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音樂表演、音樂學、舞蹈、美術、作曲、戲劇、影視、傳播藝術等專業教學主要是培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傳播藝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分別可從事音樂創作、演唱、演奏、音樂理論研究、音樂編輯、舞蹈教學與表演、歌舞劇表演、美術教學與創作、繪畫、藝術設計、遊戲設計與製作、空間規劃與設計、戲劇表演、影視表演、傳媒、群眾文化教輔等工作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
二、招生專業
系別 | 專業 | 學制 | 專業方向 | 就讀地點 | 學費(元) |
作曲系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 五年制本科 | 作曲、視唱練耳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12000 |
音樂表演 | 指揮 | ||||
錄音藝術 | 四年制本科 | 錄音藝術與電腦音樂、數字娛樂音樂配樂、數字娛樂音樂編輯與策劃 | |||
音樂學系 | 音樂學 | 四年制本科 | 音樂學理論、音樂治療、音樂新聞與評論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9600 |
鋼琴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鋼琴、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鋼琴調律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12000 |
管弦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樂專業可兼報中、低音提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薩克斯、圓號、小號、長號、大號、打擊樂、豎琴(鋼琴、古典吉他專業可兼報)、古典吉他、提琴製作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12000 |
民樂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二胡、琵琶、笙、嗩吶、笛子、揚琴、箏、古琴、打擊樂、民族低音(大提琴、低音提琴)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12000 |
聲樂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美聲、民族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12000 |
音樂教育系 | 音樂學(師範) | 四年制本科 | 音樂教育 | 成都校區(成都市新生路6號) | 6000 |
舞蹈系 | 舞蹈學 | 四年制本科 | 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國古典舞表教合一、中國舞表演、中國舞表教合一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戲劇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音樂劇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表演 | 戲劇表演 | ||||
繪畫 | 戲劇舞臺美術、戲劇化妝造型 | ||||
合唱藝術系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合唱、聲樂藝術指導(鋼琴伴奏)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歌劇與藝術管理系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制本科 | 演藝策劃與評論、文化藝術事業管理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9600 |
音樂表演 | 歌劇表演 | 12000 | |||
戲劇影視 文學系 | 廣播電視編導 | 四年制本科 | 戲劇影視文學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傳播藝術系 | 廣播電視編導 | 四年制本科 | 媒體創意、傳播學、廣播電視劇本創作與導演、廣播電視文藝節目創作與編導、影視劇譯製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雙語(英、漢)播音與主持 | ||||
表演 | 表演組合藝術 | ||||
數字藝術系 | 動畫 | 四年制本科 | 遊戲設計與製作、新媒體(音頻與視頻)設計與製作、計算機插圖設計與製作、數字空間規劃與場景設計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通俗音樂學院 | 錄音藝術 | 四年制本科 | 音樂製作與錄音工程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音樂表演 | 通俗演唱、流行器樂【電吉他、民謠吉他、爵士吉他(僅限古典)、電貝司、爵士鼓、薩克斯管】、流行歌舞 | ||||
舞蹈學 | 現代流行舞蹈 | ||||
音樂學 | 現代音樂文學 | 9600 | |||
舞蹈表演 | 三年制專科 | 現代流行舞蹈 | 12000 | ||
國際演藝學院 | 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影視表演、電影電視配音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7000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播音與主持 | ||||
廣播電視編導 | 影視編導、文藝新聞、影視製片管理、影視剪輯、非線編輯與特技合成 | ||||
動畫 | 影視電腦動畫、影視化妝造型、影視美術 | ||||
影視表演 | 三年制專科 | 影視表演、電影電視配音 |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播音與主持 | ||||
廣播電視編導 | 影視編導 | ||||
影視動畫 | 影視電腦動畫、影視化妝造型、影視美術 | ||||
成都美術學院 | 雕塑 | 五年制本科 | 雕塑 | 新都校區(新城區蜀龍大道旁) | 12000 |
繪畫 | 四年制本科 | 中國畫、油畫 | |||
藝術設計 | 環境藝術、視覺傳達藝術、數碼媒體藝術 | ||||
動畫 | 卡通藝術 | ||||
工業設計 | 工業設計 | ||||
繪畫 | 三年制專科 | 油畫 | |||
藝術設計 | 視覺傳達藝術 | ||||
綿陽藝術學院 | 音樂表演 | 四年制本科 | 歌舞表演、民族歌劇表演 | 綿陽校區 (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場東路83號) | 10000 |
公共事業管理 | 音樂策劃管理 | ||||
藝術設計 | 平面藝術、數碼藝術、商業廣告、產品藝術、網絡藝術、環境造型、動畫藝術、服裝工程、旅遊產品設計 | ||||
藝術設計 | 三年制專科 | 平面藝術 |
三、報考資格
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年度報考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
四、報名考試辦法和時間
(一)文考報名時間、地點和要求
