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2020-12-23 林竹媽咪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哭鬧一直都是家長最為心煩意亂的事情,有些家長是直接放任孩子哭,有些家長是努力哄孩子希望孩子不哭,甚至有些家長還會樂觀地想,孩子哭一會也沒什麼,而且哭還能幫孩子鍛鍊心肺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哭鬧是不能超過這個時間的,不然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寶寶哭鬧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

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

一方面:作為新生兒的寶寶的大腦相當脆弱,長時間的大哭很容易使孩子的腦供血不足,導致大腦缺氧,從而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更有甚者還可能導致寶寶窒息。

另一方面:哭泣時,寶寶的壓力極速上升,如果這種高水平的壓力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引起寶寶的腦細胞死亡,會增加寶寶長大後患大腦病症的機率。

寶寶哭鬧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孩子哭鬧的2個原因

1、生理性哭鬧

如果孩子渴了、餓了、困了、冷了等生理需要沒有滿足,就會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所以寶寶哭了,媽媽們不妨檢查一下是否是寶寶需要幫忙滿足生理需求。

2、病理性哭鬧

病理性的哭鬧比生理性的哭鬧嚴重多了,如果媽媽檢查了之後沒發現寶寶有什麼需求,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很可能是寶寶「生病了」。

對於不足6個月的寶寶而言,很容易出現「腸絞痛」「腸胃炎」「中耳炎」這樣的病症,同時生病哭鬧的孩子還會伴有發燒、精神萎靡、吐奶等症狀。

二、孩子哭鬧不止,家長如何哄孩子?

1、區分類別

對媽媽來說,孩子哭鬧的第一步就是區分是病理性哭鬧還是生理性哭鬧。如果是病理性哭鬧,家長不需要猶豫,選擇送醫檢查。但是如果是生理性哭鬧,家長可以通過滿足孩子需求的方式安撫孩子的情緒。比如說把孩子放在胸前,撫摸孩子的背,讓寶寶放鬆下來。

2、輕聲哼唱歌曲

媽媽的聲音對寶寶有很大的安撫作用,所以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媽媽可以哼唱一些慢節奏的歌曲,會對寶寶起到安撫作用。

3、讓孩子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習慣,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全感。所以當寶寶大哭的時候,如果家長把自己的手指或者奶嘴放在寶寶的嘴裡,就能激活寶寶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從而讓寶寶安靜下來。

總結:

寶寶,尤其是不滿6個月的寶寶大哭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家長不能因此放鬆精神,因為這也是寶寶最為脆弱的時候。當寶寶大哭時,我們需要接納寶寶的情緒,輕輕抱著孩子,拍拍他們的背,告訴他們「別擔心,爸爸媽媽一直陪著你呢!」,讓他們獲得安全感。

