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2020-12-17 騰訊網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對於標準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方案產生不完全或缺乏應答,持續表現嚴重而頻繁的反流症狀,故又稱為「PPI治療失敗的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認為新一代PPI(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雙倍劑量,每日2次連續12周無效,即可診斷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診斷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正規的標準劑量的PPI治療後,若症狀無改善,考慮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應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

1、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美國胃腸內鏡學會的指南,認為對於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首先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査是常規的臨床診斷路徑。

2、24h胃食管PH監測

胃食管pH的連續監測,可提高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檢出率。24h食管pH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評估PPI治療的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情,判斷是否存在酸抑制不完全或與胃食管反流病無關的病因。

3、食管膽紅素監測

「動態食管膽汁監測儀」可以檢測食管胃反流的膽紅素(作為膽汁反流的替代標記),即膽汁反流。

4、食管pH-阻抗監測

上消化道內鏡聯合24h食管pH監測是胃食管反流病傳統的診斷方法。近年來,食管腔內阻抗監測為診斷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食管pH監測的基礎上、加入「腔內阻抗」技術,可發現更多的反流事件,鑑別酸性、弱酸和弱鹼反流物。因此,食管pH-阻抗監測除了發現酸反流,還發現弱酸反流和鹼反流也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並且有助於診斷弱酸反流性慢性咳嗽。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策略

1、生活方式的調整

不良生活方式是GERD的重要誘因。包括:

(1)戒菸戒酒,減少胃酸對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損傷;

(2)糾正便秘,降低腹壓從而減少反流;

(3)避免碳酸飲料引起的噯氣和反流,緩解睡眠中的燒心;

(4)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減少胃內亞硝酸鹽和一氧化氮,減少反流;

(5)進食後2小時內勿平臥,床頭抬高15~20cm,促進食管廓清及胃排空,對夜間反流明顯者,抬高床頭是減輕食管酸暴露的有效手段;

(6)適當減肥,必要時需行減肥手術。

2、優化治療方案,治療非酸反流

(1) PPI劑量加倍或更換PPI類型:研究表明,單倍劑量PPI治療失敗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雙倍劑量PPI可明顯緩解症狀。

(2)減少夜間酸突破:有人認為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短期加用H2受體阻滯劑可以減少夜間酸突破,改善症狀。

(3)其他:十二指腸胃食管反流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膽汁反流。熊去氧膽酸可減少膽汁中有害成分的比例,因此可供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考慮(特別是膽汁反流),同時最好聯合應用PPI及促胃腸動力藥。

