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對於標準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方案產生不完全或缺乏應答,持續表現嚴重而頻繁的反流症狀,故又稱為「PPI治療失敗的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認為新一代PPI(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雙倍劑量,每日2次連續12周無效,即可診斷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診斷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正規的標準劑量的PPI治療後,若症狀無改善,考慮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應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
1、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美國胃腸內鏡學會的指南,認為對於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首先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査是常規的臨床診斷路徑。
2、24h胃食管PH監測
胃食管pH的連續監測,可提高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檢出率。24h食管pH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評估PPI治療的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情,判斷是否存在酸抑制不完全或與胃食管反流病無關的病因。
3、食管膽紅素監測
「動態食管膽汁監測儀」可以檢測食管胃反流的膽紅素(作為膽汁反流的替代標記),即膽汁反流。
4、食管pH-阻抗監測
上消化道內鏡聯合24h食管pH監測是胃食管反流病傳統的診斷方法。近年來,食管腔內阻抗監測為診斷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食管pH監測的基礎上、加入「腔內阻抗」技術,可發現更多的反流事件,鑑別酸性、弱酸和弱鹼反流物。因此,食管pH-阻抗監測除了發現酸反流,還發現弱酸反流和鹼反流也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並且有助於診斷弱酸反流性慢性咳嗽。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策略
1、生活方式的調整
不良生活方式是GERD的重要誘因。包括:
(1)戒菸戒酒,減少胃酸對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損傷;
(2)糾正便秘,降低腹壓從而減少反流;
(3)避免碳酸飲料引起的噯氣和反流,緩解睡眠中的燒心;
(4)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減少胃內亞硝酸鹽和一氧化氮,減少反流;
(5)進食後2小時內勿平臥,床頭抬高15~20cm,促進食管廓清及胃排空,對夜間反流明顯者,抬高床頭是減輕食管酸暴露的有效手段;
(6)適當減肥,必要時需行減肥手術。
2、優化治療方案,治療非酸反流
(1) PPI劑量加倍或更換PPI類型:研究表明,單倍劑量PPI治療失敗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雙倍劑量PPI可明顯緩解症狀。
(2)減少夜間酸突破:有人認為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短期加用H2受體阻滯劑可以減少夜間酸突破,改善症狀。
(3)其他:十二指腸胃食管反流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膽汁反流。熊去氧膽酸可減少膽汁中有害成分的比例,因此可供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考慮(特別是膽汁反流),同時最好聯合應用PPI及促胃腸動力藥。
3、加強抗反流屏障
腹腔鏡下抗反流手術、Stretta射頻治療、內鏡下縫合治療等。
4、其他治療
心理問題是PPI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可加用抗焦慮抑鬱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