課程教學和學習風氣的滿意度得分分別為64.48、66.25、67.62和60.75、61.64、63.83,呈現持續上升趨勢。2018年,74%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確立明晰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極大或較大提高,75.9%的學生認為大學期間自己的合作能力有較大或極大提高,74.1%的學生對自己在大學期間的成長與收穫滿意。


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部分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尚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未完全落實。部分高校對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的落實保障度不夠,制度保障教學、全員服務教學等落實不到位,高校教授為本科生授課比例僅為77.11%。二是教學模式創新性不足。部分高校慕課、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應用不足,高校專業課小班化課堂(30人及以下)平均開設率僅為29.11%。三是學習過程管理總體不嚴格。部分高校課程學習難度、挑戰度不高,考核方式單一、重結果輕過程,2016—2018年,高校學業挑戰度總體上仍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四是師德師風建設未形成長效機制。部分高校對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統籌領導力度不夠,個別教師不能認真履職盡責,學術不端行為仍有發生,師德考核在教師考核評價中被弱化。


此外,《報告》還進一步指出,我國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有待繼續健全完善。評估制度設計需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立德樹人評估指標尚不夠具體,高校分類評估有待進一步完善。高校在職稱評聘、職務考核、激勵獎勵、資源分配等方面依然強調「帽子、課題、成果、經費、獎項」等指標,人才培養成效的評價標準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目前,《報告》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發布
    本報北京7月2日電 (記者張爍)日前,教育部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報告》指出,2018年,教育部通過全面布局「四新」建設、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部署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頒布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等一系列重要舉措,在本科教育關鍵領域「謀突破、上水平」,打響新一輪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 CCSS參與編寫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
    《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一事,有媒體將其解讀為「教育部給本科教學打分」。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這些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上述發現都是怎樣得出的?教育部透露,《報告》採用了海量數據挖掘、多維案例分析、大規模問卷調查等方法。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普通高等學校編制發布2013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高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質量,我部建立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
  • 全國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質量出爐:教學模式創新性不足、學習過程管理...
    教育部近日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基於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和全國1000餘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展示了我國高校本科教育的全貌。部分高校慕課、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應用不足,高校專業課小班化課堂(30人及以下)平均開設率僅為29.11%。三是學習過程管理總體不嚴格。部分高校課程學習難度、挑戰度不高,考核方式單一、重結果輕過程,2016—2018年,高校學業挑戰度總體上仍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四是師德師風建設未形成長效機制。
  • 2018年度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學科競賽活動在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科競賽質量和治理水平,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暨2018年度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2月22日在浙江理工大學生舉行。
  • 西南交通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學廳函〔2013〕25號)、《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和《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7〕11號)等文件精神
  • 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發布 重點院校優勢明顯
    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孫競)今天,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布新一輪「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2012-2019)」。
  • 教育部:2018年高校博士學位教師佔比38.21%
    為全面總結2018年全國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狀況,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委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製完成《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和全國1000餘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緊扣「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等新時代本科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採用海量數據挖掘、多維案例分析、大規模問卷調查等方法,呈現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為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決策參考,引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 《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在京發布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郭亞麗)22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發布《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首份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該報告指出,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中職國家教學標準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 暨南大學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7〕11號)、教育部辦公廳下發的《關於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學廳函〔2013〕2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編制《暨南大學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全文請下載閱覽,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注與支持
  • 創新教學模式,為本科教育「添磚加瓦」
    教育部近日發布了《全國普通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該《報告》總結了我國本科教育取得的進步,同時也指出部分高校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考核方式單一、新型教學模式運用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丞待解決。
  • 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學校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舉全校之力推進就業創業工作,成為首批「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就業中心」建設高校,2009年,被評為北京地區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評為全國入伍預徵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至2018年,連續七年榮獲「北京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5年,「北京化工大學『大化工』行業協同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被評選為50家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 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切實推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本科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現就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本科教學評估的意義目的
  • 江蘇: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要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中國網8月21日訊(記者 段留芳) 據江蘇省教育廳網站消息,為深入貫徹國家和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建立高等學校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及時監測江蘇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狀況,總結交流各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現就做好江蘇省《2013年度普通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報告》(以下簡稱「《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制和發布工作通知如下
  • 權威發布 2016 屆南華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 2015〕 23 號)精神,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
  • 東北師範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為全面系統反映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就業狀況反饋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工作評價體系,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近日,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組織完成了《東北師範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現予以發布。
  • 南華大學獲評「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公布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教學廳函〔2018〕35號),我校成功入選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要部署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積極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推動全國高校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創業指導服務工作水平,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教育部於2018年1月啟動開展了2018年度全國高校創新創業總結宣傳工作。
  • 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暨2018年度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
    高學會〔2019〕9號各有關高校、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學科競賽活動在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科競賽質量和治理水平,經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決定召開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暨2018年度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
  • 教育部給本科的「打分」給出了答案
    從陳春秀到王娜娜再到苟晶,我們為她們被偷走的人生感到惋惜,也為教育的不公感到憤慨。而為弱者的發聲後,我們更應該把焦點放在頂替者身上,對他們進行道德審判的同時,大學教育問題這個「隱秘的角落」也值得反思。冒名頂替者為何能同憑藉實力上大學的人一樣順利畢業,拿到同樣的學歷證明?這也從側面佐證了大學教育的質量問題。
  •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發布
    近日,由外研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指南》是繼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外國語言文學類)》(以下簡稱《國標》)之後的又一綱領性文件,歷經七年研製,匯聚專家學者智慧,在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引領和推動下,在全國高校外語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下制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