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公布2019年全年戲單,未來劇院將運作5個劇場

2020-12-20 澎湃新聞

作為中國戲劇界的一面旗幟,北京人藝每年的演出動向都備受關注。2月20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召開發布會,公布了2019年全年的演出日程和創作計劃。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祖國70華誕獻禮將作為這一年演出安排的核心主線。

此外,與舞臺上下的熱鬧相呼應,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屆時,北京人藝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作五個劇場的文藝院團。

首都劇場看家大戲輪番上陣

北京人藝的不少看家大戲今年將在首都劇場裡輪番復演。

新年伊始,北京人藝分別用喜劇《油漆未乾》和《全家福》開年賀歲,熱熱鬧鬧的開場之後, 2月23日《茶館》歸來,這部北京人藝的傳家寶,「東方舞臺上的奇蹟」,歷經一代又一代觀眾和演員,每一次上演都是火爆異常一票難求。

國慶獻禮檔,將有三部經典先後上演。9月,觀眾期待已久的《窩頭會館》再次上演,十年來的打磨,這部新時期的精品已成為一種現象。國外經典《譁變》也將重新登臺。10月,教科書意義的《雷雨》將再度與觀眾見面。

5月,去年的新排大戲《玩偶之家》迎來第二輪演出。淡化了曾被賦予的女權色彩,這版《玩偶之家》更多地聚焦人性,給了劇中人物人性的關懷。8月,新創不久的京味兒大戲《玩家》也會在打磨後再度亮相。

此外,北京人藝在今年的小劇場劇目,也安排了好幾部經過票房與口碑檢驗的佳作。包括《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我愛桃花》《晚餐》《伊庫斯》《催眠》《合同婚姻》《燃燒的梵谷》《她彌留之際》等。同時,多年未上演的情感題材力作《性情男女》將回歸舞臺,新老組合的陣容也將實力詮釋這個揭示生活內外的作品。

一古一今兩大原創劇目備受關注

北京人藝每年的新創劇目是每年最受期待的。今年,兩部在首都劇場亮相的大型原創作品在題材上一古一今。

其中,6月是北京人藝的院慶檔期,將有一部當代原創新戲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劇目首先亮相。這部作品將聚焦現實題材,讓觀眾看到身邊的故事,感受時代的氣息。

8月,第二部原創大戲將由馮遠徵再執導筒。這部古典題材的作品聚焦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講述他一生的藝術創作和命運起伏。劇本由著名編劇郭啟宏執筆,這也是他繼文人三部曲《天之驕子》《李白》《知己》之後的又一部力作。

除大劇場的新劇目之外,兩部小劇場新戲將分別於6月和11月與觀眾見面。

北京人藝表示,為了鼓勵原創,吸引更多的優秀劇本進入人藝的資源庫,劇院未來將著重提升了編劇稿酬,希望有更多優秀編劇人才為人藝進行創作。

國內外劇目共同亮相邀請展

已經邁入第九個年頭的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這幾年也影響力頗大,今年,邀請展劇目確定,將用四個單元全方位展示戲劇的魅力。

第一部分是延續每年的經典板塊,邀請外國名團佳作入駐「國際單元」。這一單元中,3月法國聖丹尼劇院的新作《裡裡奧姆》將首先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這也是人藝與法國聖丹尼劇院的再次攜手。該劇不僅劇情充滿故事性,導演還在舞臺上還原了一座遊樂場,用碰碰車、摩天輪構建全新的觀演體驗,演員穿梭其中,展示法式浪漫和戲夢人生。

6月,三臺國外大戲重磅登場。瑞典皇家劇院的《瑞典夏之夜》、以色列蓋謝爾劇院的《父與子》、義大利都靈國家劇院的《是這樣,如果你們以為如此》將先後來到北京,這三個國家,三家名團的重磅之作將一起展開一次文化與藝術的交流、碰撞。

邀請展演的第二部分,是首次開闢的 「兄弟院團進京展演單元」。四川人藝的《蒼穹之上》以改革開放初期軍工事業大發展的時代背景為主線,講述科研人員鍥而不捨研發創新的故事,表現了他們的攻堅精神、舍小家成大業的奉獻精神和保質保量砥礪前行的鯤鵬精神。天津人藝的《海河人家》以海河邊一座小洋樓裡八戶人家的生活變遷為線索,展現天津百姓的生活氣息,用戲劇的形式探索城市發展和時代變遷中的文化內涵。

第三部分則是「原創劇目邀約單元」,將邀請兩部原創戲劇作品。一部是北京大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她們的秘密》,該劇由楊立新導演,從已婚女性的視角探討女性在婚姻裡的艱難和辛酸,用反諷和幽默的方式窺見人生的困苦厚重。另一部是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猶太城》,該劇以文學性和敘事性兼顧的臺詞,還原殘酷戰爭中藝術家面臨的死亡威脅和道德困境,以戲裡戲外的思辨性討論,關聯當下社會的精神需求。

