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寶寶成了一個高度危險的工作。
尤其是寶寶開啟校園生活後,父母不僅生活質量急速下降,就連血壓也像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生怕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寶的作業:做一張卷子要兩三個小時,期間不是吵著喝水就是吵著要吃東西,甚至一塊橡皮擦也能玩上一天半天。
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
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
孩子成為「小磨蹭鬼」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最重要的
1)孩子的生理特性決定了他們沒有時間概念
對於3~5歲的寶寶來說,因為生理髮育的限制,他們認識世界主要依靠感官,也就是直接認識,只有那些看得著、摸得著的事物才能被孩子認識到。相比之下,時間是一種更加抽象的概念。
孩子不能認識到時間,自然也就不會產生時間概念。
2)父母錯過孩子專注力養成的關鍵期
導致孩子磨蹭的原因,除了沒有時間概念之外,孩子的低專注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專注力低的孩子在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玩耍中,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新事物」帶偏。
他們看起來活潑機靈,一幅很聰明的樣子,實際的學習效果卻總讓人「大跌眼鏡」。這種聰明也就是常說的「假聰明」,表面在學習的孩子其實早就變成了「小磨蹭鬼。」
3)父母的態度對孩子影響很大
父母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個對孩子期望要求很高、性格急躁、控制欲強的家長?如果是,那孩子的這種「磨蹭」的性格很有可能是拜你所賜。
父母的性格和高要求會在無形中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逐漸失去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面對那些脾氣暴躁的父母,孩子甚至會產生對學習和做作業的恐懼心理。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孩子自然會表現得「磨磨蹭蹭」的。
李玫瑾:想暫時避免孩子拖拉,在寫作業前,父母要花十分鐘做這三件事
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中介紹說,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磨磨蹭蹭」的毛病,最忌諱的事就是孩子一放學就催著他去寫作業,這樣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為此李玫瑾教授專門支了一招:孩子一年級以前如果有「磨磨蹭蹭」的習慣,父母最好在孩子寫作業前做好這三件事,往往會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1)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既然孩子不能感受到時間,父母可以將時間轉化成一種能看到的東西。給孩子買一個小沙漏,並對孩子當天的題目難度進行分類,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難度適當的任務。
父母最好設計一些小獎勵,在孩子完成任務後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孩子的時間意識就會逐漸形成,對於完成作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更高。
2)保持環境的簡單
在孩子寫作業時,父母應該儘量將孩子桌子上的東西清空。避免桌上的「雜物」對孩子的專注力產生影響。
3)保持好自己的情緒和態度
父母應該保持好自己的情緒。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父母的急躁在孩子眼中就會逐漸演變為害怕,最終取得和父母最初的期望截然相反的結果。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拖拉,父母還得從專注力入手
實際上,通過對導致孩子「拖拉」的原因分析不難得知,導致孩子「磨磨蹭蹭」最主要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高。那些從小就有意訓練,專注力高的孩子,即使是只學半小時,也比專注力低的孩子學兩個小時的學習效果要好。
所以,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拖拉,父母還得從孩子的專注力訓練入手,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小編特地為你們找到了一款很火的書籍,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原價200元,現有優惠活動只需要9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一杯奶茶錢都不到,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