3、加強抗反流屏障

腹腔鏡下抗反流手術、Stretta射頻治療、內鏡下縫合治療等。

4、其他治療

心理問題是PPI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可加用抗焦慮抑鬱藥物治療。

相關焦點

  • 胃食管反流病看了這些就能夠理解反酸燒心為什麼這樣難治
    在這裡我們主要說說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做胃鏡發現反流性食管炎,或者做了胃鏡沒有發現反流性食管炎,但平時有反酸、燒心症狀的這都屬於胃食管反流病。因為反酸、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狀,其中反酸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約佔60%,燒心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約佔80%,其他的症狀在胃食管反流病當中佔的比例相對較少,因此,當你有反酸燒心的症狀,經常出現,就要考慮可能得了胃食管反流病。
  • 胃食管反流
    ,包括從十二指腸流入胃的膽鹽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病理性反流是由於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障礙和(或)與其功能有關的組織結構異常,以至les壓力低下而出現的反流,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和併發症。   【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 ①les壓力低下:les壓力降低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 華南首創,南沙成功實施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微創手術
    5日,在北京火箭軍總醫院吳繼敏教授指導下,南沙中心醫院院長賈林率消化疾病團隊對一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成功實施了胃鏡直視下Stretta射頻消融術和2例腹腔鏡Nissen胃底摺疊術治療食管裂孔疝並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 胃食管反流病到底是食管病還是胃病?一篇文章告訴你
    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爛性反流病、Barrett食管三種類型。 胃食管反流病是少見病嗎?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常見病,全球不同地方的患病率不同。 為什麼會得胃食管反流病?
  • 內鏡下專家妙手除頑疾 男子十年胃食管反流病終痊癒
    來自蘇北的五旬男子飽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長達十年,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教授為這位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成功施行一項新的術式——ARMS術,即內鏡下抗反流黏膜切除術。
  • 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機制是什麼?有何治療方式?
    引言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為10%~20%,在我國為7%~8%。根據內鏡下食管黏膜有無糜爛或破損可以分為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和糜爛性反流病(ERD)1。
  • 【健康新知】胃食管反流的多種傷害
    原標題:【健康新知】胃食管反流的多種傷害    一個因中耳炎、咽炎、哮喘就診的病人,最終被確診發病根源在胃和食管,聽上去是不是匪夷所思?可這種情形在臨床上不是個案。胃食管反流絕不僅限於泛酸、燒心等典型症狀,還可引發咽喉炎、哮喘、鼻竇炎、中耳炎等多種問題,其臨床表現複雜,危害性大,易被誤診,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 胃食管反流病難治嗎?能完全治癒嗎?|徐美華專訪
    今年9月第2周是第三屆「全國胃食管反流病宣傳周」,主題為「胃食管反流病可防可治」,旨在提高GERD疾病知曉率、就診率和治療率。關於GERD,相信很多人仍有不少疑問,哪些人容易得GERD?有什麼可防可控的因素嗎?GERD能完全治癒嗎?為此,「醫學界」有幸邀請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內科副主任徐美華醫生為我們解答關於GERD防治與管理的那些事兒。
  • 胃食管反流病的飲食調節很重要
    許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服藥後燒心等不適症狀很快得到控制,一旦停藥,生活中稍有不慎,如進食容易引起反流的食物紅薯、熬夜飲濃茶咖啡、工作不順發火生氣,均可能導致本病復發,使燒心、反酸等不舒適症狀再次發生。所以,「胃食管反流」還需控制飲食,治病求本,調節胃腸、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的根本。
  • 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惹的禍
    了解到該患者有餐後咳嗽的特點,給予其質子泵抑制劑(PPI)試驗性治療2周後,咳嗽明顯緩解,初步診斷該患者為胃食管反流病。 1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種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疾病。
  •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吃它好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因過度接觸胃液而引起的疾病。可能很多人對此是不知道的,因此很多人也不知道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有哪些,那麼請問什麼是胃食管反流呢其症狀有哪些呢?胃食管反流吃什麼好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
  • 胃食管反流病 經常走錯門診
    「開關」失靈 胃酸侵蝕食管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緊張過度,即有反酸的感覺;嚴重的可能每天飯後都會感到燒心反胃,這就是通常說的「燒心病」,醫學上稱之為「胃食管反流」。據介紹,如今胃食管反流病已成為一種流行病,全國患病率為5.77%,我省更高達6.7%。 林志輝博士說,胃就像燒杯,倒下來裡面的濃酸就會流出來。
  • 賁門扣不鬆弛就不是胃食管反流病?有了反流症狀該怎麼治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食管下端括約肌(LES)的一過性鬆弛(TLESR)。在正常情況下進食後吞咽時,LES鬆弛,食物順利經過食管通過賁門口進入胃內,完成進食過程。 TLESR是指,非吞咽情況下LES自發性的鬆弛,其鬆弛時間明顯延長於吞咽時的LES的鬆弛時間。 它既是正常人發生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原因,也是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正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發病原因。
  • 胃食管反流病,要戒掉4種行為,3類食物!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因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及食管以外的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狀和併發症。 根據胃鏡下是否發現食管黏膜糜爛,可將其進一步分為「非糜爛性反流病」和「糜爛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
  • 科普: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藥經驗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和食管外的組織損害。 包括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稱非糜爛性反流病佔50%,反流性食管炎佔40%,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替代,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變)佔10%。
  • 確診胃食管反流,可以先做自測,再做4種檢查
    #秋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胃食管反流病確診胃食管反流的第2種方法,是質子泵抑制劑試驗。這種方法適用於那些內鏡檢查結果陰性,但是症狀疑似胃食管反流者。對於存在食管症狀者,服用標準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20毫克,每天2次,服藥2到4周,如果近7天內症狀完全消失或是僅有1次輕度的反流症狀,則為試驗陽性,可以確診為胃食管反流。
  • 胃食管反流 完全可以治好
    在鄭州隴海醫院胃食管反流門診,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  58歲的李女士,因泛酸、燒心伴胸痛、心臟早搏來院就醫。她曾做動態心電圖顯示室性早搏達20124次,一直按心律失常口服藥物治療,無明顯改善。在本院胃食管反流診療中心,經胃食管反流手術治療,症狀完全緩解。  鄭州隴海醫院特聘專家季鋒博士說,胸痛或胸悶一直按冠心病治療的患者不在少數。
  • 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莊坤:重視胃食管反流病,共解反流「酸爽」
    莊坤|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 「逆流而上」的胃食管反流病 一提到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很多人都表示不知道這個疾病。 「一旦食用了高脂肪食物、某些藥物或者負重勞動時就極易導致胃內壓增高,即可引起食管下括約肌壓降低,繼而發生胃食管反流。」莊坤主任說。 最新研究顯示,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在我國成人的發病率為6%—8%,其中老年群體的發病率超過10%—20%。並且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 【嵩縣醫療】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嵩縣新華醫院告訴您
    嵩縣新華醫院告訴您——胃食管反流病 有哪些症狀?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依據病情的輕重程度,治療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內鏡治療。 對於胃食管反流頑固、嚴重,無法停藥或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選擇手術治療。過去需要剖腹行胃底摺疊術,目前大多以內鏡下作此手術,即便是食管裂孔疝伴胃食管反流病者,也可在內鏡下作疝修補術,因創傷小,更適於老年人。
  • 判斷胃食管反流 並非只盯「反酸」和「燒心」
    接踵而來的就是高發的胃腸道疾病高發,包括胃食管反流(GERD)。2019年9月9日-15日是第二屆「全國胃食管反流病宣傳周」,專家指出,吃月餅、姜醋、酸性大的水果及喝白酒,都是誘發因素。由於有的症狀不典型,非心源性胸痛、上腹痛、上腹部燒灼感、噯氣,以及慢性咳嗽、治療不理想的哮喘、咽喉不適,背後黑手可能都是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