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眾多青少年及兒童在線一對一英語學習課程究竟實效如何?近期,新京報教育周刊官方微信號「學習公社」(ID:xjbxuejie)徵集了8位家長和孩子組成「親子評審團」,親自體驗了5家機構的在線一對一外教課程,並給出客觀評價。
專家表示,在線英語一對一教學的優點在於能給孩子提供純正地道的語言輸入,一對一互動保障了語言交流的輸入和輸出的量。缺點則在於其形式變化有限,只能以對話為主,遊戲、動手操作等難以開展,且孩子獨立學習,缺少學伴。
評審背景
評審團成員:8位家長+孩子,孩子從6歲到13歲不等,基本涵蓋學齡前、小學、初中等階段。
體驗機構:VIPKID、51Talk、DaDaABC、ABC360、偉思在線(因部分機構提供的青少英語在線課程需付費體驗,親子評審團最終選擇了上述幾家提供免費試聽的機構)
評審方式:家長作為「評審員」,帶孩子一起上體驗課,並在試聽結束後,從外教水平、孩子互動反饋、課程感覺等方面提供試聽報告,客觀地給出評論。部分家長試聽體驗結果詳見下文,詳細試聽報告見7月25日新京報教育周刊官方微信公眾號學習公社(xjbxuejie)。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繆晨霞
家長試聽之熱點問題
Q1
孩子是否適應網絡授課方式?
除了對機構聲譽、教材等方面的考察,孩子在學習中的體驗、收穫和反饋也是家長選擇機構的重要關注點。課件研發、教學過程是否貼合少兒的學習心理;授課中能否調動孩子的興趣,且能根據孩子理解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法,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親子試聽】
「整體感覺孩子在這25分鐘是可以跟上老師節奏的,而且提前做了預習,所以溝通沒有問題。但由於時間有限,孩子有些想互動的話沒有說出來。孩子對這種學習方式能接受,但感覺沒有面授課那種面對面的感覺好。我的感覺是,在線試聽時主要是老師對孩子進行教材講解,孩子的反饋比較少。如果孩子想深入一下話題,25分鐘未免太緊張了。」
——@徐瑞華
孩子年齡:10歲
試聽機構:51Talk
網上約課時間:6月26日19:30
「授課內容偏簡單,孩子對網絡授課方式有些緊張。老師很努力,想調動氣氛,但有點幼稚,像是在和幼兒園小朋友對話。」
——@荒漠玫瑰
孩子年齡:10歲
試聽機構:ABC360
網上約課時間:6月25日9:40
「緊扣教材引導孩子。內容稍難孩子不免有點緊張,還好老師能輕鬆引導。」
——@Whity
孩子年齡:11歲
試聽機構:偉思東方
網上約課時間:6月30日下午14:00點
【機構說法】
●舒婷,51Talk無憂英語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
「一對一」教學除了要求師資數量上有保證之外,也對教學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課程已經組建了近20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專注於課程研發,其中很多專業人才都有語言學或者第二語言習得的背景,以及由深耕兒童心理學,成人發展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專家組成。並且提供大量針對外教老師的線上培訓。
Q2
在線外教師資和教學質量如何保證?
在師資選擇上,有些機構以歐美外教為主,有些則根據課程的側重點不同配備歐美外教或菲律賓外教。此外,有些機構為學員提供固定外教,有些則不固定,視家長約課情況而定。客觀而言,雖然機構有各自的課程體系,但外教個人能力和水平的差異會影響授課效果,是否固定師資也各有利弊。有家長擔心,教師水平和教師風格不一,如果經常更換老師,孩子需要重新適應,也可能會影響課程之間的銜接或老師對孩子的了解程度,不利於老師根據孩子的特點調節教學方式。
【親子試聽】
老師是菲律賓女教師,互動和課堂掌控能力都還不錯。但個人感覺對於4年級的孩子,用圖片識讀單詞過於簡單了些。雖然有對話和跟讀,但也比較有限。
——@荒漠玫瑰
孩子年齡:10歲
試聽機構:ABC360
網上約課時間:6月25日9:40
試聽的過程大約持續15分鐘左右。老師與孩子互動比較好、發音地道。一對一固定老師雙向視頻互動授課形式,整節課還可以通過一個按鈕錄製下來保存在電腦裡面反覆學習。
——@朱燕
孩子年齡:8歲
試聽機構:DaDaABC
網上約課時間:6月28日11:30
「前兩次試聽因為沒有提前做測試和技術原因影響了聽課效果,第三次約了一位已有孩子的美國女老師。她上課對Catie非常有耐心,並且表情誇張,肢體語言豐富,一節課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孩子基本沒有走神。」
——@Catie媽媽
孩子年齡:5歲
試聽機構:VIPKID
約課時間:6月
【機構說法】
●米雯娟,VIPKID創始人兼CEO
歐美外教能讓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最純正的語言環境下。而菲律賓外教由於老師語音語調不夠純正,孩子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少兒這個學習階段,語音語調的規範性對孩子之後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語言的豐富性是在變化的交流對象、變化的事件、變化的場景中習得的,如果採用單一外教方式,孩子很容易適應對方的語言習慣。VIPKID允許家長選擇不同外教,讓孩子從更多的老師中習得更豐富的知識,在不斷變換的場景中,對英語學習更有興趣。
■ 專家觀點
建議1
學齡前兒童不太適宜
主要是從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來看,這一學習活動是否合適。比如學前幼兒處於直覺運動思維階段,主要通過感知來認識世界,需要通過遊戲、動手操作、肢體運用等方式學習,這一階段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也很短,到6歲一般只能達到10分鐘左右,這一階段幼兒通過網絡對話的單一形式學習,就會有困難。
此外,幼童對於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適應性也相對比較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感到安全和放鬆,頻繁更換老師就不太適合幼童。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選擇這類課程相對要適合一些。當然,這也不絕對,需要結合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性綜合考慮。
建議2
學習反饋不好不必強求
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徵的學習方式,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不同偏好,包括學習情緒、態度、動機、堅持性以及對學習環境、學習內容等方面的偏愛。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獨自學習,有的孩子喜歡結伴學習;有的孩子喜歡先靜靜地聽,不急於發言,有的孩子反應快,一想到什麼就馬上表達;有的孩子對口頭語言的理解比較快,有的孩子需要藉助文字或圖示才能理解得更好等等。
當孩子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匹配度比較高時,學習的效果最好。所以,選擇課程的時候,特別需要考慮孩子自身的特點,觀察孩子上課的反應,聽取孩子的反饋。如果孩子表現出吃力、焦慮、信心和興趣不足,就不必堅持。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朱運致,教育心理學博士,南師大金陵女子學院英語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