1、四川考生應屆畢業生持所在學校介紹信,在職、從業人員持單位證明,其他考生持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人民政府介紹信和身份證或戶口簿於2005年12月27日—29日須本人到正住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區)招辦文考報名,領取《報考證》,所有考生不得由他人代報,逾期不再補報。
2、省外考生按戶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藝術招生文考報名及考試的有關規定辦理手續,領取《報考證》(表)或《專業考試準考證》。
凡未辦理藝術類文考報名手續的考生,不得參加藝術類專業錄取。遺留問題由考生自己負責。
(二)專業考試報名(音樂類)
1、四川考生須持縣(市、區)招辦籤發的《報考證》,省外考生須持戶口所在地的省、市招辦籤發的《報考證》(表)或《專業考試準考證》及《身份證》於3月15—16日到我院(省招辦統一設置的專業考點)專業考試報名,填寫《四川省普通高等藝術院校招生專業考試報名登記表》,繳納專業報名和考試費,3月18日下午公布專業考試順序,3月19日—25日考生憑《報考證》、《身份證》和專業考試《準考證》參加專業面試和筆試考試。專業考試均實行定時按編號順序進行,凡不按此規定參加專業考試的考生,責任自負。省外考生暫時無《報考證》(表)或《專業考試準考證》,可先持本人《身份證》參加報名和考試。專業考試結束後,務必及時將文考報名號(14位數)返回川音招辦,無文考報名號者,影響錄取,責任自負。
2、省外考生報考同一專業方向不得在兩個考點報考。
3、四川考生必須在成都點參加專業考試。
4、省外考生交近期同底半身一寸正面免冠相片兩張(彩色、黑白均可)。
五、專業考試
專業考試科目及要求:專業考試均一次性進行,除鋼琴外,其它樂器均自備。
(一)音樂非師範類專業
1.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①視唱練耳一40分;②基礎樂理與和聲知識100分(李重光《樂理》、斯波索賓《和聲學》上冊範圍內);③樂器演奏及面試60分(演奏自選的一種樂器,最好是鋼琴,曲目自選1至2首);④歌曲創作100分(根據指定歌詞寫作單旋律歌曲一首);⑤器樂曲創作100分(根據指定的主題創作一首器樂曲小品,樂器種類不限)。
2. 樂隊指揮與合唱指揮專業:①視唱練耳一40分;②基礎樂理與和聲知識100分(李重光《樂理》、斯波索賓《和聲學》上冊範圍內);③鋼琴演奏及面試60分(要求:A. 299以上程度練習曲一首;B. 奏鳴曲快板樂章或中國樂曲一首;C. 自選巴赫二部創意曲以上程度或十二平均律復調樂曲一首);④指揮200分[指揮中外交響樂或管弦樂曲的某樂章(曲目自選,考生應自帶曲目錄音帶或自請雙鋼琴伴奏)。合唱指揮可準備指揮樂隊作品或合唱作品二首]。
3. 錄音藝術與電腦音樂專業:①視唱練耳二80分;②歌曲創作120分(根據指定歌詞寫作單旋律歌曲一首);③基礎樂理與和聲知識120分(李重光《樂理》、斯波索賓《和聲學》上冊範圍內);④樂器演奏及面試80分(演奏自選的一種樂器,最好是鋼琴,曲目自選1至2首)。
4. 視唱練耳專業:①視唱練耳三200分[視唱2至4個升降號的調,有變化音與轉調,視譜即興彈唱帶伴奏視唱一條;和聲性二聲部曲調一條;聽寫曲調、簡單二聲部,單個和弦(三、七和弦原轉位,密集及開放排列)、和弦連接的聽寫(包含大、小三和弦、II7V7及其轉位)];②基礎樂理與和聲知識100分(李重光《樂理》、斯波索賓《和聲學》上冊範圍內);③鋼琴演奏及面試100分(曲目自選1至2首)。
5. 數字娛樂音樂編輯與策劃、數字娛樂音樂配樂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20分;②基礎樂理與和聲知識160分(李重光《樂理》,斯波索賓《和聲學》上冊範圍內);③樂器演奏及面試120分(演奏自選的一種樂器,最好是鋼琴,曲目自選1-2首)。
6. 音樂學(理論)、音樂新聞與評論專業:①視唱練耳二30分;②樂理40分;③面試(演奏或演唱一首自選曲目)40分;④中外音樂史基礎90分(參考書目為:吳釗、劉東升編著《中國音樂史略》,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汪毓和著《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錢仁康編著《歐洲音樂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⑤民族音樂基礎80分(參考書目為:肖常緯編著《中國民族音樂概述》,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⑥命題作文120分。
7. 音樂治療專業:①視唱練耳二30分;②樂理40分;③面試50分(演奏或演唱一首自選曲目);④綜合音樂知識200分(參考書目:張友剛、尹紅編著《大學音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⑤命題作文80分。
8. 文化藝術事業管理、演藝策劃與評論、音樂策劃管理專業:①藝術修養綜合知識200分[含文藝常識、命題作文(800-1200字)];②素質表演200分(限傳統聲樂、器樂、舞蹈)。
9. 鋼琴調律專業:①視唱練耳一80分;②樂理60分;③鋼琴調律基本知識200分;④樂器演奏60分(鋼琴、弦樂、銅管樂器等均可,演奏自選樂曲一首)。
10. 提琴製作專業:①視唱練耳一80分;②樂理60分;③提琴的構造基本知識200分;④提琴演奏60分[演奏(小、中、大、低提琴均可)練習曲一首、樂曲一首(中外樂曲均可)]。
11. 音樂製作與錄音工程專業:①視唱練耳一60分;②樂理40分;③面試160分[鍵盤樂器演奏中等以上程度練習曲、樂曲各一首(鋼琴、電子琴、手風琴、合成器中可任選一種,除鋼琴以外,其他樂器自備)];④即興創作140分(為指定主題在鍵盤樂器上即興創作)。
12. 現代音樂文學專業:①藝術素質表演160分(演唱、舞蹈、曲藝、戲劇等);②中外音樂常識120分【(音樂名曲、名家、重大事件)參考書目《音樂學基礎知識問答》,人民音樂出版社俞人豪等著】;③音樂評論文寫作120分[根據指定歌曲寫音樂評論文一篇,字數在1000字左右]。
13. 聲樂專業(美聲、民族唱法;合唱):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聲樂演唱400分[準備歌曲四首(根據考場教師指定演唱歌曲兩首);由考點統一安排伴奏老師,請考生準備好伴奏用譜]。
14. 聲樂專業(通俗唱法):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通俗演唱400分【準備四首不同風格的流行歌曲(根據考場教師指定演唱歌曲兩首);考生自備伴奏帶,CD、VCD或卡式錄音帶均可】。
15. 音樂劇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歌曲演唱300分(演唱音樂劇選曲、中國歌曲各一首);③舞蹈、小品、朗誦各一段100分。
16. 歌劇表演、民族歌劇表演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歌曲演唱300分(中國作品及外國作品各一首,外國作品限原文演唱。民族唱法,演唱歌曲二首,其中一首須為歌劇選曲);③形體、朗誦100分。
17. 民樂(二胡、琵琶、笙、嗩吶、笛子、揚琴、箏、古琴、民族打擊樂、民族低音)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民樂演奏400分[演奏練習曲一首、樂曲二首(曲目自選);視奏]。
18. 鋼琴專業【含聲樂藝術指導(鋼琴伴奏)】: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鋼琴演奏400分[演奏車爾尼740以上程度的練習曲一首,復調樂曲一首(巴赫三部創意曲或以上程度復調樂曲,如演奏巴赫平均律則只要求演奏賦格部分),中、外樂曲或大型樂曲中任選一首(大型樂曲包括奏鳴曲、變奏曲、迴旋曲、組曲,奏鳴曲只演奏快板樂章);考試曲目要求背奏,反覆段落一律不反覆]。
19. 手風琴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手風琴演奏400分[演奏練習曲一首,復調曲、樂曲任選一首(中外樂曲均可),中型以上樂曲一首(如果演奏奏鳴曲只演奏快板樂章);視奏或即興伴奏任選一項]。