此外,第四部分 「特別影像單元」將一如既往地為觀眾帶來多部高清戲劇電影作品,通過影像媒介帶領觀眾去挖掘卓越戲劇的深厚底蘊。

優秀劇目走出去,巡演範圍開新篇

今年,北京人藝在巡演範圍和劇目類別上都有新拓展。更多劇目將走出北京人藝,在京內外開展巡演。

4月11日至28日,《小井胡同》《貴婦還鄉》《天下第一樓》三部劇目先後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11月下旬,《油漆未乾》赴湖南歐陽予倩大劇院上演,這也是這部喜劇首次走出北京。

小劇場劇目《伊庫斯》《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她彌留之際》《催眠》等也將在北京和全國其他城市開展巡演。

此外,今年北京人藝與北京市教委聯手創建的校園戲劇教育聯盟也會有新的動作,將有三個小劇場劇目在五月走進北大校園。

今年,北京人藝對外交流的步伐將邁得更大,走得更遠——極具東方審美的作品《我們的荊軻》將於5月赴法國演出;經典作品《李白》於6月踏上一帶一路的旅程,與喀山的觀眾見面;10月歷史大戲《司馬遷》將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巡演。三部承載著歷史文化的作品,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美與力量。

相關焦點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到那時,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20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任鳴這樣向媒體形容這一老牌劇院的未來。北京人藝20日在北京公布2019演出劇目安排,當日,人藝首度公開了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情況。
  • 2019北京人藝演出節目單日程計劃
    北京人藝還有個大喜事,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極大地豐富北京人藝現有的劇場類型,滿足不同劇目的演出需求。
  • 北京人藝公布今年演出劇目 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今天下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2019年演出劇目和演出日程。據介紹,2018年,北京人藝全年累計上演劇目30部,其中大劇場劇目17部,小劇場劇目13部,包含巡演在內,全年共演出408場,票房4000餘萬元。
  • 北京人藝將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報考條件公布
    今天,北京人藝正式宣布,將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首批計劃招收學員30名,這是人藝首次面向成熟演員開辦的培訓班。北京人藝曾舉辦過六期「團帶班」,為北京人藝培養出修宗迪、李光復、楊立新、王姬、馮遠徵、吳剛、梁冠華、宋丹丹等知名演員。
  • 北京人藝不重票房重好戲 《人民公敵》將有明星版
    原標題:北京人藝2015:不重票房重好戲   以30部劇目、430場演出收官2014年的北京人藝,剛剛過去的一年值得銘記和反思的事件不少——八旬高齡的藍天野、宋鳳儀分別奉獻了《吳王金戈越王劍》和《理髮館》;年輕的「80後」演員金漢勇鬥歹徒成為「北京榜樣」;陳道明因病回戲後為京滬觀眾補演《喜劇的憂傷》;《雷雨》笑場引發戲劇界「地震式
  • 北京人藝《雷雨》等三部經典將重配英文字幕
    北京人藝昨公布2008年計劃———  本報訊 昨天,北京人藝公布了2008年劇目排演以及各項工作安排的一系列計劃。其中奧運期間,首都劇場將輪番上演《天下第一樓》、《茶館》、《雷雨》三臺經典大戲,並配以英文字幕以方便海外來賓觀看。
  • 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藝復興|北京人藝上演兩部大戲
    今年9月24日是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北京人藝在這個金秋時節將特別上演曹禺先生的兩部代表作《雷雨》和《家》,演出為期一個月。其間,還將舉辦專題座談會、研討會、線上及線下展覽等諸多形式的活動,共同紀念這位對中國話劇有著重要影響的文學與戲劇大家。
  • 北京保利劇院、北京人藝等多家演出機構取消春節期間演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月24日凌晨,北京保利劇院發布公告,原定於1月25日-29日(大年初一至初五)晚19:30上演的俄羅斯芭蕾舞劇院多媒體芭蕾舞劇《天鵝湖》、《吉賽爾》演出取消。一併發布關於兩場演出的退票方式。
  • 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滿4個月 馮遠徵 2020年從「能」開始
    2020年初,面對未來一年的寄望,馮遠徵寫下了一個「能」字,冥冥中帶點巧合卻又似預言。在這個不得不重新審視生活的年份,不「能」出門,劇場大門不「能」開,我們「能」做什麼?又「能」做哪些改變?首推劇本朗讀「雲劇場」、院慶演出線上點擊500萬,疫情緩解時最先敞開大門……這一個個漂亮舉動的背後都少不了一個名字——馮遠徵。
  • 北京人藝開辦免費表演培訓班 言傳身教培養「合槽」演員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2日宣布,將面向社會開辦為期一年的免費表演學員培訓班,藍天野、呂中、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何冰、馮遠徵、吳剛等將參與教學。  北京人藝副院長趙同富介紹,2021年,伴隨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投入使用,劇院將有五個劇場同時運營,這對人才儲備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來滿足這種人才需求。  「這是北京人藝近年來首次面向全社會大規模選拔人才,突破了引進應屆畢業生的常規做法。」他說。
  • 北京人藝新年上班首日:大咖雲集,為了十四個年輕人
