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特種作戰的利刃尖刀——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錘鍊勝戰精兵記事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廣州12月27日電  題:鍛造特種作戰的利刃尖刀——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錘鍊勝戰精兵記事

  吳登峰、範旭東、翟思宇

  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在三亞某訓練場開展極限體能訓練(11月21日攝)。新華社發(範旭東 攝)

  子夜時分,南國椰島荊棘深處萬籟俱寂,數名特戰隊員利用月光向20公裡外的敵目標陣地機動。到達目標地域後,特戰隊員向「敵」指揮所快速機動,不一會兒,「敵」指揮所即被摧毀。

  執行夜間突擊任務的分隊正是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近年來,這個營先後9次參加亞丁灣護航,出色完成了「西太海軍論壇」、多國聯演、「環太平洋」系列演習等多樣化軍事任務,湧現出2名一等功臣,20餘名三等功臣,多次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基層建設先進營級單位。

  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在三亞某海域開展劃舟訓練(11月20日攝)。新華社發(範旭東 攝)

  勝戰之魂

  「進了偵察營的門,個個都要當精兵。」這個營堅持把涵養忠誠品格、鍛造絕殺猛將作為興隊之魂,紮實打牢官兵「忠在骨子裡、誠在根子上」的思想基礎。

  面對社會思潮多元、青年官兵鑑別力弱的實際,如何把青年官兵鍛造成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鋼筋鐵骨?這個營探索總結出一套鑄魂「組合拳」。

  他們通過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塑造特戰隊員聽黨指揮、堅定信念的政治品格,把官兵鍛造成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騰海蛟龍」。

  2009年,接到隨艦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命令後,官兵們的請戰書堆了整整一桌。

  這是一場荷槍實彈的戰鬥,特戰隊員要面對生與死、忠與孝、苦與樂的重重考驗,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們奮勇向前?

  「要想成為合格的特戰隊員,首先思想上有信仰,始終做到黨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首批護航特戰隊員潘恭鑫說。

  「不怕疲勞,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堅決完成護航任務,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出徵的誓言伴隨著首批護航官兵經歷了124個戰鬥日夜,他們安全護送41批212艘中外商船,並成功解救3艘遇襲船舶,圓滿完成了護航任務。

  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在三亞某地進行崖壁滑降訓練(11月20日攝)。新華社發(範旭東 攝)

  勝戰血性

  血性是軍人的脊梁,是戰無不勝的刀鋒。營長畢亞春說,近年來,他們在練兵備戰中不斷加強官兵「智」的培養、「勇」的激發、「力」的訓練、「技」的掌握、「心」的攻防和「魂」的塑造,錘鍊官兵不懼兇險的膽魂、克敵制勝的硬功。

  教導員範振峰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那年,他被推薦赴土耳其霍恰憲兵突擊隊學校留學,全程實槍實彈,泡水坑、遭毆打……訓練異常殘酷。

  一次崖壁滑降訓練,範振峰在躍出那一刻,D型鎖突然破損彈飛。他來不及反應,雙手緊緊抓住繩子,利用身體碰撞崖壁,來減緩下降速度。就在身體快速下落的時候,他迅速伸手抓住崖壁凸起的石塊,將身體牢牢固定住。

  「我代表的是中國特種兵,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闖過去!」範振峰咬牙忍著疼痛一步步向崖頂攀登,最終安全爬回崖頂。

  「好樣的!」國外隊員紛紛向範振峰豎起了大拇指。

  近兩年,偵察營著力實現特戰官兵攀登、格鬥、潛水、跳傘等8項技能「人人會」,共培養了21名四會教練員、3名全軍偵察骨幹、18名優秀狙擊手、30名傘降骨幹等一大批打仗型人才,連續4年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海軍陸戰隊某旅偵察營在三亞某海域組織特戰隊員進行沙灘格鬥訓練(11月21日攝)。新華社發(範旭東 攝)