20. 雙排鍵電子琴專業(除雙排鍵電子琴樂器外,鋼琴、手風琴、電子琴等鍵盤樂器均可報考):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雙排鍵電子琴演奏400分[演奏練習曲一首、復調一首、中型以上程度中外樂曲一首;視奏]。
21、管樂(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薩克斯、圓號、小號、長號、大號、西洋打擊樂)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管樂演奏400分[西洋打擊樂專業用木琴(梯形或橫條)演奏樂曲二首(曲目自選),用小軍鼓、定音鼓演奏練習曲各一首;其餘專業演奏音階(連音、斷音)、練習曲一首、樂曲二首(曲目自選);視奏]。
22. 弦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古典吉他)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弦樂演奏400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演奏音階、琶音、雙音、練習曲一首、樂曲二首(曲目自選);視奏。豎琴:演奏音階、琶音;pozzoli(布左利)《中等難度練習曲》第十條或同等難度練習曲一首;演奏樂曲二首(曲目自選);視奏(鋼琴和古典吉他專業可兼報豎琴專業,考試科目及要求與鋼琴和古典吉他專業相同)。古典吉他:演奏常用大小調音階各兩條(兩個八度)、威拉?羅伯斯練習曲一首、輪指練習曲或樂曲一首、自選樂曲一首(8分鐘以上15分鐘以內),視奏]。
23. 流行器樂【電吉他、電貝司、民謠吉他、爵士吉他(僅限古典)、爵士鼓、薩克斯管】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流行器樂演奏400分[電吉他:演奏喬伊《一直有我,一直有你》;《加州旅店》。電貝司:演奏各大、小調音階;指定練習曲一首。民謠吉他:演奏《土耳其進行曲》;自選曲目一首。爵士吉他(古典):演奏《巴利奧思音樂會練習曲第一號》;羅得裡戈《在小麥田》。爵士鼓:演奏自編4/4拍子和3/4拍子節奏組合各一段,長度為每段不低於16小節(可按‖:4+4 :‖方式重複);按要求演奏指定節奏型)。薩克斯管:演奏兩個八度音域以上的音階、琶音各一首(連奏、斷奏);練習曲、樂曲各一首(中等以上程度)]。
24. 流行歌舞、歌舞表演專業:①視唱練耳二100分(含樂理知識);②基本功測試120分;③演唱歌曲一首160分(註:流行歌舞演唱通俗歌曲一首);④舞蹈片斷120分(3分鐘,風格不限)。
演唱專業考生須檢查發聲器官。
各專業視唱練耳科目考試範圍: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樂隊指揮與合唱指揮、鋼琴調律、提琴製作、音樂製作與錄音工程專業(視唱練耳一):①視唱(2至3個升降號的調),帶有變音與近關係轉調,常見的拍子和附點,切分及三連音節奏的曲調;②聽寫單音組,大、小、增、減三和弦,大小7、小7、半減7、減7原轉位(密集位置);③曲調聽寫。
鋼琴(含鋼琴伴奏)、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弦樂、錄音藝術與電腦音樂、數字娛樂音樂編輯與策劃、數字娛樂音樂配樂、音樂學(理論)、音樂新聞與評論、音樂治療、聲樂(含美聲、民族、通俗唱法;合唱)、音樂劇、歌劇表演、民樂、管樂、流行器樂、民族歌劇表演、流行歌舞、歌舞表演專業(視唱練耳二):①視唱(C調及一個升降號的調),常見的拍子和附點,切分及三連音節奏的曲調;②聽寫單音組,大、小、增、減三和弦,大小7、小7、半減7、減7原轉位(密集位置);③節奏模仿,曲調聽寫。
音樂非師範類專業總分滿分為400分,其中音樂理論及作曲等專業(考試類型的1—12)的各科成績均計入總分;音樂表演類專業(考試類型的13—24)的視唱練耳(含樂理知識)科目單科成績(滿分為100分,其中視唱20分、練耳80分)不計入總分,在劃線時單獨劃定視唱練耳科目的合格線。
(二)音樂師範類專業
25、 音樂教育專業:①聲樂120分,②鋼琴120分,③視唱練耳100分(視唱20分、練耳80分),④音樂基礎與樂理60分。專業成績總分滿分為400分。
考試範圍及要求:
(1). 聲樂:準備歌曲兩首(限美聲、民族唱法)。(2). 鋼琴:準備練習曲一首、樂曲一首或奏鳴曲快板樂章一首。(3). 視唱練耳(識譜視唱、聽力測試):(1) 視唱:C調、G調、F調。(2) 練耳:①音高:基本音級與少量變化音級。②音程:純四、純五、純八度;大小二、三、六、七度;增四度、減五度。③和弦:以大、小三和弦及轉位為主,涉及少量增三、減三與七和弦。④節奏:常見節拍與節奏型。⑤旋律:與視唱及節奏內容相同。(4). 音樂基礎與樂理:參考李重光編著的《基本樂理》(上、下冊)及現行中學統編音樂教材。
註:以上各專業考點均設在院本部成都校區(詳見考點通知)。
(三)表演類專業
26、戲劇表演、表演組合藝術、影視表演、電影電視配音專業:①語言(自我介紹;自備朗讀材料片斷);②聲樂:自備歌曲一首(美聲、民族、通俗唱法不限);③形體(舞蹈、武術、體操不限,自由展示);④表演(命題表演)。專業成績總分滿分為400分,各單科成績滿分為100分。
(四)播音與主持類專業
27、 播音與主持、雙語(英、漢)播音與主持專業:①朗誦:自備作品脫稿背誦(現代詩歌、散文、寓言、小說片斷任選一篇),要求基調把握準確、節奏變化鮮明、嗓音圓潤響亮、聲情並茂、以情動人,時間在2分鐘之內。②語言:普通話語音面貌測試,聲、韻、調要求準確、清晰。③即興命題評述:要求普通話標準、口語流暢、立意深刻、主題突出、層次分明、邏輯嚴謹;考生抽題後評述,時間在2分鐘之內。專業成績總分滿分為300分,各單科成績滿分為100分。
(五)舞蹈表演類專業
28、 中國古典舞表教合一、中國舞表教合一、現代流行舞蹈專業:①面試[A.目測外形 B.語言表達(自我介紹)];②基本功測試(A.柔韌 B.旋轉 C.彈跳 D.技巧展示);③藝術素質(A.摹仿 B.即興表演);④藝術表現力[自備舞蹈片段或組合,風格不限,自備伴奏帶(限CD)]。專業成績總分滿分為400分,各單科成績滿分為100分。
(六)編導類專業
29、媒體創意、傳播學、廣播電視劇本創作與導演、廣播電視文藝節目創作與編導、影視劇譯製、戲劇影視文學、影視編導、文藝新聞、影視製片管理、影視剪輯、非線編輯與特技合成專業:①影視片分析(筆試);②命題編講故事;③編導創意(考生抽題後以口試形式應試)。專業成績總分滿分為300分,各單科成績滿分為100分。
註:以上各專業考點均設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3月21—22日上午專業報名,3月23日下午公布考試順序,3月24—28日進行專業考試(詳見考點通知)。
(七)美術類專業
30、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視覺傳達藝術、數碼媒體藝術、平面藝術、數碼藝術、商業廣告、產品藝術、網絡藝術、環境造型、動畫藝術、服裝工程、旅遊產品設計);繪畫(中國畫、油畫、戲劇舞臺美術、戲劇化妝造型);動畫【卡通藝術、影視電腦動畫、影視化妝造型、影視美術、遊戲設計與製作、新媒體(音頻與視頻)設計與製作、計算機插圖設計與製作、數字空間規劃與場景設計】;工業設計;雕塑專業:①素描(人物頭像);②色彩(靜物);③速寫(人物)。專業成績總分滿分為400分,素描、色彩單科成績滿分各為150分,速寫單科成績滿分100分。
考生考試所用的畫板或畫夾、顏料、畫筆、小畫凳等工具一律自帶;試卷上不得使用定畫液、透明膠。
註:美術類各專業四川考生實行分片區參考。成都考點:四川師範大學校本部;自貢考點:四川理工學院;綿陽考點:綿陽師範學院;樂山考點:樂山師範學院;南充考點:西華師範大學;達州考點:達縣師範專科學校。3月31日專業報名,4月1日上午看考場,4月1日下午至4月2日專業考試(詳見考點通知)。
六、文化考試
凡報考藝術類的考生,必須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各科成績均計入總分。
凡不在正住戶口所在地就讀,或在外地參加專業、文化補習班的考生,必須回到正住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區)參加文化報名及考試。違反這一規定者,責任自負。
七、政考及體檢
