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升級催萬億商機,這幾個行業最有掘金潛力!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製造業智能化升級需求是工業智能發展的根本驅動,全球各主要發達國家已把工業智能化的發展放置於戰略地位。我國製造業的轉型起步雖晚,但有著工業門類齊全、市場潛力巨大等特點,尤其是隨著我國製造業由數位化邁向網絡化發展,新的增長空間正在形成。

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行業比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已經形成。在製造業升級過程中,面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不同階段,傳統製造業又蘊藏哪些發展機遇?

智能製造產值規模將超4.5萬億元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和5G商用步伐提速,我國製造業在轉型升級中也進一步加快與信息融合。

傳統製造企業的升級轉型,不僅包括基本的數位化(計算機管控)以及後續的網絡化(萬物互聯過程),最終的智能化(AI等新技術)才是目的。

截至2018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31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3。截至2018年9月,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7.8%和48.5%,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面對人口結構變化和產業體系調整,我國製造業也在加快向智能化階段邁進。

從頂層設計來看,有《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 2020)》等規劃。在具體政策上,《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國務院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等指引也陸續發布。

按照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此前的說法,2020年,中國智能製造產值有望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約20%。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到2024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將超過4.5萬億元。

製造業升級,哪些環節有機會

我國的製造企業,大多數仍處於初期的數位化階段。

賽迪(上海)先進位造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傳亮說,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局限於製造環節,還包括整個企業管理等前後的全周期,因此數位化的道路並未全面鋪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第一製造業大國,但從人均工業增加值來看,離製造強國仍有距離。

差距中潛藏著發展機遇。不管是新一輪製造業企業設備的更換,還是網絡化、智能化催生出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防控,都會衍生出新的機會。

工信部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會峰告訴第一財經,目前新興技術的發展情景是在三五年前沒有的,以移動通信技術為例,5G到來就會出現代際更迭,在這個換道的過程中會有新的需求。「比如機場可以做到無人安檢等,這一波改造的相關設備會迎來一個風口。」

我國大多數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還處在需要進行系統改造的階段。

「我國目前工業還是2.0或者3.0階段,但是4.0才是我們的目標,其中就有很多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告訴記者,這之間存在的發展機遇不僅有產品質量提升的機遇,還有整個生產體系、基礎體系、製造業綠色化改造、製造業國際化等方面的機遇。

工信部的一組最新數據反映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速度。

在「網際網路+製造業」方面,協同研發製造在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端製造領域日益興起, 個性化定製在服裝、家具等行業加快推廣。截至2018年6月,開展網絡化協同、服務型製造、個性化定製的企業比例分別達33.7%、24.7%、7.6%。

工業網際網路已經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家電、服裝、機械、能源等行業,國內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總數超過了50家,重點平臺平均連接的設備數量達到了59萬臺。

可以發現,從行業上來看,一些產品附加值高的產業,融合速度更為明顯。不過,由於我國工業門類眾多,除了數位化、網絡化程度較高的產業,也存在仍處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服裝、紡織等。

陶傳亮舉例說,汽車等高附加值產品、自動化高的產業,基本已經完成了數位化到智能化的轉型,這之中的市場空間就相對較少。

「汽車行業推動智能升級的意願高,企業本身也有資金和實力去做。不過,由於汽車業推進智能製造已進行了數年,因此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市場趨於飽和,存在的空間相對於別的行業更為窄小。」陶傳亮分析,核電等行業,產品附加值也比較高,這裡仍有一定的空間。

但他表示,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可能走向智能化的意識會稍弱一些。「因為這些企業有一個(勞動力)替代的過程,而且密集型製造業中小企業居多,他們可能更多還是關注企業的生存。」

安控領域機遇大

在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隨著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一旦有安全漏洞或是被篡改指令,就會危及生產製造和國民生活。

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此前發布的《2019 年上半年我國網際網路網絡安全態勢》顯示,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方面,累計監測發現我國境內暴露的聯網工業設備數量共計6814個。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餘曉暉就曾告訴記者,隨著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和融合,安全上來說最有挑戰性的是工業網際網路這個體系本身,因為工業網際網路體系的開放性以及面對深度互聯集成整合風險比較大,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可能沒有能力去同步做安全的規劃和部署。

工業網際網路涉及設備安全、工控系統、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平臺安全等各類要素,這些要素未來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多,所以需要新的體系設計和技術手段。

在此背景下,增長空間便應運而生。

今年工博會上,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控制等領域的企業熱度依舊。

一家聚焦車聯網和煤化安控的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工博會,但是場館內隨處可見的潛在客戶,在他眼裡幾乎都有一個特點——這些企業的工業控制系統幾乎是透明的,甚至不堪一擊。