孩子哭鬧,你是如何哄孩子的?或者關於孩子哭鬧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0-6歲育兒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林竹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4個月大,就在上個月,孩子大哭不止,小徐查看了孩子,感覺沒什麼問題,哄了一會發現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了。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這位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
  • 寶寶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孩子
    所以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哭,反正哭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停了,但是這種行為真的好嗎?孩子哭鬧過於久了,會對大腦造成損害嗎?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哭鬧損害大腦小丁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有一天,寶寶突然哭了起來,小丁趕緊去查看出了什麼事情,但是小丁把孩子檢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於是哄了哄孩子,但是孩子還是哭得很嚴重,小丁想著,哭就哭一下吧,哭累了就不會鬧了。
  • 等寶寶自己哭累?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極易損傷
    哭壞的孩子小徐的兒子今年6月剛滿4個月大,就在上個月,孩子大哭不止,小徐查看了孩子,感覺沒什麼問題,哄了一會發現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了。小徐想著哭一下也沒什麼,一會孩子哭累了,自然就停了。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這位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大腦的發育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都是在媽媽肚子裡就完成的,而第三個階段,就是孩子1歲以內。
  • 英國醫生的研究表明:嬰兒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受到傷害
    一旦孩子哭了,當媽媽的心就揪起來了,寶爸也開始手足無措或者心神不寧,加上小寶寶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許多年輕父母一時間變得很被動。但是這時有的老人說:「不用太擔心,孩子偶爾哭一哭沒什麼的,不用管他一會兒就好了。」真的如此麼?小孩哭過了一定時間,大腦就會受傷。一個英國的博士研究說:當嬰兒持續哭泣超過20分鐘,就有可能損傷嬰兒的大腦,並導致認知障礙。
  • 嬰兒長時間哭,會損傷大腦?嬰兒哭鬧的5種應對方法!
    讓人不解的是,寶媽群裡特別推崇這種育兒方法,據說挺管用的。我想說的是,你的「狠心」正在傷害自己的寶寶,而你卻不知道。如果我告訴你,長時間的哭泣,會引起大腦損傷,你還會這樣做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醫生皮尼羅普·林奇在其書中表示:如果嬰兒長時間哭泣,大腦就會受到損傷。
  • 寶寶哭鬧超過這些時間,大腦會受損,還敢放任他哭?
    那麼,寶寶哭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一、 適當的哭有好處寶寶哭鬧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尤其是小寶寶,他還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聲來向外界傳達信息。寶寶適當的哭鬧,確實是有好處的,因為他哭的時候會緊閉雙眼,兩臂屈伸,雙腿亂蹬,這對於小寶寶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可以鍛鍊他的神經肌肉。
  • 寶寶哭鬧發洩時間太久,對大腦有什麼危害?
    英國《每日郵報》消息稱,美國醫生皮尼羅普-林奇在自己的新書中指出,如果寶寶大哭時間過長,孩子的大腦就會受到傷害。一般情況下,發現孩子哭鬧,爸爸媽媽是會及時安撫的,如果寶寶哭鬧時間在5~10分鐘之內,而且能明確找到寶寶哭泣的原因,父母不必急著安慰,讓寶寶哭一哭有好處。
  • 寶寶哭鬧、驚醒、打嗝,是在提醒父母些什麼?4-6個月寶寶最常見
    4-6個月內的小寶寶容易出現腸脹氣症狀,大多數寶寶都曾經或正在受其困擾,家長們也是跟著操心。但是由於寶寶尚小還不具備語言表達的能力,因此當寶寶們因脹氣倍感不適時只能選擇用哭鬧、睡時驚醒、打嗝、放屁、腹瀉等多種方式引起爸爸媽媽們的注意。
  • 抓住寶寶3個月睡眠「窗口期」,睡整覺更容易,哄睡攻略一學就會