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與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由考生正住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區)招生辦公室按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規定統一辦理。根據藝術專業的要求,對思想品德的考核和身體健康的檢查要做到客觀公平,防止弄虛作假。
八、錄取辦法
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合格、參加了招生體檢和文化、專業考試成績均達到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一般按專業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並參考相關科目成績,根據考生填報的志願順序、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為了保證新生質量,入學後,學校根據招生政策和錄取標準進行複查,對不符合條件或有舞弊行為的,取消入學資格,退回原籍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九、注意事項
(一)今年我院分別在部分省、市設了音樂、美術、編導、表演等考點。凡設了考點的專業,考生一律在當地考點參加專業考試;未設考點的省外藝術類考生須到我院的省外相近考點報名參加專業考試(音樂非師範類各專業考生也可到院本部成都校區參加報名考試)。省外各考點的專業報名和考試時間詳見《四川音樂學院2006年省外招生簡章》或電話諮詢我院招辦。
(二)根據省招辦的規定,省內考生凡報考我院美術、影視表演、戲劇表演、廣播電視編導(含各專業方向)、舞蹈表演、音樂表演、音樂教育各專業均須到四川省招辦統一設置的專業考點參加考試。
(三)聲樂(含美聲、民族、通俗唱法;合唱)、音樂劇、歌劇表演、民族歌劇表演、歌舞表演、流行歌舞、音樂教育等專業考試一律由考場統一安排伴奏老師,考生須檢查發聲器官。
(四)成都美術學院的美術專業要求高考外語單科成績須達到50分以上(含50分)。傳播藝術系的影視劇譯製專業、雙語(英、漢)播音與主持專業要求高考外語單科成績達到80分以上(含80分)。
(五)身高要求:雙語(英、漢)播音與主持、表演組合藝術專業女生須達到1.60米以上,男生須達到1.70米以上。音樂劇、戲劇表演專業女生須達到1.65米以上,男生須達到1.72米以上(專業成績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條件)。
(六)從2003年起,我院招收國外、境外留學生(包括招生簡章現有各專業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漢語語言短期培訓班等)。
(七)四川音樂學院當年錄取的音樂表演和理論專業本科生,經學院專家委員會認定專業特別優秀者可享受1—4年學費減、免及提供參加學院認可的專業比賽所需部分費用。
(八)各專業收費標準如有調整一律按新批准的收費標準執行。
(九)為保證招生質量,增加監督機制,招生委員會將對1—2個非師範專業進行抽查,其抽查成績,作為該專業考生的考試成績和錄取依據。
(十)新生入學後要進行德、智、體三方面複查,凡不符合招生條件者取消入學資格,退回原單位原地區。
(十一)省內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由四川省招辦通過電子郵件傳送到各市(州)招辦,考生憑《報考證》於4月27—28日到正住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區)招辦領取專業考試成績通知單。凡對專業成績有疑問需查詢的考生一律在5月8日—12日期間,憑《報考證》和專業《準考證》在四川音樂學院招辦登記查詢,逾期不再辦理。
(十二)省外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由四川音樂學院招辦直接寄給考生。
(十三)不接受函報。考生食宿、旅費和體檢費一律自理。
(十四)郵購簡章匯款5.00元
(十五)本簡章所有解釋權在四川音樂學院招生辦公室。
通訊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號四川音樂學院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610021
電 話:(028)85430270 85430284(院招生辦)
主 頁:http://www.sccm.cn
十、院系介紹
作 曲 系
四川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自1953年建立作曲系以來,聚集起一大批著名專家、學者。專業教師隊伍實力雄厚,多年來培養出不少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1982年成為四川省首批音樂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現共有教授13名,副教授15名,碩士導師19名;有3名教師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近年來,創作、發表、演出的音樂作品數百項,先後獲國際、國內各種獎項四十餘項;並承擔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課題及省級重點科研課題多項,擁有「現代音樂研究中心」和「計算機音樂研究中心」兩個科學實驗室。1994年經專家論證,被四川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省級重點建設課程,1996年被四川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被四川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四川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單位;2004年獲得了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建系五十餘年來,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在音樂創作方面碩果纍纍,人才輩出。從1981年起,本學科師生創作的作品連續在各種國際、國內作曲比賽中頻頻獲獎,受到業界的好評與關注,在作曲技術理論研究方面,也造就了一批優秀的音樂理論家,其研究成果為作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目前,本學科所培養的許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已成為國內外音樂藝術院校科研和教學領域中的骨幹力量。
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將從教學、科研和創作等諸方面,加大發展力度,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力求通過作曲學科的發展與進步,帶動全院其他各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將四川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辦成更具競爭力,在國際和國內都有較高知名度和學術地位的品牌學科。
音 樂 學 系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建立於1994年3月。音樂學系的前身是80年代初成立的民族音樂研究室和1986年擴建的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史論和民族音樂理論兩個教研室。