  勝戰先鋒

  2016年7月,三亞某海域,一場特種突擊紅藍對抗演練正如火如荼展開。夜幕掩護下,特戰隊員全副武裝,採用低高度懸停跳下、繩索滑降等方式迅速實施機降,展開偵察突擊。

  與此同時,另一路特戰分隊利用橡皮舟到達指定水域後,蛙人小組採取水下突擊的方式抵近目標,迅速搶佔有利地形。隨後,多路特戰突擊力量一路突擊、立體合圍、閃電突襲、一舉殲滅藍軍。

  多年來,偵察營官兵始終以精準訓練、高強度訓練、夜間訓練、野外訓練和極限訓練為抓手,堅持以高於大綱、嚴於大綱的標準,突出抓好滲透偵察、引導打擊、海上偵察監視等多項作戰技能訓練,部隊實戰化水平和執行大項任務能力不斷躍升。

  2017年4月,吐瓦魯籍OS35號貨船於亞丁灣索科特拉島西北海域遭海盜劫持。接到營救命令後,這個營的護航官兵隨艦迅速抵達被劫貨船附近海域,在海軍艦載機空中火力掩護下乘小艇陸續登船後,第一時間控制船艙並迅速佔領制高點,形成壓制性火力網對艏樓嚴密布控,將19名船員成功解救。

