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不久前,著名演員張嘉譯把名字改為「張嘉益」,此事在娛樂圈掀起軒然大波,畢竟張嘉譯已經年過半百,早已過了翻紅的年齡,此舉究竟是何意?經過工作人員的解釋,我們這才知道原來張嘉譯得了重病,人到中年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為了長壽安寧,這才改名為張嘉益,求一個平安順利。
圍觀群眾得知原因後,大多都送上了祝福和安慰,也有小部分網友好奇,改名字真的能影響一個人的運勢嗎?這大體是老一輩人所堅信的封建迷信吧。
事實並非如此,從心理學角度入手,名字一樣很重要,甚至能決定孩子將來醫生的命運。總之,家長取名時需慎重,不可一時興起,道理很科學。
從古至今,中國父母對孩子的名字都頗為看重。古時候有代代相傳的姓氏文化,取名講究意境和血脈相連,講究的是整個家族的庇蔭和未來。現代人取名講究別致,藏著父母對孩子本身的美好期待。這其中有變化,也無變化,但對孩子的人生影響一直在。
因此,我們無法一語以概之,反而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影響,一是孩子自身,二是周圍的人。
①心理暗示能助力孩子的成功
古人云:留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別說張嘉益了,娛樂圈裡改名字的太多,無論是蔡依林本命蔡宜凌,還是楊紫本命楊旎奧,她們都是在改名之後大紅大紫。這其中的關鍵不僅在於名字的辨識度,更在於隨之而來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表示,人的意念是很強大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名字就是家長給孩子的第一步暗示。一個好的名字,會讓孩子從心底產生自信,從而產生本能反應和條件反射。更重要的是,這種心理暗示完全由孩子本身所操控,不受外力影響。
當孩子擁有一個萬裡挑一的好名字時,他會從小認定自己一生註定不凡,這種認定不光是孩子本人的心理暗示,還來自周圍人的看法。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來自周圍人的判斷,以及他們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②孩子姓名決定在社交中的第一印象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心理學家認為,在社交活動的展開中,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通過對方的名字決定。倘若孩子的姓名重複率過高,就很難在社交對象的印象裡留下深刻印記。反之亦然,當家長為孩子取了一個好名字,那就會成為社交場所的關鍵制勝武器,畢竟物以稀為貴,名字也不例外。
前文中提到過,當孩子擁有一個好名字時,他會認定自己成就不凡。這種心理暗示不僅來自個人,還來自圍觀群眾。
作為社交中的第一印象,好的名字能讓周圍人印象深刻。在一眾平庸平凡的姓名當中,一個好的名字能率先打動人,無論是聽覺上還是視覺上,與眾不同就是成事的第一步。何況在中國姓氏文化的渲染下,每個人都對好名字存在先天好感,這種集體意念是很強大的,也是孩子將來成事的關鍵因素。
同樣的,如果孩子有一個糟糕的名字,那他從小要經歷的惡意也必然比普通人要多。這種惡意導致孩子本身性格自卑內向,不喜社交,也是一生不自信、難成功的根源所在。
太多的人提醒家長如何避開取名禁忌,卻無人能總結出一條取好名字的方法。這即使因為中國百家姓的複雜程度,也因為世事無絕對。
這裡,我也只能為大家奉上簡單幾條小秘訣,大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綜合使用。
①單字為名,不落俗套
當家長不知如何避免俗套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單字為名的情況了。有時候,姓名加一起字數多了,反而會讓名字落入俗套。
舉例來說,某男子團體組合成員肖德俊,因為姓名太過拗口,被經紀公司改名為「肖俊」,瞬間從七八十年代的落伍感變成了二十一世紀青少年,一字之差,觀感千差萬別。
②國學經典,為首選
很多家長給孩子取名時,習慣從網上搜索當下流行的字眼,卻沒有考慮過二十年後孩子長大了是否依舊會流行。
與其被時下流行迷花了眼,倒不如多翻翻國學經典,有時候,古樸的才是永恆的。尤其《詩經》,男女皆宜,家長要認真翻閱才行。
最後,你聽過最好聽的名字叫什麼呢?快分享出來吧。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