主要專業方向有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含民歌與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少數民族音樂)、宗教音樂理論、音樂新聞與評論、音樂編輯與策劃、通俗音樂研究和影視音樂研究等。從民族音樂研究室發展到音樂學系的10多年間,該系已為全國各地的電臺、電視臺、出版社、音樂藝術院校以及文化、宣傳、教育等部門相繼輸送一批音樂理論人才和骨幹力量。教師們還在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美學及宗教音樂等諸多學科領域做了大量的調查採訪、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工作,並取得不少成績和成果,先後出版了《民間歌曲概論》、《川劇高腔音樂散論》、《中國道教音樂》、《黃鐘流韻集》、《中國戲曲音樂論文集》、《青城山道教音樂研究》等專著和專集20餘部,另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先後參與或承擔了國家級科研課題《中國民族民間歌曲集成?四川卷》、《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四川卷》,省部級科研課題《四川全真道教音樂研究》、《四川洞經音樂調查研究》、《當代四川音樂》及地廳級科研課題近10項,有40餘人次的科研成果獲全國和省級一、二、三等獎。本系並承辦過5次全國性學術會議,曾應邀赴澳大利亞、菲律賓、義大利和美國等國家進行講學、訪問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鋼 琴 系
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正式成立於1961年。早在省立藝專時期(1942-1950)即建立了鍵盤樂器教研組。1953年成立的鋼琴教研室隸屬於西南音專器樂系。
鋼琴系在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鍵盤樂器演奏為四川省重點學科,鋼琴主科為四川省重點課程。該系設主科教研室、共同課教研室和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教研室。開設鋼琴、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及調律專業。全系在職教師5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現有在校學生400餘人。
鋼琴系近年來培養出許多特別突出的優秀拔尖人才,先後獲得國際、國內比賽各類獎項200餘項,如:學生李雲迪、陳薩於2000年獲波蘭華沙第14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第一名和第四名,學生吳馳獲荷蘭第4屆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等。
鋼琴系學術空氣濃厚,對外交流頻繁,許多國際、國內著名鋼琴家先後來系上講學演出。鋼琴系教師還經常舉辦學術講座和音樂會,並在全國性刊物及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數篇,得到同行的一致認可。教學成果《培養「高、精、尖」鋼琴演奏人才的主科教學》獲得2004年「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鋼琴系的手風琴專業也具有較強的實力。該專業學生多次在國際重大比賽中獲獎,為學院取得榮譽。為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求,近年來,鋼琴系還開辦了雙排鍵電子琴專業和鋼琴調律專業,且學生就讀人數日漸增多。本系按照求真、務實、科學、創新的辦學思路,將不斷完善,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更優秀的藝術人才,做出更多貢獻。
管 弦 系
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建立於1953年,前身為省藝專音樂科弦樂教研室。目 前為止已建成擁有 3個教研室、1個鋼琴伴奏組、17個專業方向的完備教學體系。該系現有在職教師55人,均由年富力強的中青年組成,一線教師最大年齡僅47歲。其中在職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管弦系師資力量雄厚,學術空氣活躍,全體教師團結、向上,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西洋樂器演奏人才。管弦系的培養目標為:向社會輸送優秀的樂隊演奏家。成立有「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樂團成立後為社會奉獻了多場交響音樂會。從該樂團走出來的演奏員現已遍布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以及國內著名交響樂團。
近年來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展,學院已聘請了多位外國專家為該系客座教授,其中有俄羅斯著名小提琴家格拉齊,德國著名室內樂專家沃爾夫岡?雅恩,美籍指揮家、小提琴家朱其元,加拿大單簧管演奏家萊斯林,美國室內樂教育家卡林等,並聘請澳大利亞著名小提琴家陳響為管弦系長期外籍教授。
民 樂 系
四川音樂學院民樂專業始建於1953年,隸屬於當時的「西南音專」器樂系國樂教研室。現在設有弦樂、彈撥、吹打、重奏合奏四個教研室。開設有二胡、板胡、琵琶、古箏、揚琴、竹笛、嗩吶、笙、打擊樂、中阮、民族低音、柳琴、古琴等10餘個專業。該系在職教師3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講師10人,助教6人。該系各專業的附中、本科和研究生在校人數共有300多人。民樂系建系以來,教師隊伍規模由小到大,各專業教材逐步完善,教學成果豐碩,為國家輸送高、中級音樂專門人才1000餘人。師生歷年來在 國際、國內、 省級民樂比賽、創作評獎、徵文徵曲評獎、樂器改革評獎中,獲獎110餘人次。出國訪問演出及講學達70餘人次。
民樂系學術氣氛濃厚,藝術實踐豐富,對外交流頻繁。該系附設有四川音樂學院民樂團。近年來該系有關於二胡、琵琶、竹笛、吉他、音樂理論等專業的教學專著出版面世。該系師生演出團遠赴歐洲、澳洲和日本、韓國訪問演出、講學,獲得好評。該系各種形式的演奏團隊經常活躍於校內外舞臺,引人注目。
聲 樂 系
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創建於1953年。它的前身源於1939年創辦的「四川省立戲劇音樂實驗學校」音樂科聲樂教研組,是我國最早的聲樂教研機構之一。多年來,聲樂係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聲樂人才,現有本科生920人,研究生18人,並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設有美聲、民族聲樂、鋼琴伴奏三個教研組。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講師10人,平均年齡36歲,具有強大的演出陣容和教學實力。聲樂系注重師資隊伍的培養與建設,近年來連續選派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赴國外或中央、上海音樂學院深造學習。他們在教學領域兢兢業業,勤奮耕耘,並在質量第一的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注意與最新國際、國內水平學習交流,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聲樂系學術氣氛濃厚,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和觀摩拓寬了師生的藝術視野,促進了學科建設。聲樂系師生在全國各大聲樂比賽中獲得驕人的成績,譚學勝、唐竹雅、吳李紅、張豔川在2004年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李優、林丹荔在首屆聲樂器樂舞蹈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年專業組民族聲樂比賽中分獲二等獎、三等獎;由聲樂系女生組成的「莉娟金薔薇女子合唱團」榮獲文化部主辦的十一屆中國人口文化獎金獎等諸多獎項,並先後赴德國、日本及香港和臺灣地區演出、交流,獲得高度評價。