    藍天野來了、呂中來了、濮存昕來了、馮遠徵來了……2021新年上班第一天,北京人藝菊隱劇場大咖紛至。眾多話劇表演藝術家冒著嚴寒齊聚,並不是為了演戲,而是為了14個年輕人。當日上午,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結業儀式,14名學員正式結束了為期一年的學習。
  • 北京人藝楊立新對話天津人藝張豔秋聊「京腔津韻」
    原標題:兩家老牌人藝都遇「張口」難題   本報記者 牛春梅   「北京的四合院兒,天津的小洋樓。」具有地道津味兒的天津人藝話劇《海河人家》,將於3月14日、15日來京參加「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
  • 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 老中青三代演員直播紀念演出
    【解說】6月12日,為慶祝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首都劇場關閉了近5個月的大幕重新拉開。當晚19時30分,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徵等30位人藝演員在人藝的舞臺上,演出16個經典戲劇片段,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為觀眾呈現了一臺精彩演出。  【解說】據了解,整臺演出除了豪華的演員陣容,演出形式也與平日不同。
  • 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 藍天野執導復排經典
    1月2日,北京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2014年將有18部大劇場劇目上演,除了《天之驕子》《白鹿原》《天下第一樓》《雷雨》《阮玲玉》等經典劇目亮相首都劇場外,人藝還將復排《吳王金戈越王劍》《油漆未乾》兩部經典劇目。
  • 人藝首個表演學員培訓班開課
    12月16日,15位「闖關成功」的學員亮相人藝菊隱劇場,一場隆重的開班儀式打開了人藝60多年來人才培養的新格局。  當年人藝學員班班長出身的嶽秀清,此次擔當起了班主任的重任。代表學員發言的曹磊今年已經42歲,中戲畢業十多年後,他將進入培訓班的幾輪考試稱作「嚴刑拷打」。從知道自己被錄取的那一刻起,伴隨他的就是喜悅、驕傲、忐忑、迷茫和期待,「這段時間想得更多的是與首都劇場的這方舞臺該建立怎樣的聯繫。在劇組十幾年,我常常碰到的問題是,我對一個角色做了充分的準備後,對手或劇組的人會說,今天的通告有十幾頁紙,趕快拍完得了。
  • 北京人藝將迎來建院68周年,「生日」當天大幕重啟
    就在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將重新拉開。當晚19:30,30位北京人藝人將在首都劇場演繹16個經典戲劇片段,以別具意義的方式和舞臺及觀眾「重逢」。由於疫情原因,這場演出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觀眾見面。
  • 北京人藝院長指導新劇開年 任鳴:希望經典作品與當下共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明年人藝可能將排5個新戲,此次新排是希望《朱麗小姐》可以作為保留劇目能留在人藝的演出史上,給世界名家、名劇留一席之地,這就是我們的用意12月19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舉行新排劇目《朱麗小姐》媒體見面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該劇導演任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了選擇《朱麗小姐》作為2020年北京人藝開年首部新作的原因。《朱麗小姐》片段展示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回顧以往,喜劇《油漆未乾》《我們的荊軻》《阮玲玉》《關係》等都曾是北京人藝的開年戲。「為什麼排《朱麗小姐》呢?」
  • 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上午結業
    今天上午,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了結業儀式,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大家更多期待。北京人藝也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表示:「一家劇院的發展要依靠人才,這次的人才培養給我們留下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也為未來人藝的表演人才補充打下了基礎。」
  • 北京人藝重啟正式演出 濮存昕領銜《洋麻將》即將開票
    北京人藝重啟正式演出,濮存昕領銜《洋麻將》即將開票。北京人藝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高凱)北京人藝2日發布售票信息,稱由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將於8月8日作為劇院正式演出重啟的首部復演作品登臺,觀眾可於3日上午10:00開始通過電話預約和現場購票兩種方式實名購票。首都劇場此前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幾個月之久,期間北京人藝進行了多場線上演出,並於7月26日以公益演出劇本朗讀《推銷員之死》首邀觀眾重回劇場。
  • 北京人藝京味兒代表作《全家福》回歸劇場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藝賀歲大戲《全家福》回歸劇場,於1月25日至2月10日在首都劇場上演。《全家福》首演於2005年,根據葉廣芩同名小說改編,由善於京味兒題材的導演任鳴執導,馮遠徵、王長立、梁丹妮等主演。作品以主人公王滿堂一家的經歷為線索,講述了老北京古建行裡,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一群人的悲歡離合,也從中折射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