該負責人認為,如今車聯網、遠程控制、無人駕駛雖然比較熱門,但是安全性非常薄弱。傳統工業企業也普遍沒有專業的信息人才或者安全人才來維護工控。

「如果有好的企業,做出好的安控方案,肯定會有很大的市場。」陶傳亮說。

為石油化工等流程工業提供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裁莫威告訴記者,大型石油化工項目製造過程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在企業自動化系統失效的情況下,安全控制系統即可啟動,有序關停企業的生產程序。

「安全控制系統在早十幾年就有。但是那個時候基本都是國外進口,國外企業佔據了國內主要裝置和市場。現在中控的安全控制系統從底層的硬體到上層的代碼都是自主設計。」他表示,隨著國內對於工業安全、綠色、低碳、環保的要求提升,在石化、化工等領域,對於安全控制系統有迫切的需求,而且原有裝置也到了維護替換的產品生命周期階段,市場需求很大。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智能製造產值將超4.5萬億 製造業升級哪些環節有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製造業升級催萬億商機,這幾個行業最有掘金潛力!製造業智能化升級需求是工業智能發展的根本驅動,全球各主要發達國家已把工業智能化的發展放置於戰略地位。我國製造業的轉型起步雖晚,但有著工業門類齊全、市場潛力巨大等特點,尤其是隨著我國製造業由數位化邁向網絡化發展,新的增長空間正在形成。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行業比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已經形成。在製造業升級過程中,面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不同階段,傳統製造業又蘊藏哪些發展機遇?
  • 從統計數據看武漢製造業產業結構變化,這六個行業成長最快!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力水平的直接體現,避免經濟脫實向虛,「實」便是指的製造業。當前除北京、深圳外,各大城市尤其是新一線城市都將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來抓。今天我們從統計數據的角度,來直觀了解一下武漢市製造業結構變化情況,看一下哪些產業發展最強勁。
  • 危機即商機,疫情過後這幾個行業將有大商機,再不看就晚了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很多行業舉步維艱,甚至有一些企業倒閉,導致人心惶惶,其實大家真的沒有必要這麼擔心,因為往往每次危機都會伴隨極大商機,往往大災難都會帶著大機遇。只要你看懂了,了解了,你也能將危機變成商機,現在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在疫情後的行業商機。
  • 聶輝華:我國製造業「隱性冠軍」太少 需加速升級
    【聲音】1、製造業的地位確實有所下降,發展空間受到限制,但發展潛力依然很大。這有一些明顯的表現。例如,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願進工廠。2、從理論上講,只要有需求,有利潤,投資就會增加。因此,要穩定製造業投資,關鍵是市場有需求,企業有利潤。
  • 大學生網店掘金 毛絨玩具中找到商機
    大學生網店掘金 毛絨玩具中找到商機 2013-04-03 11:53:12 來源:網上輕紡城 蔡興東是一名剛從南京高校大門走出的大學生。
  • 報告:人工智慧在先進位造業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後疫情時代下智能產業有哪些發展路徑?近日,在2020第十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 2020)上,多位院士及業內專家共論疫後產業數智化轉型與企業融合AI創新的話題。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說,人工智慧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學術界和產業界需共同關注如何促進人工智慧向更科學、更透明、更理性的方向發展。
  • ...張正濤:製造業的商機,在於軟硬體產品的適應性提升與邊界效應的...
    在服務製造業的過程中,張正濤看到了很多機會。他表示製造業中的商機,存在於多個方面,例如:如何設計高適應性的質檢機器人,能夠解決小批量、多批次的質檢場景核心部件和高端裝備的國產替代;AI深度學習算法平臺的具體落地中,針對不同需求實現小樣本學習和算法場景遷移,解決邊界效應等。
  • 製造業倒閉調查:七大勞動力密集行業成重災區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目前尚未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今年3月份,國際金融問題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曾到東莞、深圳對兩地製造業進行調研,當時他得到的結論是,「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趙慶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再次表示,「根據東莞幾個企業家的後續反饋,目前和3月份比,東莞情況沒有更得變差。」
  • 韓國多行業在中國有商機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國民購買力將持續增強,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需求擴大,新一輪中國需求將強勁出現,這將為韓國建築、電子產品、汽車、服裝、飲食、化妝品、醫療、娛樂和旅遊等行業帶來商機。       據亞洲經濟近日報導,韓國樂扣集團的嬰幼兒品牌「HELLO BEBE」產品計劃於下月進入中國嬰幼兒產品市場。
  • 臺商在廈創設牛樟芝文化館 掘金大陸大健康產業商機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1月28日,臺灣牛樟芝文化博覽館在廈門開幕,這是臺灣鼎盛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繼神農本堂漳州殖菌廠、龍海大帽山農場、同安造水村兩岸牛樟芝產業文化園之後的又一個新項目,掘金大陸大健康產業龐大商機