近年來聲樂系畢業生被國家及藝術團隊、部隊藝術團隊及各大專院校音樂系大批錄用,並成為其學術領域的帶頭人。
面對新世紀的更高要求,全系教師決心團結一致,為祖國聲樂事業共創輝煌。
音 樂 教 育 系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創建於1981年,主要為大專院校、中小學培養複合型的音樂教育人才,下設聲樂、鋼琴、理論三個教研室和一個行政辦公室,有在職教師 49名,在該系任教的有教授3名,副教授33名。
音樂教育系自建系以來,認真貫徹黨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提出「奮發、求實、多能」的工作和學習思想;積極拓展教學模式,除聲樂、鋼琴、手風琴和理論作曲外,特增設了即興配奏、視唱練耳、音樂欣賞和教學法等專業主修課程,切實加強學生的藝術實踐及實習活動。該系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並舉,積極探求具有時代特點的教改新思路、新方法,先後有《高等音樂教育專業現代化教學體系與教學法研究》、《高師聲樂基礎常識》和《具有高師特色的鋼琴教學法研究》分別被確定為省教育廳和學院重點科研課題。1997年,音樂教育系開始面向全國招收「高師聲樂教學」和「高師鋼琴教學」碩士研究生,辦學層次日臻完善,並已為全國部分大專院校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的高師聲樂和高師鋼琴教學專門人才。
23年來,通過全系教師的不懈努力,已出版專著、教材和發表論文 200餘篇,獲國家級、省級科研、創作獎 20餘項,舉辦教師和學生獨唱(奏)音樂會近百場。多年來,音樂教育系湧現出一批榮獲全國、全省優秀教師稱號,成為當地音樂教育骨幹的先進人物。2003年,音樂教育系黨總支被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評為「共產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示範黨組織」;2003年7月1日,被中共四川省教育工委評為「全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舞 蹈 系
四川音樂學院舞蹈系建於1999年。現有副教授等專業教師40餘人。
舞蹈系設有舞蹈表演、舞蹈學兩大專業,分大學本科、成人教育專升本等學歷教育層次。開設有中國古典舞表演、表教合一和中國舞表演、表教合一等專業方向。目前,該系有在校生460餘名,是四川省培養舞蹈領域高級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
舞蹈系自創辦以來,全體教師堅持嚴謹治學、勤奮求學的工作作風,堅持不懈地狠抓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成績。該系多次參加國內、省內各種比賽和大型文藝演出,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一致好評。此外,多次舉辦公開課教學和研討活動,向公眾展示教學成果,其開放的理念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肯定。
舞蹈系憑藉四川音樂學院所積澱的深厚人文傳統,始終堅持辦學治校的根本在於出人才、出成果的宗旨,堅持嚴謹治學、以人為本的治學態度和以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為目標。在學院的領導下,為發展成為專業結構合理、學科設置基本齊全,師資隊伍敬業優秀、成果突出的專業建制而努力,為四川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而勤奮紮實地工作。
戲 劇 系
四川音樂學院戲劇系是四川音樂學院為完善學科門類,順應教育發展的形勢,為配合學院建立「四川藝術大學」的總體規劃而創辦的新型藝術專業學科,也是西部專業藝術院校唯一培養戲劇表演、音樂劇表演、舞臺美術燈光設計及舞臺化妝造型四個本科專業的教學部門。本系師資力量雄厚,分別畢業於國內一流的各大專業藝術院校。他們年富力強,且長期活躍在影視、戲劇實踐及戲劇影視藝術教學兩條戰線上,理論和實踐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還聘請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參與教學。
歌劇與藝術管理系
歌劇與藝術管理系開設「歌劇表演」與「藝術管理」兩大本科專業。
「歌劇表演」專業以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歌劇、舞臺劇專業演員為目標,除音樂基礎課程外,主要開設有:《聲樂》、《舞臺表演》、《外國語音》、《作品排練》、《歌劇賞析》、《演唱實踐》、《形體舞蹈》等課程。
「藝術管理」專業下設「演藝策劃與評論」、「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兩個專業方向。該專業以培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藝術鑑賞能力、具備複合型工作技能的藝術文化事業、市場的管理、組織、運作人才為主要目標。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美學》、《傳播學》、《管理學概論》、《策劃與營銷學》、《音樂及藝術形態分析》、《公共關係學》、《演出工作論》、《心理學》、《智慧財產權與著作權法》、《鋼琴》、《合唱與指揮》等。
該系現有專兼職教師共78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6名、講師23名、助教30名、博士2名、碩士43名;並配備專業練習琴房、形體教室、音樂廳等專業設施。
戲劇影視文學系
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創辦於2003年,現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這是我省第一個全新的藝術文學專業。本專業為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國招生。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培養熟悉我國文藝政策,系統地掌握戲劇影視文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編創技能、適應性寫作能力強、既專門又全面的複合型人才。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集中了一批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文學各學科教授、副教授、影視戲劇作家、編劇及文藝批評家等。戲文專業開設中外文學史、中外戲劇史、中外電影史、文藝理論、影視編劇、影視批評等20餘門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還開設了廣播電視新聞學、電視欄目策劃、廣告策劃創意、藝術設計等12門選修課,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此外還不定期開設各種講座課,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加對國內外戲劇、影視、文學以及文化藝術諸領域最新動態與成果的了解。
本專業利用本院藝術類專業齊全的優勢,加強學生藝術觀摩與藝術實踐活動,培養藝術文學專業能力強、視野開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級藝術文學人才。
傳播藝術系
