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同學在一起交流孩子上學的事情。同學與其他學生家長差不多,上來就問住宿、吃飯情況,讓我很是失望。很多家長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學校生活條件上,對於學校教育理念、師資配置、管理特點幾乎不太關心,這讓我感到很心涼。一個學校最重要的方面家長忽略不計,一個學校不重要的方面,卻是家長最重視的一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這就有點像去買衣服,不看衣服如何,反而反覆看盛衣服的手提袋,也應了一個成語:買櫝還珠!
誠然,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學校生活條件有了一定要求,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把物質生活水平作為唯一關注的對象,這就大錯特錯了。
學校是精神文明事業單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教育理念,學校的關鍵驅動力是師資,學校生命力是促進學生成長的力度和速度。假如一個有先進理念、優秀師資隊伍的學校,生活條件較差,和一個生活條件很好,但是師資隊伍很差的學校,家長會如何選擇?我覺得大部分家長會選擇前者。但是不做這樣的假設,家長會忽略學校的理念和師資,直接選擇生活條件好一些的學校。
另外,很多家長關注升學率。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在生源均衡情況下,升學率能夠反映一定問題,可以拿來參考。如果生源不均衡情況下,升學率是最沒有參考價值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會誤導家長,使家長做出錯誤選擇。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把孩子放到優秀學生群體裡,不見得孩子就一定會變優秀,也可能變得更糟糕。
為孩子選擇高中,有幾點是必須考慮的。
一是孩子的基礎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上進心等情況,這是選擇學校首要考慮的。有些孩子性格堅韌,適合跟比自己優秀孩子一起,會獲得較大的進步動力;有些孩子性格較為溫和,適合跟同水平孩子一起。自律性差的孩子可以選擇管理嚴格的學校,自律性強的孩子在哪個學校都一樣。
二是了解學校的理念、師資和管理,這是使孩子不斷進步的保證。教育理念主要通過學校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去呈現,這些可以在學校宣傳手冊上看到。師資通過學校網站、教育主管部門網站就可以看到,各種競賽、評比活動,學校參與的多,拿的獎項多,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資力量情況。學校管理如何,只要稍微一打聽,就可以知道學校管理的情況。
三是關注學校生源情況和升學率,做好橫向和縱向對比,橫向跟其他學校對比,縱向是學校歷年情況。通過生源情況來確定孩子去哪個層次的學校,如果孩子全市2000名,去全市1000名以前的班級裡,基礎差距太大,不見得是好事。2000名的孩子適合的學校和班級名次區間應該是1500-2500。理論上說,這個區間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當然,特殊情況不能用來討論,孩子發展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不能一概而論。
四是看學校生活條件、交通條件、周邊情況,這些基本是放在最後考慮。當然,家長可選擇度並不是很大,往往在一兩個學校之間做出選擇。這樣,很難選擇十全十美的學校,這就需要進行比較,權衡利弊大小,選擇對孩子發展最有利的學校。
中考高考關乎千家萬戶,現在家長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優秀學校的需要願望強烈。有一點需要告誡家長:千萬不要認為把孩子送進名校就萬事大吉!決定孩子成長的是孩子自己,絕對不會是學校和老師。對孩子關心、關注、關懷,及時幫助孩子克服苦難,糾正錯誤,增強信心,才能使孩子獲得最後的成功!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