  • 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最後一裡路:併購隱形冠軍
    此類企業的的產品不易被察覺且行事風格低調、社會知名度低,在各自細分領域全球範圍內最優秀的企業。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其著作《隱形冠軍:誰是全球最優秀的公司》提出「隱形冠軍企業」的概念。現在網上經常有人把「隱形冠軍」和「行業龍頭」甚至「行業巨頭」混為一談,同時將其吹得神乎其神。雖說可以博人眼球,有助於激發中國企業趕超列強之精神,但是缺乏操作性。
  • 產業躍升激潛力投資熱土聚商機
    讓胡路區風採。 梁長海攝 □趙泰然本報記者李飛 核心提示 讓胡路區是大慶市的主城區,坐擁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和大慶煉化公司兩大中直油化企業總部,僅中省直縣級以上大中型企業就有70多家。全區人口67.4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
  • 國家統計局:製造業投資空間潛力巨大,未來前景廣闊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談到製造業投資問題時表示,在投資的恢復中,製造業恢復比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相對緩慢。隨著經濟的逐步恢復,市場需求逐步回升,下階段製造業回升的態勢有望延續。隨著中國產業的升級發展,製造業的投資空間潛力是巨大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當天公布的數據,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比1-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
  • 流程製造業亟需升級 5G賦能製造業呈現三階梯
    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助力5G、人工智慧等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上海正在探索新路徑。近日,在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為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揭牌,旨在推動「人工智慧賦能流程製造」。
  • ...省消費帶動產業升級|製造業|廣東|雙11|電商平臺|李勇華|產業升級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通過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新消費與製造業聯動、新型消費提質引領產業數位化轉型,一條條產業帶打開了企業新的成長空間。廣東一批小家電、服裝、玩具製造企業加速數位化、智能化,將生產需求從消費場景直接接入到生產車間,完成了從「我生產什麼你買什麼」到「你要什麼我生產什麼」的轉變。
  • 兒童經濟潛力巨大 新商機湧現有「金」可挖
    「兒童經濟」潛力巨大,商家們都瞪大眼睛,想從中掘金。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最近市場上湧現出了許多新商機。印象最深的一個電動玩具車,一千多元買的,兒子玩了幾次就沒再碰過。「堆在家裡佔地方,送人又拿不出手。」在劉爽看來,這些過期的兒童玩具就是「雞肋」。  兒童喜新厭舊,商家想出了招數。5月28日,記者發現,長沙出現了多家出租和回收兒童玩具的門店,他們主要出租手推車、學步車、玩具、餐桌椅等兒童用品。長沙井灣子居家同城樂就是其中之一。
  • 高端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7月18日,由九合集團主辦的「安順創新驅動發展論壇」在貴州安順舉行,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國家戰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顧建一就高端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及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
  • 化工行業125頁年度投資策略:疫情後時代,掘金「雙循環」
    在此背景下,作為中國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工行業景氣逐步走出泥淖,並在下 半年開始明顯受益於海外需求拉動,產品價格回升明顯,並有望將強勢延續,充分受益來年全球經濟向上趨勢。展望2021:疫情後時代,掘金雙循環雙循環是未來中國經濟也是中國化工的重要發展方向。2020年,國家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格局」。
  • 5G與製造業:驅動工業4.0缺失的一環?
    升級後的網絡所帶來的好處遠遠不只是為行動電話客戶提供連接速度的提升,5G真正具有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潛力,並且每年都會開發出許多新的用例。夏季,DLA Piper根據對歐洲範圍內350位從事技術、金融服務和公共部門工作的高級商業主管的調查,發布了《歐洲技術指數》報告。五分之一(22%)的人認為5G在智慧城市應用中的增長潛力最大,只有3%的受訪者認為製造業提供了最大的機會。
  • 製造行業大數據: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變化分析
    2017年製造業PMI年均值為51.61,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對製造業PMI值的影響最大。2017年生產指數與新訂單指數的差值為0.78,為2008年之後達到的最小值,表明製造業供求協調性進一步增強。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的PMI一直高於製造業總體,表明這些行業的發展要好於總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