四川音樂學院傳播藝術系創辦於2003年底,2004年首屆招生。現有2004級、2005級兩屆本科學生近600人。該系設有廣播電視編導、藝術設計、表演、雙語(英、漢)播音與主持等專業,並擁有一大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德藝雙馨,蜚聲於傳播藝術界的學者、專家和中青年骨幹教師。該系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事數字影視創作與製作、新媒體設計與傳播策劃,以豐富的文化、藝術底蘊,融合科學思維和藝術思維,致力於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傳媒及明星包裝組合藝術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傳播藝術系師資力量雄厚,他們對事業孜孜以求,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和經驗,夯實各專業文化、科技和藝術的基礎。
傳播藝術系現設有3個專業7個方向,面向全國招生,學制為本科4年。
數 字 藝 術 系
四川音樂學院數字藝術系是為適應數字藝術產業高速發展需要而開設的新興專業學科。
數字藝術是計算機圖形、聲音以及數碼科技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應用,涉及數字類遊戲創作與製作、動漫畫設計與製作、影視設計與製作、空間規劃與設計、插圖設計與製作、多媒體廣告設計與製作等領域。
具備藝術和技術綜合素質的複合型人才在數字藝術領域供不應求。根據權威機構預測,目前數字藝術人才的需求量約15萬人以上,而國家廣播電視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合格的從業人員不足1萬人。
數字藝術系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和技術能力,特別是創新意識,使之能夠適應快速發展的數字行業。在教學方式上,採取學習——研究——項目實踐方式進行。學生在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後,進入項目環節,進行實踐性教學,磨合實際應用能力和產業流程經驗。
以程叢林教授為首的教師團隊,有在藝術教學領域工作多年的資深教師,深諳藝術學科的內在規律,熟悉國內外教學模式,具有獨特的教學理念;有近年活躍在教學第一線的年輕老師,能夠將繪畫藝術和計算機技術有機融合,並在教學中取得了公認的成效;有在數字動畫和遊戲以及商業繪畫行業的優秀技術人員,具有高度敏感的行業觀察力和實踐能力,能夠迅速洞悉前沿技術的變化與趨勢。他們是探索數字藝術教育的中堅力量和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
數字藝術系設動畫專業4個方向,遊戲設計與製作方向面向四川、浙江招生;新媒體(音頻與視頻)設計與製作方向面向四川、江蘇招生;計算機插圖設計與製作面向四川、山東招生;數字空間規劃與場景設計方向面向四川、廣東招生。
合 唱 藝 術 系
四川音樂學院合唱藝術系是四川音樂學院為滿足社會各界對合唱藝術人才的需要而成立的專業教學部門,目標是使其培養出的學生在實踐工作中,不但能夠演唱還能組織合唱,培訓業務骨幹,搞小型編排。
本專業在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政治理論教育基礎上,設置有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此專業培養的學生為通用人才。
本系由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合唱協會會長李西林教授為領頭教育,四川音樂學院各系資深教授、講師及藝術界專家等執教。
通 俗 音 樂 學 院
四川音樂學院通俗音樂學院是四川音樂學院為完善學科門類建設,適應市場需求,順應時代潮流,於2001年正式創建的中國第一所流行音樂學院。學院現有在校本、專科生1600多名,教師150多名,已開設音樂製作與錄音工程、流行歌舞、流行器樂、通俗演唱、現代音樂文學、現代流行舞六個專業方向。
學院自開辦以來,始終堅持建一流師資隊伍,創一流教學質量,爭一流教學成果,育一流藝術人才的辦學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社會需求為前提、發展為基礎的辦學理念,借鑑發達國家流行音樂高等教育的教學和管理經驗,打造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國特色的流行音樂學院,在短短幾年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先進的辦學理念、科學的專業設置和一流的師資隊伍、以及嚴格的教學管理體系,帶來了學院快速發展的良好契機。幾年來,我院師生在國內各類流行音樂比賽中頻頻獲獎,其中包括第十屆電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全國第三名,第十一屆電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四川賽區第一名、青島賽區第一名,文化部首屆聲樂大賽全國第二名,四川省首屆聲樂大賽第一、第二、第三名,貴州首屆黃果樹杯第一名,2004萊卡「我型我秀」全國第二名,特別是在今年受到億萬觀眾關注的2005超級女生全國比賽前五強中,我院教師的學生就佔了其中三位。她們是冠軍李宇春、第四名何潔和第五名紀敏佳,專業老師分別是我院通俗演唱系餘政儀教授和陳瑩教授。超女的良好表現反映出學院的辦學水平和育人的先進理念,李宇春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更是世界對學院的讚譽。
在中國的流行音樂高等教育領域裡,一顆燦爛新星正冉冉升起,川音通俗音樂學院的師生們正滿懷信心地為創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一流水平的流行音樂學院而奮鬥。
國際演藝學院
川音國際演藝學院是四川音樂學院所設的一所造就國際型演藝人才為目標的專業影視類藝術學院,是目前西南地區在校人數最多的影視演藝類藝術院校。
學院開設有「影視表演」、「電影電視配音」、「播音與主持藝術」、「影視編導」、「影視美術」、「文藝新聞」、「影視製片管理」、「影視電腦動畫」、「電視化妝造型」、「影視剪輯」、「非線編輯與特技合成」等11個專業方向,本、專科兩個層次。學院為學生提供有計算機室、錄音實驗室、音像中心、網絡中心、聲像室、演播廳、觀摩中心、映畫製作部等教學設施,並設有藝術教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學院辦學6年來,在川音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四川省委張學忠書記,四川省柯尊平副省長和四川省教育廳楊泉明廳長都曾親臨學院視察,稱讚學院工作做得好,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學院在辦學的同時,向社會展示了各專業的教學成果。如舉辦「全國首屆大學生電影配音晚會」、「四川演藝界大聯歡——影視、戲劇人物化妝造型舞會」等。在四川省首屆大學生電視紀錄片、電視短片大賽中,我院編導系2001級本科生任憑製作的電視短劇《媳婦》、《夏?天藍》分別榮獲金獎和優秀獎;2001級本科生張翔峰、張揚、宋小春、任憑製作的科幻片《平衡末日》獲最佳製作獎並同時獲得第五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DV大賽入圍獎;2001級本科生羅琴製作的電視紀錄片《廊橋韻》、《客家會館》雙獲優秀獎。在全國舉行的各類比賽中,我院數十名同學分獲前三名的好成績。目前,有一大批優秀學生和畢業生活躍在省市的電臺、電視臺,擔任播音員、節目主持人、記者和編輯。這諸多驕人的成績,正是我院教學豐碩成果的展現。
成 都 美 術 學 院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是四川音樂學院為創建四川藝術大學於2000年創辦的一所公辦專業美術學院。目前在校學生已近3700人,包括三屆碩士研究生和專科生、五屆本科生(雕塑學制五年)。目前,圖書館藏書已逾15萬多冊(盤),固定資產近 三千多萬元,實現了辦學的高起點和高效率運轉。非同尋常的辦學進程與業績,受到四川省教育廳、四川音樂學院及社會各界的好評,也受到眾多媒體的極大關注,深得廣大學生及家長的歡迎。
