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孩子上小學之後,就會開始接觸「寫日記」這件事情,老師通過讓孩子寫日記,提升孩子的語文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
這對孩子未來的語文考試和從事關於語文行業的相關職業,都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有的孩子對這種強制要求的「日記作業」,抱有牴觸的心理,不願意花費時間來寫日記,所以經常有孩子耍小聰明,怎麼寫日記簡單怎麼來。
這讓一些老師和家長在檢查孩子的日記時,越看越來氣。
小明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在放長假的時候,他的語文老師給班級裡的孩子都布置了假期作業,其中一項就是讓孩子每天寫日記。
而放了假的小明,就像是一匹脫了韁的野馬,整天享受著「自由」的感覺,完全把寫日記這回事兒忘得一乾二淨。
眼看著開學日期一天天臨近,小明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有日記要寫。可是在家裡這麼長的時間裡,他只顧著玩了,哪裡還記得哪天發生了什麼。
為了能夠及時完成日記,小明「趕工期」似的狂寫日記。可是越寫他就越煩躁,最後乾脆不寫了。
機智的他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寫上了一句話,之後把前面的紙張減掉一部分,剛好能夠鏤空看到最後這一句話。
然後小明又把每一頁的日期寫上了,這樣一翻就是新的一天。而每一天看到的,都是那句:「我今天上了暑假輔導班,沒有時間出去玩!」
做完這件事情,小明就興致勃勃地出門找小夥伴一起玩了。
小明的媽媽還疑惑著小明怎麼這麼快,之前還叫苦連天說日記寫不完了,現在這麼輕鬆?
疑惑的媽媽進入孩子房間一看,只看到一桌子的碎紙。小明媽媽無奈了,都什麼時候了,這孩子還有心思玩剪紙?
她再打開小明的日記一看,只覺得一股火氣直衝腦門:「這孩子!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寫個日記都給我耍小聰明!小明!你給我回來!」
最後被發現了貓膩的小明,只能在媽媽的監督之下,一筆一划的把自己的日記補齊了。
①寫日記耽誤自己玩樂的時間
有的孩子認為寫作業耽誤了自己玩了的時間,而且玩耍的時候還不能夠盡興地去玩,還要去想今天晚上應該寫什麼樣的日記內容。
很多孩子因為這一原因而排斥寫日記,所以不願意寫日記。
②寫日記加重了自己學習的任務
有的孩子認為,自己每天要寫的作業已經足夠多了,而寫日記無疑是加重了自己的學習任務,實在是太累人,所以不願意每天寫日記。
③認為寫日記是在做無用功
有的孩子認為寫日記是在做無用功,每天記著流水帳真的沒有太多意思。
明明過著平淡的日子,非要把日記寫出花來,這樣的行為實在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必要,純屬是浪費時間。
對孩子來說,寫日記這樣的事情強迫不了,只會加重孩子對寫日記的排斥感。所以寫日記這件事情,還是因人而異比較好。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有寫日記的習慣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