    月子娃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無奈的是平均2-3小時就會醒一次,寶媽想睡一個整宿覺都是奢求,開始盼著寶寶快快長大,想知道什麼時候能睡整覺。1歲多寶寶總夜醒,寶媽崩潰:什麼時候是個頭?初曦寶寶1歲2個月,剛剛冒話,正是可愛的時候。平時帶到樓下玩,女兒也因為乖巧很受鄰居的歡迎。帶娃的苦只有初曦自己清楚,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越來越可愛,她很開心。
  • 6個月寶寶硬生生被奶奶哄成腦癱兒,醫生:無知哄娃就等於害娃
    每個寶寶的性格不一樣,表現也不一樣,有些寶寶缺乏安全感,天生就愛親近人,人不在身邊就容易哭鬧,尤其是哄寶寶入睡的時候,極其需要家長耐心和小心。而此時大人們某些錯誤的哄娃方法很可能給寶寶健康帶來隱患。最終釀成苦果。
  • 這4種反射活動,寶寶6個月內就要有,不然娃可能存在腦損傷
    寶寶一出生就會哭鬧、吃奶,這並不是後天學習的結果,而是因為人不停的進化,天生就具備的一種能力。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他會慢慢出現很多的動作和行為反射,這些特徵可以讓父母更好地了解娃的發育情況。對於6個月內的寶寶來說,這4個反射很關鍵,如果不具備可能腦部發育會出現問題,家長快來對照一下。
  • 有娃的注意,孩子看動畫片不能超過這個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18 個月以下的寶寶需要絕對避免看電視。2~5 歲的寶寶每天對著屏幕的時間也不應超過 1 小時。 這位寶寶(小曼)家裡的長輩對她比較溺愛,為了哄孩子,家人從小曼1歲左右開始就給她看手機。每次小曼看手機時都特別安靜,所以家人每次都讓她看很長時間。
  • 2個月寶寶腦出血,醫生:大腦有損傷,問題出在媽媽的母乳上
    不久前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收治一個兩個月大的孩子,發現腦出血,腦部出血加上孩子有大腦發育不成熟,已經損傷了大腦的神經了。 入院時檢查頭部沒有任何外傷,醫院通過詳細的檢查和詢問,發現檢查是因為缺乏維生素k導致的。
  • 不想被寶寶半夜「折騰」,嬰兒睡眠模式要了解,0-36個月睡眠時間
    寶寶出生後,很多寶媽就陷入了「睡眠不足」的魔咒中,還記得小糖果月子裡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被孩子吵醒3、4次。根據英國雜誌《母嬰》中的一項研究:女性生產後的4個月裡,多數媽媽每天夜晚平均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
  • 寶寶深夜哭鬧的6大原因,第四種很緊急,第六種很無奈
    1、「我要吃飯飯」寶寶夜裡入睡後,寶媽可以總結一下寶寶白天的吃奶情況,如果比平時少,那寶寶夜裡很可能會餓醒。一些母乳不太夠的新晉媽咪往往感觸特別深,兩邊的RF都癟癟的了,可寶寶好像還沒吃飽,於是只能通過大哭告訴媽媽「我好餓啊」。
  • 四個月寶寶白天不讓他睡,晚上睡個好覺?寶寶睡眠不足傷害大
    通常,4個月的寶寶一般上午要睡2個小時左右,下午要睡2個小時左右,夜間要睡10個小時左右。因此,日間睡眠要保證在3-5個小時,夜間睡眠要保證在10-12小時,一天寶寶睡眠時間在12-15小時是正常範圍。
  • 6-12個月寶寶輔食添加,6個誤區「害娃不淺」,很多爸媽經常犯
    一般來說,寶寶輔食有6個誤區,只要爸媽把這6個誤區搞清楚,遠離不中招,輔食餵養將會非常順利! 有哪6個誤區呢?寶寶輔食的6個誤區,醫生不說也要知道,新手爸媽可收藏 誤區1:滿6個月才能添加輔食 有的媽媽說,寶寶必須滿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 孩子大哭超過20分鐘,大腦真的會受損?這5個原因,你必須知道
    孩子大哭超過20分鐘,大腦真的會受損?這5個原因,你必須知道從寶寶出生開始,對於寶寶哭這件事,一直都有兩個聲音圍繞在我們身邊。有人說,寶寶一哭就要把Ta抱起來,不然寶寶會焦慮,沒有安全感,更有研究表明,寶寶哭的時間超過20分鐘,甚至會損傷寶寶的大腦!
  • 6個月以下寶寶誤區你犯了幾個,你都知道了嗎?
    這個說法一定對嗎?其實並非如此。真正奶水不足的新媽媽其實少之又少,大多數新媽媽都是被誤判成奶水不足的,因為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胃口也不大,新媽媽的初乳具備高熱能,完全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提前添加奶粉容易把孩子的胃撐壞,還容易造成過度餵養。
  • 6個月以下寶寶誤區你犯了幾個,請家長們注意
    如有1、母乳不足,奶粉補很多老人都覺得新媽媽的奶水不足,強力要給娃加奶粉,說堅決不能餓著孩子這個說法一定對嗎?其實並非如此。真正奶水不足的新媽媽其實少之又少,大多數新媽媽都是被誤判成奶水不足的,因為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胃口也不大,新媽媽的初乳具備高熱能,完全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提前添加奶粉容易把孩子的胃撐壞,還容易造成過度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