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具有一批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包括一批享有較高聲譽的多學科的專家教授。他們分別來自全國八大美術學院和多所藝術院校,他們具有堅實的藝術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現有專職教師近百人,兼職教師4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佔35%。學院以美術教育為中心,逐步延伸以美術為基礎的相關學科,下設中國畫系、油畫系、雕塑系、視覺傳達藝術系(含包裝、廣告、招貼、VI策劃、書籍裝幀等)、環境藝術系(含室內造型及園林景觀造型)、工業設計系(含產品造型及展示)、數碼媒體藝術系、卡通藝術系、美術專科部及研究生部,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近年內還將開設新的美術專業學科。
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嚴格按照藝術教育規律辦事,提出「民族靈魂、現代精神」的學院辦學思想,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廣納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華,立足當代、放眼未來、激勵創造、銳意求新,努力為祖國培養大批的21世紀需要的優秀設計家和藝術家。
綿陽藝術學院
為實現「科教興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積極籌建四川藝術大學,2001年四川音樂學院優選四川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技城綿陽,建立了川音綿陽藝術學院。這是藝術教育大發展、提升中國科技城藝術品位的重大舉措。
川音綿陽藝術學院毗鄰綿陽南郊機場,地處三江庫區,佔地 637 畝,屬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生態式園林大學。學院2001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2300餘人。學院設有音樂、美術兩大系,十四個專業方向:一、音樂類專業有:歌舞表演、音樂策劃管理、民族歌劇表演。二、美術類藝術設計專業有:平面藝術、數碼藝術、商務廣告、產品藝術、網絡藝術、環境造型、動畫藝術、服裝工程、旅遊產品設計等。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大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技藝精湛、蜚聲藝界的教授、專家及一部分優秀的中青年教師。為適應當今社會的需要,學院廣泛應用國際藝術教學模式,在藝術設計方面,努力將現代科技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形成了以電腦為基礎的應用藝術教學模式,著力培養藝術設計高級實用人才;在音樂藝術方面,將音樂、舞蹈、表演有機結合,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複合型人才。 學院宗旨:樹立一流辦學理念,創一流教學環境,育一流師資隊伍,建一流校園文化,出一流科研成果,鑄一流學術聲望,培養德藝雙馨高級藝術人才!
四川音樂學院正積極為綿陽藝術學院申報籌建獨立學院——「現代藝術學院」,現已上報教育主管部門,一經批准,其辦學體制也將相應調整。
成 人 教 育 中 心
四川音樂學院成人教育中心成立於1993年,是學院成人教育的管理機構和教學部門,也是西南地區唯一的藝術專業門類齊全的成人高等教育單位。
中心憑藉川音65年豐富的辦學經驗和雄厚的師資力量,依託學院現代化的教學、科研、演出、學生公寓、後勤服務等硬體設施,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面向四川、重慶和西部地區及全國範圍常年開展本科、專科、第二學歷(專科)高等學歷教育和藝術類繼續教育的培訓任務。
中心以音樂教育為龍頭,以「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完善辦學層次、拓寬專業門類」為辦學思路,近年來,增設了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美術教育、藝術設計、舞蹈、影視編創、影視表演和教育、通俗演唱等專業。10年間,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合格的藝術人才1000餘人。
中心現有各類專業的專兼職教師 110餘人,其中具有副教授職稱以上的佔61%。工作實踐中狠抓「重師德、樹形象」教育,注重「重基礎、寬方向、博能力」的教學思路,既注重培養學生紮實的專業技能,又重視其綜合文化、藝術素質的提高,課程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藝術類各專業課程和課時要求開設。教學觀摩、專家講學豐富多採,其學習環境、師資力量、藝術實踐、生活設施、課餘活動和軍訓等條件與普招生相同,正規健全。
音樂附中(成都校區)
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創辦於1954年。建校以來,為西南乃至全國文化藝術團體、企事業單位培養了上千名藝術骨幹,為全國各高等音樂院校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後備生。多年來,附中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音樂比賽中獲獎 200 餘人次。其中最引人注目、蜚聲海內外的有李雲迪、吳馳、陳薩、朱小銘、寧峰等。在專業輝煌的同時,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文化課教學也相互協調配合,相得益彰,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國內同類學校中也名列前茅,升學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尤為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開展形式多樣、有利於中學生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活動,發揮學生們的聰明才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
藝術附中(新都校區)
藝術附中為適應高等藝術教育對生源在總體規模和生源素質上的更高要求,建立穩定、配套和高質量的後備本科生源基地,經四川省教育廳和學院黨委批准,川音附中從2005年起在原有傳統音樂類專業基礎上增設了舞蹈、美術、影視表演類和以流行音樂為主的音樂類專業,並正式成立具備完整學校建制的直屬教學機構——藝術附中(新都校區)。作為新增專業的教學實施單位,藝術附中(新都校區)現有專業方向包括聲樂(通俗演唱) 、流行器樂(電吉他、民謠吉他、電貝司、爵士鼓、鍵盤〈合成器〉)、藝術設計、美術繪畫、影視表演、播音與節目主持、中國古典舞、民族舞、現代流行舞、歌舞表演等。
藝術附中(新都校區)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四川音樂學院新校區內,校區內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布局合理。學校學制分別為三年、四年和六年制中專以及五年制大專,面向全國招收小學畢業生、初中在校生(幼功類)和初中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