  今年以來,先後隨部隊千裡機動挺進滇北高原開展山地叢林訓練、到南海之濱展開瀕海實戰化訓練,出色完成海上閱兵安全警衛工作、跨區執行全軍戰備任務……偵察營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不斷砥礪官兵英雄之氣、血性之勇,培育出不畏生死、敢打必勝的特戰精兵。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海軍陸戰隊:當"蛙人"比考名牌大學還難
    李唐攝核心閱讀1980年5月5日,海軍陸戰隊某旅在海南島組建成立,宣告人民海軍序列中最年輕兵種的誕生。經過30年的發展建設,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鍛造成為一支集陸戰步兵、裝甲兵、兩棲偵察兵、工程兵、防化兵等組成的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或支援任務的近海兩棲作戰部隊,是人民海軍五大兵種之一,被譽為「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空中雄鷹」。在海軍陸戰隊某旅軍史館裡,一本留言簿上,數十個國家的高級將領和駐華武官用不同的語言寫下這樣的讚嘆:「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
  • 我國曾解散海軍陸戰隊後因收復西沙作戰而重建
    ■ 陣痛中重建  應對海島登陸作戰  1980年5月5日,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海南島定安縣誕生,成為我海軍最年輕的一個兵種。海軍陸戰隊某旅的前身是廣州軍區軍官教導團,後來被改編為海南軍區某步兵團。當時全軍只有海軍有這個陸戰旅,所以又號稱為「天下第一旅」。
  • 牢記統帥囑託 鍛造精兵勁旅——習近平主席視察海軍陸戰隊時發表的...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梅世雄、黎雲、梅常偉)「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把握海軍陸戰隊建設管理和作戰運用特點規律,加快推進轉型建設,加快提升作戰能力,努力鍛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應、全域運用的精兵勁旅。」
  • 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海軍陸戰隊,部隊,登陸作戰-中...
    他們所讚嘆的這支部隊就是人民海軍序列中最年輕的兵種 海軍陸戰隊,組建至今不過30年。「我們迫切需要一支能徵善戰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  海軍陸戰隊是用來執行兩棲突擊作戰的步兵,能獨立地或協同陸軍實施渡海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  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而言,海軍陸戰隊都是一柄鋒利的鋼刀,是軍事實力的象徵。
  • 揭秘中國海軍陸戰隊: 煉獄式訓練 享譽國內外
    ■ 陣痛中重建應對海島登陸作戰1980年5月5日,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海南島定安縣誕生,成為我海軍最年輕的一個兵種。海軍陸戰隊某旅的前身是廣州軍區軍官教導團,後來被改編為海南軍區某步兵團。當時全軍只有海軍有這個陸戰旅,所以又號稱為「天下第一旅」。
  • 機動兩千多公裡,上萬名海軍陸戰隊官兵在演練什麼
    夏雷/攝5月15日上午,走進滇北高原駐訓場,山路蜿蜒盤轉,遠處峰巒起伏,一座座迷彩帳篷隱藏在密林深處,海軍陸戰隊的野外駐訓場沒有鮮亮的橫幅和飄揚的彩旗。「部隊到野外訓練,就要突出實戰化,形式主義的東西要不得。」海軍陸戰隊某旅宣傳科幹事陳強說,以前野外駐訓,會拉橫幅、貼口號,把駐訓場地布置的煥然一新。
  • 新春走基層·記者在戰位|海軍陸戰隊某旅新年開訓中的國際元素
    ↑1980年5月5日,海軍陸戰隊某旅在海南省某地正式成立,從此,海軍陸戰隊作為海軍五大兵種之一,成為了人民海軍的一支重要作戰力量,主要擔負登陸作戰、島礁奪控、海上維權、跨域控制、保衛海上重要目標等使命任務。
  • 中國海軍陸戰隊被稱為棍子連,擁有三棲特種作戰力量,正軍級編制
    海軍陸戰隊,一般負責渡海登陸作戰任務,有的國家也稱其為海軍步兵,一般隸屬於海軍或海軍艦隊。中國海軍陸戰隊成立於1953年,當時,為了解放東南沿海島嶼,華東軍區以陸軍一個步兵團和兩個步兵營為基礎,組建了海軍陸戰第一團。
  • 記者探營中國海軍陸戰隊:蛙人被綁手腳扔水裡
    這是被中國人讚譽為「海上蛟龍、陸上猛虎」的部隊——這就是中國的海軍陸戰隊。  ●1980年5月5日,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海南島定安縣誕生,成為我海軍最年輕的一個兵種。從無到有,從零起步。如今,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發展成由兩棲偵察兵、陸戰步兵、裝甲坦克兵、炮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諸兵種合成的、能快速反應的兩棲作戰力量。
  • 走進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尖刀連
    李純 攝中新網海口10月16日電 題:走進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尖刀連中新網記者 李純「很沉穩、很低調,在一些場合又很張揚,大方得體。」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某旅旅長孫浩眼中,若將「蛟龍突擊隊」比作一個人,其性格應是如此。
