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 裝扮遊戲不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能力

2021-02-19 心靈咖啡

兒童心理學家們總有那麼認為:裝扮遊戲(過家家)能夠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創造性和描述能力。當我讀到刊登在心理學公報上的這篇文章時,我想為該理論填一些佐證。但我發現了令我震驚內容: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者們還沒有對「假裝到底是能培養孩子各種能力達到目標的手段,還是擁有這些能力的表現」這一問題統一口徑。說得更具體一些,此文章側重3個可能:裝扮是否能夠起積極作用?這只是發展孩子能力的方式之一?亦或其只是導致向積極方面發展因素的外延?但是研究還沒有定論。以下是他們的發現。

人們都認可這樣的觀點,孩子們有時候假扮救世英雄,有時候又是絕世惡魔。但是這樣的裝扮遊戲是否能夠給孩子問來的發展帶來益處,亦或這能否預測孩子將來是否不會走上邪路?

當然,問題是將相關性和因果性割裂,但這並不是它看起來那樣的微不足道:如果裝扮遊戲能夠帶來孩子的發展,那麼我們應該為努力的孩子們指明假裝的方向;反之如果裝扮只是孩子發展的一個表象,那麼世界上那些以裝扮遊戲為導向的治療,也都不會改變孩子發展的軌跡。

看似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般愚昧問題,卻也是我們採取行動前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我們是鼓勵孩子去玩裝扮遊戲呢?還是覺得看到孩子們玩裝扮遊戲很快樂?

□ 創造力

「裝扮遊戲能夠提高孩子創造力的證明並不讓人信服」。這就是該部分的一個綜述,看起來比較可觀。當然,創造力強的孩子都有假裝的傾向,但是這不能證明假裝能夠提高孩子的創造力。

□ 智力

「人際關係在玩耍和智力運用的自然情景中得到建立,但是其作用仍然不為人所知。」如果我們假設句子是用英文書寫,那它跟創造力就是同樣的東西:聰慧的孩子會假裝,但是這樣的假裝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 問題解決能力

「研究發現,解決特製的拼圖會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也不能作為裝扮遊戲能夠全面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以上綜述用一段的篇幅給目前盛行的推理做了論述,但仍有所保留。(物理變化不能改變物的特質)而筆者發現該作者越寫越像駁論文,「這個文獻綜述反而不能證明裝扮遊戲能對孩子認知的發展很重要。」

但是讓我們看看裝扮遊戲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吧,裝扮遊戲是能夠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的。文章寫道:「裝扮遊戲也許是習得社交能力的一個途徑,但是這沒有太多站得住腳的證據。社交假裝和社交能力也可能是由別的東西誘發的。」

同樣對於讀寫和講述能力也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一種觀點,裝扮遊戲能夠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和講述能力,但是我們也找不到觀點來駁斥認為裝扮遊戲是孩子們有或者將要有這些能力的先兆的人。甚至還有人認為,裝扮遊戲對讀寫能力發展有負影響:因為沉溺在幻想中,人根本不需要將其寫下。

裝扮遊戲理論不能解答的領域還包括行政能力和自律。實際上該文章中人的任何一個能力都不能用來支撐這個理論。沒有人能夠證實,接受假裝後能夠增加我們想要增加的能力。

綜述外延,是以孩子中心的教學和鼓勵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家長。對待孩子們應該像成人一樣,讓他們用更成熟、邏輯、成人中心的方式學習和發展。

該作者還寫到:「發展科學不支持教師中心式教學法。裝扮遊戲理論和孩童中心教學論一樣,總能夠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自由選擇、有趣又能動手的環境。而在這樣的環境中通常還能夠養成積極參與活動,樂於與同伴交往的性格。」

他們推薦寓教於樂的方式,動手和孩子中心的教學法有時候被叫作「玩耍教學」這是目前已知提高孩子的有效方式。

如果裝扮遊戲理論不讓人信服,那麼我們可以對於玩耍教學深信不疑。我們不能夠確定教孩子裝扮遊戲對孩子將來有所幫助,但是我們教育實踐證實讓孩子用玩耍的眼光看世界十分有效。

