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迪一
你可能想不到,喝牛奶竟然很有可能引發女性罹患乳腺癌,也嚴重威脅著男性的前列腺和睪丸。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牛奶所帶來的健康焦慮。
當我們提起牛奶時,會不由自主地去聯想起它的絲滑醇厚的滋味,以及營養健康的功效,然而,在早期,為了普及大眾喝牛奶的觀念,不少商家是煞費苦心。
比如歐美的某牛奶品牌請來了德國內衣模特喬丹·卡佛來為自家的牛奶產品代言,在純黑的背景前,乳白色牛奶以狂野的姿態,潑灑、濺射在性感的模特身上,卡佛銷魂的體態和牛奶恰到好處的走位相映成趣,自然地展現了一種「牛奶」與「女性乳房」的藝術連接。
對於藝術家來說,這種連接是極具創作空間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連接是相當養眼的,對於牛奶廠商來說,這種連接可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但對於一部分科學家來說,這種連接是非常殘酷而無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牛奶與乳腺癌間的聯繫
近期,一項研究表明:
· 喝牛奶會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其中全脂牛奶與低脂或脫脂牛奶的差異不大。
· 如果每天喝1/4到1/3杯牛奶,患乳腺癌風險會升高至30%;如果每天喝1杯,風險則會來到50%;而那些每天喝2到3杯牛奶的女性,有70%到80%的概率會被乳腺癌擊中——要知道美國目前的飲食指南就建議人們每天3杯牛奶走起……
· 大豆製品、奶酪以及酸奶與患乳腺癌風險之間的無明確關聯。
這項研究通過食物頻率問卷調查以及近8年的跟蹤隨訪,對大約53000名北美健康女性的飲食攝入進行了全面的評估計算,到研究結束時共有1057名女性患上乳腺癌。調查問卷囊括了人口統計學、乳腺癌家族史、體育活動、飲酒、激素和藥物使用以及乳腺癌篩查等方面的問題。
研究結果被刊載於《國際流行病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該雜誌是公共衛生領域181個國際期刊中排名第5位的頂級期刊,近5年影響因子超過了10,所以此項研究的科學性毋庸置疑。
而我們的疑惑是:牛奶為什麼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研究作者加裡·弗雷澤(Gary E. Fraser)認為其中的原因可能在於牛奶中的性激素含量過高。奶牛在哺乳期會產生較高水平的性激素,並分布於奶水中;而乳腺癌恰好是一種激素敏感型癌症。
此外,有其他研究者表示,乳製品或其他動物蛋白的攝入,會促使身體內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等各種激素發生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與癌症發生關係密切。此前提到的奶酪和酸奶或許正是因為激素含量較低,才沒有與乳腺癌風險間明顯的相關性。
除了上述兩個推測,還有一項更早前進行的研究也值得我們思考。科學家發現:一種可以由人體自發生成,也可以通過食物攝入的胺基酸——天冬醯胺,似乎會轉化為一種能夠幫助癌細胞輕鬆地從乳腺經過血液擴散到其他器官的物質。
他們調研了很多乳腺癌患者的情況,發現產生最多天冬醯胺的人最有可能使得癌細胞擴散,死亡得也更快;當他們刻意地降低患乳腺癌動物體內的天冬醯胺水平時,那些動物體內其他組織中的繼發性癌細胞數量急劇下降。
而富含天冬醯胺的食物就包括乳製品、肉類以及部分蔬菜。鑑於此,這些研究者也建議患者通過調整飲食結構來輔助治療,並提醒健康人群注意那些天冬醯胺含量過高的食物攝入。這項研究被刊載於《自然》(Nature)。
說到這裡,估計會有很多愛喝牛奶的女士心裡打鼓,並慨嘆人生艱難——連牛奶自由也要被剝奪了嗎?
很多男士或許會暗自慶幸自己沒有乳腺癌煩惱(其實也有,只是概率非常低,男性乳腺癌僅佔全部乳腺癌的1%左右,你沒聽錯,男人也是有乳腺的),但實際上,牛奶早就對男人下手了,而且是double kill——前列腺和睪丸……
前列腺和睪丸也怕奶
去年,科學家們有一項新發現:
· 大量食用牛奶、芝士及黃油等乳製品,可能會增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風險的增量從7%到76%不等。
· 包括紅肉與白肉、加工肉類以及魚類在內的動物性飲食與患前列腺癌風險之間無明顯相關性。
· 植物性飲食可能有助於降低前列腺癌風險。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骨病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研究作者回顧分析了近20年以來的47項相關研究,包括了超過100萬名的參與者,旨在更精準地了解飲食與前列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關於產生上述結果的原因,作者認為:大量乳製品攝入會提高人體內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和鈣含量,此二者被認為與前列腺腫瘤有關;另一方面,乳製品會影響睪丸激素水平,這也可能與前列腺癌之間存在聯繫。
而另一個事實:乳製品是西方國家老百姓補充鈣質的主要來源,所以他們的乳製品消耗量很大,與此同時他們的前列腺癌發病率很高;相反地,亞洲國家人口的乳製品攝入量較低,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較低——或許很能說明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前列腺癌目前是全球發病率排名第2的惡性腫瘤,僅次於肺癌。根據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當前全球前列腺癌新發病例超過130萬例,同年死於前列腺癌的患者約有360萬例,而美國的前列腺癌新增患者佔了總數的17%。
除了前列腺,科學家們也非常認真地鑽研了牛奶對男性睪丸的摧殘。將近20年前的時候就有研究者發現:
· 乳製品攝入量相對較高的男性患睪丸癌的風險也相對更高。
· 那些乳酪食用量格外高的人,患睪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87%。
· 午餐肉食用量也與睪丸癌發病率有很大關聯;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患睪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很小。
這些結果均來自研究者的飲食頻率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601名睪丸癌患者和744名健康男性。
在2006年,一群德國科學家進一步確認了這層關係,他們通過對269名睪丸癌患者和797名健康人士的追蹤調研,發現每月食用至少20份牛奶的人,患睪丸癌的風險增加了37%。
還喝不喝奶?
我們刻板印象裡的牛奶是營養和健康的代名詞,但實際上科學界對它的爭議非常大。
乳製品確實對我們的健康助益很大——它富含鈣、磷、鐵、鋅、銅、錳、鉬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其中的鈣質是促進青少年骨骼生長,幫助老年人預防骨質疏鬆的要素;它還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質;更有研究表明它可以降低腸癌風險;而包括酸奶和奶酪在內的發酵乳製品則具有預防心血管病的功效……
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慎重地考量它的很多健康隱患,除了之前提到的乳腺癌、前列腺癌、睪丸癌,乳製品還可能顯著提高罹患帕金森病的風險,也可能引發卵巢癌等惡疾,而對於像《生活大爆炸》裡Leonard那樣的乳糖不耐受人士來說,一喝奶就放屁的情況那也是相當尷尬的。
所以,拒絕喝奶,我們到底該不該做到?或許,可以引用《電鋸驚魂》中的一句經典臺詞:Live or die, make your choice.(生與死,由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