  • 美國海軍陸戰隊是怎樣一種存在?實力比很多國家整個軍隊都強大
    越南戰爭期間誕生的「海豹」突擊隊就是為海岸偵察、敵後突擊、海上登船等傳統海軍陸戰隊任務而組建的,「海豹」實際上是海陸空三棲突擊隊的別稱。「海豹」隊員的挑選、訓練要求很高,現在海軍把落選但依然具有很高素質的人員集中起來,按照相當於美國陸軍遊騎兵的標準訓練步兵和河湖作戰技能,配備硬殼充氣橡皮衝鋒艇、巡邏艇等船艇,負責沿海地區的內河和湖泊作戰。
  • 蛟龍突擊隊 揭秘中國海軍陸戰隊這支最神秘的特種部隊
    這部改編自「葉門撤僑事件」的電影,講述了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在局勢緊張的非洲解救被困僑民、打擊恐怖分子的故事。此前「蛟龍突擊隊」鮮有公開露面,一直以「海軍陸戰隊某旅」代稱,《紅海行動》的熱映讓這支特殊的部隊為中國觀眾所知曉,進一步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而「蛟龍突擊隊」也被譽為「尖刀中的尖刀」隊。
  • 中國海軍陸戰隊訓練挑戰57℃ 鋼盔防彈衣裝具配全
    本報訊 周啟青、嚴家羅報導:8月8日正午,粵西大地驕陽似火、熱浪襲人,海軍陸戰隊某旅實彈戰術演練正在進行。一旁的溫度計顯示,地表溫度已達到57℃,但官兵們鋼盔、防彈衣、手榴彈等裝具一樣不少,戰術動作一絲不苟。現場指揮員、該旅陸戰二營營長楊軍介紹說,雖然天氣持續高溫炎熱,但他們始終嚴格按計劃組訓,確保課目不少、標準不降、作風不松。
  • 組圖:揭秘中國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
    中國海軍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到現在已經有2個年頭了。除了中國海軍艦艇經受了遠海執行任務的考驗,但如何保衛中國商船的安全免於海盜的劫掠,更多的還是要靠艦上的海軍特戰隊員來在近距離執行取證、臨檢和驅離的任務。這些海軍特戰隊員,相當一部分就來自於陸戰一旅。
  • 中國海軍陸戰隊兩棲蛙人獸營式訓練內容曝光
    隱蔽偵察撕咬毒蛇  圖集:  中國軍網6月9日電題:探訪海軍陸戰隊「兩棲蛙人」——海軍陸戰隊兩棲蛙人隊挑戰生理極限訓練剪影  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有人稱之是「煉獄」,也有人稱為「獸營」式訓練。  兩棲蛙人隊是海軍陸戰隊的拳頭部隊,蛙人隊員更是海軍陸戰隊員中的「兵中之兵」,軍事素質、思想作風、意志品質樣樣都是一流的,有著軍中「神兵」的美譽。  練體能,每人一個沙袋,操練綁沙袋、瞄準吊沙袋,一天24小時不離身;每人早晚手拎石磚跑兩個5公裡;早晚還得完成5個100:100個伏地挺身、100個仰臥起坐、100個馬步衝拳、100個倒立、100個收腹。
  • 中國唯一一所特種作戰軍校,面積13000畝,2017年才正式成立
    軍事人才是發展國家軍事實力的重中之重,我國有許多所軍校,其中最如雷貫耳的莫過於國防大學、「軍中清華」國防科技大學、「軍中小清華」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海軍軍官搖籃」大連艦艇學院等,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全軍唯一一所特種作戰、情報偵察領域的高等教育院校。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徵部隊在南海練了些什麼?美軍自己公布了
    《軍事解密》網站2020年5月11日消息,2020年4月17日至24日,美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徵部隊(MEU)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在此期間一直維持在中國南海的軍事存在,並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練。進行了包括海軍陸戰隊空地特遣部隊全任務剖面演練、空中偵察和近距離空中支援等訓練。
  • 中國青年報:中國海軍陸戰隊蛙人(圖)
    海軍陸戰隊兩棲「蛙人」在進行戰術訓練海軍陸戰隊兩棲「蛙人」在下海前準備裝具    他們又叫「水鬼」,在深不可測的水世界裡遊弋。    這些潛入海底進行搜查的中國軍人,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某旅的蛙人中隊。     近幾年來,我國軍隊不斷加強反恐怖訓練,提高部隊進行反恐怖鬥爭的能力。嚴林劍所在的這支部隊,作為我軍海上重要突擊力量之一,也重點加強了在海上和水中進行反恐怖鬥爭的針對性研究和訓練。「我們與其他反恐特種作戰部隊的最大區別,就是我們的戰場是深不可測的水世界。」中隊長嚴林劍說。
  • 探秘中國海軍陸戰隊: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圖)
    ☆鍛造特殊的作戰能力   登陸作戰,   是各國軍事家公認的難度最大、傷亡最重的戰爭行動。   「登陸作戰環境異常險惡,兵力完全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沒有任何退路,只能背水攻堅,殺出血路。」隨著中國海軍陸戰隊發展歷程一路走來的的旅長陳昌鋒感觸頗深。   雷州半島最熱的季節,氣溫接近40攝氏度。
  • 丹心昭天山——新疆軍區某紅軍師牢記囑託鍛造忠誠勁旅記事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3日電題:丹心昭天山——新疆軍區某紅軍師牢記囑託鍛造忠誠勁旅記事新華社記者李清華、劉新這是一支誕生於陝北黃土高原,曾為中國革命提供「落腳點」的紅軍部隊,屢建戰功、英雄輩出。如今,在新疆邊陲戍邊維穩使命中,這支英雄部隊又用實際行動樹起一座人民軍隊永遠忠於黨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