MORE>>>《測你實現夢想的基石是啥?》↓↓↓

相關焦點

  • 新研究顯示:玩遊戲能提高年輕人讀寫能力 幫助掃盲
    新研究顯示:玩遊戲能提高年輕人讀寫能力 幫助掃盲
  • 如何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
    在1983年,澳大利亞心理學家Wimmer和Perner開始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通過研究發展並且創建了「錯誤信念」,這個研究在後來就成為了研究兒童心理理論的經典實驗。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是對物體餓一個把握能力,因為年齡的太小,所以孩子的學習就會局限於最簡單的身體運動和感官知覺方面。比如視覺、觸覺、嗅覺、味覺以及聽覺。2. 前運算階段(2-4歲);年齡得到了成長,那麼就會得到了一個進一步的發展,能夠在語言和符號的有了一個初步的把握也能給出一定的體驗超出直覺範圍。
  • 心理專家:喜歡裝扮和不愛裝扮的媽媽,教育的孩子也有很大差距
    回到家之後,蔣於和自己的一個心理專家的閨蜜說了一下這個事情,這位心理專家的朋友表示:其實,愛裝扮和不愛裝扮的媽媽當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外表上有很大區別時,他們潛意識會更喜歡別人的媽媽,因為她更好看,甚至由於自己的媽媽不裝扮,導致孩子出現自卑的心理,就連學校或者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都不願意讓媽媽去。
  • 利用電腦遊戲能研究認知能力
    創新連線·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心理師範大學利用獨特的電腦遊戲,評估和訓練玩家的認知能力、決策速度以及預測形勢的能力。研究人員認為,認知能力的現代研究方法不僅意味著測評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要能夠評估遊戲玩家在快速變化的條件下所作出的預測和決定的質量。在虛擬遊戲空間中,有眾多活躍對手與玩家對抗,他們的行為受到基於複雜數學算法的人工智慧的控制。玩家的目標是「消滅」有限遊戲場內的所有對手。
  • 孩子不喜歡數學,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
    比如,可能因為數學老師的長相、行為不喜歡數學老師,從而抗拒數學學習,這就需要家長及時和孩子溝通,做好心理說服工作,及時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平時和孩子一起進行玩撲克類型的娛樂嗎?和孩子玩過火柴棍遊戲嗎?猜謎嗎?研究過孩子喜歡的電腦遊戲嗎?益智問題,了解過嗎?上述都是土辦法的範疇。(2)讓各種條件齊全,孩子能觸手可及。家長再引領孩子參與一些活動,很容易培養出興趣。舉例說,其中的益智題特別鍛鍊思維,「兩個父親,兩個兒子分三個蘋果,不能切開,一個人一個怎麼分?」日積月累,各種練習,孩子數學感覺就上來了。
  • 孩子一遇挫折就喪失信心?提高抗挫能力,關鍵是提高「心理彈性」
    提高抗挫能力,關鍵是提高"心理彈性"。有些父母脾氣比較暴躁的也不容許孩子犯錯,一看到孩子的錯處就會忍不住斥責,而斥責和打擊就像兩把無形的雙刃劍將孩子的自信和勇氣狠狠地斬斷,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就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抗壓的能力也會比較差。
  • 研究顯示玩電子遊戲能提高道德認知 還能提高腦容量
    在電子遊戲中扮演邪惡角色能讓你更有道德認知玩俄羅斯方塊的參與者表示,在玩遊戲後其戒斷症狀有顯著降低,與「視覺進空間的記憶載入運算能減少自然發生的階段症狀」的理論相符合。也就是說,如果你正努力克制不讓自己再吞下另一份炸雞和薯條,或許玩幾回俄羅斯方塊能夠讓你輕鬆克制多吃。雖然沒有相關試驗,但這種戒癮方法運用於戒網癮應該也是有效的,中國的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 研究發現:5-6歲的孩子,經常做這項訓練有助於數學能力的提升
    心理學家發現:數學能力與空間能力有著緊密的聯繫;心理旋轉遊戲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數學和空間能力。首先,將參與研究的兒童隨機分成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對兩組兒童的心理旋轉能力、空間視覺化能力、數學能力進行了前測之後,分別對實驗組進行了8周的心理旋轉遊戲訓練(俄羅斯方塊),對控制組的兒童進行了8周的猜謎語遊戲。訓練結束後,再一次對兩組兒童的數學能力、心理旋轉、空間視覺進行了後側。
  • 想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先打好心理理論基礎|微課預熱
    自閉症孩子往往缺乏這種能力,因而對別人的感受反應遲鈍,不考慮別人的立場和需要,更不了解別人的用意和反應微課,解讀如何通過訓練培養孩子的心理理論,提高社交能力。這篇論文來自對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六年級學生進行實證研究的結果。通過心理理論和社交技巧的訓練,這名學生在社交能力和行為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小編把主要部分摘錄在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5 招提高孩子心理韌性,網友:抗挫折能力噌噌噌地往上長
    孩子離開了自己的視線,就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但更多的事實證明,保護孩子並使其免於經歷人生道路上的負面經歷,並不是一個好想法。因為,無論家長多麼謹慎,多麼愛自己的孩子,都難以確保孩子在孩童時期免於經歷所有的傷害和不幸。現在的孩子更難!
  • 3個簡單的手指遊戲,益智又健腦,孩子動手能力快速提高
    」中國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並不遜色於其他國家的同齡人,唯一拉開差距的就是動手能力,中國孩子們從小到大家長們事力親為,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並且主要看中孩子精神層次的收穫,反而使孩子在行動上有了那麼點缺憾。
  • 腦波儀-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福星!
    ; 2、文理偏科嚴重; 3、厭學; 4、成績好,但心理素質偏弱; 5、作業出錯,考試粗心,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 6、迷戀網遊、手機遊戲、電視成癮,自我控制力差; 7、丟三落四,生活混亂,反應明顯遲鈍或答非所問;
  • 國外研究稱電擊可提高反應能力及遊戲技術
    日前有媒體報導,美國某位科學家研究稱電擊可以提高玩家反應能力和遊戲技術,甚至將來可以應用於戰爭。DARWARS Ambush近日,國外某媒體刊登了一項研究報告,報告的研究者文森特·克拉克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精神科學研究者。他將受實驗者的太陽穴上粘貼溼海綿並附加電極,然後開始玩虛擬戰場的遊戲《DARWARS Ambush!》
  • 孩子總是「窩裡橫」,不一定是性格問題,提高社交能力更關鍵
    其實,這並不一定是性格問題導致的,而是社交能力沒有達到這個年齡的要求而造成的影響。但是到了小學後,校園生活發生的巨大的改變,少了很多互動類的遊戲,多了更多的課堂和互相之間的比較,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突然不知道怎樣主動交新朋友,正是缺乏社交能力的表現。
  • 孩子蛋殼心理,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逆商」,父母這樣做很關鍵
    導讀:孩子蛋殼心理,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逆商」,父母這樣做很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蛋殼心理,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逆商」,父母這樣做很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數名學生跳樓:在這場無限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才是重點
    在此我們不討論老師的教育問題,但應該引起重視的是我們的應試教育中,孩子本身的心理韌性弱的問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無論自己在什麼環境下,都知道自己一定能行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頭腦上理性說服自己的教條,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自動化心理力量,是一種「自我效能感」。
  • 想讓孩子不玩手機?趣味閱讀也許更有吸引力!能提高孩子思維能力
    介於孩子生理以及心理髮育尚不完全,這一點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這個看似尋常的狀態,其實是一種對自我控制能力的摧殘。不斷定下目標,自己又不斷打破,再定,再打破,最後目標的地位會越來越低,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也越來越差。
  • 聽課不走神:通過簡單有趣遊戲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老師可以轉給更多的家長,幫助孩子進行日常練習,提高注意力!聽課不走神訓練目的:訓練學生學習能力,使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寫作業,考試不粗心,提高學習成績。訓練要求:每天訓練10分鐘,放學後在家裡寫作業前訓練,由家長監督訓練情況,必須每天堅持訓練,效果明顯。01數字傳真訓練方法:家長將數字讀一遍,孩子在聽完之後憑記憶寫下聽到的數字。
  • 誰說打電子遊戲就是玩物喪志?研究表明這有助於提升孩子認知能力
    相較於那些在小時候經常玩遊戲的人,他們普遍完成工作記憶任務的速度要慢,這與早前的研究結果一致。,研究人員分別在三個時間點分析了參與者的工作記憶在內的認知能力——電子遊戲訓練之前、遊戲訓練結束時、遊戲訓練結束15天後。
  • 孩子心理脆弱,遇到事情就崩潰,家長該如何提高孩子承受能力?
    可總會有一些孩子還沒有具備這種能力,在面對困難時,則會表現的非常害怕,內心承受能力非常弱。這種行為表現便會讓父母感到特別頭疼。也曾想著讓孩子做出改變,具備勇於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但都毫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